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叶燕儿帮着母亲叶玉娘把碗筷、锅子啥的洗刷干净,又把堂屋里吃饭的桌子擦干净。刚忙完,小芳儿
就从院子里跑了进来,“姐、娘,爹爹叫你们到院子里去吃香瓜,我已经吃了一片,很香很甜呢!快点,快点来吃呀!”
这个小吃货,叶燕儿和叶玉娘忍不住笑了。叶芳儿肠胃不好吧,她的小嘴巴还挺馋的。但是叶玉娘并不惯着她,
像香瓜之类的水果,每次只准她吃一二片。芳儿想吃又得不到的话,她就会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你看,叶玉娘往往
只能狠心不看她。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天空中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周边闪烁着无数的小星星。乡村的夜空特别黑,像墨汁一样。白天热闹的上河村终于安静下来了,只有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声。
何常生全家围坐在大枣树下的石桌子旁吃瓜、休息、纳凉。
“爹爹,你帮我编个装蝈蝈的笼子吧!“小芳儿要求自家爹爹给她编个装蝈蝈的笼子,何常生马上就答应了,他找来一些麦秸杆编了起来。何常生的手很巧,很快就编好了两三个,把小芳儿乐得眉开眼笑,呵呵呵。
小孩子晚上睡得早,小芳儿一会儿就开始打哈欠。叶玉娘赶紧抓紧时间帮她洗刷,这不,刚把她放到床上,她就
立马去会周公了。
何常生领着燕儿去了书房,每天晚上燕儿会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一些简单的算术。最近一阵,叶燕儿正在学打算盘。
何常生家有兄弟三个,他是老幺,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剩下孤儿寡母几个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五六岁
他就出去帮人家放羊、放牛;七八岁学编草席、草鞋出来卖;九岁帮别人割稻子、挑担子;十岁到豆腐坊磨豆子;十二岁到染坊做学徒,遇到了好心人,在那里学会了写字、算账、染布;十六岁参军入伍;二十六岁退伍回乡,经人介绍与叶玉娘成亲。
何常生外表木讷,寡语少语,但是胸中自有丘壑。他从来没有机会到正式的学堂去学习,只是在做工、当兵的时候,机缘巧合学会了写字、算账。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空闲,他就会偷偷地看书、写字、打算盘,木头算盘都被他打烂了好几个。
叶燕儿刚开始学习打算盘,手势还不太熟练,正在认真练习中。
一会儿,叶玉娘安顿好小女儿,也来到了书房,她把今天的收入也带了过来。夫妻两个就在一旁核算起来。
今天一共卖了两头出栏的山羊,十五只大兔子,还有两筐鸡蛋、何常生上山打的山鸡、獾子、父女俩采集的各类草药、地里吃不完的蔬菜等杂七杂八的一堆东西,所以今天收入还不错。不过,钱也花出去了一些,买了两头带崽的母羊、又补充了一些鸡苗、添置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夫妻俩把收入和支出逐项入账,确定基本无误。叶玉娘算完松了一口气,去年造完房子,家里的钱就不多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在家里又有一百多两银子了。当然主要归功于何常生在山上采到了一株成色极好的灵芝。家有余粮,心里
就不慌啊。
叶玉娘从一堆铜钱里数了二百个出来,“燕儿,这是你采草药的钱,过来收好。”父母在算账的时候,小燕儿一边
打着算盘,一边竖起了小耳朵仔细倾听,听到娘说收入不错的时候嘴巴已经无声地咧开,偷偷乐了。一会儿又听到自己今天又收入二百个大钱时,真是乐开了花。哎哟,自己的钱罐要装不下了,得让爹帮忙换成银子。
为了培养女儿理财的观念,叶玉娘把小燕儿采药卖的钱单独计算入账,由她和女儿同时保管,放钱的小箱子上有两把锁,一把叶玉娘保管,另一把放在小燕儿那里。日积月累,小箱子里的钱估计有二、三两了,叶燕儿可算是上河村的“小富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