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发生的一切,王老爷子都看在眼里,见王素娟认来的侄儿还真有两下子,不但有孙大总统贵宾的身份,还能请来大总统的亲信马秘书长现身解救,身边的警卫护卫调教有方,处理事情的过程不卑不亢、干脆果断,是个人物。可恨王亚梅这不懂事的小丫头,听到王畅鹏被勒索2万银元还想跑出去以理剧争,说什么陈光炯内弟和那两个小白脸来骚扰自己及同学搞出来的事,凭什么要赔那么多的钱给他们。。。
腔装作势的王老爷子提起拐棍要打下去,小丫头这才收口跑开进里屋,其实老爷子不会真打。也怪了,王家几代都男多女少,小丫头这辈也就她一个女孩,美丽可爱,老爷子和全家对她都很是疼爱。
王老爷子让管家出去转告正在外面的女儿王素娟,请王畅鹏等人进来说话。
这马秘书长也怪,别人求见都难的王家他却不想进,他对王畅鹏说一声会尽快安排与孙大总统会面便自行离去。黄政辉、戈少新、秦政民、马安逸几人不想介入王畅鹏与王素娟他们的“家事”,也随之告辞。
王畅鹏令苏小明安排几个警卫护送几人离去,便忐忑不安地跟上“姑姑”进入王家。
王家虽不像深宫内廷,却彷如王室府邸,王府东至风光旖旎的漱珠涌,北接悠悠珠江水,以其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气派,名噪南粤。极尽奢华的庭院中,处处耸立着稀有的古树,争奇斗艳的花卉、造型各异的名贵盆栽,错落摆放于亭台楼阁之间。此外,园子里还养着梅花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等。
王畅鹏搞不明白如此家势的女儿,怎么的下嫁到邹圩那村野乡篱。在领往正厅走去王素娟不得已的叙述下,王畅鹏总算通晓了些。
17世纪后期,康熙皇帝暂时放宽了海禁政策,来华从事贸易的外国商人日益增多。于是,广东地方政府于1686年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从此,近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广州十三行”诞生了。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些行商因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而深受外商欢迎。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清朝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促使广州十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从而给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在此后的100年中,广东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广州西关的十三行,在几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在广州对外事务上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有实力的潘、王、卢、伍、叶等五大家族,王家便是其中之一。
王素娟有伯叔5个,他父亲排行老大,她这一辈也是男性居多,只她一个女儿,从小得全家人宠爱。15岁之时,王素娟大病一场后便一直神志不清,中医西医诊断再到送出国都查不出病因,3年后突然不治而愈,脑子里却多了很多本不应有的东西,比如只上过女子中学的她能说出些什么天罡地支、阴阳八卦,会看相、会扑卦、会吓死人的看阴花(唱着花歌、烧上纸钱,闭着眼替人下阴间找寻逝去的祖先),家里人以为她真的疯了,去请些道场、神棍的人来看却自认不如,与之相比,甘拜下风称她的道法高明。王老太爷被这女儿弄得没有了办法,只得想法找个体面的人家嫁出去便算了。
王素娟不但宁死不屈,反而时时往一个同族门的亲戚家跑,这家有一个请来的私塾教书匠。不多久,王素娟提出要家里同意她嫁给那个乡下来的流方教书匠,还说只有嫁给那姓周的,羊城王家才可保持已往的兴旺,否则不出几十年,羊城王家会家破人亡、居无定所,后人远渡重洋方能勉强度日。
王素娟的作为气得王老太爷一个子的嫁妆都没有给,准备让她吃够苦头回家求饶。然而,王素娟跟着周朝阳四处漂流,生活清苦却乐在其中,20多年除偶尔通信报平安再也没有回家,直到去年突回家中说能帮助王家的贵人出现了,并把他认为侄儿,要求王家出资与之合作以谋共图。
王老爷子当这女儿还是疯癫,却也憨见孙女儿带回来的香皂、洗发露之类的好东西,使用之下,家中几个叔伯、兄弟连连都说是好东西,年迈却不腐朽的老爷子更是能在不多的有生之年再见到20多年未见的女儿而高兴,脸上并不表露的他哪在乎10万之财,多加几十万也不犹豫。他经历过清末广州十三行商业疲软,在世家大多濒临破产之际,毅然接过家业苦心经营,总算渡过难关。但向来在王家一言九鼎、说一无二的他容不得忤逆,更生气心爱的女儿离开自己,放不下脸面不予理睬。
“畅鹏,姑姑真的当你做侄儿看待,虽有为王家作想之念,却也是真心。你信与不信我都告诉你,我掐算去年的那几日贵人会出现,便让老头子和管家佣人们多留意。这就是当初你夜晚敲门来家寻问,你姑父出面接待、我亲自下厨的原因。20多年来,性情也高傲的姑姑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心里有多么的苦啊!那就为等待你的出现,果然你便从西洋来了,我知道刚到来的你起初是需要帮助,周家和我娘家都会鼎力相助,现在的你也算初有成就啦!你姑父为人性直,我俩真情相待,几十年来我总依着他,几次的大事经我推算也都对应,所以你姑父对我从不轻易开口的要求,总是言听计从,周家虽说没能大富,日子过得却也顺风顺水、殷足有余。”
不过,王素娟没有算到的是,王畅鹏根本不是来自西洋,而是来自于未来。一番前思后想,王素娟所说的事物都能对应得上,王畅鹏一个人虚无缥缈的穿越到这,迷茫而不知从何开始的时候,是周家这一家子人拼全力的帮助自己,如果失败不只是退财败家的问题,全家死光光都有可能。所以对于周家也好、王家也罢,是否贪图利用自己,王畅鹏一点都不在乎,反正已经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
王畅鹏更多叹息的是中华奇特的文明文化,怎么有这么多连科学都无法解释的事物,王畅鹏穿越之前看到过一个电视台报道的什么僵尸赶路,连同自己的穿越,前有王素娟、后又来个辛报国,这周易神算的一切都不足为奇了。
孖身一人来到民国,家人亲友再也不能见面,王畅鹏自然地把周老一家当成了家人,家人之间的关爱,即使有什么目的和要求能算得上是利用吗!而且他们付出就应该有得到。如此一来,周家与王家都已算是自己的家人。
“我的家人已是远隔重洋,此生再见恐怕很难!姑姑,从认下你之日起,你即是我的亲姑姑,周老和兴国、连雄包括你娘家人都是畅鹏的亲人,我们将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不再分彼此。我今后所作的一切,不但是为了我们的民族与民众,更加包含着周家与王家,请姑姑你记着,畅鹏便是你的亲侄儿。”
王畅鹏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前世的亲人,自己的父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美貌贤淑的妻子,一番话说出来真情流露,不禁泪流满面。
王素娟跟着泪下,用手指替王畅鹏抹去眼泪、拉起他的手说道:“畅鹏好侄儿,姑姑很高兴,对!周家、王家都是你的家,来跟姑姑进家拜见老太爷。”
王老太爷此时的心情起伏不定,辛苦半个多世纪维持着偌大的家业,家族中众多子嗣却难有接班人,虽说家中基本无夺权谋财者却多有声色犬马之辈,几个儿子都碌碌无为,孙辈也就几个勉强维持之人,难道让女儿王素娟说准了,这战乱纷飞的时代,王家逐渐消沉!今日那年轻人难道真能为王家的兴旺起到巨大的作用?王素娟自小灵慧,疯癫之后也未见对家族做出不善的行为,前次回来的衣着打扮、肤色举止也说明她居身皆佳。这次回来执守孝道,不管她目的何在,都显真诚而亲怜之态,真想看看素娟那认下的侄儿有何能耐,能否经得起自己几十年独到眼光的考究。
王畅鹏向坐在太师椅上、彰显老态龙钟、年逾90岁人还精神气爽的王老太爷见礼,王老太爷很客气的请茶上座,王素娟在一旁陪着。
王老太爷不便直接开口问什么,只从生意上谈起些的话题,从与洋人买卖再到周家正开展的“跨世纪专利产品”生产销售,王畅鹏对答如流、丝毫不做作,除了王畅鹏总是隐晦着关于民国的军事、政治形式不能令老太爷太满意,但说起当下民国的状况及那些西洋、南洋、东洋等外国事物的描述,则比老太爷已知事物表述的更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