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怎样说穿呢?百合王妃难住了,如果这些栋梁之才现在返回,岂不是功亏一篑吗?那样东蟾国的繁荣可就遥遥无期了。正在她为难之际,忽然乔连珠兴冲冲地进来报告,禀告王妃,国王出城二百里迎接,现在已经到了近前。王妃,国王——这些称呼乡亲们一听都愣住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百合王妃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她已经听到了一片的马蹄声响,她疾步来到了屋外,就见东蟾王和萧天豹已经骑马带着兵丁奔了过来,刚一停下,百合王妃慌忙跪倒给东蟾王和舅父请安,东蟾王急忙上前双手搀扶起百合王妃,说王妃快请起,此去中原劳苦功高,本王肃然起敬。一行人到了屋里,百合王妃就简单扼要地把走中原的过程说了一遍,最后她着重强调说,王爷,如今我在乡亲们面前说了大谎,现在乡亲们已经问起,百合无颜以对,还请王爷圆场。
东蟾王耶律桢一听,百合王妃为了东蟾国的繁荣,真是做到了肝脑涂地的地步。他的心里一阵激动,对萧天豹说舅父,到东蟾国赴任临行时,母后有言——如果日后没有合适的王后,经过考验,百合王妃与东蟾国并无二心,遂可立为王后,现在百合之心已昭天日,立为王后不可迟延了。萧天豹也觉得自从来到东蟾国后,百合王妃的确是功昭日月,当时点头应允说,应该,应该的。
百合王妃吩咐乔连珠把中原来的人都叫来这里,大家到齐之后,百合王妃站到前面说乡亲们,玉娇给大家赔礼了!说着噗通跪倒,给乡亲们磕了三个头,接着站起来说,乡亲们,玉娇撒了谎,我已经不叫秦玉娇了,萧妃娘娘已经赐我名字百合,并且做了东蟾王王妃……接着把去中原恭请人才的原委又说了一遍,最后说,乡亲们,百合虽然撒了谎,但是我保证大家到了东蟾国以后,一定是大有作为,生意兴隆,不受委屈,现在就请东蟾国王与大家见面。
百合王妃一席话,真是语破天惊,众乡亲是面面相觑,说什么也都晚了,现在是回不去了,但是国王能够出城二百里迎接,大家又都觉得一阵温暖。东蟾王首先来到了秦先生夫妇面前,向岳父、岳母行了跪拜大礼,然后回到前面说乡亲们,我已与舅父商定,本国王现在就册封百合王妃为王后,这样众位乡亲就都是王后的娘家人,同时也是东蟾国的国戚,因此我宣布,东蟾国与中原百姓永远不是干戈相见的仇敌,而是睦邻友好的兄弟,你们来到了东蟾国,做工经商都会受到国王的保护,卓有成就,论功行赏,绝不歧视。定居之后,与家乡可以自由往来,东蟾国不予干涉。国王的一番话让大家放下心来,虽然是被骗来的,但是如果国王的话能做到,也正是乡亲们的期望。
别人的心是放下来了,郑东家一家人可都哭成了泪人,尤其是郑东环小姐,死的心都有了,一腔的热血化作了冰霜,此时正哭得死去活来。百合这时已经恢复了王后的装束,她来到了郑家人的面前,先给郑东家夫妇赔了礼,然后手扶正在埋头痛哭的郑小姐说:“东环妹妹,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亲妹妹,我虽然骗了你,但是在骗你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打算,乔连珠将军你也见过,身材魁梧,品貌端正,虎威将军麾下的得力战将,我送你的定情短剑就是乔将军的,也是天作之和,我觉得你们俩是郎才女貌,一对般配的姻缘,姐姐我做媒将你许配给乔将军,我想你一定中意。随后百合王后又向郑源夫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百合王后几次到郑家窑场,都是乔连珠陪着的,所以郑家夫妇和郑小姐也对乔连珠熟识了,对其印象也的确很好,只不过以前并无这个想法,现在王后做媒,又以姐妹相称,郑家人还能说什么呢,只是郑小姐还在委屈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所以郑东家夫妇就暂时先应承下来,等到了蟾城住下来后,郑小姐的心情平复了,再正式定亲。
自从百合王后回了中原以后,王宫偏殿的修建就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这些木匠不能胜任,停下来干啥那,耶律光达吩咐这些人上山筏木头,往工地运木头,修理木头,一晃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工地上的木材堆地跟小山一般,看到这一堆木头,东蟾王急的是坐立不安,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回了百合王后,并且带回了中原的木匠师傅、徒弟十几个,东蟾王的心里升起了希望之光,修建王宫有盼头了。
对从中原请来的这些工匠,东蟾王真是当宝似的对待,住处都是东蟾国最好的房子,怕这些人水土不服,吃不好饭,就专门建了大食堂,安排了专门的汉人厨师,这还不算,又让乔连珠亲自带人每天到山里捕猎,猎取狍子、鹿、黄羊子,兔猫、山鸡这些野味,还採来了猴头、榛蘑、木耳、黄花子、野百合这些山珍野菜,给这些师傅们调剂伙食。
人心都是肉长的,中原的这些工匠新来乍到,谁能不想家呀,家再不好那也是生身之处,家不好是那些个官僚不好,并不是家乡不好。但是对比之下东蟾王、王后,那真是关怀备至,尊重有加,东蟾王和王后经常来看望大家,两天不到场三天早早的,嘘寒问暖,品尝饭菜,有时还和大家同桌就餐。中原来的这些工匠们都十分感动,心里热乎辣的,王爷、王后那都是什么身份,和自己同桌吃饭,把自己的地位都提高到什么份了。就在东蟾王、王后的无微不至关怀下,转眼就是二十天过去了,大家对于契丹人的憎恶,恐惧渐渐消除了。
经过这么多天的休息、安顿,中原来的这些工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求干活了,耶律光达就带着十几个中原的木匠来到了工地。要不说行家一伸手,便知道有没有,你看人家那拉房场,测水平,划线,定卯,准称啊,多大的尺码,都在心里呢,还用现琢磨吗,不犹豫,拿过来就做。耶律光达在一旁看着,人家这活做的是井井有条,没有窝工、费工的地方。东蟾国的这些所谓的木匠,不会做木匠活,就抬木头,只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一堆小山似的木头就被修理成了有用的材料。耶律光达兴冲冲地向东蟾王做了禀报。
东蟾王听了耶律光达的禀报,真是心花怒放,他似乎看到了一座巍峨的王宫已经拔地而起,更是对待百合王后视若掌上明珠,尊崇圣人一般。只用了十几天的功夫,铁匠炉也开张了,这回好了,木匠工具不地道了,铁匠现给做。钯钜、铆钉也可以自己做了,这些都是建筑的必须,没有就只能盖马架子。王宫自此才算正式开工了,东蟾王望眼欲穿地期望着,百合王后也在心里忐忑着,她对于建筑一窍不通,对于工匠们的手艺也不托底,质量如何,成果如何也是担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工匠们的手艺在东蟾国一定是一流的。
从中原请来的匠人中,只有郑家窑场还没有开工,其实这也是百合王后最为关心的,窑场在那个时期已经是顶尖的工业了,东蟾国的工业是一张白纸,整个一百二十屯的范围里连个工事作坊都没有,人们吃饭、盛菜还都用着从树上扒下来的树皮筒子,这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几乎是不比原始社会强多少。住的房子就更不用说,一律是马架子,两根木头在一头绑在一起,在下面分开一戳,前后一组,上面横上一根梁,搭上茅草就是房子,就连行辕那两幢泥草房,在东蟾国也是最高级的住屋,也难怪东蟾国的那几个木匠不会做工,王宫他们见都没有见过,想都想不出来,何谈建筑。
王宫的建筑工地上工匠们在有条不紊地做工,小工们在忙忙碌碌地抬木头,重的木头要几个人才抬得动,这就需要喊号子,以协调一起用力,所以在工地上高亢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伴随着砰砰、趴趴的锛刨斧锯声,谱写了一曲高亢浑厚的交响曲,这在以前东蟾国这片土地上是从未有过的景象,可以说中原工匠们的到来,为东蟾国历史开创了新的纪元。
自从把中原这些工匠们安顿下来以后,百合王后就不断地来到郑家,当然这主要是为了安抚郑小姐,来的次数多了,混熟了,也就更像姐妹了,有时百合王后故意对郑小姐开着玩笑,说怎么,心上人来了,还不搭不理的,郑小姐也反击说,你是谁的心上人那,都做了王后了,还来逗我们。当然了,我现在可不是你的心上人了,你的心上人是乔将军。郑小姐听了百合王妃的话脸红红的,就不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