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8900000022

第22章 宠辱不惊,世界不会垮(4)

有一天,山上来了一位跛脚且断了两根手指的僧人。他当然就是仰山慧寂。在来沩山之前,他初谒耽源禅师,已经悟到玄旨,又在各地丛林历练多时,可谓见多识广,只不过尚未透过最后的禅关。沩山之行,改变了慧寂,同时,也改变了禅宗格局。因为,假如没有仰山慧寂的适时加入,继承了灵的宗旨并加以发扬光大,禅林开宗立派第一回的荣誉就不会轮到沩仰宗了。

慧寂径直来到同庆寺,拜倒在沩山灵面前。灵问这个格外大胆的家伙:“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我是有主沙弥。”“主在哪里?”沩山追问。

沙弥却不回答,只是从西边走到东边,站立在那儿。沩山点点头,示意他住下来。小沙弥却不肯罢休,又问道:“沩山大师,我有了住处,但是,如何是真佛的住处?”

灵听此一问,便知道这沙弥来者不善,郑重地说:“思量无思的奥妙,若能反思,则会灵明不昧,智慧无穷。思尽返回本源,性相常住。事与理不一不异,便是真佛的住处。”

灵当场直指,慧寂当场顿悟。从此,沩山之上,同庆寺里,沩、仰你才唱罢我登场,你放开喉咙高歌一曲长风浩浩大江东,我和一首海上明月天涯共,把高深莫测的禅演绎得妙趣横生。

慧寂问师父:“千百万各种各样的事物一起来时,会怎么样?”

灵说:“青的不是黄的,长的不是短的。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而这些都与我无关。”

现代人每天清晨被刺耳的闹钟声从睡梦中惊醒,从这一刻起,各种事情便纷至沓来,一天到晚忙得头昏脑涨,可以说不胜其烦!

幸好,沩山老人为我们开了一剂消除焦躁烦恼的“清凉散”: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的起因、发展、结果,它们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若是我们无力改变的事情,少操心劳神,应该安住本位,顺其自然。

一天,禅僧们都在采茶。灵对慧寂说:“整天采茶,只听见你的声音,看不见你的模样。”

慧寂就使劲摇晃一棵茶树,将树叶摇得哗哗作响。灵说:“你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慧寂反问:“师父你又如何呢?”

灵良久沉默着。他是以默作答。慧寂见状说道:“师父你只得其用,不得其体。”灵说:“饶你三十棒!”慧寂道:“师父的棒让我吃,我的棒让谁吃呢?”灵又说:“饶你三十棒!”

慧寂在寺院里负责耕作。有一天,他刚刚干活回来,沩山问他:“你从哪里来?”

慧寂说田中。沩山又问田里有多少人。慧寂不答,而是将铁锨插进土里,叉手而立。灵见此,说道:“今天南山上割草的人真多。”

灵借劳动喻禅修,心灵上荒芜的杂草,铲尽性方显。但本来无一物,荒草生何处?所以,慧寂拔出铁锨扬长而去。

灵问慧寂:“你干什么去了?”慧寂回答到田中割稻子了。

灵又问:“稻子好割吗?”慧寂当场就演示割稻子的动作。

灵追问:“你刚才割的稻子,是当青的看呢,还是当黄的看,或者当不青不黄的看?”

慧寂刚才表演的是一场“空”戏,所割的“稻子”自然也是空的。空的东西当然不是青,不是黄,亦非不青不黄。因此,他抬起手,指着沩山背后的虚空说:“师父,你背后是什么?”

灵若是回转身,或好奇地问是什么,就上了他的当。灵毕竟是久经禅机历练的大师,要想套住他谈何容易!这不,面对慧寂,他未动声色,反问:“你看见了吗?”

皮球又被飘飘悠悠地踢了回来。慧寂自有妙手,化空为实,在地上捡起一个稻穗,说:“师父,你问的是这个吗?”

灵感慨地赞叹说:“这是鹅王择乳!”鹅王择乳,去其水分,只取奶中精华。开悟的大师,举手投足无不是禅。

灵指着慧寂刚刚耙平的一块稻田说:“这块地那头高,这头低。”慧寂说:“我看倒是这头高,那头低。”

灵说:“你若是不信,就站到中间去看看两头。”慧寂道:“我站在中间也不看两头。”

灵说:“那就放进水来看看,水是平的,能试出高低来。”慧寂道:“水也没有定性,不过是在高的地方高而平,在低的地方低而平。

如此而已。”

沩山灵与仰山慧寂将农事和禅修打成一片,干农活时即修禅,说农事时即禅理,挥动镰刀、拔插铁锨都是禅机。

禅机纯熟农事熟,庄稼丰收佛自真。浑身自在田园里,大汗流过心无尘。

夏季,按佛陀亲自制定的规矩,僧众们应该安居在一座寺院里学法静修,称之为“结夏”(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有一年,慧寂在山下的草庵中静修过夏。解夏之后,他上山来问候师父。

灵问:“一个夏天都不见你上山来,你在山下都干了些什么?”师父是明知故问,慧寂则有意东拉西扯。他不说自己安居禅修,反而说道:

“我在下面开了一片田,下了一箩种。”灵说:“你这个夏天没白过。”

慧寂问:“不知师父这个夏季都干了哪些活?”沩山说:‘我白天吃一顿饭,晚上睡一觉。“”那么,师父你这个夏天也没白过。“灵、慧寂一块放牛。灵指着牛群问:“你说这群牛里边有菩萨吗?”慧寂说有。

灵紧接又问:“你看哪头牛是菩萨?给我指出来!”慧寂反问:“师父,你怀疑哪头牛不是菩萨?请给我指出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皆可做佛。凡夫观之,畜生一群;佛眼看来,一群菩萨。

一念妄心起,圣人成凡夫;妄心休歇去,众生皆是佛!

灵问慧寂:“《涅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的?多少是魔说的?”灵有此一问,可谓石破天惊。谁知,慧寂的回答更是无法无天!他说:“都是魔说的!”

《涅经》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亲口所说,怎么到了慧寂的嘴里,成了魔的言说?原来,此部经典流通甚广,经中所阐述的“心性之学,佛性之义”早已为学僧们所熟知。到这时,经中之义反而成了僵死的教条,成了制约禅心活灵活现的框框。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慧寂为了打破时人的窠臼,说出了如此振聋发聩之言。

灵不禁为弟子独特的见解高声喝彩:“今后无人能难倒你啦!”

灵刚刚睡醒,见慧寂走了进来,便翻身面向墙壁。慧寂见状忙问:“师父,你怎么啦?”

灵坐了起来,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你试着给我圆圆。”慧寂早知师父的心思,马上给他端来一盆洗脸水。这时,灵另一个大弟子香严智闲也来问安。

灵说:“我那会儿做了一个梦,慧寂已经为我圆了。你再为我圆圆看。”香严智闲心领神会,立刻倒了一杯茶给师父喝。刚刚睡醒起床,自然先洗脸。人夜寐之后口舌干燥,因此洗完脸以后要喝茶。

这些都是平常起居按部就班所做的事。这种安详、平和的生活,岂不是人最大的梦想?所以,灵对两位弟子称赞说:“你们两个的见解,超过了舍利弗。”

舍利弗是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首,以智慧闻名天下。

景深

沩山灵祐与仰山慧寂关于禅道的唱和,精义连篇,寻绎无尽,妙语连珠,趣味盎然。若是有一册语录在手,细细品味,可谓字字吐奇葩,句句放异彩。展开书卷,满眼锦绣描不出、画不就,仿佛能感受到沩仰宗风柔和的吹拂;闭目沉思,千年云水轻轻飘、静静流,恰似久久品味着祖师纯美的禅露……遥想当年,禅宗丛林之中,师徒之间你唱我和,禅机重重,机锋凛凛,趣味百出,花样翻新,该是怎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啊!

镇洲(今河北正定)土皇帝、节度使王常侍来到临济义玄大师的寺院,指着满堂禅僧问道:“这一堂僧人还看经书吗?”

临济回答说不看经。王常侍再问:“还学禅吗?”临济说不学禅。

王常侍疑惑不解:“经不看,禅不学,做些什么?”临济气吞山河:“教他们都成佛做祖去!”北宋伟大禅师石霜楚圆,眉清目秀,身材修长,风度翩翩。许是幼读诗书,许是天然生就,他的一身儒雅气质,很是令人羡慕。他出家后云游四方,听说临济宗高僧汾阳善昭禅法非同凡响,天下第一,就不远千里从湖南来到山西,参拜汾阳大师。当时,正逢乱世,官军与叛兵混战,杀人如麻。楚圆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活着来到了汾阳善昭所在的寺院。然而,从春到冬,从冬到夏,山川两绿两黄,野草枯了荣,荣了枯,汾阳只是让他干一些粗重的农活与日常杂事,一直未允许他登堂入室,叩问禅机。每次见到他,汾阳不是破口大骂,就是讽刺挖苦。偶然不骂,也不过说些最平常的市井俗事,从来与禅不沾边。

有一天,石霜楚圆实在忍不住了,向汾阳善昭倾诉说:“自从我来到你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在佛法修行上,从来没有得到您的任何指点,只是劳顿身体,干一些世俗的事情而已。这样岁月流逝,光阴虚度,何日才能明心见性?岂不荒废了我当初出家的心愿?”

没等他的话说完,汾阳大师就怒目而视,恶声大骂:“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对我说长道短!”随即,汾阳举起禅杖,追打楚圆。可怜楚圆躲没处躲,藏没法藏,准备高喊救命。然而,他的呼救声尚未出口,汾阳立即捂住了他的口。就在这有苦无处诉,有冤没法申,连求救也不能的瞬间,石霜楚圆豁然大悟了!

他说:“我这才知道,原来临济的佛法,都是出自一般的小事。”

是啊,佛法,本来就是日常生活的真理。

水潦和尚第一次去见马祖,没有参礼就问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祖说:“你先礼拜!”水潦和尚刚刚跪下叩拜,马祖当胸就是狠狠一脚!这一脚,将水潦踹得摔倒在地。这一脚,竟然将水潦和尚踹得大彻大悟了!

只见水潦和尚拍手大笑,道:“真是太奇怪了,太奇怪了!许许多多禅之真谛、宇宙的真理,只要从一根毫毛的尖上,就能认识到它们的本源。”

他时常说:“自从一被马祖踏,直到如今笑不休。”严阳尊者初次来参见赵州禅师时,问道:“一件东西也不带来时如何?”赵州说:“放下来。”严阳感到好生奇怪,不解地问道“:既然是一件东西都没有带来,放下个什么?”赵州说:“放不下,挑起来!”

严阳恍然大悟。像此类师徒心心相印的美妙公案还有很多。当然,也并非所有学人都能与高明的师父相契合。唐代有位道法高明的禅师,他在开悟之后,没有发现与自己因缘相投的度化对象,就跑到杭州郊外荒无人烟的秦望山上,在一棵高大的树上搭了一个简易的窝棚,住了下来。因此,人们都叫他鸟巢禅师。鸟巢禅师托钵乞食,修苦行,生活非常俭朴,也就愈发显得高深莫测。有一个小和尚十分仰慕他,就特地来亲近他。鸟巢禅师不理他,他不在乎,心想,我总有感动你的一天,让你将开悟的禅法传授给我。

鸟巢禅师外出乞食,小和尚也跟着乞食;鸟巢禅师在树上打坐,他也打坐。如是三年。小和尚觉着差不多了,就向鸟巢禅师询问道:“师父,请您老人家将明心见性的方法教给我吧。”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小和尚一听,非常失望。他想:我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整整三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头,难道等来的就是这么几句简单的话语吗?这几句话我没出家就知道了,还用你告诉我?于是,小和尚爬起来跑了,并且一去不回。

心语

现在许多毕业于名牌大学、供职中外著名企业的年轻白领,工作两三年之后,感到工作单调无聊,生活迷茫无趣,甚至患上了“厌班症”。最无奈的是,家人与朋友往往不理解其痛苦:那么知名的企业,那么舒适的环境,拿着不菲的薪水,别人想找都找不到,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他们遭遇的是“成长的烦恼”。工作按部就班,提升按资排辈,不能参与核心工作,能量自然无从发挥。

于是,他们怀念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对职业前景焦躁不安。

《丛林盛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宋禅师密庵咸杰从福建行脚路过婺(wù)州(今浙江金华),有老僧问他到何处去,他说到宁波阿育王寺参谒佛智和尚。老僧说:“世衰道丧,后生家行脚,例带耳不带眼。”咸杰问他为何这样说。老僧道:育王寺有一千僧众,佛智和尚每日忙于事务,哪里有工夫指导你们这些后辈修行?咸杰赶紧请教自己应该到哪里去,老僧指示他去衢州参见了无名气的昙华禅师。果然,在昙华的接引下,他很快开悟,成为临济宗第十四代祖师。

无论是拜师学艺,还是职场成长,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问题是,你的闪光点一定要有人发现,若没有人看到你的光芒,你必须主动去寻找那双慧眼。这是成功之需,也是智慧之花。

〔1〕典出《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华严经》中记载:善财为文殊菩萨曾住过的福城中长者五百童子之一。

〔2〕铃木大拙,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思想家。

〔3〕寒山,唐朝著名诗僧。佛法高妙,诗才横溢,备受日本、美国等国学者的推崇。

〔4〕一般称佛的化身为“丈六金身”,高约一丈六尺,呈真金色。

〔5〕露柱,房间里露在外面的柱子,也叫明柱。

〔6〕我执,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须成就佛果后才可彻底断除。

〔7〕日轮,即太阳。

〔8〕迁化,即圆寂。

〔9〕《推背图》是中华预言书中最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两位预言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

〔10〕玛雅的长历法以约394年的周期标记时间,被称为“白克顿周期”。

〔11〕拾得,唐朝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一起隐居于天台山国清寺,被誉为“国清三隐”。

〔12〕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13〕内相,翰林学士的别称。

〔14〕办道,即修道,学道。

〔15〕出自唐代诗人张祜(hù)的《题金陵渡》。

〔16〕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7〕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

〔18〕出自唐朝诗人徐凝的《忆扬州》。

〔19〕高(mín)寺位于扬州市。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并称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

〔20〕栖止,意为寄居、停留。

〔21〕禅家凡见人说事唆,或是说没有必要的话,谓之扯葛藤。

〔22〕香灯,指焚香与燃灯。

〔23〕常侍,唐代官职“检校右散骑常侍”简称。

〔24〕《丛林盛事》为宋代僧古月道融撰。

同类推荐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中国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

    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从你在为谁工作、不找借口找方法、责任胜于能力三部分展开论述,全面诠释“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一重要的工作理念。寻找方法是对工作的负责,对职位的坚守。
  •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 口才圣经

    口才圣经

    “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盛安之编著的《口才圣经》广征博引,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你将在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 女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女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以后,是女人从青春历练到成熟的阶段,是决定女人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女人一生命运的差异,是幸福还是苦涩,很大部分是此时作出选择的结果。这本书全方位地指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改变和把握自我命运,帮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规划好人生前进的方向,作出明智的选择,收获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东方永夜纪

    东方永夜纪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样的幻想乡你能想象吗?
  • 古墓密藏

    古墓密藏

    孤身和朋友来到陕西之后,我们开了一家收藏古董的小店。偶然的机遇之下,收到了一副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我们为了钱铤而走险,却发现已经踏上了一条无尽的探秘之路。
  • 重生温馨人生

    重生温馨人生

    人生如棋局。人说都说落子无悔。棋路上,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人生路上,一脚踏错,终生悔恨。落下的棋子有否悔棋的可能。扭曲的人生有否重来的希望。莫愁重生了.这一世,她知晓了自己和家人全盘的命运,知道了未来发展的大势。现在,她又有了悔棋重下的可能。这一次,她能否把握住机会,将拦路的棋子杀个片甲不留!每天保底3000+,不定时爆发。新人新作,请多支持。票票收藏,快到碗里来。
  • 我若成神之血玉

    我若成神之血玉

    战马嘶鸣风萧萧,凌云壮志比山高,我欲横刀向天笑,艹,下雨了!!!
  • 赵飞燕外传

    赵飞燕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妻99次:独宠通灵妻

    追妻99次:独宠通灵妻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第一次下山就赶上了列车脱轨。尘世间她还没看够呢,怎么可以就这样死去,万万不可!父母还没找到,男朋友也没找到,她可不想当无家可归的处女鬼!稀里糊涂的走过了鬼门关,醒来后发现她能看得到凡人看不到的东西!
  • 漫威之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漫威之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是哈利波特的弟弟,但是在他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同时,却意外的先成为了复仇者联盟成员之一,夹杂在现实与魔法两个世界之间。
  • 传世仙侠

    传世仙侠

    在人妖大战的数千年后,修行世界迎来了难得的修养生息。苍青天府,天雷宗,妙音谷,玄天道门与菩台寺并为天下正道五大宗门,共同维护着修行界的繁荣与安定。山村小子张平,机缘巧合之下拜入苍青天府。没有豪门身世,没有逆天法宝,没有神秘老师。一切普普通通的他,靠的是性格的坚韧不屈,靠的是兄弟齐心。本文没有绝对的主角无敌,没有到哪都能左右逢源的艳遇。且看平凡小子张平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
  • 何处不芳菲

    何处不芳菲

    一朝穿越,村姑也好,将军之女也罢,她想要的其实都很简单。
  • 科学至尊

    科学至尊

    武魂大陆,武魂人人都皆,韩长生没有,被村民视为天弃之人、厄运象征逐出村落。绝望之际融合一段来自科技宇宙的超级智能,科学代替武魂让他拥有超凡力量,从此一路逆袭,登临无上巅峰。韩长生说“这不科学”,诸神俯首!韩长生说“这也不科学”,诸神惶恐!韩长生说“这尼玛还是不科学”,诸神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