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暝,夜晚的凤鸣山格外的肃穆沉静,昏沉沉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勾勒着凤鸣山粗犷生硬的线条。相传,和昌国开国君王应容大战莫赤部于葵水,返程途径雍华,就是如今的皇城时,听闻雍华城西的苍山中有喈喈凤鸣之声,清啸悠长,三声而止。军师鱼渊遂向应容建言不妨建都于此。应容大喜,在雍华建制,将城西的山取名为凤鸣山,这便是凤鸣山的由来。历经四代的经营,雍华已经是四海之内最繁华的都城,凤鸣山也被和昌国上下奉为神山。第二代君王应郦登基时又命人建亭台于凤鸣山最高峰式微山,辅以狭窄的栈道作为上山的路径。自此以后,“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时繁,克重者盖寡”,新皇登基必徒步于狭窄的占道登上鸣凤台,在神山立誓,以此作为励精图治的开端。夏日里的凤鸣山树木葱茏,群莺乱飞,杂花遍野,可冬季一到,草木不生,万物萧索。虽为神山,却已成为人迹罕至之地。
此刻,高近千丈的式微山上却出现了一个人。他站在凤鸣台上,寒风在耳畔呼啸有声,亭台两侧的枯木在寒风的威吓中瑟瑟发抖。寒风扬起他的长发,遮住他的面庞,身旁的少女罩着一件男子的长衫,昏黄的月光落下,就连那件长衫的颜色也看不清了。他们已在凤鸣台等了一个时辰,但那男子还是纹丝不动,目无表情地望着隐隐约约的栈道,女子伸手环住男子的一条手臂,缓缓道:“应城,你皇兄—他不会不来了吧?”
肃穆的眼神化作一泓温柔的清泉,男子转过身望着缩起双肩的女子,柔声道:“他一定会来的,只是辛苦我家音儿了,来”说着,便将身上唯一的长衫脱下来又披在了女子身上。
那女子望着男子单薄的衣衫问道:“你不冷吗?”
男子温柔地笑了笑道:“不冷,只要有你在身边,冰天雪地也一如艳阳高照。”
女子略有些娇羞地低了低头,靠在男子的肩膀上。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悲喜交加,柳音儿不觉将应城的说毕箍得更紧:“真想以后一直这样。”
但觉靠在自己肩膀上的不是一具躯体,而是一颗温热的心,怀着浓郁的爱意扑面而来,应城不禁道:“是啊,从小到大,我还是第一次这么高兴呢。你说,世间的情感千千万万,问什么只有爱这么容易让人刻骨铭心?”
“因为把自己的内心交给了一个你并不完全认识的人,虽然付出很多,也无法预知未来,还是对它充满希望,因为爱他,哪怕他每个惯常的动作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关心则乱,手足无措。”
应城心中一惊。自从他与柳音儿相识,柳音儿从未告诉过应城她有多爱他。今夜乍闻她用情如此之深,内心澎湃不已,颤声道:“音儿。”
不料,当此情深意浓之际,冷机的夜空里却传来几下孤零零的掌声。“好一个鹣鲽情深哪,真是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可叹韶华竟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