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900000024

第24章 活着就要活泼泼的(2)

沩山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说的是我的体验,与你自身体会有什么相干?”沩山喝了一口茶,然后说:“我可以将我此刻品茶的感受讲给你,但是,你听了之后,却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出这茶的滋味,更不会解渴。”智闲不甘心,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让沩山为他解说。沩山像是铁了心,面对他的痛苦和烦恼无动于衷,只是劝他自己寻思,自己默悟。沩山说:“我若是现在告诉你,将来你会骂死我的。”

智闲沮丧至极,把从前当成宝贝的经论以及自己的心得笔记统统付之一炬。他绝望地发誓,此生此世再也不学什么禅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做一个混日子的粥饭僧,免得再劳神费力、自讨苦吃。他挥泪与师父告别。沩山也不作挽留,任他流落江湖。

智闲晴天一身土,下雨满身泥,漫无目标地流浪游荡。不知不觉,他从湖南走过湖北,来到了河南南阳。南阳香严寺,是慧忠国师创建的道场。既然途经这里,又无所事事,就随缘去礼谒一番吧。当智闲来到白崖山党子谷时,发现这里已是寺废人空,一片狼藉。荒草湮禅径,断垣埋浮屠。智闲心想,反正自己此生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就在这里看守国师遗迹,终老荒寺吧。

一天,智闲在田中清除杂草时,锄头碰到了一块瓦片。他捡起来,漫不经心地随手一扔,瓦片击打在田边的竹子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击竹之声清晰入耳,香严智闲一下愣在了那里--恍如自流变中蝉蜕而进入永恒那孤危与悚栗的欣喜!仿佛有只伸自地下的天手将你高高托起以宝莲千叶盈耳是冷冷袭人的天籁不知过了多久,智闲从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空灵坦荡的状态中醒来。他发现自己涕泪长流,濡湿了胸前的一大片衣襟。显然,它已经冲走了其胸中的块垒。

智闲沐浴焚香,遥望沩山的方向,大礼跪拜。他喃喃自语:“师父,您老人家真是大慈大悲,待我恩重如山。如果您当初给我说破,怎么还会有今天亲见本来面目的事!”他写了一首偈子,寄给沩山:“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坠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很高兴,但仰山慧寂却不认可,说:“这偈子有可能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我亲自去勘验一番。”

仰山不辞辛劳,前来问智闲:“师弟!你试着将你所悟到的说来听听。”智闲将那首偈子复述了一遍。仰山说:“这个偈子,凭着平日所学的知识也能写成。倘若你真的彻悟了禅机,请再说点新鲜的东西。”智闲一笑,随即又成一偈:“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不肯轻易放过,又道:“师弟,你会如来禅了,但祖师禅,你连做梦都还没有梦见。”

智闲转机甚速,也很轻松,再成一颂:“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仰山这才赞叹说:“恭喜师弟!”从仰山勘香严这个公案诞生之日起,就将达摩以来禅宗的心法划出了一道界限,即,有了如来禅与祖师禅之分。所谓如来禅,也就是经教所说的禅法;而祖师禅即是祖师口耳相传、以心印心所传的禅法。如来禅有阶梯之渐,有迹可寻;祖师禅则是刹那间直契性灵,心行处灭,迹相全泯。

香严智闲在抛离经书后,从“一击忘所知”悟到“处处无踪迹”。他从“犹有卓锥之地”到“锥也无”,的确是一个境界的升华,但仍落阶级,有迹可寻。

所以仰山说他只会如来禅而不会祖师禅。到“若人不会,别唤沙弥”,连小沙弥都能体会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则说明香严以“无位之机,无我之用”的祖师禅,超越了“锥也无”的如来禅,表明他是真的彻悟了。

智闲的悟道过程,虽然可以看出祖师禅高于如来禅,但是从根本上说,语默动静,一切声色,无非佛事,二者又是一致的。

智闲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在接引后人时,极力主张离开名相言句而实修真悟。他的“香严上树”公案非常传神地代表了他的这一思想。

有一次,香严在法堂开示道:“若论这件事(参禅),就好比一个人在上树。他两脚悬空,双手也没抓着树杈,只是用嘴咬住了树枝。正在这个时候,树下突然有人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若是不回答,就违背了人家的意愿;如果回答他,一张口就会从树上掉下来。你们说说看,在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这时,虎头招上座从大众中出来,说:“在树上的事就不问了,我只想请教和尚未上树时的事,请您说说看。”

香严哈哈大笑。祖师西来意就是禅的真谛,这不是仅仅靠嘴里问问,心中想想所能了解的,只能亲身去悟。因此,不论树上树下,心念一动就错,开口即丧身!所以,香严大笑不止。并且,一直大笑到如今。

景深

潘伯顿是美国亚特兰大的一位业余药剂师。他在外出旅行时看到土著人特别爱咀嚼古柯树叶。他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古柯树叶及其种子有一种轻微的兴奋大脑的作用。于是,他以古柯树叶和种子为原料,经过无数次试验,研制成功了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健脑药液。

这,就是最初的可口可乐。原始的可口可乐上市之后,备受冷落,销量很低,几乎赚不到钱。潘伯顿非常着急,却又无可奈何。为什么土著整天古柯树叶不离口,而城里人却不屑一顾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炎热的中午,有位双手抱头的病人跑进药店,说自己头痛欲裂,吃过其他药都不见效,无奈之下要求服用健脑液试一试。好不容易才来了一位顾客,店员非常兴奋,赶紧给他配药。或许是高兴过了头,或许是被头痛难忍的病人催得慌了手脚,本该向药液原汁中注入自来水,店员却误将苏打水倒入了药液中。病人急不可待地接过来,一饮而尽……这时,店员发现了自己的失误,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天哪,配错了药,万一这个人中了毒……他将这个紧急情况告诉了潘伯顿。他也束手无策,只能静观其变,再想法抢救。正当他们惊慌失措、忐忑不安之时,那病人却伸出手来,说:“再来一杯。这东西不但治好了我的头痛,而且清凉可口,消热去暑。”

店员感到十分庆幸:感谢上帝,他总算没有发生意外。潘伯顿却心里连连高呼:感谢上帝,他给我带来了福音。

潘伯顿受这次误服事件的启发,多次品尝,终于找到了苏打水与药液的最佳比例,生产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可口可乐。同时,他也悟到:可口可乐之所以销路不畅,主要因为它是药剂。试想,谁闲着没事喝药玩?于是,他在“包治神经百病”的广告词旁边加上了一行大字:“甘醇可口,益气壮神,消暑止渴。”从此,可口可乐摇身一变,从一种疗效一般的药品,变成了风靡全球的饮料。

再看另一个故事:科学家杜安波正在实验室进行一次试验,检测一种能控制静电的电子装置。

这时,一位同事来找他商量事情。看到他正忙着,同事就站在一边等待。同事是个大烟鬼,在百无聊赖地等待时,一个劲儿抽烟。结果,满屋的烟雾使试验装置中的量器失了灵。同事非常抱歉,不好意思地匆匆告别。杜安波也很懊恼,只好停止试验,重新更换量器。

然而,他拆下失灵的量器之后,并没有马上安装新的,而是将那个失灵的仪器久久拿在手里把玩,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领悟到,量器对烟雾的灵敏反应,很可能是一条宝贵的研究线索。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由烟雾想到了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大量吞噬人类宝贵的生命与财产的火灾。

有火先有烟,有烟必有火。杜安波由此发明了烟火报警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插曲,一条毫不起眼的线索,引发了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并由此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保护了千万亿财产。

心语

世界上类似于香严禅师击竹而悟道、可口可乐阴差阳错而受益的故事俯拾皆是、屡见不鲜。这看起来好像纯属巧合,因为他们运气好,所以成功轻而易举。实际上,还是那句老话,机遇总是偏爱有心之人。

那个苹果绝对不是特地为了牛顿而落。在他之前,不知有多少人看见过从枝头坠落的苹果,人们只会将它捡起来吃掉,但没有一个人因此发现“地心引力”。牛顿不同,他心中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装着一个巨大的困惑,当下坠的苹果与他昼思夜想的命题相吻合时,在那一瞬间,他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地心引力。

同样,香严禅师击竹开悟,也是因为他长期寻思“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一问题。锄地遇到砖头瓦片,或者随手扔什么东西,都会捡起来扔向田边,千百年来不知击中了多少木、竹,但有几人闻声而思索至理、悟透禅关?

如果我们有香严的精神,也会拥有属于我们的打开心灵大门或者转折逆境的瓦片。

3.佛本来就在你心里

唐末高僧无著文喜禅师,年仅七岁便出了家。七岁的娃娃,能干什么呢?早在佛陀住世的时候,阿难认识的一位居士,不幸遭难,一家人死尽,唯有一七岁小儿幸免于难。阿难将他带到了佛陀的住所。佛祖释迦牟尼明知故问:这个小孩是什么人?阿难将情况告诉了佛陀。佛陀说:“为何不让他剃度出家?没有人照顾,他无法生存啊!”

阿难回答:“僧团有戒律规定,不能剃度年龄不满十二岁的人出家。”佛陀问阿难:“这个孩子能驱赶乌鸦、麻雀,不使它们糟蹋食物吗?能持最简单的沙弥戒吗?若能,就可以按其意愿出家。”阿难闻听此言,便为那七岁小儿落了发。佛陀的教法历来就是这样,灵活机动,合情合理,从不被死板的教条所束缚。

从此,七岁至十三岁的小和尚,被称作“驱乌沙弥”。小文喜当了驱乌沙弥,却并没有像稻草人一样去吓唬鸟雀,守望麦田--所谓驱乌,不过是佛陀当初为那可怜的孤儿开设的一条出家的方便之路罢了。小文喜跟随着博学的国清禅师读书识字,就跟在私塾里跟随先生受业差不多。正是因为如此,在古代,许多贫困人家的孩子就是在寺院里借读识字的。

好景不长,唐武宗“会昌法难”来临,文喜与全国的二十多万僧尼一样,被迫还了俗。光头的,并不都是和尚;留着头发的,也不都是俗人。文喜韬光养晦,红尘之中,道心益坚。没有多长时间,与文喜一样当过沙弥、在历史上有“小李世民”之称的唐宣宗当了皇帝,重振佛教,文喜到浙江盐官齐峰寺重新剃度,回归禅门。

当时,著名的性空禅师住持在杭州大慈山,文喜前来拜谒。性空禅师说:“你读经习教多年,为何不去云游九州丛林,遍参天下尊宿?”

在性空禅师的激励下,文喜一瓶一钵一斗笠、草鞋竹杖行囊,开始了云游生涯。他一路北上,计划前往五台山华严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那个冰雪晶莹的清凉世界,一尘不染,正好修禅。途中,他走到一个名叫金刚窟的地方,忽然看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他正想进去礼谒,遇到了一位老翁牵牛而来,邀请他一同入寺。

走进山门,老翁呼唤了一声:“均提。”一位童子应声出迎。老翁纵开缰绳,黄牛乖乖地跟随童子而去。文喜在老翁的引导下,穿过雄伟的大殿,绕过高大的阁台,来到了法堂。好一座富丽堂皇的寺院,各座楼宇皆闪耀着金灿灿的光泽。老翁端坐在禅床上,指了指面前的绣墩,请文喜坐下。

老翁问他从何处来,文喜说南方。老翁又问:“南方佛法如何住持?”文喜回答:“严格奉持戒律的僧人很少。”老翁三问:“寺院往往有多少人啊?”文喜回答:“有的地方住众三百,有的地方五百,没个准数。”文喜随之反问:“这里的佛法如何住持啊?”老翁回答:“龙蛇混杂,凡圣同居。”

文喜再问:“有多少众?”老翁道:“前三三,后三三。”

什么前三三,后三三?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文喜不解,刚要开口请教,老翁呼唤童子送茶,并端来一盘文喜从未见过的酥酪。文喜尝了尝,其醇香无与伦比,他竟然有一种心意豁然的感觉。老翁拈起玻璃杯,问道:“南方还有这个吗?”

那时候,玻璃尚是珍奇之物,系《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之一,所以,文喜从未见过。他摇摇头说:“没有。”

老翁给他往玻璃杯中斟上茶,请文喜喝。当文喜端起杯喝了一口之后,老翁问道:“南方既然无此茶具,平常用什么吃茶?”

文喜忽然感受到了峻烈的机锋,然而,他却无言以对。无独有偶,千年之后,光绪九年(1883年),也是在这朝拜五台山的路上,近代高僧虚云被风雪困在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黄河岸边。寒冷、饥饿加疾病,使他奄奄一息,昏死过去。天晓得从哪里冒出了一个人,将虚云救醒了过来。他自称文吉,一副乞丐模样。可是,他偏偏像变戏法一样,能源源不断地从身上摸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他在给虚云熬小米粥充饥时,天寒地冻,便以雪代水。

文吉指着釜锅里白雪问虚云:“上座从普陀来,南海有这个吗?”虚云说没有。文吉问他吃什么。虚云说吃水。过了一会儿,釜中之雪融化,文吉指着白雪化成的水问道:“是什么?”那时,虚云尚未开悟,所以,虽然明明体悟到了大好禅机,却偏偏就是有口难开,对不上来。

再说文喜。太阳西沉,日光将尽,他站立起来,向老翁合十施礼,说道:“天色将黑,我可否在此借住一宿?”

老翁说:“你尚有执着心,不能在此留宿。”文喜赶紧表白,说自己已经破除了执着。老翁问:“你曾经受戒与否?”文喜说自己受具足戒已经很久很久了。然而,老翁却说:“你若是没有执着心,又何必受戒呢?”

是啊,若已经明心见性,根本就不会犯戒,又何必执着受戒的形式呢!文喜无话可说,只好告退。那个名叫“均提”的童子奉老翁之命,送他出来。文喜问童子均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

均提突然高喊一声:“大德!”文喜一激灵,下意识地应诺了一声。童子均提禅意凛冽地说道:“是多少?”

文喜一愣。这里是什么地方?凭直觉,文喜朦朦胧胧感到,这老翁与童子非常不一般。所以,他以借问地方,来探寻这两个神奇人物的底细。

果然,均提说道:“此乃金刚窟般若寺也。”般若,即大智慧,而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文喜恍然大悟,那个老翁,即是文殊菩萨的显化啊!当面错过,不可再见。他急忙稽首童子,乞求为他临别留言。童子随即说偈曰:“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珍宝,无垢无染是真常。”言毕,童子均提向文喜身后的金刚窟般若寺一指,文喜急忙回头,那座雄伟华丽的寺院已经不见了踪影。等他回转身,那童子均提也失去了踪迹。一片山野空荡荡,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好像,那人,那寺,那情景,都不过是一场梦幻,它们都未曾存在过一样!然而,文喜心头毕竟遗留下了百般惆怅,无边懊恼,以及令人心悸的自我悔恨……千里为君来,当面不识君。岁月自蹉跎,何日再逢君?文喜忽然感到,头上的天空之中,五色祥云之里,似乎有文殊菩萨乘着金毛狮子徐徐掠过……然而,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一片白云自东方飘飘而来,将一切覆盖得无影无踪。后来,独眼龙明招禅师读到这个公案时,心有所悟,随口吟诵道:“廓周沙界剩伽蓝,满目文殊是对谈;言下不知开佛眼,回头只见翠山岩。”

同类推荐
  •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让老板欣赏的白领秘书

    本书全面解答了秘书工作中各种疑难问题,阐述了秘书的自我角色界定,与老板相处的艺术,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形象等策略。
  •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就一生的金口才(教你成功丛书15本)

    能言善辩的口才,妙语连珠的谈吐,是沟通的基础,是成功的法宝。能言善辩,小则可以增添欢乐,大则可以成就一个的事业。能言善辩的人,即使一无所有,也能驰骋天下。因为现今的社会,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摆脱困境,都需要善辩的口才,灵活的头脑。看一个人有没有素养,内看谈吐,外看着装。谈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这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重要标准。
  •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高考志愿填报诀窍:考生和家长必须知道的100个真相

    身为高校教师,这些年我一直在做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工作,接受过全国各地无数考生和家长的咨询。每年9月,当高考尘埃落定,我的邮箱和手机里会存满考生和家长的问候。我从中分享过他们的欢愉,也分担过他们的懊悔。而这一切,几乎都和当初选填志愿有关。那张小小的“志愿表”上,承载了太多的冒险和侥幸,也承载了太多的幸福和痛苦。你轻轻一点,就可能成功,成功得令人羡慕;也可能失败,失败得一塌糊涂。有的人迷信“平行志愿”,录取时才发现里面有陷阱;有的人对专业的理解望名生义,入校后才发现是南辕北辙;有的人被“专业大类录取”。
  • 社交圈

    社交圈

    在中国生存,不懂点社交技巧几乎等同傻子。真正的聪明人,从来都是把社交放在第一要务,他们总是主动出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通过结交高层次的人脉关系,他们为自己的人生铺平了道路,也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所提供的技巧,就是教你如何在社交圈里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轻松获取高端人脉的超级指南。作者通过经典的案例、精练的社交技巧,生动地讲述和展示了社交圈里的各种知识、技巧和方法。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富有的人,想让自己的事业经营得更大,就一定要对这些规则了如指掌、运用自如!
  •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上班途中要做的100件事

    本书介绍了100件上班途中要做的事,分为六章,包括:身体前进,心灵安顿;打开五官,找到和灵感的连接点;你好,再见;今天你想去哪里;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打造你的情报系统、知识结构。
热门推荐
  • 荒镇岁月

    荒镇岁月

    我于1998年离开小镇。那年我中考。复习功课的间歇,常把视线投向窗外,看到对面楼里的她和他,站在相邻的阳台上聊天。她非常的白,他很爱笑。那时候,我尚对别人有观察、研究的兴趣。三年前,我和她在一所辅导学校里邂逅,成为了朋友,话题常围绕着现已埋在高速公路之下的小镇。出于某些感念,我问她介不介意以她的故事为主线写一篇小说。她不介意,“二十年前的事对我来说已跟前世一样了。”
  • 火的随想录

    火的随想录

    心的世界、未知的探索、烦恼、成长、我们的方向、随性而知
  • 代号:109

    代号:109

    密林边境,他们为了身后的家园在战火中厮杀!硝烟弥漫,他们为了发下的誓言视死如归!追杀,暗杀,复仇……为国,为家,为头顶的国徽,为飘扬的五星红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辱我德邦者,不死不休!
  • 育儿知识百科

    育儿知识百科

    本书囊括了宝宝各个时期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喂养、教育等常识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内容包括“聪明宝宝科学养育指南”“科学育儿1~3岁”“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把孩子培养成才”“幼儿日常饮食指南”“婴幼儿的免疫指南”“饮食治疗幼儿常见病”等章节,介绍了各年龄段婴儿的营养、喂养、护理、疾病防治等知识。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是最实用、最科学的育儿全书。
  •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魂穿的那一年

    我魂穿的那一年

    花开四季,蝶舞三春,魂穿大理,浮萍一朝PS:长的帅都已经点阅收藏了,长得丑却还在犹豫!原本此书全名应为《我魂穿大理的那一年坎坷岁月》,因为我嫌名字太长,就自己看着省略了。写魂穿小说的勇气,来源于郭大爷摸电门都能魂穿的相声。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毛泽东健康之道

    毛泽东健康之道

    本书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的一些健康养生之道,全书共分八篇,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健康、起居健康、衣着保健等。
  • 唐世女官:醉蓝问情

    唐世女官:醉蓝问情

    工商硕士生一朝穿越,女扮男装救下慧娘,义结金兰。一起将功夫茶推向大唐王朝。她,入学院,与梁王之孙恩怨不断,被陷害被下药被绑架......她,与张九龄产生感情,但最终若即若离......她,面对张说的深情,手足无措她,被害入狱,张说舍己相救.....她,再度昏迷,却发现身世之谜,她,遭遇暗杀,引发宝藏之争,她,与武帝,有何爱恨纠葛?武周后期,朝廷突变,她如何与武三思、韦后、太平公主周旋?在他和他之间,她的爱该如何诀择?
  • 琉花璃夕

    琉花璃夕

    这一切的一切不断的轮轮回回,即便是迷失了自我,海也枯石也烂,那我也愿意用自己的双手,为你捏出一个未来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