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和村官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我的下乡笔记里,记录着村官们土得掉渣的话语。村官们的诉说里埋藏着忧思与痛苦,艰辛与坚韧,欢乐与悲哀,期盼与向往。
牛有祯,沙岗村党支部书记。1952年出生,1995年入党。当了17年村干部。我和他聊了几次,把他的话记录了下来:
我家里3口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打工,两口子种6.2亩水地,旱地没有收成,不种了。去年农业毛收入5320元。种1.2亩小麦,收了1000斤,就是800块。啤酒大麦2亩,收了2—斤,就是1860块。胡麻1亩,收了350斤,就是700块。玉米2亩,收了2800斤,就是1960块。
农业的现金支出是2739元。水费100元,肥料801元,农药60元,种子258元。机械播种、收割、犁地620元。
拉运、打碾、运送农家肥,用的都是自己的“三马子”,就不算钱了。如果计算劳动工日,最少需要12个。自己给自己的土地打工,自己挣自己的钱,一天就是21.5元。这还要风调雨顺,遇上正常的丰年呢。如果遇上天灾,麦子生病,庄稼歉收,就打折扣了。
林业收人。庭院里有3棵早酥梨树。去年挂了400斤梨,自己吃,给亲戚朋友送,没有卖。如果算收人,也就是200块钱。
牧业收人。原来养5只绵羊,前年就卖掉了。
非农收入。财产性收人没有。转移性收人都是政策性补助。粮食直补93元,支农资金直补55元。
外出打工收人。去年没有。儿子从商学院毕业,学驾驶技术,开了3个月的车,没有收入。
工资性收人,我一年的工资是4200元。除了天阴下雨,我都在村上上班办事,算是脱产干部。农田的活都是老婆子做的,我帮个忙,在夜里浇一下水,种地都不去,把种子、肥料准备好,把“三马子“雇给,全由她了。国家干部都有“双休日”,我连一个星期天都没有。村上的活堆起来,干不完,自己给自己放不了假,没有办法呀。全年的纯收人6929元,人均2309元,达不到全村人均水平。去年全村人均纯收人是2812元。这样下去,我就会成村里的贫困户。
干了这么多年,我感觉农村工作越来越不好干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人都有,麻烦、困难很多,想干的事干不成。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小时候也有过理想和抱负。6岁半人学到17岁初中毕业、成绩不错,时运不佳,遭遇“文革”,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很是遗憾。俗话说,一只羊嘴下边有一棵草。初中毕业后,我就当了农民。1969年1月9日,我捧着“赠给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68级毕业生”的小红本本回到家里.在生产队报到,开始了我的农民生涯。先是参加大沙沟、西电水利工程建设6年。后来,派到靖远红旗矿附近的腐殖酸矿挖煤皮。干了6年,因为影响大矿安全,小矿被查封,解散了,我又回家务农。
1983年,我看到本地石英沙资源有发展潜力,合伙承包生产队的石英沙厂,后来又干起了个体石英沙厂,自己跨人了当时的“万元户”行列,也带动几十户农民脱了贫,觉得为贫困户脱贫做了些事,也感到欣慰。
个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算富。正当我的小日子过得红火的时候,村上干部找我担任村办石英沙厂生产厂长,要求吸收15户以上的贫困户参加生产。经过几次交谈,知道党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便答应干了。在经营中,我宁可自己少挣些,也按时发放民工工资。两年的时间,让30多户困难户脱了贫,解决了温饱。我又感到为困难群众做了些好事,心里乐滋滋的。
正当企业发展旺盛的时候,村班子换届,乡领导走访了解,多次找我谈话,让我担任村委会主任=我心存忧虑,恐怕干不好,又丢面子又丢钱,再三推辞不掉,就答应干了。
在第一任主任期间,我干了3件群众看得见的事。第一件事是翻建“干打垒”的村办公场所。把70年代建的土坯房,改建成9间砖木结构的办公用房,改善了办公条件。第二件事是改革集体经营的果园,拍卖梨树,资金分配给原生产队社员,维护农村改革成果。第三件事是争取国家补助资金,采用借、贷、赊、欠的办法,修建了小学教学楼,群众拍手称快。可谁知道半分喜悦半分烦恼,建校拖欠的10多万块钱至今仍是我最头痛、最烦恼的事。工程队每年几次要账,实在是无法脱身。
烦恼归烦恼,脑海里总闪现对群众的承诺。当第二任村主任一年多,又改任村支书,觉得担子更重了。“带好一班人,富裕一村人”是我的职责。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村干部本来不是什么官。我不敢懒惰,不甘心落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干一件事成一件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办事是我做人的信念。
现在建设新农村,怎么办?我反复地想这个问题。作为村干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带领群众把产业搞上去,增加收人,把环境改善好,让群众安居乐业。这些年来,自己家里的事连三分都没有操上心,受苦受累,为的就是群众能过上好日子。用了2年的时间,我们村的高原夏菜由500亩发展到1200亩,设施种植从无到有,发展到120亩,汽车运输户由50户发展到70户,外出务工由20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我们村干部干在手上,苦在身上,乐在心里。最大的困难是群众生产投人跟不上去,都想靠国家补助,想政府投人。特别是设施农业建设,一部分人看不到发展前景,认识跟不上,舍不得投人,不想办法投入,等靠要。有些人怕在土地上流汗,有能耐的,都出去打工,不在土地上做文章,叫人担忧。为群众做些事情,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不然的话,我干不到今天。以前我也算是个企业家,现在小日子跌到下游里,不甘心啊为着村里的事,顾不上经营自己的土地。老伴儿说我是“庄稼警察”,有怨气,有苦楚。今年种1座日光温室,2座大棚,都是女人操持,也真难为她了。我心里记着,就是腾不出手啊。儿子为就业的事情,跟我翻了睑。我的想法是哪里都是个就业,就搞设施种植吧。他不干,心思根本不在这方面。我判断,今后搞农产品生产和经销,肯定有出息。没有办法,现在的年轻人宁可出门打工度日子,都不在农田里下工夫。这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是建设新农村的大问题。怎么破解这个难題,我看,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业效益搞上去,让种地的农民比在城里打工的人富裕,让农业更有吸引力,让农村更有活力。当然,这不是我们这些村干部就能办到的事,还要靠国家的大政策。真的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时候,农村就真的变成新农村了。
杨国生,中窑村委会主任。1963年生,高中文化程度。当了3年村支部副书记,3年村委会主任。以前,在县西电提灌工程当过7年施工员,在乡政府当过13年招聘干部。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书面材料给我。我将它照录在这里:
我该到哪里去?
2002年乡政府实行机构改革,裁减人员,我离开了工作13年的黑石川乡政府,到中窑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说实话,当时心情十分不好。别的人留用的留用,转干的转干,我心里很不平衡。回到家后,很多朋友劝我另谋生路。村干部待遇低,挨人骂不划算。不如干自己的老本行,当技术员去,工资高,待遇好,何必当这出力不讨好的“村官”呢?我到底到哪里去?想了几天,我做出选择到村上千。在村上干,面临着挨骂受气,但真正能改变老百姓生活,真正能办成两件实实在在的事,挨骂受气也值得。我在副书记岗位上干到了2004年底。
我该干些什么?
2004年底,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大家对我们这个班子寄予了很大希望。群众认为我曾在乡政府干过,又认识的人多,关系广,能引来项目,对我本人的期望也很高。我也信心十足,想大干一场。可村上的现状是欠银行贷款1.3万元,欠村社干部工资7000余元,欠其他款项6000余元。农户欠水电费9.8万元,200多亩玉米制种田因冻害等原因公司拒收,群众情绪十分不稳定。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真的有些害怕,没想到村上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我是狼吃天爷无处下手,我该怎样干?我该干什么呢?村委会没有一点积累,连买一点茶叶的钱都没有。加上,春节要到来,大家都想领工资过年。村上没有一分钱,村社干部的工资无法兑付。我和村支书商量,是好是坏大家干了一年,到头来没领上一分钱,我们心里也过不去。我们到处借了些钱,每人200元,发给大家,我对大家道歉:“今年确实没办法了,对不起大家。要是明年还是这个样子,我就辞去村委会主任,没脸给大家再说了。”当时社长王佑斌说了一句话,叫我十分感动。他说:“村上情况我们也清楚,你们刚上任,我们能理解:“这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该千些什么呢?村民思富、村民想富的愿望强烈,中窑村到底该怎样走?群众水电费交不上来,生活困难原因到底在哪里?我当时压力很大,有好些晚上睡不着觉,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有时一晚上能抽两包烟,弄得媳妇休息不好,尽唠叨。
2005年是我们新一届班子的开局之年。上级领导看着我们,群众盯着我们。我们该怎样干?该干些什么呢?我们走访了村上历任老领导,同党员谈心、和群众聊天,听取意见,分析村情,反复琢磨,认为必须抓好班子团结,发展支柱产业——玉米制种,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两委班子”的团结,说到底就是书记和主任搞好团结。班子不团结,一切都是空谈。上届班子不团结,群众不满意,领导不支持,影响了大家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吸取这一沉痛的教训。俗话说,“丑是丑,一合手”。我想只要书记和主任相互支持,互相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不拆台,不搞小动作,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过不了的坎。
我村有3个自然村,415户,1577人。耕地面积5915亩,人均水地2.6亩。优势是距县城近,人均占有水地面积大,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是玉米制种的好基地。可是在2004年,由于霜冻和其他因素,制种公司没有回收种子,给群众造成了一定损失,严重地伤害了劍种农户的积极性,一提到制种群众就有情绪,很反感,甚至骂娘。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怎样才能让大家放心、叫大家相信我们呢?经“两委会”研究讨论,我们主动跑市场,找一家讲信誉、有实力的制种公司。经过考察,确定同白银金穗种业公司合作,签订合同,让农户享受到制种的优惠条件,如预借水费、地摸款、肥料款等。签订合同后,我们召开全村党员、十户代表会议,向大家择释合同内容,给群众算账对比,让社员打消顿虑,放心制种,并成立协会,让党员千部带头示范,动员进城务工的老板回乡带动,建立“支部+协会+农户”的带动新模式。
2005年全村种植制种玉米1000亩,参与农户210户,总收入158.7万元,初步获得成功,群众尝到了封头,也开始相信我们。2006年制种玉米面积2300多亩,占水地面积的54%,户均达5.5亩,人均1.5亩。就这一项收入达到283万元,亩均纯收入1230元,人均纯收入达1472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64%。农户杨应武种钥种玉米17亩,收入27200元,亩均纯收入1243元,在群众中引起反响。上级对我们这个班子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原来荒芜的承包地白送都没人种,现在随着制种产业的发展,找关系抢着要地,全村水浇地都种上了。到年底,当年水电费全部上缴清楚,历年欠的水费也缴了一部分,群众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就拿我村二社马家湾来说,全社120户,495人,出外打工30户,102人,实际务农90户,393人,没有种制种玉米前是全村最困难的自然村。90%的农户靠银行的贷款和打工来维持生活。2004年春节,整个庄子90户只杀了5头猪过年。春节期间,除大年三十和初一早上偶尔能听到鞭炮声响外,其他时间就听不到鞭炮声,有彩电、农用车的是数得着的几户。2005年、2006年两年连续种制种玉米。2006年就制种玉米一项收入120万元,按在家户算,户均13333元,人均3053元。就2006年端阳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这些节日累计杀猪吃肉35头。2006年春节,家家有猪杀。现在除特别的困难户外,90%的农户家中有座机或移动电话。2005年至2007年新建房屋16院,平均每院花钱5万元左右。春节期间文化生活很丰富,村民自筹资金组建百人社火队,扭秧歌、打锣鼓,去县城,走兰州,上白银,出外表演: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作为一名村干部,听到群众对“两委”班子的评价,上级领导对我们工作的肯定,看到老百姓收获后数票子的那种笑容,过年听到村庄上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说实话,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