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900000023

第23章 活着就要活泼泼的(1)

1.别被形式点了穴

仰山慧寂禅师,广东韶州怀化人。他从出生就大病小灾不断,每天吃到肚子里的药几乎比饭还要多。父母怕他夭折,就把他送到了南海(今广州)和安寺,依止在不语通禅师门下。

说来也怪,这小慧寂吃着寺院里缺盐少油的粗茶淡饭,身体反而好了起来,到十四岁,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翩翩少年。他父母见他在佛祖的保佑下平平安安长大成人,就把他接回家。在以后的两年里,慧寂几乎天天哀求母亲,倾吐自己对佛门的深深眷恋。他央告父亲,表达对出家清修的无限神往。他发誓要得到大法,以此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但是父母铁了心,他回到寺庙中的请求被严词拒绝。为了彻底斩断他的出家之念,父亲给他聘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而且还定下了成婚的吉日良辰,计划用漂亮温柔的美人,缠绵浪漫的情感,拴住他的一颗不安分的心。

转天就是结婚的日子了。父母看得紧,无法逃婚。慧寂一咬牙,一跺脚,转身跑到厨房,抄起菜刀,咔嚓一声,剁掉了自己左手的两根手指头。

两根苍白如死鱼的手指放在了父母面前,以明斩断情缘之志!慧寂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之举,震撼了父母的心,无奈之下,只好让他离家而去。

慧寂遂即依不语通禅师落发。他尚未受具足戒,便开始云游求道。在吉州耽源山,他拜会了慧忠国师的嗣法弟子应真。

耽源应真对他这样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小沙弥的到来,却表现出来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好像早就预料到并且急切盼望着他到来似的。

原来,慧忠国师有一本世上绝无仅有的圆相秘籍。当年,他临终将秘籍传授给自己多年的侍者耽源应真时,千叮咛,万嘱咐,说:“这九十七个圆相,是六代祖师依次相传下来的。我死三十年之后,将有一个从南方来的小沙弥来到你的道场。你要把这本秘籍传授给他,他将会大兴此教。你们要代代相传下去,不要使它断绝。”

耽源禅师认定,这个从南海来的小沙弥就是师父遗旨所说的人,所以对慧寂格外赏识。一天深夜,他将慧寂秘密招来,拿出了那本独一无二的秘籍,十分郑重地传授给了他,并且叮嘱他要好好爱护,精心保存。

慧寂接过秘籍回房看了一遍,就将它投进了火盆之中……天哪,凝结着历代祖师心血,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秘籍,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被他付之一炬!可怜耽源禅师,他哪里知道,他当作命根子精心保管下来的秘籍,顷刻之间已经化为了灰烬。

一日,耽源把慧寂拉到无人处,小声叮咛他:“秘籍中的九十七个圆相,是好几代祖师绞尽脑汁、竭尽精力才研究出来的,是我们禅宗的传家宝。你一定要妥善保管,千万别让外人知道。”

慧寂说:“你放心吧,我敢保证,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看不到它!”耽源听他说的有些奇怪,追问道:“为什么?”“因为当天夜里我就已经把它给烧了!”耽源差点跳到天上去:“苍天,这么珍贵的秘籍,你怎么就将它给烧了!你知道吗,这是先师一脉单传下来的,世上仅此一本!你怎么这样不珍重、不爱惜、不在乎呢?”

慧寂说:“我一看就明白了它的意思,还保管它有什么用?”耽源说:“你虽然已经知道了,但没有历代祖师传下来的秘籍做凭据,后人难以相信。”

慧寂不以为然:“秘籍中圆相的作用,在于启发学人契入禅机,引导后学由此领悟佛理,至于圆相本身的存与废并不重要。正因为秘籍为了教与学的方便,所以对于圆相应该活学活用其内涵,不能拘泥于其形式。做到不用而用,用而不执。再者,我自信可以过目不忘。师父您若还在可惜那本秘籍,我可以给你重写一本,保证一点不错。”

第二天,耽源上堂,慧寂站出来,用双手比画出一个圆相呈给他,然后合掌而立。耽源也一言不发,两手抱拳,向他示以禅机。慧寂上前三步,像女子拜见长辈一样,做了一个女式礼拜。耽源点点头,表示了对慧寂的认可。

后来,慧寂参谒沩山,终于悟透了最后的禅关,传承了沩山的心印。他随侍沩山一十五年后,开始领众弘法。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他迁居袁州仰山,在那里传法,故而世称他为“仰山”,他与师父联合创建的禅宗宗派,被后人称之为沩仰宗。

一日,有一位禅僧从大沩山来,给仰山慧寂带来了师父问候的信件和一面珍贵的水晶镜。仰山慧寂拿着镜子来到法堂,举起来对禅僧们说:“你们说说看,这是沩山的镜子,还是我慧寂的镜子?如果说是慧寂的,却是沩山送来的;若是说是沩山的,而它又在我慧寂的手里。你们能说得出来,就将镜子留下来;倘若说不出来,我就打破它!”

众人都不回答--心里迷糊的人,不知如何回答;心里明镜一样的人,更不需要这外在的镜子,反而要冷眼看看堂头大和尚如何处置。慧寂将镜子砰然摔了下去,跳下法座走了。

仰山慧寂继承了沩山之旨,且有所发展。他在沩山“思无思之妙”的“寻思”基础上,更侧重于“默照”,即沉默专心坐禅,以慧光来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

有禅僧问仰山慧寂:“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祖师西来意就是佛法大意、诸佛密意,岂能言说?因此,仰山慧寂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又在圆圈中间写了一个佛字给他看,也就是以特定的圆形符号暗示禅机。

一僧问仰山:“和尚还识字吗?”仰山说:“还行吧。”

这僧就用手画了一个圆相呈上。仰山用衣袖一拂,这僧又画了一个圆圈,做递上状,仰山用双手接过,向身后一抛,意思是连这圆相也不要执着。这僧不懂,直瞪瞪地盯着仰山。仰山低头。僧人又绕着他走了一圈。又是圆圈,还在执着于圆相。于是,仰山抬手打了他一巴掌。

禅僧所比画的圆相,代表着无相三昧。它如满月之状,也可象征佛性廓然虚明,有不可思议的妙用。同时,它也表示,只有远离名词言说文字,才能证悟到那种圆满玄妙的境界。

当朝宰相陆希声想去拜见仰山,就先捎去了一封信。仰山打开一看,信笺只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他在圆相旁提笔写道:“不思而知落第二义头,思而知之,落第三首。”也就是说,不思而知尚为第二义,思而知之更差一筹,只有远离语言文字之类的把戏,才能证悟到禅的真谛。

陆希声收到回批,急不可待地乘轿上山。他来到寺院之前,只见山门殿三门洞开。他问路也问禅:“三门皆开,应从何门而入?”

“从信门入。”仰山答。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一行人来到法堂,陆希声问:“不出魔界,如何就能进入佛界?”仰山大师用拂尘倒着点了三下,陆希声会意地笑了。他在深深施礼之后又问:“和尚你还持戒吗?”“不持戒。”仰山的回答出人意料。“那么,还坐禅吗?”

仰山又摇摇头。不持戒又坐禅,这还算和尚吗?陆希声坠入迷雾中了。

仰山大师情知他不懂,便又吟了一首偈子:“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jué)头边。”

陆希声这时明白了:禅,不能拘泥外在形式,只要在生活中将杂草一样的烦恼去除干净,也就契入了禅机。

慧寂弟子众多,不乏外国僧人。比如,新罗国的了悟禅师在唐大中十二年(858年)随入朝使来到中国,在仰山身边学习了十六年,后来回国在朝鲜半岛传法,声名显赫。又曾有梵僧向他求法。仰山问其从何而来,梵僧说西天。仰山又问他何时离开的西天。梵僧答今天早上。仰山慧寂两眼一瞪,大声呵斥道:“你为何姗姗来迟?”从印度到中国,遥遥几万里,人家仅用了一个上午就飞来了,速度之快可以说是不可思议。但仰山为什么还要怪嫌他来得太迟?

僧问赵州:从镇州到赵州城有多远?老赵州说三百里。

僧又问,赵州到镇州多远?(这好像是废话,但绝不是)赵州这次回答:“不隔!”好一个不隔!任你千百万里,一个不隔,随时可以到达!梵僧告诉仰山,因为游山玩水,贪爱中华大好河山所以迟到。慧寂说:“游戏神通我不如你,但这些东西仅仅是佛学的皮毛;若论真正的佛法、禅机,你还得看老僧的。”梵僧说:“我这次来东土,本想到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谁知却碰上了小释迦。”从此,仰山慧寂就被称作“小释迦”了。

景深

在中国古代,类似禅宗圆相、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肯定不少。古人创造出秘籍,大概第一个要传授的,就是自己的后代。可是,诸葛亮的儿子不是刘伯温;鲁班的儿孙不过是个平庸的木匠,华佗的后人也不再是神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秘籍的流传过程中,后来之人轻而易举便得到了“真谛”,他们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可以说,后人继承的仅仅是一个完美的形式,而失却了其神韵。

在我国,有一种保存得最好、保密时间最长、知道的人最少、一直没有失传的秘籍,这就是观测天文星象、推算四时运行的典籍。

古代皇帝号称天子,代天行道。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历代帝王当然不肯让更多的人知道天文星象这些事关皇帝时运、国家安危、社稷更替的天大机密,也更不能让外人得知那些观测、推算方法,以免被一些野心勃勃的人用来“妖言惑众”。君不见,周朝在发起推翻商朝的战争之前,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迅速建立了一个天文台,以此表示商朝气数已尽,周朝当以应天运而生。所以,从远古开始,中国的天文官一直是父子递代相传的世袭制。

应该说,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从方法到仪器,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大领先其他文明古国。在开始时,那些掌管天象历法的官员也都是最伟大、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他们的后代全盘继承了先辈发明制造的仪器,也学会了全部的观测、推算方法。但是,经过几代人之后,后人渐渐忘记了制造这些仪器以及推算天体运行所依据的原理。而宇宙运行,在遵循大规律之中总有些微的变数,而且人类所掌握的观测、推算方法远远没有做到精确,因此,难免发生误差,需要不断重新计算调整。但是,那些世袭的天文官员只知照本宣科,墨守先人留下的形式,所以到明末清初,中国的天文官所推算的节气、编制的历书已经出现了偏差与错误。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一位德国传教士受天主教耶稣会的委派,航海来到中国,力图说服中国政府采用耶稣会的历法。他就是汤若望,一个注定要改变中国天文史的人物。当然,在很多人看来:一个洋人,单枪匹马,想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放弃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采用夷人的历法,简直是白日做梦!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书一直由皇帝亲自颁行,哪里轮到你一个西洋人来指手画脚?汤若望在中国一待就是十一年,倒是将汉语学得十分流利,至于历法一事只能在他的梦中实现。他在西安传教之余,终于想到了一个验证自己才能、同时证明中国天文官员无能的办法:预测日蚀。古往今来,中国人历来认为,天子德行有亏,才会发生日蚀。所以,皇帝们最怕发生日蚀,也最想知道何时会出现日蚀,以便提前应对。经徐光启推荐,汤若望来到了北京,与中国钦天监--奉皇帝钦命监天的大小官员开展一场特殊的竞赛:预测日蚀发生的时刻以及日蚀时间的长短。

中国世代相传的天文生、灵台郎、钦天监正副大臣一起上阵,经过反复推算,认定上午十点半发生日蚀。然而,不听话的天狗很是不给中国官员面子,日蚀并没有在那个时候出现。相反,也不知那个洋人汤若望给了它什么好处,它很乖巧地在他预测的十一点半准时“吞食”了火热的日头,而且正如汤若望计算的那样,不多不少将日头噙了两分钟时间。

汤若望如愿以偿地走进了中国最封闭、最神秘的皇家历法局,编成了《崇祯历书》。进入清顺治时代,他将改进后的浑天仪、太阳象限仪以及西洋人发明的天文望远镜呈献给了清廷,得到了皇室的赏识。第二年,清朝将他整理的《西洋新历书》称作《时宪历》,在中国颁行。旋即,汤若望正式出任了正五品的钦天监监正这一最高天文官。以后,从康熙到乾隆,这一重要职务,一直由南怀仁、戴进贤等西洋人担任。不知这是不是中国世袭的天文官员们的悲哀。

心语

禅,单凭语言很难讲说明白,于是,祖师们为了向后人传授禅的心要,或扬眉瞬目,或棒喝交加,或拂尘、禅杖一齐上,而南阳慧忠国师更是拿出了压箱底的传家宝--九十七种圆相。这些东西,只不过是手段与道具而已,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随机使用,启发弟子开悟。

法无定法,禅宗最反对教条,更不会让这些固定的形式将活泼泼的禅限制成僵死的内容。不是吗?一柄拂尘,在禅师手中时而舞动如蛟龙入海,时而竖起像擎天一柱,不知点化多少禅僧开了悟。然而,若是拂尘上有禅,为何道士将之当成了武器,拿到儒士手里仅仅是个清洁尘土的工具?

一个哑巴要买一把锤子,一把剪刀。他来到商店,攥着拳头,向老板比画着向下砸的动作。商店老板立刻知道他要买锤子,就递给了他一把。哑巴又用两根手指比画出剪东西的模样,老板会意地拿给他一把剪刀,然后伸出一只巴掌。哑巴明白,两件东西一共五块钱。这宗交易虽然一言未发,但两个当事人心里都很清楚,所以也就圆满完成了。谁知,商店老板的小儿子在一旁看见了,觉得这个过程很奇妙,很好玩,就到街上比画给小伙伴们看。脱离了特定环境,特定事件,小伙伴们自然不知所云,于是就将这个买卖商品的过程当成了“锤子、剪刀、布”的游戏。

为了防止禅成为一种僵死的形式,变成禅僧之间的游戏,仰山慧寂点起了一把无情火。这种胆识这种气魄,很值得我们的一些管理者学习,因为经常有一些创业者迷信自己当初成功的经验,将之当成万能的法宝,最终因墨守成规而被无情淘汰出局。

2.没有完全相同的成功经验

香严智闲禅师原是百丈怀海的弟子,以聪明伶俐、机智过人著称。不管是读经学教,还是提拈祖师语录,他总能讲得入情入理,说得头头是道。然而,他头脑敏捷,却也轻狂浮躁;小聪明心思用得过多,基本功打得并不牢靠。他知识装了一脑壳,却未曾真正开悟。因此,他名头虽响,实际并未契入堂奥。百丈圆寂后,他来到了沩山,又投到了灵门下。

沩山对他说:“我听说你在先师百丈那里时,能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说明你机灵聪明,的确有过人之处。但是,现在我不问你平生的知识见解,也不问你佛经、祖师语录中的言辞语句,我只问问你,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你试着说说看。”

智闲被沩山如此一问,就像突然之间被抛到了浓雾笼罩的苍苍原野,四顾茫然,手足无措。面对沩山期待的目光,他搜肠刮肚,却总找不到合适的言句,只能惭愧地垂下头。

面红耳赤的香严智闲回到寮房,将平时看过的经书、论著都搬了出来,从头到尾仔细翻阅了一遍,令他失望的是,并未找到能回答沩山问题的现成答案。他不禁仰天长叹:“萤火不能驱寒,画饼不能充饥。”从此,“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就像一团乱麻塞在了他的心里,剪不断,理还乱。有时候,心中的憋闷、烦躁,使他想拿起一把快刀将胸膛剖开!无奈之下,他跪倒在沩山膝下,请求师父给他说破。

同类推荐
  • 菩提树下的礼物

    菩提树下的礼物

    本书分别从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住、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中国式人脉

    中国式人脉

    本书以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入手,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其懂道理、识事理,掌握丰富的人脉资源,从而获得成功。
  • 其实,你所知道的世界很陌生

    其实,你所知道的世界很陌生

    我们最缺少的,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独立思考的欲望。《其实,你所知道的世界很陌生》的作者给读者提供了与惯常思维不同的看待事情的方式,他以另类又熨贴的方式告诉读者,如何思考生活,找到学习的方法。以另一种姿态审视世界,你也许会发现另一片豁然的天空。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野狼的猎杀任务

    野狼的猎杀任务

    徘徊在循环的路口,感觉就是坐在漂泊的船上,茫茫大海推着船,你没动吗,一个人的陌路,末路。这本书根本上寻路的思考,也许逗乐不了你,但或许亦值得一看,每个人都有留白的青春需要填补,而我就是做这个的(如果我是这块料的话)。
  • 梨涡劫

    梨涡劫

    相守10年的男闺蜜、温柔的集团总裁、阳光帅气的学生、霸道无理的同事,他们四个人同时爱着一个女孩,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情感纠葛呢?
  • 他来了请闭眼

    他来了请闭眼

    天性单纯的她,惨遭男友抛弃。却又在那个夜晚吗,遇见了讨人厌的霸道少年。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对欢喜冤家。。。在少年真正认清楚心底的那一角时,又出现了拦路虎!他们拼脸蛋秀身材,在生日时有绞尽脑汁想出最好的点子,送上最好的礼物。。。一边是霸道少年,一边是阳光暖男,少女会选谁呢?
  • 英雄联盟之超级融合

    英雄联盟之超级融合

    杨天,前是一个英雄联盟爱好者,在一次意外的大爆炸中。他意外地带这英雄联盟的装备奇异穿越。来到了天元大陆,开始了自己的奇妙之旅!!!且看杨天如何一步一步的融合各种装备,如何一步一步踏上武道的巅峰!!!本人小白,新书上传,求各种票!!!求收藏!!!!本人保证精彩完本!!!八号在这里谢谢了(九十度鞠躬)
  • 漫威的超人

    漫威的超人

    他在一场意外获得超强力量,同时也是一个在逃通缉犯。他被别人称呼为“超人”。
  • 崛起与没落

    崛起与没落

    “我们的崛起,他们的没落”。从21世纪回到了20世纪,从现实进入了虚拟,这个世界既陌生而又熟悉。“身为中国人,理当手执中国剑,头顶中国魂,脚踏中国龙,身缠中国之气节,力创中国之荣耀。”在那里,刘迪看见了这么一两行字。
  • 洛芷然

    洛芷然

    清乾隆年间,洛芷然选妃进宫,成为了一名贵人。与她同时入宫的还有情同姐妹的陈若琴,傲慢狠毒的汪莞灵,表面温柔但也有城府的顾湘竹,还有大家闺秀陆婉柔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郭清琼。入宫的日子水深火热,因皇上的爱,她们相互猜忌,甚至不择手段。在宫中,芷然慢慢地学会了生存的法则,这种法则即使是数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会用到。文中洛芷然的原型是清代乾隆的妃子——令妃,其子十五阿哥——永琏——就是嘉庆皇帝。因小说需要进行了一部分的修改,不完全是历史原型。可是本故事基本按照乾隆的历史描述的,历史和小说一样精彩,因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有传奇的故事。文中的故事人物均为真正的历史人物。小说取出历史精华部分,再加以修改,重现数百年前皇宫之中的女人们的尔虞我诈与皇上对臣子的心计。
  • 本宫的皇上太妖道

    本宫的皇上太妖道

    what?我堂堂设计师既然也有穿越的份?你这是要闹那样啊?!穿就算了,既然还穿到一个不受宠的宰相小姐?凭什么人家那么好命?凭什么人家穿过去就是什么王妃啊~~皇妃啊~~~特么就我最惨.....还好还好,七七也和我一起穿过来了~~~南宫祭!我告诉你!我讨厌你!我讨厌你在说要立我为后的时候还在喜欢别人!我讨厌你连云楚嫣和柯颜都傻傻分不清楚!我讨厌你的占有欲!你知不知道,除了我!没人愿意这么心甘情愿的给你占有?!
  • 鲛神大客栈

    鲛神大客栈

    自从发生了那件事,隋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都是掀开毯子,看看今天的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突然成为鲛神的私生蛋,时男时女,十天有八天是女神级美人!——这时候,她就是传说中鲛神客栈的老板娘。从没见过比鲛神大客栈更任性的客栈,像突然把所有的顾客全赶出去!突然让你吃一道带毒的菜!强行扔你进水池!但大家偏偏都疯了一样想去,该不会是为了老板娘吧!
  • 魔魄天

    魔魄天

    这里是一个魔魄世界,以魔魄为主核心,讲的是一个名叫墨紫铜的女孩,拥有这片大陆上唯一一个魔魄她,开启了一个魔魄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