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后,所有人蹲在墙角前洗漱的场景其实就是一道风景线,只可惜此时没有人想过用相机记录这道风景。
排队吃饭是部队永恒的主题,目光扫过一个个力争完成标准军姿的战友,让脑海中的人名和眼前人一一对应起来的感觉挺好,陈飞翔的目光平静但深感慰怀。
来到这里的战友们,大部分人的目的都是为了飞行,当然也有个别人只是为了一个出路,但无论是奔着怎样的目的,来到了这里,相识了,就是一场缘分,就是战友,就是兄弟。
都说人生有“四大铁”,战友情不过是排在第二位,但是陈飞翔一直认为,战友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珍贵的情谊。
早饭很简单,稀饭、馒头、小菜,和记忆中一样。
做法和地方差不多,如果说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稀饭不是用文火熬出来的,而是昨天剩下的米饭在大锅中和开水混成的。
陈飞翔很是期待午饭的到来,昨天晚上是面条,和曾经的一样,陈飞翔不喜欢。
东北的大米饭在记忆中是那样香甜,如果说在长飞院除了战友情还有什么让他记忆深刻的话,那就是东北的大米饭了。蒸熟后扑鼻而来的香味很有魂牵梦绕的意思。
转业后虽然也曾买过几次东北大米回家做饭,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吃到嘴里总是感觉少了那么点味道。
吃完早饭回到队中的时候,军装什么的已经放在了俱乐部的地上。
96年的学员军装,和战士差不多,有差别的地方不过是衣服口袋的不同。
由于是制式服装,所以穿在身上不是这儿肥了就是那儿大了,式样上远远不如后来的新式军装来的精神,当然也有衣服不合身的原因在内,反正让人觉得很别扭,也许等到军衔上肩的时候能看着顺眼一点吧。
只可惜刚刚入伍的他们,还得等到三个月后才能配上领花和肩章。
穿了便装的战友们,纷纷议论着这刚刚换上军装的这身行头,大多数人多少都有点不满意,但是心中更多的还是激动。
热血男儿,谁没有一个参军当兵的渴望,或许再过十几年,会有不少年轻男孩,不愿意入伍,但不是现如今这个年代。
进入学员队的门口,有一面军容镜,换上军装的几乎所有人,都跑到军容镜前左看看右看看,只是现在没有手机无法拍照。
若干年之后,等到人手一个手机的时候,新入学的学员会不会在同样的时候,各自拍照,然后各种圈中展示?当然前提是手机在进入学员队后,还没有被责令放进储藏室。
对战友的这种兴奋,或者是因为激动而表露出来像小孔雀一样的举动,陈飞翔很是理解。
在部队十多年里,他见过了太多新兵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各种各样的表现,虽然理解,但是要是让他也加入其中,他却还是做不出来。
陈飞翔其实很想和战友一样,表现的兴奋一点或者是新奇一些,只是脑海中的那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已经完全拥有了一名军人最的基本素养。
这种素养,让他在离开部队生活这么多年来,在重返军营的第一时间内,就能完全按照一个军人的标准在要求自己,但同时让他在重新面对这一个新兵该激动的时刻时无法兴奋起来。
这种身在其中但表现如观众的感觉,其实很不好,陈飞翔不喜欢,但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绪。
他其实愿意有其他什么安排,让他从这个拥有激情四射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毕竟他的冷静安然与周围太格格不入了。
就像是上天听从了他的安排,刘清泉的出现解放了他,让他一起到军需库去换军装,这才让陈飞翔有松了口气的感觉。
在部队里,无论是优秀还是冷静都是好的品质,但表现太过怪异则会被人排斥的。
到眼下为止,短短的时间里,他的表现已经完全符合合格军人的标准,但他的如今身份如今却并不是,他只不过是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刚刚报到在光荣的空军飞行员摇篮的高中毕业生而已。
陈飞翔本也没有想表现的有多么的突出,但是这一切完全是来自于身体的本能,在部队就应该是这样,这是身体本身的记忆,和他个人的喜好无关。
军需库距离学员队的距离大概在三公里左右,走在去往军需库路上,陈飞翔一刻都未停地在四下观看,他的目的很简单,让周围的一切,和脑海中对这方面已经模糊的记忆重叠起来。
这样的表现在刘清泉看来,则是符合了一个刚入学的新生该有的表现。
自从这名新生被他领进七班,所有的一举一动都让他压力很大,刘清泉已经入伍两年了,作为一名老兵,无论从哪个方面,和眼前的这名新生比起来,好像他更像一个新兵。
昨天晚上,老队长的夸奖更是放大了这样的感觉。
“作为一名军人,今天我很高兴,我发现了一个天生就该是一名军人的学员,他就在我的队中。但是作为一名队长,我又感到很惭愧,他还是是一个刚刚入学的新生。做学员队队长,我也做了好几届了,所带出的学员,没有一千也有好几百,但是我带出来的学员,包括你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像他一样有着如此标准的军人身姿的,没有谁比他更像一名军人,这让我既欣慰有很痛心”……
……
去军需库换军装的人有五个人,其他四个人都是老班长,新生就只有陈飞翔一个人。
陈飞翔不知道的是,他到军需库,其实就是身边的这几个“老班长”的主意,昨晚队长的训话,不仅仅是刘清泉感到脸皮疼,几乎所有的“老班长”都感同身受。
在对队长口中的“天生就该是一名军人的学员”,所有老班长都感到很不服气。
开什么玩笑?经过了二十个月军事训练的老兵,竟然比不上一个刚刚走进部队的新兵蛋子?
尽管刘清泉肯定地告诉他们,这名叫着陈飞翔的新学员,真的就像一名当兵很久的军人,他们不仅不愿意相信,甚至更是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身为老班长,他们不可能跑到七班专门去认识陈飞翔这个人,这是一名军人,一名合格军人固有的骄傲。
虽然在明天就开始的军事训练课上,就能够看到陈飞翔如何像一个老兵,但是好奇心让他们不愿意久等,这才有了陈飞翔和他们一起去军需库之行。
从一开始陈飞翔抢先上手拉着装需要调换的衣服和军帽板车的举动,到后来这一路所行走的姿态,他们不得不承认,队长说的对,这个从骨子里透出军人气质的新学员看上去就是一名合格军人。
这一路虽然陈飞翔也左顾右看,看上去是充满了好奇,但即便这样,他也是仅限于轻微转动脖子,基本上都是眼珠在转动,如果稍不注意,甚至都不会发现。
这一路走的很奇怪,按照正常情况下,身为老班长的他们,在这个时候,轻声议论自己所带班级新生的情况是正常行为,早晨去军需股的那趟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这一次,他们无人交流,行走的步伐很扎实,行进中的身体很挺拔!
开玩笑,要是比一个新入学的新兵给比下去太多,还有一点脸皮吗?他们甚至都没有想过,在这一刻,他们竟然在潜意识里自认为比不上陈飞翔……
长飞院基本上没有女性,除了通信连的女兵以及一些女教员之外,偌大的军营里都是男性。
当然到明年这个时候,会有和陈飞翔他们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女飞行学员到来,但现在目光所及之处,如果有人的话,不需要确认,理所当然的应该就是爷们。
军需库需要路过家属院,在卫生队和家属楼的马路上行走,偶尔能看到穿着便装的人,即便不去仔细观察和体会,视线内的这一列五人也让人觉得不同。
或许他们的军姿和队列相比仪仗队还有差距,但“精、气、神”却别无二致。
军需库远远地望去,就和一个小土丘差不多,陈飞翔虽然没有进去过,站在门口看去并不能看清里面是什么样子,大是毫无疑问的,毕竟那里面装载着整个长飞院数千人的着装。
新生入伍时的调换衣服是每年军需部门最繁忙的时候,等到从军需部门领取冬装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次调换了,每个人自己应该穿多大号的衣服已经够统计准确。
军需仓库门前很繁忙,陈飞翔到来的时候,前面已经有几个队的人在等待了,这段时间对老班长们来说并不无聊,毕竟他们都认识,三五成群地在相互侃着大山,只剩下陈飞翔很是有点形影相吊的味道。
尽管陈飞翔二世为人了,但被排除在集体外的感受仍然觉得有些不好,但考虑到从认识到熟悉是需要过程的,而且老兵对新兵是有从心底抵触的,所以陈飞翔也没有巴巴地上赶着和他人闲聊。
时间对于吹牛的人来说很快,对喜欢钓鱼的陈飞翔来说虽然有些慢,但也不是不能忍受的,靠坐在板车上,陈飞翔鼻观口口观心,如老僧打坐一般安详。
等陈飞翔他们把所需要调换的军装拉回来,让所有新学员都换上军装后,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一阵铃声:开饭!
集合、排队……
来到食堂门口,他不由地深吸了一口气“好香”!
这就是记忆中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