登陆注册
3329000000009

第9章 打破无处不在的围墙(2)

禅僧当面错过了归宗禅师的机锋,仍旧将禅当做了实有的东西,他不解地问:"那么,有人十分向往禅的旨意,应该怎么办呢?"归宗耐心解释说:"十分向往,就是执著,就违背了禅的宗旨。"既然不能向往,那就别向往了。禅僧的心陷在这二元对立中,认为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不断地对比、分别、拣择,所以,他又问:"不向往时如何?""不向往,谁来寻求禅的旨意呢?"归宗禅师反问。禅僧因为心中茫然,所以被问得一脸的茫然,现在更是茫然无措。归宗禅师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去吧,这里没你用心的地方。"但是,习性难改,他还在"这里"用心,换了个角度问道:"禅,难道就没有个方便之门,也好让我们这些苦难众生得以契入?"所谓方便,即是善巧,指方便智〔1〕与般若慧。开悟的禅师,心行寂灭,证达实理,即得般若慧;他能省察众人的根基,通权谋之智,称方便智。果然,归宗禅师大开方便之门,说道:"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禅僧来了精神:"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归宗随手用禅杖敲了鼎盖三下,问:"你听见了吗?""听见啦,听见啦!"归宗禅师却说:"我怎么没听见?"那僧无言以对。归宗挥动禅杖,将他打出了法堂。

为了打消弟子们的依赖心理,归宗禅师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升座说法了。即便上法堂,他也仅仅是默默而坐,一言不发。有一天,在法堂,他老人家的金口总算开了:"我今天想说禅,诸位要听就上前靠近一些。"弟子们赶紧围拢过来。归宗说:"你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一个弟子问:"如何是观音行?"归宗伸出手,弹指一下,问道:"诸位,你们还能听见吗?"

"能听见。"弟子们齐声回答。然而,归宗禅师却破口大骂:"你们这群笨蛋,到这里寻找什么?"他一边骂,一边挥舞着禅杖,将弟子们统统打出了法堂。然后,他自己大笑着回了方丈。归宗禅师有一首偈子,或许能稍微透露出这其中的禅机: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一位禅僧要外出行脚,来方丈告别时,归宗禅师问他到什么地方去,这僧答非所问,说道:"到大江南北各地丛林,学习五味禅去。"归宗禅师说:"其他地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这僧还算机灵,马上追问:"如何是一味禅?"归宗也不说话,抄起禅杖,打将下来。棒子落在头上,思维卜度〔2〕自然中断,这便是一味禅!禅僧心中一片空灵,急忙喊道:"师父,别打,别打,我会啦!""说,快说!"这僧刚想开口,归宗的禅杖又落了下来……禅,开口便错,动念即乖。等你开了口,再打就晚了。这僧豁然有省。后来,他云游黄檗山,参拜希运大师。希运问他:"归宗师叔有什么禅话?"禅僧将这件事告诉了他。黄檗希运自视甚高,除了自己的师父百丈怀海,连南泉师叔都不多让,现在却双手合十,赞叹道:"马祖会下出了八十四员大禅师,若是被善知识问着,一个个像小儿一样,裤裆里湿漉漉的。唯有归宗师叔还像那么回事。"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一位云游僧踏香而来。他就是归宗禅师最重要的弟子--芙蓉灵训。在师父的锤钳下,灵训虽然悟入了禅关,但不爽,不彻,心中总有一丝凝滞,一缕云翳。他刻苦参修多年,打坐,诵经,学习教义……他几乎尝试了所有的修行方法,但依然如故,始终未能踏破最后的牢关。他苦恼,焦虑,却也无可奈何。在一个朔风劲吹、雪花飘飘的季节,心灰意冷的灵训来向师父辞别。归宗禅师问他到哪里去,灵训有些伤感地说:"弟子愚笨,就回岭中(福建)家乡,做一个得过且过的粥饭僧吧。"归宗郑重地说:"你在我这里多年,整理好行囊之后再过来一下,师父再为你说一次佛法。"灵训很是激动,以为师父要告诉他什么秘密的、精妙的佛法。他赶紧收拾好行装,来到了法堂。归宗禅师向他招招手,说:"你走近一些,我有话对你说。"灵训走上前来。归宗为他拽了拽僧衣,说:"记住,天气寒冷,路上保重!"突然,灵训心中的那些教义呀、知解的,顿时忘了个精光!他,终于大彻大悟了--道非玄虚,禅不奇特,愈是平凡,愈是平常,愈接近禅道的真谛。归宗寺背靠风景秀丽的庐山,近邻历史名城江州(今九江,亦称浔阳)。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的这首流传千古的《琵琶行》,就是这一时期在江州任上所写。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是归宗的师弟--佛光如满的得法弟子。他在京城任职之时,还曾受过马祖另一位弟子兴善惟宽的教导。按照辈分,他是归宗禅师的师侄。所以,他在江州担任司马期间,是归宗禅师的常客,经常到寺里来打坐。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朝谒久停收剑佩,宴游渐罢废壶觞。世间无用残年处,只合逍遥坐道场。

从诗句中便能看出,白居易的修行境界极为高超。有一天,公务之余,白居易脱下官服,换上了一身书生便装,优哉游哉来到归宗寺。恰逢归宗禅师一身泥水,正在抹墙。他回头,看到白居易的儒生打扮,笑着问道:"君子儒,小人儒?""当然是君子儒。"归宗禅师用右手的泥抹子敲了敲左手里的托板,也敲出了滚滚禅机。白居易心领神会,用铁叉子将一团泥及时送到了归宗面前,也呈上了自己的见地。归宗接过泥,好像是夸奖说:"莫是俊机白侍郎?"作为一个禅者,白居易是八面玲珑,才不会接受这"不怀好意"的夸奖呢!他故作谦虚:"不敢,不敢。"归宗这才点点头说:"只有送泥的份。"作为这样一个抹墙劳动的场景,及时、准确地送泥,即是对禅最精确的理解。

也就是说,白居易契入了日常生活的一行三昧,深得佛法精髓。

庐山西北麓,还有一座赫赫有名的寺院--东林寺。它是我国著名高僧慧远大师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所建。在这里,慧远大师创莲社(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使它成为了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中净土宗的发源地。还是在这里,名士陶渊明与慧远大师交谊深厚,留下了"虎溪三笑"〔3〕的著名典故。

智常禅师住持归宗寺的时候,东林寺是一座讲寺--以宣讲经论为宗旨。其座主神建,曾经被归宗禅师以凌厉的机锋挫折得灰头土脸。

这一天,又有一位对经教颇有造诣的法师找上门来。侍者说:"我师父不在寺里,正在田中锄地呢。"法师有备而来,就气宇轩昂地找到了田间。归宗禅师慧眼通天,早已将来者的心儿、肝儿看得玲珑剔透。他依旧认认真真锄地,不让一株杂草溜掉。锄头有节奏的起落,惊动了藏在草丛中的一条蛇。旁观的法师心中一惊,下意识地惊呼一声:"啊--"受惊的蛇刚要逃走,归宗手起锄落,生生将一条活蛇斩成了两段!"啊呀!"法师的惊呼变成了惊叫,不过,不是受到了惊吓,而是感到万分的惊讶。因而他紧接着说道:"天哪,这是杀生啊!我对归宗大师向往了很久,没想到,原来是个粗行沙门(粗鲁和尚)!"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口:杀生造业,必受因果报应,堕入十八层地狱!归宗智常却问道:"你粗,我粗?"法师感到,归宗的话里藏着玄机,便反问:"如何是粗?"归宗竖起了锄头。

法师再问:"如何是细?"归宗又将刚才斩蛇的动作重复了一遍。

法师看看地上的死蛇,似乎有所领悟。他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如此说来,就依而行之吧。"但是,归宗禅师却不认可。他瞪着眼睛,呵斥道:"依而行之姑且放在一边,你在哪里见我斩蛇了?"法师真真无言以对。佛教慈悲为怀,杀生,是佛门第一大戒,归宗禅师是得道高僧,为何要违反戒律,斩杀那蛇呢?更奇怪的,他明明当着人家的面将蛇斩成了两段,却反问:"你在哪里见我斩蛇了?"这其中自有无限禅机,若能透得过,保你参学事毕,得到般若慧,拥有方便智。

景深

归宗斩蛇,自古以来议论颇多。在这个公案中,前来参学的法师,乃"教下"的学人--专门研究经论的僧人。他长期学习经典教理,也就不可避免地久久陷入在学理探究、依文解义等等习惯性的束缚中,而且,他对这种束缚往往还不知不觉。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以粗与细、是与非等分别、对立的见解来诘问归宗智常。

归宗智常是禅师,知道他"不可理喻",所以借斩蛇、竖锄头、作斩蛇姿势,乃至否认先前的言行说:"你在哪里见我斩蛇了"等,从而表现出,禅乃是超越是非、善恶、粗细等相对见解的绝对境地。

几乎与归宗斩蛇同时,南泉普愿也惊天动地地演示了一场"斩猫"公案。归宗在江西,南泉在安徽,两地相隔千里,为什么两位大宗师几乎同时演出了这样一幕?--猫与蛇虽然不同,但归宗斩蛇与南泉斩猫,同曲同工。他们都是为了截断僧众的妄想分别,借着斩蛇、杀猫的反常举动,截断僧众对有、无相对的执著。同时,他们二人以这种剧烈的手段,展示了开悟的禅师胸襟坦荡、智慧通天、大开大合、能杀能活的伟丈夫气概。

在宋代,云门宗高僧雪窦重显禅师,曾经颂南泉斩猫公案曰:两堂俱是杜禅和,拨动烟尘不奈何;赖得南泉能举令,一刀两断任偏颇。

然而,杀猫与斩蛇毕竟是杀生,而佛教,是戒杀的啊!这就涉及了大乘佛教对戒律的理解。

据佛经记载,有一世,在佛祖释迦牟尼尚在做菩萨修行的时候,乘船在海里航行。与他同行的,还有四十位珍宝商人。途中,他无意之中得知,船长与船员们密谋好了,要全部杀掉那些商人,将他们的尸体抛入大海,从而夺取、占有他们随身携带的珍宝。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菩萨毫不犹豫,奋力斩杀了船长,以此震慑住那些参与阴谋的船员们,保住了四十条无辜的性命。

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南宋初年,金兵大举南侵,在这国家存亡、生灵涂炭的危难时刻,在前方抗敌的是岳家军,而敢于公开振臂主战的社会名流中,叫得最响亮的,居然是一个和尚--大慧宗杲。他连上堂讲说佛法,都带着一股子爱国热忱与抗击强敌的豪迈之气:"神臂弓一发,透过千层甲。……神臂弓一发,千重关锁一时开;吹毛剑一挥,万劫疑情悉皆破!"神臂弓,是当时宋军最具杀伤力的一种武器,在抗金战场上屡立奇功。大慧宗杲一个方外之人,如此明目张胆地议论朝政,大奸臣秦桧怎不恨之入骨!于是将他流放再流放,一直流放到了偏远荒蛮的梅州--若不因为他是出家人,恐怕早已像岳飞那样被砍了头!

以杀止杀最典型的代表,当属元朝开国重臣--太保刘秉忠居士。

刘秉忠(1216-1274)是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字仲晦,原名刘侃。他年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薪金赡养其亲。后来,他掷笔弃职,投本州天宁寺虚照禅师出家为僧,法号子聪。许是宿具慧根,子聪很快参破本来面目,显发出本有的大智慧,做了大和尚的记室(书记,即秘书)。

当时,宋金相持,混战多年,赤地千里,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子聪以禅者特有的大智慧观察到,能尽快结束战乱、实现大一统的,唯有在北方悄然崛起的强悍的蒙古;而蒙古众多亲王中,雄才伟略有远大抱负者,唯有忽必烈。于是,子聪禅师一杖一钵,跟随海云印简出现在了忽必烈的军帐之中。他三言两语,便使得这位未来的、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五体投地,言听计从。从此往后,忽必烈的一切机密计划,包括争夺大位、一统天下,大都出自这位禅师的谋划。

忽必烈(世祖)即位之后,刘秉忠立即敦促朝廷设立了宣抚司,专门安抚天下异族百姓,使之安居乐业。蒙古大军挺进江南,在他的强力干预下,忽必烈一改屠城恶习,以不杀为德。凡克城擒敌,全活无算。

甚至,现在的北京人,都应该感激这位禅师,因为,作为元大都的北京城,就是在他的规划并监督之下建造的。至元八年(1271年),他制定了全新的朝仪官制,奏请忽必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大元朝从制度到名称,都是出自于他。

这位大元帝国的开国元勋,虽然奉命还俗,位极人臣,却照样僧衣、素食、斋居。至元十一年八月,他索笔书偈曰:吾不负世,世不负我。吾之于世,如水中月,如空中花,花落月沉,是个什么?咄!

这位为平息战乱、一统江山、度民于水火而不惜落草的禅者,以战息战,在拯救了无数性命,建立了不朽功勋,实现和平之后,终于可以安住涅槃了。他掷下毛笔,跏趺端坐,飘然而逝。

心语

佛教认为,杀害生命是十恶业中罪过最重的一种,凡犯杀戒者,死后必堕地狱。佛教以戒律精严著称,杀戒,乃更是根本大戒之一。可是,为什么禅宗史上经常出现一些放荡不羁、不把清规戒律当一回事的禅师?更有甚者,像归宗智常这样,为何犯杀生大戒?

这要从大乘佛教活用戒法的根本精神说起。制定清规戒律的目的,是防非止恶,保障僧人修行悟道,更好地救度众生。故而,大乘佛教的绝大部分戒条可开(许可)、可遮(禁止)--也就是说,根据度众生的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违背某些戒条。比如,酒肉等虽戒律所禁食,然若患病则开许之。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尤其是保守、教条的宋明理学被统治者所利用,占据道统地位之后,从吏治到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奴化人们的意识,禁锢人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形成了各种有形、无形的条条框框,它们像是无处不在的围墙,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社会创新,以及人才涌现。

3".

精神独立"也有"与众不同"

汾州无业禅师,原是商州(今陕西商洛一带)上洛人,俗姓杜。当初,母亲李氏在怀他之前,在睡梦中忽然听到虚空之中有个声音问她:"寄居得否?"她下意识地答应了。等到一觉醒来,居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个神奇孕育的男孩诞生的当天晚上,杜家满室神光,奇香缭绕。乡邻谁也不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家心中暗自惊异:看来,杜家这个小娃娃必定是非常之人。

果然,杜家小儿幼年之时,便与同龄的孩子不大一样,"行必直视,坐即跏趺",从来不跟其他的孩子一起嬉戏。七八岁的时候,人家的孩子都是哭着闹着要进学堂,而他却要求父母将他送进寺院去当小和尚。而且,他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定,为此与父母整整纠缠了两年。无可奈何,在他九岁那年,父母不得不将他送到了当地的开元寺,跟随志本禅师学习大乘经典。

或许是宿具灵根,不管是《金刚》《维摩》《思益》〔4〕这样的篇幅较短的佛经,还是如《法华》《华严》等大部头的法典,杜家男孩居然都能一目十行,讽诵无遗,好像他曾经熟读过一样。于是,师父志本禅师在三年之后为其剃度,授法名"无业"。年满二十岁,无业到襄州从幽律师受具足戒,学习《四分律疏》〔5〕。刚一学完,他就能够敷演〔1〕宣讲。佛门的粗茶淡饭,让无业出落得高高大大,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端坐像磐石,站立似山岳,行走如疾风。而且,他通今博古,融会贯通,声音富有磁性,讲经说法很是引人入胜。因此,小小年纪,无业就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法师,尤其精通《大般涅经》,经常为僧众宣讲,冬夏无废。

〔1〕方便智,指行方便的智慧。〔2〕卜度:推测,臆断。 〔3〕虎溪三笑: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归途中谈笑而行,不觉过溪,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4〕即《思益经》,四卷,收在《大正藏》第十五册。〔5〕《四分律开宗记》十卷(或二十卷),别名《四分律疏》。为唐东塔怀素律师所撰写。

同类推荐
  •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博弈的人生要低调

    除了低调做人外,我们立身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博弈做事。“做事要博弈”听起来很玄乎,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我们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要考虑到自身的决策会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其他人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估计对方会采取什么策略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恰当策略。渴望成功的人,需要掌握一些人生的博弈智慧。洞悉人性。圆润通达,要善于用最能赢得人心以及最能提高效率的方式去应对人与事。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才能掌握主动,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做人不要太老实大全集

    做人不要太老实大全集

    本书从几方面对老实人的做人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阐释,并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和经典智慧故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如何做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开创美好人生做了更为直观的介绍和分析。
  • 表现出众的能力

    表现出众的能力

    本书内容包括:社交中的语言艺术、说服对方的语言艺术、电话交谈的方法、幽默的特点及功能、演讲前的准备、演讲中的环境掌控等。
  •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这本《德川家康》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最伟大的励志故事全集

    我们和主人公一道,经历成功的喜悦,面对机遇的挑战。也许你会点点头,因为你赞赏主人公超凡的胆识,过人的毅力,神奇的智慧;也许你会拍拍腿,因为你叹息主人公的一时不慎,满盘皆输的下场。合上书,闭上眼,刚才的那些男女老少从脑海中一个一个闪过,其中的道理也汇集到了你的心中。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都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得心应手。所以。从故事中获得人生的道理和智慧,实在是件再聪明不过的事了。本书所选的都是一些小巧简练的小故事,力图以小见大,滴水藏海。希望您在茶余饭后,休憩之时,轻松的阅读,有一份新鲜的感觉、愉悦的享受,不知不觉当中,也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热门推荐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
  • 逸侠游记

    逸侠游记

    (2017年,最新爽文)爱也许是瞬间的热恋,爱或许是千古之恋看都市少年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和他几经曲折的爱情故事。本书分为九部分,每一卷分成一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故事,环环柤扣,每一卷都有介绍,(杀手重影,千年迷案,女人天香,九鼎震天下,鬼王异域,蜀山之战,天书奇缘,生死迷局,至尊颠天下)看黄辰逸如何在逆境,充满生死环境中成长,如何在身边女人中寻求真爱她,最终他的命运又怎样……
  • 相忘于青丝风马

    相忘于青丝风马

    这是一个大架构与小架构并存的大脑洞···
  • 林荫道上踏过的青春

    林荫道上踏过的青春

    哈哈哈,各位,凑合着看看吧!啦啦啦啦啦啦……(作者疯了,别管她!)
  • 左手太阴右手太阳

    左手太阴右手太阳

    出生时,便伴有天地异象,看故事主人公,左手太阴,右手太阳,一步步走向武者巅峰。武道修炼很孤独?不,我们一起杀龙,吃肉,喝酒。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
  • 祭灵

    祭灵

    已死亡的关昊,却诡异复活在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三年的死亡,让他莫名孕养出了浓厚尸气。传闻青蛇花可以开启祭祀的力量,化解尸气。而为化解尸气,他踏上了寻找青蛇花的征程,却意外发现,他的死亡竟是源于一场阴阳之祸。
  • 诛天剑皇

    诛天剑皇

    一代邪尊萧在即将陨落之时,使用邪功,将自己的毕生修为凝成一个替死的魂魄。不过最后那魂魄并没有死,邪尊萧也不能掌控身体,从此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本书写得不是很好,希望能让你一笑,也希望大家支持。
  • 嘿,少跟我耍个性

    嘿,少跟我耍个性

    超级喜欢整人,又经常被整的很倒霉的某女,夏璎珞,人不如其名淑女,相反偶尔有些白痴,脱线加无厘头,极其要面子,小毛病一大堆,看见帅哥就会犯花痴,当遇到零食时,帅哥也会靠边站。而这样的外表下又有怎样的过去…… PS:一个亲亲为seven建了一个群,80673484 有兴趣可以加哦~
  • 将帅

    将帅

    将,以武证道,功成者践踏万骨骷髅,帅,智谋而动,大愚者主导三千众生,而将帅之人,诞于乱世,争于群雄,搏以命运,终以改命;知乎,逆天改命者,方为将帅。陈家祖坟嗣堂前,一块青色磐石上,如是写着。立誓今生尊你为王,洒我热血为你封疆,这话竟是出自陈虎阳从小到大最大的死对头之口。这是一个平凡少年偶得“将帅印”之后,走上征途的故事。金钱、女人、处于权势的巅峰,兄弟、红颜、混迹都市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