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5100000003

第3章 王安石之怒(3)

3

人,一旦手中有了权力,为什么连王安石这样的贤良,都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前面说过,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确实,他在执政以后,真的当得起十个老牛拉不动的一个“拗”字。

有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王安石跟随圣驾骑马进入宣德门,卫士呵斥阻止,鞭打王安石的坐骑,王安石大怒,上奏要求逮捕卫士。有人解释说卫士职责所系,是为了保护皇帝而已,但神宗最后还是杖责卫士,王安石仍然愤愤不平。这时候的王安石,好像一下子从一个万人景仰的宰相,变成了一个横行乡里、谁都惹不起的小科长。十年以后,王安石已经退居金陵,有人去看望他。随行老军一个小差错,王安石大怒,劈头盖脸一顿怒斥。按说这种贴身仆从,早已成为宰相的老弟兄,甚至比亲兄弟还亲,也许正因为如此,王安石也不需要更多客套。不过也可以看出,几年宰相的经历,即使是经过十年岁月的漂洗,也没有让王安石变成一个慈祥的老人。

王安石的愤怒是从御史中丞吕诲弹劾他开始的。吕诲的爷爷是著名的宰相吕端,这家伙是个炮筒子,平生三度出任谏官,曾激烈弹劾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谁官大他跟谁过不去。王安石刚任参知政事,吕诲就开火了。在奏文中,吕诲说王安石:“大奸似忠,大佞似信,外示朴野,中藏巧诈。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王安石大怒,神宗当然替王安石撑腰,吕诲被贬为邓州知州。也许是吕诲真有些先见之明,或者纯属偶然言中。随着新法实施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御史们开始上奏陈述新法弊端,每一次上奏都伴随着王安石的一次大怒,先后有范纯仁、刘述、刘琦、陈襄、钱顗、杨绘、李常、孙觉等十几名御史或谏官相继被贬或主动请求离朝。

古代的国家治理,除了执政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系统,那就是台谏系统。台是御史台,主要职能是监督百官,纠风肃纪,重在察人,最高长官叫御史中丞;谏是谏院,主要职能是服务皇帝,议论国家的大政方针,提出意见和建议,重在言事,最高长官叫“知谏院”。上千年的王朝更迭,最高统治者发现,为了避免权力成为无法阻止的魔兽,必须依靠臣子的犯言直谏。谏官言官兼具行政监察和舆论监督两大职能,成为国家治理的半边天。所以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说:“激烈率真的言论,对说话者没什么好处,但却是国家之福。”

但是一旦皇帝自以为是,不在乎台谏官的絮叨,则下属毫无办法。汉高祖刘邦要同匈奴开战,大臣娄敬反对,刘邦囚禁了娄敬。待刘邦在白登战役中惨败,回来后则郑重地承认错误,重重地赏赐娄敬。曹操要与袁绍开战,也有谋士反对,曹操大胜,回来厚赏反对派,说自己的胜利完全是侥幸。袁绍面临曹操同样的问题,田丰规劝袁绍不能打,袁绍大败,派人赐田丰自尽!伟大和渺小、英才和蠢货,在此如黄海与东海一样界限分明。没办法,做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所以说政治家不是一般人,胸襟开阔、大肚能容、从善如流,这些都与品德无关,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不是道德品质问题。王安石不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他是一个自警、自省能力极低的人,我们怀疑这与王安石的经历有关。一方面他富有才学,自视颇高;另一方面骤得高位,生怕别人说他不行,文人的自负与做官的自卑同时在他身上存在,于是他敏感、小性、易怒,只要谁敢说新法不好,一概拿下。曾巩,王安石的老朋友。神宗曾问:“王安石这人如何?”“曾巩答:文章行义,不减扬雄。因为吝啬而不及扬雄。”神宗说:“王安石轻富贵,怎么是吝啬呢?”曾巩说:“臣所谓吝啬,是说他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神宗点头称是。也许宋人为了推卸皇帝的责任,而让王安石一个人背黑锅,又或者是王安石绑架了皇帝,总之台谏系统经过这样一番折腾,敢说话的人,少了。

现在轮到朝廷重臣出场。这些高官们有的明哲保身,模棱两可。比如曾公亮就说:“皇帝和王安石是一个人,没办法”。再比如王珪,这是一个油滑的老官吏,文章锦绣,任参政十几年时间,除了“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三句话,再无建树,人称“三旨相公”。更多的人则是上书反对新法,王安石一概不听。前任宰相韩琦,此时任大名府长官,这时候上书皇帝,指出新成立的制置三司条例司等于在中书省之外又出来一个中书省,同时上奏新法实施中的一些弊端。尽管韩琦说的很含蓄,但他历事三朝、两朝宰辅,说话分量自然不同,引起了宋神宗的重视,王安石立即称病在家。没想到两天后王安石再次上朝,竟然说动神宗,坚定变法的决心与信心。

按说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那么朝堂之下总有个探讨、有个商量。两个弟弟王安礼、王安国都曾规劝兄长,王安石不为所动。御史刘颁,曾写信给王安石,讲新法的弊端,王安石一样大怒,贬泰州通判;吕公弼,有人竟然偷了他的反对新法的奏稿给王安石,王安石再发雷霆,贬为知太原府。也难怪,连《孟子》中都说:“君臣之间,规劝的次数太多,一定招来羞辱;朋友之间,规劝的次数太多,一定疏远。”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他激烈反对新法,先后十八次上书,神宗没办法,把他的职务调整为枢密副使。司马光仍然上书,皇帝说:“枢密副使管军事的,就不要参与政务的事了。”司马光于是坚决请辞,宋神宗批示同意,门下省拒绝发诏,宋神宗绕过门下省,把诏书亲自交到王安石手中,可见皇帝也急眼了。司马光此后十五年隐居洛阳,连门都很少出,专心写他的《资治通鉴》去了。

从熙宁二年开始,众多重臣相继离开朝廷,富弼、文彦博、司马光、欧阳修、张方平、吕公著、范镇、滕元发……这些人或贬或隐,把宋神宗和王安石撂在朝堂。

除了谏官言官和众多大臣,能够制约权力的,就只有老天爷和祖宗了。且不用管是否迷信,反正古人畏天,遇有地震、洪水、大旱,臣子们就拿出来吓唬皇帝,告诫皇帝少折腾。三尺有神明,头上有青天,人在做,天在看,走在路上摔个跟头,脱口而出的是“哎呀妈呀”、“我的天哪”!假如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什么爹娘祖宗老天爷,一概不惧,那就真成了“我是流氓我怕谁”,确实谁都拿他没办法。王安石流传千古的名言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们说,这话在不同年代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成效。假如社会急需一场革命,比如清末民初,它是唤醒民众的武器;而在物欲横流、道德失范的年代,它也有可能成为戕害人心的砒霜。前些年,有无知的暴发户善于带来GDP,也善于制造污染,跟当地官员说:“什么空气污染,地球一转,晚上不就把污染转到美国去了吗?”这种无知妄人一旦拿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你说会有哪些后果?

王安石不是卓越的领导者,他是一个卓越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最大的聪明,就是从来不会自作聪明。一个领导者,一旦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是古今少见的全才,只有自己才掌握真理,那他就离谬误不远了。什么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唯才是举,说了半天都是聚拢各种人才,为我所用——甚至是比自己强的人,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只有难成大事的小心眼的人才会搞文人相轻、嫉贤妒能那一套。宋神宗曾经问王安国,你兄长执政怎么样?王安国说:“不能知人善任,聚敛太甚。”后来王安石罢相,王安国也被罢官,王安石得知后怆然涕下。

长期以来,说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都归结于触动了地主豪强的利益,归结于保守势力的抵制,也有新法实行中的一些问题。于是王安石成了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司马光、苏轼等一大批人就成了地主豪强、保守势力的代表。经是好经,一帮人抵触这本好经,另一帮人把这本好经给念歪了。我们说总结经验教训,这样的总结是中学历史课本的标准答案,没有意义。不知道王安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否意识到,他是一个自省能力和纠错能力都极低的一个人。如今我们知道,这种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屡见不鲜,王安石并不是最突出的一个。

同类推荐
  • 挽秦

    挽秦

    身负千年史,仗剑征诸国。挥剑荡浮云,诸侯尽西来!北征匈奴,南讨诸蛮,西伐东欧,东航大洋!予君平戎策,跨海斩长鲸。安得倚天剑,凌尘华夏兴。
  • 三国之四国争锋

    三国之四国争锋

    现代人宋林无意识的来到诸侯联盟刚刚解散的三国时期。碰巧穿越到曹操龙亢兵叛的一个小兵身上,从此异变突生,整个三国形势彻底混乱。反曹操、绑谋士、据城池、杀士族。宋林的到来使整个三国大变样,逐渐变成四国争锋。【新人新书,不足颇多,望大家指教。】
  • 水浒英豪

    水浒英豪

    简介宋江求招安,好汉下梁山,河东擒田虎,淮南捉王庆,江南拿方腊,四寇至此完。鸟尽藏良弓,兔死走狗烹,千年有数朝,历代都如此。酒赐一壶,好汉命尽归,群臣齐贺表,君臣唱太平。谁知才数年,狼兵下东京,金人少读书,权谋都无用。供神二十年,用时不得见,求和献女儿,汴梁尽抽空。金兵方退去,满城尽悲声,老汉唤女声,丈夫呼其妻,小儿哭其母,声声人断肠。君臣都不见,继续唱太平。金人还复来,打破汴梁城,君臣落手中。金枝玉叶掉凡尘,凌辱齐来摧人哀。昏君奸臣终得报,百姓无辜遭其罪。天道王法不得显,百姓忍了上千年,一朝戳破神州乱,百生泣血竖儒奔。后世来人号李远,奋然投身欲托天,儒家忠义尽脱去,纵横世间刀枪剑。
  • 恢弘横途

    恢弘横途

    他,是王朝之中所向披靡的将军。她,是王朝之中容貌倾城的公主。她爱他,可是他却在利用她,利用她的爱、她的情。最终,公主明白了自己的心,也知道了一直都深爱着她的另一个将军,可是,知道之时,已为时晚矣。当将军们联合皇子们为了夺皇位而争斗之时,公主却只在哀叹,只因自己是皇帝的女儿,因而被他所利用,不能自由。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三)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热门推荐
  • 女王范,公主心

    女王范,公主心

    本文专宠不虐,一对一,绝不催泪却有感动之处,欢迎入坑,绝不弃坑!绝美的贵族小姐,同时也是黑道的第一至尊,在父母的逼迫下,来到了这个校园,遇见了此生的挚爱。他是商界的天才少爷,却被这个调皮的小恶魔给迷住了心,可是有情人是否可以终成眷属?困难重重,情敌一个接着一个,可是她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小恶魔,不只是一个贵族小姐,看她花样百出,守卫爱情!
  • 韩娱之我是歌手

    韩娱之我是歌手

    如果不能成为一个被众人记住的歌手,那么成为一个可以带去欢笑的歌手也不错但我还是一个歌手。。。。。。。
  • 末世之浴火重生

    末世之浴火重生

    叶澜因为自己的天真无知,错信他人,害死了唯一对她好的人,在与敌人共归于尽之后,叶澜重生回了末世之前。叶澜决定自立自强,不再如前世一样总想躲在蔚景背后。随着叶澜的修为渐高,前世未解之谜也一一在叶澜面前展开。末世为何到来?自己为何重生?
  • 知圣篇

    知圣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界域之神

    界域之神

    天下之大,以六域划分,六域之上为天界。六域之中,强者如牛毛,势力林立,纷争不断。修炼一途,上下求索,漫漫无期,是孤独,是寂寞。乱世之中横空出世的天之骄子,带着红颜与知己,闯向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芸芸纵生,漫漫求索;冥冥之中,上苍注定。
  • 玄门隐士

    玄门隐士

    不是每个人生来都能做相师。一个宿命般的下午,10岁的我在网吧遇到了光头李,这个看上去又瘸又瞎的人,直接把天生八字做相师的我引入了玄学之门。我的世界天翻地覆,在日常的阳光背后,阴暗的世界在蠢蠢欲动。这是一场持续了4万年的斗争,斗争的主题只有一个:玄道真谛。所谓大道三千,疏途同归,之后的岁月里,我见到了为了野心不惜代价的邪修,见到了为了执念魂飞魄散的悲剧,也见到了真正大隐隐于朝的玄门隐士。那么,我自己的道又在何方呢?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 易星吞噬

    易星吞噬

    秦朝刺客,与外星生命结缘,历经两千年沉睡,来到未来世界,穿梭宇宙太空。他在寻觅未知的尽头,还是在探索已知的起源……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将走向何处,但他的灵魂一直在身体里奋斗,从未迷失过方向……
  • 只说给我听

    只说给我听

    她先天性的哑巴,本以为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滋味,可是却遇见了他,他竟然知道她心中想着的一切。这会是命中注定的吗?尽管全世界都听不到你的话语,但是你可以说给我听。
  • 怪物大师之穿越千年的巫女幽灵

    怪物大师之穿越千年的巫女幽灵

    穿越千年的时光,远古巫族最后的血脉重返人间。带着神之祝福的她啊,遵循神的召唤而复活,结果却是一场虚空。【我为什么什么也摸不到......这样人不人鬼不鬼地活在世上,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不要......】【呐,呐,无知的小巫女啊。】【在跨越千年的孤寂与绝望中,你看到了什么?】希望......是希望。
  • 度世

    度世

    淡然处世容不惊,花语掉落碧空晴。我辈苦难度苦厄,镇压妖魔换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