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5100000002

第2章 王安石之怒(2)

2

北宋,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有一个深深的隐痛,那就是燕云十六州。这一片囊括河北、北京、山西的大片国土,自唐末失去以后,再没有回归中国版图。北宋初期,宋辽争夺燕云十六州长达20多年,直到宋真宗御驾亲征,与辽国结成澶渊之盟,到现在两国已经保持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宋神宗继位以后,励精图治,日思夜想的,就是富国强兵。

皇帝刚登极,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治国之道。王安石一进京,宋神宗立即召见。

宋神宗问:“唐太宗怎么样?”

王安石说:“陛下应该效仿尧舜,何必去效仿唐太宗呢?”

封建皇帝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尧舜禹汤,韦小宝只要颂扬康熙是“鸟生鱼汤”,康熙一定龙颜大悦,可见这是一碗大大的好汤。王安石的话给新皇帝的震撼极大,而此前与宰相富弼论到西夏问题,富弼说:“愿陛下二十年不言兵事。”对于一个雄心万丈的新皇帝来说,你让他等二十年,他如何听得进去。

又过几天,讲学完毕,众臣退去,宋神宗单独把王安石留下。

皇帝说:“即便是刘备,也得有诸葛亮辅佐;唐太宗,也得有魏征辅佐。”

王安石说:“诸葛亮、魏征这样的人,有识之士都为他们感到耻辱,何足道哉?”翻遍中国历史,能达到诸葛亮、魏征水准的,不过寥寥数人。王安石岂止是自信,简直是太自负了。

不仅自负,他还能言善辩。登州有个女人嫌弃丈夫丑陋,趁丈夫熟睡时将男人砍杀,伤重没有死。朝廷司法官员认为应判死刑,王安石得知,扮演了中国最早的辩护律师角色,引用各种法律条文舌战群儒,最后宋神宗赞同王安石的意见,用今天的话说,改为死缓。要知道这可是一千年以前,如果没有王安石,这个女人死定了。

二十岁的皇帝被五十一岁的王安石彻底折服,但是他还要征求一下老臣的意见。熙宁元年,宰相韩琦因被人弹劾,要求到地方任职。临行前神宗征求韩琦的意见,韩琦说:“王安石任翰林学士绰绰有余,任参知政事则不可。”翰林学士,给皇帝讲讲课,起草一些诏书,典型的学者官,韩琦觉得,王安石干点耍耍嘴皮子、摇摇笔杆子的活,也就行了。年轻的皇帝实在想不出有比王安石更合适的人选,于是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随后着手颁布新法。

宋代“宰相”二字仅仅是个泛指的称谓,并不是一个实际职务。宰相的名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另外设两三名“参知政事”即副宰相轮流当值,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权归属枢密院,最高长官叫枢密使;财政权归三司,最高长官叫三司使,又称为“计相”。这样政军财三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遇到军国大事,各长官一同商讨,由皇帝最终拍板。

王安石在皇帝的直接支持下推行变法,面对如此分散的权力,如何事出一统,是个首要问题。为此他专门成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起草变法制度,向各地下达指令,落实各项措施,吕惠卿、章惇、曾布、苏辙,这几位嘉佑二年进士,都在这一机构中任职。这样就等于在三司之外又成立了一个机构,而且绕开中书省直接发号施令,这对王安石的管理能力是个极大的考验。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仍然是当年上书仁宗皇帝时提出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用”。国家财富从哪里来,一是扩大社会生产,二是从民间收税,在短期无法做大经济总量的情况下,只有第二条路。比如青苗法,农民春天种地要有种子要花钱,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官府收取利息,待收成后连本带息归还,这样就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一举措类似今天的银行信贷,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时曾推行过这一措施,成效非常好——他是种过“试验田”的。

再比如免役法,就是以募兵代替征兵,不服差役的要交纳免役钱。保甲法,按户数把人组织起来,每十户为一保,每五十户为一大保,每一大保中要抽调壮丁接受军事训练。这样一来,表面上征兵没了,免役钱交了,但实际上仍然面临被抽去当兵的问题。

又如保马法,为了多养战马,由官家买马寄养在农户,或者是富裕户买马,相应减免税赋,但是把马养死了,农户要赔偿。

变法的内容很多,不必一一介绍,反正一切设想的都非常好。在那个年代,王安石能提出如此革命性的措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人简直是历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的不修边幅、他的怪诞慌率、他的木讷寡味,似乎都在佐证他在其他方面的天资。

然而愿望归愿望,愿望总是好的。历史上哪一个当政者不说自己的初衷是好的?任何政策都是由人来实施的。王安石变法最终趋于失败,首先在于那个时代不可能提供一支合格的管理者队伍,他一个宰相,下面那么多层级,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如何实施管控,都是致命的问题。他所倚仗的只有层层的行政命令,来不及政策宣讲,做不到行政监督,无法得知下面的真实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短短的三四年之间,颁布了囊括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新法:

熙宁二年,颁布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熙宁三年,颁布募役法、保甲法;

熙宁四年,颁布方田均税法,改革科举制度;

熙宁五年,颁布市易法。

这其中饱受指责的是青苗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对任何人,不管是否需要,都给发放青苗钱,然后加收二成到三成利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地方官吏为了突出政绩,完成朝廷下达的任务,摊派是最简单的办法。即使是朝廷严格要求必须是农户自愿,仍然存在问题——大户富户不需要青苗钱,赤贫的穷光蛋借不起,朝廷借以生财的目的与实际需求反差很大,地方上仍然避免不了摊派。有的地方发放青苗钱的场所,周边遍布赌场妓馆,商业向资本集中地聚拢,很正常的事。农民哪见过这些,往往这边拿了一大笔钱,马上就到街对面去挥霍,年底又要还贷,只好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王安石在地方上推行的青苗贷款,非常受民众欢迎,如今推行全国,反倒怨声载道。在此不禁想起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搞错,这可不是说治理大国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简单,而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谨慎,否则容易变成一锅粥!

再比如保马法,把官马寄养在农户家里,这种公私混在一起的事,谁能算得清账?即使是在现代的农业社会,马也是最娇贵的牲畜,这不是养牛养毛驴。在宋代,普通农家根本就养不起马,家里能有一头牛,就算日子过的不错。过了一千年,1956年,中国的农户也做不到家家养得起马。马无夜草不肥,养过马的都知道,冬天饲料中得有粮食,否则就是一匹瘦马,根本拉不动车,更不要说冲锋陷阵。匈奴草黄马正肥,刚把马养肥,马上就是冬季,北方的日子开始难过,只有到南边来找吃的。你让农户大把往饲料里加粮食喂官家的马,可能吗?但是如果养不好,又摊上大事了。不要说把马养死了要赔偿,马养瘦了,受伤了,得了口蹄疫了,个体民众与官家发生这种纠纷,可以想象是什么结局。官吏、官吏,老百姓一辈子能见到几次官?老百姓见到的都是吏,宋江宋押司都很少能见到,见到的都是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的手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些都是吏。吏与民的关系,永远是皇帝关心的大问题,可惜王安石恰恰没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

免役法,一些地方官吏,不管是对鳏寡孤独,还是和尚道士,甚至剃头、卖粥、卖茶水的小买卖人也收免役钱。有的人为了逃避保甲,甚至发生了自残事件。王安石的富国强兵之策如此急功近利,他没法兼顾各方利益,原本是安民告示,却成为滋事扰民,成为对民众的聚敛,这不符合变法的初衷。

如果这些政策通过充分酝酿讨论再行出台,或者区分各地情况、多搞试点取得经验,或者作渐进式的改革调整,也许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惜,王安石现在根本没想到什么负面的东西,他现在正在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面对新法实施中的一些负面信息,神宗有点慌,于是找王安石商议。王安石说,陛下,绝不能因为出现一些问题而改变励精图治之心。王安石说的对,他是宰相,不是县令,改革怎么可能没问题,他不可能因为一些反映而改变决心翻烧饼。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交通不便,资讯不通,一个庞大的帝国,想修正航道掉转船头,谈何容易。这就相当于引水渠已经修好,水坝已经扒开,洪水滔滔,结果发现引水渠修的太窄。这时候想再把水坝堵上,或者拓宽引水渠,还来得及吗?

现在,整个大宋王朝的命运,都绑在了王安石身上,这对好大喜功的王安石来说,真是让人兴奋异常。

同类推荐
  • 那些最可爱的人

    那些最可爱的人

    本篇为极短篇小说,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2周年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5周年。本篇将以历史背景和一部分视频、文献资料为基础,分20章向读者展现抗美援朝战争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战斗瞬间,讲述志愿军从鸭绿江到三八线、从出国到归国的战斗故事。部分故事有借鉴资料,以确保真实度。本篇小说中全部主角为虚拟人物,感谢所有提供名字的朋友。特别鸣谢部分网友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辽阔无垠的林海雪原间,一股势力正悄然壮大。内外交困的飘摇帝国中,得以盗中原阔土的政权到底如何孕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亡也。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三界的安危。却不是为了见证你的暴力掠夺!在你动手之时,即是毁灭之日。(莫要因书名而想当然,本书脑洞略大,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领略这乱世)
  • 醉楼兰

    醉楼兰

    看了就知道了,我是雪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谢谢
  • 上天之鞭

    上天之鞭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民谣
  • 君子无所争

    君子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与人无争,其乐融融。与天无争,其乐无穷。
热门推荐
  • 西游寻梦

    西游寻梦

    是啊!西游都结束,你我不过是天地的一枚棋子。而如来的那双手就想是一副棋盘,我们想要的自由、爱情在他的手里如同泡沫那般一捏就碎!孙悟空泪流满面地叹道。不一定完美的就是结局!
  • 道义凌天

    道义凌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一个“道”的世界,道生万物,掌控生死!一介凡人,如何探索道之涵义,领悟道之奥秘,打开道之大门,最终长生久视?世间爱恨情仇,因果造化,六界纷争,尽在《道义凌天》!
  • 严少霸爱:复仇娇妻你别跑

    严少霸爱:复仇娇妻你别跑

    五年前,她单纯,天真,像花园中的百合,而只因为爱上了他,一年之间,家破人亡,孩子惨死,她万念俱焚,差点死掉,五年后化身最红明星,强势归来誓要报仇,摇身一变成了最危险的黑玫瑰,街上偶遇,这次换她百般刁难,望着他怀中的女人,冷笑道:“呦,我当是谁呢?大热天的搂着这女人是等着饿了扣扣她脸上的粉在地上烙饼吃吗?”对面的男人黑着脸壁咚她“你不知道现在美白都不用粉用BB霜吗?”看着对面的女人还是忍不住要吻上去,原来自己五年前就已经爱上她了呢。
  • 神通法相

    神通法相

    远古时期,神魔隐没,茫茫天地只余下毫无智慧只懂得杀戮破坏的荒兽。在这时,妖族趁势而起代天司职,建立天庭,掌天地权柄……奈何,妖族不悯众生,弄得天地生灵涂炭,随后人族揭竿而起,将其推翻,取而代之。………百万年后来自浩瀚大海的‘海族’与天地间的霸主‘人族’相争,数百万年来,打得生灵涂炭,血流漂橹,染红千万里海疆。武道之路,淬体、练气(内气、真气、罡气、气海)、金丹、法相(虚实、万法、融合)、混元。陆泽莫名其妙的重生异世,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步一步的迈向传说中的与天同寿。
  • 侠义情

    侠义情

    宋代狸猫换太子一案并未落幕,刘太后垂帘听证,真真假假,侠肝义胆,由此引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江湖风波。
  • 奏响快乐的音符(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奏响快乐的音符(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云端有只猫

    云端有只猫

    云端六岁的时候,家里寄宿了一个漂亮的小弟弟,全身雪白的动物装,帽子上连着小红冠,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每天清晨会准时爬到他的床上,奶声奶气地叫他起床,叽叽喳喳扰他清梦的恶行,他无力抵抗。一周后,云父看到周记本上赫然写着“我家有只小公鸡,全身长满雪白的绒毛,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每天清晨都会在我耳边'喔喔'啼叫,叫醒睡梦中的我”。直到十年后的某一天再次相遇,云端才知道,原来漂亮的小弟弟是漂亮的妹妹。(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做为一只叶藤蛇

    我做为一只叶藤蛇

    内容介绍作品信息最新章节我穿成了叶藤蛇?我是小智的神奇宝贝我要成为世界的最强者加油吧叶藤蛇。
  • 一念情深:相爱不太晚

    一念情深:相爱不太晚

    爱上一个人那么简单,一个微笑、一个回眸、一个瞬间,在最美的时光相遇,平淡而又美丽,然后成为彼此的唯一。她曾经单纯的以为,爱情就该是这样的,可是后来,她不再相信爱情;任由那个男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捧在手心的呵护,也不肯相信他的爱…言念用最灿烂的年华换得一个分手的结局,落得对感情失了信任;林暮年用最真挚的心意向她证明了真爱的存在;林墨带着对她的眷恋留洋回归她的身边…地球是圆的,人的缘分也是圆的,绕了几年,最终还是绕成了一团。只是,当时过境迁,任何恩怨情仇,在它面前都将变得无足轻重;曾经的锥心之痛,原不过是现在随口就出的一句调侃。
  • 道士闯异界

    道士闯异界

    走中国古代练气飞升路线的练气小子,穿越到了走斗气路线成神的斗气大陆,还带着自家门派的道符。当真气遇见斗气,当道法碰上魔法,会发生些什么?仙佛神魔妖之间的碰撞,孰优孰劣?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