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感觉腹中饥饿,不时地到屋外张望太阳,但直到太阳偏西,仍没有入席的动静。宰相饿得实在憋不住了,问蒲松龄:“尊兄何时置宴?”蒲松龄随口答道:“一日三餐已毕,您又吃足半鲁,为何还要设宴?”宰相恍然大悟,鲁的下面,明明是个“日”字,我叫他吃了上头,他却叫我吃下头,这个含义可不一样呀,这个下头吃进去,不是满肚里的太阳吗?这不是明明劝我当个怀抱太阳的明官吗?
宰相虽挨了一天的饿,但领悟了做官的道理。
原文 索咸籍赖,卓蔺(lìn)屠蒙。池乔阴郁,胥(xū)能苍双。
注释
索: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将殷商遗民“殷民七族”和商故都周围地区一并封给了武王弟弟康叔。索氏即为殷七族之一,居住地在今河南商丘东部一带,这就是索姓的先祖。
咸:帝尧有大臣名咸,是尧的巫祝之官。传说他能为人延年益寿,而且咒树树能枯,咒鸟鸟能坠。子孙为其神通广大而自豪,因此以咸的名字为姓。一说巫咸是商朝时负责掌管占卜巫祝的大臣,咸姓就是他的后代。
籍:春秋时晋国大夫荀林父之孙伯黡(yǎn)管理国家典籍文献,后代遂以其官职籍为姓。一说卫国有地名籍圃,居住此地之民遂以籍为姓。
赖: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炎帝后裔于赖(今湖北随州)建国,赖国后被楚国所灭,子孙出逃至鄢、傅、罗等地,有的以原国名赖为姓,有的则以寓居地鄢、傅、罗等为姓。
卓:春秋时楚威王儿子名卓,人称公子卓,卓姓就是他的后代。一说卓姓是楚国大夫卓滑的子孙。
蔺: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大夫韩武子后代韩景侯建立韩国,子孙后有以韩为姓者。后来韩国公族有支裔孙韩康在赵国为官,食邑封于蔺(今山西离石西),子孙后改以蔺为姓,蔺相如即出自这一家族。
屠:据说东方九黎部族首领蚩尤与黄帝大战于涿鹿,兵败被诛。黄帝为使九黎族人难以集聚反抗,将其分散于各地居住,其中居住于屠地(今山东境内)的遂以屠为姓。又商朝王族有封于(tú)地者,后代去偏旁邑改姓屠。又古有以屠宰牲畜为职业者,其后代遂姓屠。
蒙:夏朝初期封颛顼后裔于蒙双(今山东境内),之后遂有蒙姓。
池:战国时秦国王族中有一公子名池,官居大司马,家族声名显赫,子孙遂以池为姓。又春秋时城邑都建有城墙,城墙外则围有护城河,因护城河称为池,故居住在护城河边的人家中便有以池作为姓氏者。
乔:据说轩辕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子孙中留居桥山为其护陵守墓者遂以山名桥字为姓,后去偏旁木字简姓作乔。又东汉太尉桥玄后代裔孙桥勤在北魏时任平原内史,后随孝武帝避乱逃奔关中,投靠大将军宇文泰。后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权倾一时,史称西魏。某日宇文泰兴致所至,命桥勤改姓乔木之乔,取其高远之意,桥勤听命而改,据说桥姓简作乔姓的出处即此。
阴:春秋时齐桓公贤相管仲后代孙管修仕楚,封为阴邑大夫,人称阴修。阴修与其先祖一样有贤名,后因白公胜之乱被杀,修的子孙遂以阴为姓。
郁:古代有郁国,是吴大夫封地,其公族后以国名郁为姓。一说古时扶风有郁夷县,胶东有郁秩县,北边还有郁致县,居住在那里的人后来便陆续以郁为姓了。一说春秋时楚国曾征伐郁林氏,将其民强迁至楚都郢的附近,人称郁氏。
胥:春秋时晋有大夫名胥臣,曾陪晋公子重耳出奔。重耳即位后胥臣得以封邑赐爵,子孙以为荣,遂以其名胥为姓。
能:周成王封熊绎建楚国,其子熊挚受封于夔,建夔国。后楚国以夔国不奉祀祖先为罪名灭掉了夔国,夔国王族为避株连之祸,将熊字改为能字作姓。
苍:传说黄帝诸子中有一个名叫苍林,其后代遂以先祖名字中的苍字为姓。
双:夏朝时颛顼后裔的一支被封于双蒙,其子孙遂以双为姓。一说封于双蒙的颛顼后裔,后又分为双姓和蒙姓。双蒙与前面“蒙”姓之封地蒙双,实为一地。
故事链接
1.蔺相如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得到和氏璧的事,让秦昭襄王知道了,便派使者带了国书去见赵王,说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和氏璧。赵王就召集大将军廉颇和其他大臣商量。大家觉得,如果答应秦国,恐怕上当;如果不答应吧,又怕秦国打进来。讨论了半天,也拿不出一个好主意。再说,没有谁能担当答复秦王的使者。
宦官长缪贤的门客蔺相如说:“秦国用城换璧,如果我国不答应,那么错在我国;我国交了璧而秦国不给城,那么错在秦国。我说,宁可答应秦国,让他们担当不交出城的罪名。”
赵王说:“先生能当使者去秦国吗?”
蔺相如说:“臣可以走一趟。秦国交了城,我就留下璧;秦国不交城,臣就把璧完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王就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都咸阳,在离宫章台向秦王进献了和氏璧。秦王看完璧,高兴地把璧传给左右的美人和臣子们观赏。蔺相如在一边等了半天,也不见秦王提起交换城的事,知道秦王没有诚意,就走上前说:“这块玉璧上有点儿小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信以为真,就把璧交还给他。蔺相如拿到玉璧后,后退几步,靠着柱子,怒发冲冠,说:“当初大王派使者送信来,说是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于是诚心诚意地斋戒了五天,然后叫我送来玉璧。我们是多么郑重其事啊!可大王却不在朝廷正殿而是在离宫别馆接见我,并且态度非常傲慢,拿了璧又传给周围的美女玩赏,故意戏弄我。我看大王根本没有割地的诚意,所以才把玉璧拿了回来。大王如果把我逼急了,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璧同时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完高举着璧,对着柱子就要摔。
秦王慌忙连声道歉,一面把管图籍的官吏召来,在地图上指出从某城到某城割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不过是想欺骗他,就说:“和氏璧是闻名天下的珍宝。赵王送璧时先斋戒五天,大王您也应该斋戒五天,在大殿上举行隆重的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和氏璧。”
秦王只好答应,叫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想,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一定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的。他就派自己的随从人员,穿着破旧的衣裳,怀里藏着和氏璧,从偏僻的小道偷偷地逃回了赵国。
秦王经过五天的斋戒后,在朝廷中举行了九宾大礼的正式仪式,请蔺相如上殿。但当他知道蔺相如已叫人把玉璧送回赵国后,就喝令武士把蔺相如绑起来。
蔺相如说:“慢,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国强、赵国弱。如果秦国真的能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必须接受烹刑,就请用大刑吧!不过,我的话还是请大王和您的大臣们仔细想想。”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破坏两国的关系,还不如放他回去。”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被赵王拜为上大夫。
后来,秦国并没有割城给赵国;赵国也就没有送和氏璧给秦国。
原文 闻莘(shēn)党翟(zhái),谭贡劳逄(pánɡ)。姬申扶堵,冉宰郦(lì)雍。
注释
闻:春秋时鲁国的少正卯博闻强识(zhì),学问渊博,但观点政见与孔子不同,他聚徒讲学对孔子的学说冲击很大,孔子做了鲁国司寇执掌刑狱之后,便诛杀了少正卯。由于少正卯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人,其后代便以“闻人”二字为姓,后来又演变成了单姓闻。
莘:夏代国王启的支系子孙被封于莘,后代遂以封国莘为姓。古史所称商汤娶莘氏之女,即是莘国女子。
党:夏禹后裔世居党项(今青海、甘肃一带)者以党为姓。又春秋时晋国公族封邑于上党(今山西长治),子孙后代遂以党为姓。又历史上党项一地是民族混居的地区之一,除夏禹后裔,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其中的党项羌人学习汉俗,亦以党为姓。
翟:黄帝后裔居于翟地者,后便以翟为姓。翟又可读作翟(dí),与狄同,春秋时代居住于北地的狄族故有以翟字作姓者。
谭:周初分封时夏禹的一支子孙被封于谭(今山东章丘西)建国,到春秋时谭国被“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所灭,谭国国君逃亡至莒(jǔ,今山东莒县),留在故国的子孙遂以原国名谭为姓。又谈姓中有因避祸、避讳而改谭姓者。
贡:孔子的著名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其后代子孙中遂有以贡为姓者。
劳:崂山(在今山东青岛)古称劳山,居住山里的人原来很少与外界来往,西汉初劳山人开始与外界相通,朝廷于是赐山民为劳姓。
逄:相传炎帝有裔孙名陵,商朝时被封于逄建国,世称逄伯陵,其后代遂以封国逄为姓。
姬:传说黄帝出生于姬水畔,于是便以姬为姓,周朝王族是黄帝后裔,遂为姬姓。
申:周朝封姜姓始祖炎帝的后裔于申(今河南南阳北),春秋时申国被楚所灭,其王族后代遂改姜姓为申姓。
扶:夏禹有大臣扶登,其子孙遂以扶为姓。一说西汉初年有一个巫祝名嘉,善于占卜祈祷,预言无不应验,汉高祖刘邦因巫嘉能感召神祗扶助汉室,特赐巫嘉姓扶。
堵:春秋时郑国大夫泄寇受封于堵邑(在今河南境内),世称堵叔。堵叔与叔詹、师叔号称三良臣,辅佐郑君,颇有善名,后代子孙遂以封邑堵为姓。
冉:据说帝喾高辛氏部落中有冉氏,其后裔遂以冉为姓。又周文王第十子名季载,武王灭商后被封于,周公推举他做司空辅佐成王,声名显于当时,后代子孙遂把封邑去掉右边偏旁作冉为姓。又楚有大夫名叔山冉,他的后代也以冉为姓。
宰:本为殷商时代开始设置的掌管家事、家奴的官职,西周时沿置,职权扩大到执掌王家内外事务,或在王的左右辅赞王命。春秋各国亦设此官,多称为太宰。周有大夫孔担任此职,史称宰孔,其子孙遂以其官职宰为姓。
郦:夏禹封黄帝后裔于郦地建国,郦国灭亡后,王公族裔遂以国名为姓。
雍:西周初文王将其一子封于雍地(今河南焦作),人称雍伯,雍伯后代遂以雍为姓。
故事链接
1.郦食其见沛公
郦食(yì)其(jī),是秦末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的小人,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又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去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给他洗脚,就叫郦生来见。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似的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傲不逊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穿上整齐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以此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羊入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来向您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陈留,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很快就攻取了陈留。后来刘邦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原文 (xì)璩(qú)桑桂,濮(pú)牛寿通。边扈(hù)燕(yān)冀,郏(jiá)浦尚农。
注释
郤:春秋时晋国公族叔虎因战功受封于郤,建郤国,世称郤子,其子孙后代便以封国郤为姓。
璩:璩姓源出不详。因璩本是一种耳环,故一说认为璩姓可能是制作耳环工匠的后代。另一说认为古代有地名蘧,居住于蘧的人遂以蘧为姓,后蘧与璩混同为一姓。今见于著录的如唐代岳州人璩抱朴,春秋卫国大夫蘧瑗,汉代大行令蘧正。
桑:传说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氏后代有居住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的,子孙遂以地名中的桑字为姓。又春秋时秦国公族有公孙枝,字子桑,他的后代遂以其字桑为姓。
桂:周朝王族后裔姬季桢为秦国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杀。他的弟弟姬季眭(ɡuì)为避祸,将季桢的四子统统更改了姓名,其老大改叫桂奕,因“桂”与自己名字“眭”同音,桂姓源出于此。
濮:虞舜有子名散,封地于濮,子孙后改濮为姓。一说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封于濮,后代遂以封地为姓。
牛: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建宋国,微子启裔孙司寇牛父为保卫宋国战死,子孙引以为荣,以他的名字牛为姓。又北魏侍中寮允,因功赐姓牛,其子牛弘任隋朝吏部尚书,好学博闻,性情宽宏,史称大雅君子。
寿:春秋时周王室支裔吴王寿梦的后代,以其祖名字寿为姓。
通:春秋时巴国有大夫封食邑于通川(故地在今四川省),子孙遂以通为姓。一说秦汉时有爵位名彻侯,金印紫绶,地位极尊。曾有封爵彻侯者的子孙以先人爵位“彻”为姓,后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改彻姓为通姓,取“彻”与“通”字义相同之故。
边:商代有小国名边,居其国者以边为姓。又东周襄王时有大夫封邑于边,称边伯,子孙遂以边为姓。一说春秋时宋平公之子御戎,字子边,子孙以他的字边为姓。
扈:夏朝时禹的子孙中有封地于扈者建扈国(今陕西户县),禹去世后由启继承了王位,引起了其他王族公国的不满,扈国即是反对启的公国之一,结果扈国被启灭掉,国人遂改姓扈。
燕:商朝封黄帝后裔伯倏于燕(今河南汲县一带),史称南燕国,其国人后以燕为姓。又周武王建国后,分封助其灭商的功臣召公奭(shì)于燕(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建国,都城为蓟(在今北京西南部),史称北燕。燕在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灭,燕国公族遂以燕为姓。又东晋时鲜卑族慕容氏于北方称帝,国号为燕,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诸国,诸燕相继亡国后,其后人亦有仿汉族以燕为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