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唐尧的后裔周朝初年被封于冀(今山西河津一带)建国,春秋时冀国被晋吞并,其王族遂以冀为姓。又冀姓后代追溯其源,认为晋国大夫冀芮食邑于冀,子孙遂以冀为姓,故冀芮实为冀姓之祖。
郏:周成王定国鼎于郏鄏(rǔ),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居住此地的人后遂以郏为姓。又春秋时郑国大夫郏张的先人封邑于郏地(今河南郏县),其族遂以郏为姓。
浦:春秋时晋国大夫浦跞(lì)乃姜太公姜尚的后代,浦跞子孙后遂以其名字中的浦字为姓。
尚:夏朝时有王族名尚黑者,他的子孙后以先祖名字中的尚为姓。又姜太公名望,西周初年官拜太师,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尊称为师尚父,也称姜尚。因其封于齐建国,为齐国始祖,故亦称太公。姜太公后裔中遂有以其尊号中的尚为姓者。一说战国时开始设置尚书官职,掌管文书,秦汉后因尚书在皇帝身边办事,地位渐重,尚书的子孙后代遂有取祖上官名中的尚字为姓者。
农:西周初武王封神农氏后裔为农正,执掌农业生产与农事祈祷等事,农正后代子孙遂以祖上官职为姓。
原文 温别庄晏(yàn),柴瞿(qú)阎充。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注释
温: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子孙中的一支受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其族后人遂以温为姓。又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至的食邑封于温,世称温季,温季后代遂以温为姓。又唐代西域有康居国(故址在今新疆北),与唐交往中其国王取汉姓为温,后融入中原成为温姓源流之一支。
别:古代宗法之制,嫡长子族系称宗子,长子之外的次子、三子等诸子族系称小宗。小宗的次子们地位更低,称为别子,因为按照宗法制度别子不能承继祖姓,于是就有了以别为姓以示区别者。别姓既然带有如此明显的尊卑有别之意,所以罕见于世,历史上大多用为元代蒙古族人的姓氏音译。
庄:春秋时楚庄王支系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庄为姓者。又春秋时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代子孙中遂有以其名字中庄字为姓者。
晏:据说颛顼有裔孙名陆终,陆终第五子名晏安,晏安后人遂以晏为姓。又尧帝时有臣名晏龙,晏龙之后遂取其名字中晏字为姓。又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封于晏(今山东齐河西北)者,后代遂以封邑为姓,身为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大夫的晏婴即出此家族。
柴:齐国姜子牙的后代裔孙有名高柴者,为孔子弟子。高柴之孙名举,举以祖父名字中的柴字为姓,称作柴举,柴姓由此而始。又元朝灭亡后,蒙古王公贵族中有不少家族改作汉姓柴氏。到了清代,亦有许多满族人效仿汉姓改称柴氏。
瞿:商朝时有一大夫封食邑于瞿上,世称瞿父,子孙后以先祖封邑为姓。一说孔子有弟子名商瞿,居住地被称作商瞿里,后改称瞿上乡(在今四川双流东),他的后代便以瞿为姓。
阎:西周初年武王封周太伯(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曾孙仲奕于阎乡,其后代遂以封邑阎为姓。又周康王之子封于阎,后代亦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成公之子封于阎,子孙亦以阎为姓。
充:周代官职中有充人,主管饲养祭祀时所用的牲畜,后代遂有以祖先官职为姓者。
慕:古代鲜卑族有慕容氏,意思是仰慕天地二仪之德,承继日、月、星辰三光之容。在不断与中原汉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鲜卑慕容氏有改复姓为单姓慕者。
连:颛顼裔孙陆终第三子名惠连,他的后代中遂有以连为姓者。又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与管至父一起戍葵丘,后发动叛乱杀死襄公,引起国人不满,最终连称亦被杀。连称子孙只好逃出了齐国,为了避祸,他们改掉原姓,以连称名字中的连字作为了新姓氏。又春秋时楚国设有连尹、连敖等军事官职,后合为一职,他们的子孙后来也有以祖上军职中的连字为姓者。
茹:古代东胡族有柔然部落,南北朝时北朝称其作蠕蠕,南朝称其作芮芮,主要活动在今甘肃敦煌、张掖北部。柔然族人进入中原后改蠕蠕、芮芮为茹茹氏,后又效法汉族以单字茹为姓。
习:古有小国名少习国,其故地在今陕西商州东南的武关北。少习国人后有以习为姓氏者。
宦:宦姓源起不详,有人推测为官宦人家后代自称姓宦,当然是取仕宦之义,而非阉宦之宦。一说战国时赵国有宦者令,汉代有宦者令、宦者丞,均为少府属官,宦姓也可能源于任此官职者的后代。
艾:夏代少康王时,有臣名汝艾,辅佐其中兴大业,其子孙后代便以艾为姓。又春秋时齐景公宠臣名孔,因封邑于艾(今山东莱芜东南),人称艾孔,后代遂姓艾。
鱼:春秋时宋桓公因病打算让位,太子兹父请桓公立其庶兄子鱼(名目夷)继位,子鱼一再谦让,最后兹父登基为宋襄公。襄公命子鱼为司马,宋、楚泓之战,宋襄公不听子鱼趁楚军渡河前后阵脚未稳之机击溃楚军的正确建议,结果被楚军打败,襄公自己亦因伤而亡。子鱼后代以先祖贤能为傲,遂以其字鱼为姓。
容:古有容氏国,其国人后遂以容为姓。又古代礼乐之官称作容,据说黄帝的礼官名容成,中国最早的历法就是他发明的,道家更是把他附会作仙人,说他是黄帝或老子的老师,容成的子孙后遂以容为姓。
故事链接
1.晏子使楚
齐景公即位的第二年,由于他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引起了晋国国君的不满,晋国国君于是派兵攻打齐国。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直到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他才不得不服软,意识到单凭自己一国之力不能抗击强大的晋国。于是,齐景公决定与南方逐渐强大的楚国修好,共抗晋国。于是派晏子出使楚国。
晏子本名叫晏婴,是春秋后期齐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因为那时候人们把值得尊敬人都称为“子”,所以晏婴也被称为“晏子”。晏子身材矮小,不足五尺,其貌不扬,但却能言善辩。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狂妄自傲,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他得知晏子身材矮小,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不慌不忙地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会是走这个门吧?”楚国人只好让晏子从正大门进去。晏子拜见了楚王,楚王蔑视地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国有一个规矩,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的国家,无能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的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说着,还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楚王有些尴尬,便宴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有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着的是什么人?”公差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不怀好意地问晏子:“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正色回答说:“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树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住在齐国就能安分守己,遵纪懂法,一到了楚国,就偷起东西来了,莫非也是由于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自讨没趣,顿时哑口无言,最终同意了齐国的联盟要求。
就这样,晏子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的使命,保住了齐国的尊严。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他比为管仲。
2.唐代画师阎立本
被人称为丹青神化的唐代画家阎立本。出生在雍州万年(今西安市)一个绘画艺术之家。他在父亲和哥哥的培养下,十六七岁就已落笔不俗,名噪乡里。但阎立本却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画家,决心吸取各家之长,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在长江之滨的荆州,新近发现了一块张僧繇的绘画石刻。阎立本一听,喜形于色,暗想,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的“画圣”之一,尤其是他画的龙,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我何不前往荆州,一饱眼福啊!
于是,他毅然带上笔墨纸砚,踏上了千里行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阎立本终于平安到达了荆州。他住进旅店,风尘未洗,就请店家领他去看绘画石刻。绘画石刻是在一家菜园的角落里,上面已被涂上了许多污泥,不少地方难以辨认。石刻周围,荒草丛生,乌鸦鼓噪,阴森森的。
阎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望:“原来不过如此,我白来一趟了。”可回店之后,他又觉得自己有点太轻率了。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处,擦掉石刻上的污泥,细看一番,才发现画中果然有不少妙处。
第三天,他提来一桶水,把石刻认真冲刷了几遍,再细心端详,反复揣摩,更觉得张僧繇的技艺高人一筹。他越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够,晚上又打起灯笼继续观赏。就这样,阎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几天。
唐太宗有一次同侍臣们乘舟在御苑的池中游玩赏景,看到池中有奇异的怪鸟在水面上随波浮游。唐太宗手拍船舷叫了好多次,命令在座陪同的侍臣们当场赋诗赞咏,又命令随侍的宫人宣召阎立本前来将怪鸟画下来。宫人们当即向岸上传呼道:“召画师阎立本到青苑玉池拜见皇上!”当时,阎立本任主爵郎中。听到传召后,他急忙跑步赶来,顾不得大汗淋漓,立即俯身池边挥笔绘画起来。事后,阎立本告诫他的儿子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蠢材。我都是有感而发才写文章。在同行中,我的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不错的。然而,我最知名的是绘画。可是,它却使我像奴仆一样地去侍奉他人,这是莫大的耻辱。你应该深以为戒,不要学习这种技艺了。”
原文 向古易慎,戈廖庾(yǔ)终。暨(jì)居衡步,都耿满弘。
注释
向:春秋时宋桓公儿子中有公子肸(xī),字向父,其子孙遂以其字向为姓。
古:周太王古公亶父后人中有以古为姓者。又春秋时晋景公大夫郤(xì)犨(chōu),又称苦成叔,谋事有智,临戎有文,而且有辩才,为使有礼,其后代中有以苦成为姓者。苦成的后人又以音近而改姓古成者;古成的子孙则又有改复姓为单姓古者。
易:春秋时齐桓公有宠臣名雍巫,字牙,精于烹调美食,封邑于易,人称易牙,易牙子孙后代即以易为姓。又古代易州在今河北易县,居于此者遂以地名为姓。
慎:春秋时楚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曾于慎地(今安徽颍上西北)打败吴国军队,后作乱出逃,自缢而死。白公胜的后代居于慎的遂以地名慎为姓。
戈:夏禹后裔子孙中有封于戈地者,遂以封地为姓。
廖:商朝时封颛顼后裔叔安于廖国,世称廖叔安,子孙后以廖为姓。又周文王有子名伯廖,伯廖子孙中有以廖为姓者。
庾:古代称露天堆积粮食的临时仓库为庾,远在帝尧时代就有负责看管这种粮仓的官职掌庾大夫,周朝沿置此官职,且子孙一般世袭其职,因此他们的后代中就有以庾为姓者。
终:颛顼裔孙名陆终,陆终子孙中遂有以终为姓者。一说夏桀太史令名终古,子孙遂以其名为复姓终古,后裔中又有改复姓为单姓终者。
暨:据说颛顼裔孙陆终儿子名箴,箴的后人在商代时封于诸暨(今属浙江省),子孙遂以地名中的暨字为姓。
居:春秋时晋国大夫先轸善用兵,先后统帅中军击败楚师,为襄公谋划大败秦师,后不穿胄甲勇入狄师战死。先轸之子先且居继其父职,辅佐晋襄公多有善策,子孙因以为荣,以其名字中的居字为姓。
衡:商汤辅国之臣伊尹,官拜阿衡,至太甲王时改称保衡,为执掌国政之臣,伊尹后代遂以先祖官职名称衡字为姓。又三国时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不久病死,其支裔子孙避祸于衡山(今属湖南省),后便以山名为姓。
步: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豹的裔孙名扬,封邑于步,世称步扬,其子孙后代以封邑步为姓。
都: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阏,字子都,好强逞勇,长相俊美,闻名当时。郑庄公命子都与大夫颍考叔伐许,子都因为争功而将颍考叔射杀。子都后人中有以其字都为姓者。
耿:商代自祖乙王至阳甲王均于耿(今河南温县东)建都,后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留在耿的商王族后裔中遂有以耿为姓者。又周灭商后,分封周姬姓王族中一支建诸侯小国耿(在今山西河津南),春秋时为晋所灭,其王族遂以国名耿为姓。
满:周初封舜的裔孙胡公满于陈建国,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春秋时陈国被楚所灭,胡公满的后代遂以满为姓。又伊斯兰历史上阿拔斯王朝统治者艾布·贾法尔又名满苏尔,意即胜利者。后满苏尔演变成穆斯林中的一支大姓,在与我国中原汉民族交往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回族遂效仿汉姓改满苏尔为满姓。
弘:春秋时卫懿公大臣弘演出使在外,狄人攻卫,杀死卫懿公后食尽其肉而丢弃其肝。弘演闻讯赶回卫国,呼天悲号,并自剖己腹将懿公之肝置于腹内而死。弘演子孙以其祖忠耿为荣,遂改姓弘。
故事链接
1.向敏中断案
宋太宗时(976—998),丞相向敏中曾驻守在洛阳。
一日,某县报来一个杀人案件,说有个和尚勾搭有夫之妇梅氏,诱骗外出,将梅氏杀死,扔入枯井,自己不慎亦掉入井中被擒。
向敏中看了案卷,命令该县将人犯送来重审。不几日,人犯送到,向敏中亲自审问,知他是天台山的和尚,上月初九到洛阳。
“从你到洛阳地面算起,到犯案为止,前后只有几天时间,你是如何勾搭上那个女人的?”
“这……”和尚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我再问你,你杀人用的什么刀?”
“我不懂刀的名称……”
“是鬼头刀吗?”
“对,正是鬼头刀。”
“哈哈哈!”向敏中大笑起来,“鬼头刀是行刑刽子手所用之刀,你一个出家人怎能带在身上?实话告诉你吧,我正是看出你是冤枉的,才亲自审问,快把实情道出吧。”
“老爷!”和尚大哭起来,“贫僧确是冤枉的呀!”
原来那天和尚云游至李家庄,天色已晚,路径不熟,掉到枯井里,这时,枯井里已有了梅氏的尸体。
向敏中听后问:“那你为何要屈招呢?”
“那县太爷可不像老爷这样清明,他根本不准我答辩,动不动就大刑侍候,我吃不消啊!”
向敏中退堂后,立即派出十名捕快化装后到案发地点,要他们如此这般察访。
却说有个捕快在路边小茶馆喝茶,开茶馆的老太婆给他倒茶时问:“客官是西京来的吧?”
“是啊,你有什么事?”
“向你打听个事。我们县里报上去的和尚杀人一案,向丞相是如何处理的?”
“那个和尚么?昨天一早就杀了。哦,这关你何事?”
“没什么,随便问问。”老太婆马上离开茶馆,众捕快悄悄跟踪,只见老太婆进入屋中,对一个男人说:“你放心吧,今天我向一个西京客人打听,他说那个和尚已被向丞相判了死刑。”
“这我就放心了。”男子的那句话刚说完,躲在窗外偷听的众捕快一拥而进,将他捉拿归案。
此男人果真是杀人真凶。他与梅氏的丈夫一向有仇,乘她丈夫不在家,持刀潜入逼梅氏外出将她杀死,扔入枯井,没想到和尚当了替罪羊。后来听闻向丞相调查此案,心中不安,便叫开茶馆的老太婆打探消息,没想到打听到捕快身上了。
2.庾信与《哀江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