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余姚开始分发从家乡带来的礼物。刘本正没想到他也得到了一份,虽然只是一包小小的桃酥饼干,但礼轻情意重。看着包装精美的礼物,他竟然有些就不舍得拆开。当然,最高兴的还属孩子们,全校29个孩子,每人都得了一套崭新的文具,还有一身浅蓝色的运动POLO短袖套装,上衣印有“我爱吉龙小学。我爱余姚老师”,裤子上印有一排“桔子阿姨和老猫叔叔赠”的小字。余姚看后哭笑不得,怪不得桔子不让她拆包,估计是怕她不肯带来。
袁校长得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碳素钓竿,一拿到手就不停的抚摸掂量,直说轻便。余姚虽不懂这些,但光是看材质就知道是好东西。秦阿姨得了件浅紫色的短袖假两件开衫,她一边说不好意思穿这么嫩的颜色,一边不停地放在身上比划,脸也笑开了花。这让余姚想起了应老师,在录给吴静的视频中,老师就穿的是她送的西瓜红假两件。想起应老师留给她的东西,余姚决定今晚就将它打开来看看。
因为学校只有两个老师,余姚去奔丧的这几天,学校把已经退休的张老师请来顶了几天课,但是英语却无人能教。原本袁校长想让余姚躲休息下,但余姚不想落下孩子们的课,还是坚持把英语都给补上了。英语课上,孩子们念得都格外认真和卖力,虽然夹杂着乡音,但声音却极为铿锵有力,回响在整个山间,仿佛整座大山都在朗读。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余姚心里就很有成就感。
直到下午放完学,余姚才放松了自己回房间休息。她的房间不大,一张支着蚊帐的单人床,一个补了脚的床头柜,一个简易衣橱,一个老式脸盆毛巾架,一个小方凳子,一张摆满了教科书和作业本的书桌,每样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书桌上摆了些水培的绿萝和吊篮,都是余姚和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做的。房间里隐隐约约地飘着栀子花的香味,余姚寻着香味一看,床头柜上放着个矿泉水瓶,里面正用水养着几枝栀子花。一定是孩子们给她的惊喜了!从入春能看到花的影子,孩子们就常常送来这些小心意。让余姚在这支教的生活多了很多情趣与感动。桔子总说她这四年是在奉献自己的青春,但是每当自己被孩子们的纯真打动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此时电话响了起来,是桔子的,余姚赶忙按下接听,却听见桔子用大嗓门喊道:“你赶紧把你那个破手机给扔了,什么破地方,打个电话比打到月球还困难!”
习惯了桔子的牢骚,余姚笑着说:“这不是通了吗?还是有话赶紧说吧,不知什么时候就又断了呢!”
“你还好意思说?怎么样?孩子们高兴吗?”
“高兴坏了,直囔囔着要见你和老猫呢!让我跟你们说谢谢!还有袁校长和秦阿姨,他们都很高兴。谢谢你,桔子!还有老猫!”想到桔子细心准备的那些东西,余姚心里说不出的感动。
“说什么呢!找打是不?他们谢我,我接着,你谢我就免了!有个事跟你说呢!”
“什么事?”
“昨天下午张靖安来找过我,想从我这知道你的事。”
“你怎么说的?”
“他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起初我有些动摇,可是他把名片递给我,我一看‘JX集团J省副董’,就改变主意了。”桔子听到电话里没了声音,“喂?在吗?”
“听着呢。”
“我还以为信号又断了呢!反正我是不会跟他说半个字的,他那么有本事还需要来向我打听吗?只是我担心他迟早会找到你,提前跟你打个招呼。”
“嗯,我知道了,没事,既来之则安之,他真要找来我也不怕,你放心。”余姚深锁着眉头,心里顿时有些烦乱。“JX集团J省副董”吗?她和他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解铃人”吗?他谈何容易!
今夜窗外无月无星,夜虫偶尔发出一声声的低鸣。相比城市的街市如昼,霓虹闪烁,更衬得这山里寂然无声。在如此宁静且清凉的夜晚,打开应老师留给她的盒子再适合不过了。
余姚加了件薄外套,坐在昏黄的台灯下,轻轻地解开用黄色丝巾包裹着的盒子,心中似期待又似紧张不安。盒子里面的东西并不多。一叠用毛线扎好的信件,牛皮信封,略有十多封;五张老照片,都是应老师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份的合影;一个青花瓷小方盒,里面有两枚5分钱的硬币和一个小巧的玉印章,印章上用隶书刻着“姚雪”二字,玉质晶莹剔透。看到这两个字,余姚心里一惊。这是她妈妈的名字,为何这个印章会在应老师这里?
盒子底下有一封信,半封口,上面写着“姚儿亲启”,字迹是应老师的。想到应老师私底下一直都是喊她“姚儿”,余姚不由得鼻子微微发酸,她忍着眼泪细细看了起来。
“姚儿,
近好!久未见面,甚念!
看到照片上与我一起合影的人,你是不是觉得她很眼熟呢?她就是你的妈妈——姚雪。原本我与你妈妈相熟的事情应该早些告诉你的,但你奶奶不忍让你过多了解她的事情,让我缄口不言。因此这么多年,我一直对你守口如瓶。可自从你出事后,我心里便常惴惴不安,害怕你会如你妈妈一样思虑过重。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跟你说说她的故事。希望你能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勇敢坚强地迈过人生的坎坷。也希望你能原谅我没早点将一些事情告诉你。
我和你妈妈是大学的同班同学,也是同寝室上下铺的好友。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分配在县城中学教书。你妈妈是家中独女,外公外婆均是县里的老干部,家庭条件优越,加上她人长的漂亮,学历又高,一直以来都不乏追求者。原本你外公外婆给她安排了一门好亲事,可是你妈妈却看不上。她认为恋爱结婚只有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才会幸福。
一次机缘巧合她认识了你父亲。在她眼中,你父亲虽农村出生,但从不自哀自贬,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上进做自己的事业,是个实在可靠的人。可是你外公外婆觉得你父亲出生农村、学历低不说,还是个做小生意没有正经工作的人,便一直不同意二人交往。但你妈妈性子犟,自尊心强,对认准的事情从不更改。她偷偷跟你父亲到老家按照农村习俗结了婚。你外公外婆得知后,一气之下把你妈妈赶出了家门,还找关系让你父亲亏了生意。你父亲无法只得回老家重新开始,而你妈妈也把工作辞了,铁了心的追随你父亲到下乡去生活。你外公外婆知道后就追去乡下找你父母,不曾想路上出了严重车祸,连司机一共三人当场死亡。之后,你妈妈日日伤心自责,觉得是自己的任性妄为害死了父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那时你妈妈已经怀了你,你父亲担心你妈妈心虑过重想不开,只得放下生意日日陪着她。可是你妈妈还是放不下心中的愧疚,日益消瘦,最后早产。生你时,你妈妈难产大出血,弥留之际,她说给你取单名一个“姚“字,因为这是她名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希望能代表她的爱来伴你一生。你妈妈去世后,你父亲终日伤心颓废,你奶奶看他无心管你,便把你抱回了老家。
我曾去找过你,可你们早已搬走。直到2000年你考上了县高中,我在分班名单上看到你的名字,才知道原来你一直生活在奶奶的老家。开学之前,我按照地址找到你家,你奶奶便把你托付给我,并嘱咐我一定不要告诉你有关你妈妈的事情。
你住到家里之后,我在心里一直把你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到你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我为你妈妈感到欣慰。姚儿,你是个善良、单纯、有孝心,又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只是你心事过重,思虑过多,放不下心中的负担。这几年你在山区支教一直不肯回来,也不与我们联系,看到你这样自我封闭,我既着急又心疼。姚儿,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波折,经历各种苦难,但每一种痛苦,都是一种历练,人生只有真正的通过苦难,才能走向欢乐不是吗?老师希望你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的被生活的磨难所打到,更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这几年,小峥每年都会偷偷去看你,所谓知子莫若母,他虽不说,但我又何尝不知道。我虽有私心希望你能敞开心扉接受他,但亦深知感情之事不能勉强。对我而言,你们都是我的孩子,不管将来如何,我只希望我你们一生都能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姚儿,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感情,老师都愿你能有这两盏灯来照亮自己的心,勇敢、坚强地走向心底最盼望的人生,从而幸福快乐的生活。
最后老师希望你能常回家看看,无论老师在与不在了,这里永远都会是你的家!
愿我姚儿一生安好!
师唯瑛”
看完应老师的留信,余姚已经泣不成声。她无法想象老师拖着病体是以何种心情写下的这封信,她从没有想到,老师对她的关心照顾是源于她从未见过的妈妈。看着黑白照片中,那个五官和自己神似的人,她不觉有些恍惚。怪不得从小打到大父亲都不怎么来看她,即使见了也从不看她的眼睛;怪不得她从小被丢在奶奶身边抚养,而奶奶看着她也总是偷偷叹气;怪不得吴老师第一次见她就说像极了,但又不说像谁。原来是因为她像妈妈。
关于妈妈,她知道的并不多。因为从小到大,妈妈如同这个家的逆鳞,只要谁提起就犯了父亲的大忌。她并非不好奇,但奶奶从小就告诉她,妈妈是生她生死的,让她以后千万不要在爸爸面前提起,不然爸爸永远不会来看她。那时,她以为是自己害死了妈妈,就再也不敢问,更害怕爸爸真会不要她。后来懂事了,她试图在家找一些有关妈妈的东西,可是什么都找不到。她问亲戚朋友,大家都说是难产死的,其他绝口不提。她向邻居打听,邻居也什么都不知道。
每次看到爸爸对自己那么冷漠,余姚都觉得是因为她害死了妈妈,爸爸才会恨她,才会把她丢给奶奶。她对爸爸愧疚了二十多年,对他的粗暴、冷漠、不闻不问从无怨言。现在谜底揭开,原来老头是害怕面对她,害怕她这张越来越像妈妈的脸。想到这,余姚摸着照片中妈妈的脸,轻声的说:“妈妈,你若知道老头在你离世不到一年就再婚生子了,会不会觉得自己终是错付一生了呢?你把‘姚’字留给我,它虽会伴我一生一世,但终究不是你,也替代不了你。”她把左手戴着的菩提子佛珠取了下来,摸着上面的疤痕说:“妈妈,我们是不是很像?都曾那么傻。可我比你幸运一点点,是不是?”
余姚看着照片中对她微笑的两个人,轻轻地摸着她们的脸颊笑着说:“应老师,你曾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们放心,我会带着你们的爱好好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