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村里人也没有给自己的村落起个名字。但就算起了名字又能怎样,又没什么用。这里四处环山,基本于世相隔,除了偶尔去交换一些必须的生活物品,村人基本不会出现在山外。
这样的山村就像那世外桃源,村人淳朴善良,环境优美秀丽。宁浩然都不想出村了。打他来到在这个小山村后,就被这里远离尘嚣的气息吸引住了。他在村边建了个小茅屋,向村里人借了些简陋的农具,开始了农夫生活。
但,这位武林宗师实在没有什么干农活的天赋,不仅收不上粮食,还得天天向村里东一家西一家的找饭吃。虽然村人很好客,但宁浩然觉得太过不去。于是,宁浩然就开始教书。本来就是教书先生出身的宁浩然只有这个本事了。但村里人都不识字,哪里知道读书有什么用。七八岁的都开始干活了,来他这小茅屋学的也就几个四五岁的娃娃,家里人都下地干活了,小孩子没人管才把他们送过来的。
但有一个九岁大的男孩也被送过来,宁浩然很奇怪,四方打听才知道这个孩子在一个清晨被下地干活的人发现的,正好这家人没有孩子,就认为这是上天送给自己的,对这个孩子特别好。当听闻宁浩然说读书有多好后,就马上将他送来。
这个男孩长得眉清目秀,穿着粗布衣裳却别有一番气质。男孩也相当勤奋,每日必到,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开始读《论语》《孟子》了。但今天,这个男孩就没来。宁浩然非常奇怪,暗想莫不是出了什么事。便纵身向男孩家中而去。
宁浩然乃一代宗师,轻功何等高超,只刹那便到了男孩家门口。只见那男孩持着一把砍柴的斧头,对着离子加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用力地砍去。奈何这巨石对于男孩来说太过坚硬,只听到铛~的一声,男孩便被斧头传来的反震跌坐在地上。男孩又不气馁地爬起,接着向石头砍去。宁浩然虽然好奇,但却不上前去,就在不远处看着。
这一看就是一整天。男孩不吃不喝,砍了一整天的石头,但效果微乎其微,石头只掉落少许的碎块,依旧矗立在男孩的面前,像一座山。男孩站在山前,——要开山。
七天,每天宁浩然都会来看男孩倔强近乎顽固的跟石头死磕,男孩砍石头的力度越来越小,双手被磨出一道道红痕。但那石头却没有因男孩的坚持而被击碎。铛~~的一声,男孩的双手被震得松开斧柄,斧头便直直的向男孩双脚砍去,眼看男孩的双脚便要不保,刷的一声,一只手想拿教尺一样稳稳的捉住了斧柄,男孩跌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瞬间出现的宁浩然,只惊诧于宁浩然的神速,连刚刚的危险都忘了。
宁浩然随手将斧头扔在地上,伸手将男孩拉了起来,一边拍着男孩身上的土,一边问到:“你在这砍石头干嘛?”男孩想到师傅教导要尊师重教的话,赶紧行礼道谢。宁浩然满意地看着弟子。
男孩礼毕后,才言道:“师傅昨日曾言,人生于天地,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君子者,必走正路。而这石头挡在我去师傅家中的路,所以弟子想砍碎它。”
宁浩然看向男孩,道:“就因为这个原因,你就砍了它七天,还把自己弄伤。”
男孩看着基本没什变化的巨石,不由面露愧色,“弟子惭愧,是弟子太无能了。”
宁浩然哈哈大笑,一股强劲的吸力从掌心发出,一把将斧头握住,然后随意的像巨石扔去,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巨石在男孩目瞪口呆中炸开,崩裂开的碎石被宁浩然挥手扫去,不让其打伤男孩。
宁浩然看着男孩,缓道:“你愿意跟我学武吗?”
男孩依旧震撼于刚才的一幕,痴道:“学武?武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武是什么。但我知道,你学了武就能把你眼前的石头击碎,你就能行正道。”
男孩看着眼前的路,那是他以前从未走过的路,因为他打不破那石,那阻碍。男孩点下了头。
“我愿意,我要学武。。。我要走最正的路,,,做最正的事。“
“好。”,“从今日起,你便叫君七,七日君子,便要一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