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光明的未来建立在淡忘之上,只有摆脱过去的种种失败、痛楚以及世间的种种是非,找到自我才能继续走得更好。我们出生时在哭,而周围的人在笑,等你长大了,活得有价值、活得幸福,在自己快要去世时带着微笑,而周围的人却在悲泣不已。
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体,生活也是如此,在我们无法自主的短暂生命中,只要我们找到自己,化解心中一切杂念,才能活得更自在。我们的生命是真实的,所以要珍惜它,我们的生活是自己的,所以要“无求品自高”。只有当你的心灵如大鹏一样一飞冲天之后,才可以把人生看得明白,活得洒脱。
摆脱名利束缚才能找到生命真谛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这是《庄子·人间世》中的话。“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借孔子的话说,因为有求名的心理,所以不择手段去做,把人生的行为标准都破坏了;所知愈多,意见之争愈大,真学问也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固执个人的所知所见,所以便争强好胜。
南怀瑾先生认为,历史上真有学问的人,不仅仅是为了考功名,他不要功名,他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自己求道,所以他一生能成就,名留千古。
陶渊明的家境可谓贫寒,后来又因为母亲年老,家中贫困至极,他只好出来当了江州祭酒,可是,天生散漫的陶渊明却受不了官场的束缚。没过几天,他就辞去了官职回到家中。后来,接到州里的邀请去做主簿一职,他也没有答应。亲自耕种自给自足的辛苦劳作让他患病数十次。后来走投无路,在镇军将军和建威将军帐下担任参军,他对亲戚朋友说:“我想出任地方官,以为家庭提供生活费用,行吗?”上面的官员知道陶渊明的心思,于是他走马上任彭泽县令,到任之初,陶渊明吩咐属下在官府的田里全都种上秫稻,妻子坚持要他种粳稻,他才将地分成两块,50亩地种秫稻、50亩种粳稻。郡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来视察,县中小吏告诉他去拜见督邮时应穿戴整齐,没想到陶渊明为此却大为不满,他长叹一声:“区区五斗米的俸禄就要让我去折腰迎接乡里小人?”当即解印辞官而去。
这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也因此为后人景仰。这充分表明了陶渊明淡泊名利、法度自然的心性。陶渊明就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其间虽有为生计所迫而不得不当官的无奈和悲哀,更多的是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寻。
看过陶渊明的故事,我们会发现,其实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在于自己如何去体现,而绝不会因为衣着华丽或身穿破旧的蓑衣而有所改变。
对功名利禄的贪婪是争名夺利的根源,所以要戒除争名夺利,首先要戒除贪欲,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如果你不努力学习,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如果你不认真钻研、刻苦研究,怎么会有创造发明?如果不懂经商之道,又怎么会有真正的成功?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学过《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老太婆得陇望蜀,有一想二,贪得无厌,结果金鱼在愤怒和厌恶之余收回了一切,老太婆仍旧生活在往日的贫困之中。还有一个农夫与神仙的故事与此类似:一日农夫偶遇神仙,神仙为其劳苦和忠厚所感,为其点出一眼井,井里冒出的是酒,永不枯竭,农夫卖酒发财,后来却嫌没有酒糟喂猪。神仙惩其贪心收回了一切。这两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性以及这种本性所带来的危害。
古人是最瞧不起那些追逐名利、狗苟蝇营之徒的。据说,当年乾隆帝下江南,站在山上俯瞰远山近水的景色时,被江中来往船只的繁荣景象所迷惑不解,便问:“江中来往这么多船只,这是为何?”此时,乾隆身边的道静和尚说:“其实,江中只有名和利两条船。”乾隆帝听后不再作声。
对名和利的追逐,从古至今都不曾淡化。庄子对人们贪名图利的心理表达了他的看法,他借用孔子之言说:“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为了求名,不择手段,自己被名誉、名声困住了;为了求胜,为了榜上有名而读书,不是为了学问去读书,这是斗争心理的开始。不是说名和知识不是好事,而是说为了求名,为了求胜而求知的话,这两样都不是好事。“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这两样都属于杀生武器的范畴,破坏自己的生命,这不是道德的行为,不是真正懂得人生和生命的。
的确,求名求利非有利之事。面对名利的苦恼,有人也努力告诫自己不去看重名利,视名利为粪土,可一遇上实际,便又身不由己地卷入利的旋涡。于是人们不禁感慨:古往今来,又有几人不受功名利禄所惑?
人们之所以难以摆脱名利的枷锁,是因为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缺少认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得更有意义?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绝不会为功名利禄所惑,他更看重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因此,他们对客观条件的诱惑有“免疫力”,能时刻保持着平常心。
金世宗时,石琚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不料,石琚却对这项任命百般推辞,对于石琚的表现,世宗感到很惊奇,不禁问:“此等官位,人人日思夜想却不及,你为什么百般推辞呢?”石琚以德才不备为由推辞,但金世宗仍然坚持,任命石琚为参知政事。石琚的妻子不明白石琚的推辞之意,便问他缘由。石琚答道:“树大招风,位高多难,这就是我推辞的原因。”妻子却不解其中缘由,说:“你清正廉明,从不贪污,今主上宠信于你,你这担心简直是多余的。”石琚苦笑着说:“身居高位,就是众矢之的,被莫须有加害的罪名比比皆是,哪有你说的这般轻巧,况且伴君如伴虎,皇上善变,认识不到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就是不明智的表现。”
石琚在任右丞相之职时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官职,因为石琚深晓名利束缚之道,而世人正是因为被名利束缚,最终落得个凄惨百态。看透功名利禄,进退自如,别被名利蒙蔽了双眼才是人生的奥义。生命的真谛,或许就是摆脱名利的束缚,在令人倍感煎熬的生存环境中能平静自若,泰然处之,这样的人生才能称得上圆满。
生死犹如昼夜般平凡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论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以善吾死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身体就像车子一样,把“我”装在里面,有了形体,活着时忙忙碌碌,老了给我一个退休安详,死了是让我休息。所以,真懂得生命的人,才能够真懂得死亡,生既不足以喜,死也不足以怕,这是很自然的阶段。
南怀瑾先生指出,庄子的这种说法代表了中国上古文化对于生老病死的看法,轻松得很!不像其他宗教把生死看得那么严重。
人和地球上其他所有的生物一样,有生即有死,有死即有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就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每个人的生死观是从每个人对生死的态度那里形成的,一个人的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中就包括生死观。人生观是什么样,处世哲学、生活态度就是什么样。
中国古代思想家直接论人生的言论很多,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庄子在《大宗师》中把生和死看成自然现象,指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意思是,生死不可避免,就像日夜交替一样平常,并且认为“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所以,他对生死淡然视之。
人既然已死,又何必担心自己葬身何处,反正葬在哪里都是一样,都是魂归宇宙,何必那么在意自己的身后事?庄子的言行确实不一般。
儒道两家的生死观,虽然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都有可供参考的地方,但相比之下,从“善吾生,善吾死”“善始善终”这个意义而言,道家更为明智、豁达。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顺其自然。生命的自然属性是人们必须接受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生则好好生活,死则超然以对。生命遏不住,死神更难扼。何况从宏观上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是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新陈代谢,历史长河才源远流长。这就是生命的辩证法。
所谓承认生命的自然属性,即认可自我生命的时间和空间。一个人的生命是父母创造的,你无法选择你的家族、身世,更不应该抱怨“为什么要生我”,或为什么生在平民家庭,而不是生在贵族之家。当然,你更无法选择你所生存的时代和社会。你没有必要遗憾你为什么不早生或晚生几年。总之,你得承认正是那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决定了你人生的一切客观自然条件,你属鸡,还是属猴,由不得你;阿猫、阿狗都是一命,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现实。
王充在《论衡?命禄篇》中指出:“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凡有首目之类,含血之属,莫不有命。”卢梭说得更明白:“人并非生来就一定能做帝王、贵族、高宦或富翁的,所有人生来就是赤条条一无所有的,任何人都注定要死的。做人的真正意义正是在这里,没有哪个人能够免掉这些遭遇。”确实,当你赤条条来到世界上时,你什么也没有带来;而当你长大了拥有什么,或拥有多少都不必抱怨,你原本就一无所有。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必恐惧,再说恐惧也挡不住死神的魔爪,索性就像庄子那样想,你本来没有生命,生命使你享受了那么多美好的,哪怕是凄苦的时光;何况没有死就没有生,无论是谁,从出生时就注定要死的,生命与整个宇宙的永恒比较起来就是流星一闪。即便你长寿,也有寿限。
根据《国宝之光》的主人公来辉武查阅的资料看,高僧慧昭是有史以来最年长的寿星,他活到了290岁;英国的弗姆?卡恩活了209岁,经历了12个王朝的变迁;约翰夫妻是匈牙利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人,丈夫罗文活到了172岁,妻子沙拉活到了164岁,他们的夫妻生活就有147年之久;农民万部因为194岁的高龄而被天皇召见,当时他的妻子已经173岁,儿子155岁,孙子105岁,他们家真可以称得上长寿家庭;托马斯?佩普是英国的一个长寿农民,在他152年的人生中,共历经九个国王执政,后死于饮食过度。当来辉武查阅到这些资料以后,得出结论:无论他们的寿命有多长,最终都无一例外地死了,谁也不会“齐宇宙”。所谓“万寿无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最终谁都难免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