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茫茫,一缕书香飘过的时候,会有心有灵犀的瞬间吗?
这个寒冷的午后,随着梅玲玲的到来,这原本冷清的书店,一时似乎多了一丝暖意;至少,在梁晓刚心目中,是这样的。请不要忙着置疑这一切,其实,一个人心中的世界,总有着她独特而情绪化的一面。对于生命个体来说,纯客观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世界,你心中的世界。
大概是此前也看了好一阵子了吧,当梅玲玲移到书架北侧的时候,梁晓刚放在书上的心思,也就是一半左右了。眼前的书架、书本、书页;余光北侧的红衣少女,那少女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哦,那乌黑透亮的披肩长发下,那淡红的外套,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火焰。眼前的一行行字,到底写着什么,对于梁晓刚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到书店来,原本也没有特定的目标,自己所信手翻看的书本,一向就与课本隔着十万八千里。多看一页少看一页,都无足轻重。或许,真正重要的是,这些孤单的日子里,自己心中还是有所想的,而且,今天,还“如愿”了。就像,你曾记得路旁有一朵花,于是,当你再次路过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往哪个地方望上一眼,如果这朵花依然盛开在那儿,你就忍不住这样想,或许,这朵花,她的那一缕馨香,只为着这一位有心人。人生的秘密,实不足为外人道也。浮想联翩一阵子之后,梁晓刚突然觉得,该盼的也算盼来了,心愿以偿,也该书海遨游一番了。
这样想着,他再次翻开那本《语法与修辞》,凝神静气的看了起来。语法,比较枯燥乏味,梁晓刚更感兴趣的,是修辞。这修辞,也就是习惯上所说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排比什么的,足够他看上好一阵子的了。在谈到对偶时,书上以古诗为例,举了这样一个例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和煦的春风中,朝阳露出了小半张笑脸;草长莺飞的江南,几只黄莺正唱着婉转轻柔的歌,在这欢快的歌声中,燕子翩然归来。。。。。。那一团火焰飘过身旁,接着又飘向大门口:就在梁晓刚心间幻化出一派融融暖意时,梅玲玲离开了北侧的书架,紧接着走向了书店门口。
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梁晓刚霎时茫然若失起来,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十多分钟后,无心再看点什么的梁晓刚,买了一本《新编学生英汉词典》后,踏上了返校的路。
从学校到书店要走半小时,同样,有数点返回学校,需走三十分钟。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就是,来的时候,从西北走向东南;回的时候,则是由东南走向西北。这返校的路上,风也不算太大了,因为,花针般的雨丝,不时飘落着:哦,飘雨了。这雨丝,倒像是春的使者。不错,是春的使者,干冷的北风,一般是不会飘雨的。刚才,梅玲玲离开的时候,我为什么要暗自叹气呢?她到这书店来,对我来说,已是莫大的荣幸了。试想,如果她家住得稍远一些,这么冷的天,她还会到这儿来吗?其实,再过几个小时,她也是要返校上晚修的。她回到家里,做一些回校前的准备,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或许,实际上的收获,少之又少。跟以前不同的是,我多了一点心思。心思,不是心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对自己的漂亮同桌,我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现如今,这种异样的感觉,只因为隔壁班的这位女生?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或许,元旦已过,用那句套话来说,又长了一岁了。长大了,就会多一点心思,大概就是这样吧?唉,学习之外的事情,还是少想为妙。哦,更多的人,更习惯于将春节作为新的一年的开端。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究竟拿什么来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