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蚂蝗更可怕的,其实是阳光。
蚂蝗再可恶、再厉害、再恶心,你还有知觉、有眼睛,大可将它摘下来,扔到一边去。而阳光,当头照下的阳光,似乎就没那么简单了。盛夏时节的太阳,自东向西的在蓝天上画着一条大大的弧线。有那么一个瞬间,当我揉了揉已有点酸胀的后腰时,它已是越升越高,渐近中天,渐有君临天下、征服万物之势了。
“君临天下”?是的,这个词语,我坚信自己没用错。
田里的水,当初甚至还有一丝清凉,如今,已是微微发烫了!由清凉,到微温,再到隐隐发烫,这自然少不了太阳的“功劳”。这块大田,我们大致上是由北种向南的;也就是说,那脊背,一直是被暴晒着的。种田的人大体上都有这样的习惯,为了不把长裤弄脏、弄湿,那裤腿,一般是要挽到膝盖以上的。这样一来,小腿上方与水面之间,就有一小片肌肤是露在外面的。于是,晒的时间久了,那一小片肌肤,竟然已像擦了辣椒一般,辣得难受。而此时此刻,就算你能够将一些水淋在上面,也已是无济于事;更何况,你脚下的,也早已不是凉水了。这太阳光,倒也没有偏袒之心啊!
怎么办?没怎么办,忍着点,抓紧时间把秧苗种完吧。
有些人觉得,种田不像打谷子,对力气的要求不高,因而不算什么重活。
其实,种田也有整人的一面。弯腰的次数多了,那后要也就越发酸胀起来。而接下来的每一次弯下、微抬,都是一次次不折不扣的腰酸背痛之旅。有那么一个瞬间,我不禁这样想,要是有一张小板凳,能够让我坐上一会儿,那该多好!如果真有那种时候,就算是太上老君跟我换位置,我也不干。或许,也根本不需要小板凳,身体往下直接坐在水面上,也将是至高无上的享受啊!然而,这些究竟只是痴心妄想,从古至今,有谁会直接坐在水面上的?这样做了,可真要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再过了一阵子,眼前的秧苗,越来越多了;泥土之上的水面,越来越少了。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之后,我露出了一丝笑意来。哦,再过十多分钟,就可以跟这块大田说一声再见,唱几句“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有一天我——”。这首歌,如果不过分考虑歌词,那曲调倒是颇为轻松欢快诙谐的。不错,当你终于将一件难事做完后,大可以哼着这小曲儿欢快离去。如释重负,如释重负之后的乐观、心满意足,多好的感觉啊!困难是座大山,而当你翻阅而过之后,也不妨对它报以灿烂的微笑。
哦,这是一排怎样的田园风光呢?四周,满是望不到边际的水田。黄澄澄的,是尚未收割的稻谷;绿油油的,是刚种下的秧苗;白茫茫的,是尚未种下秧苗的水面。视野尽头,也零星的分布着几个小村庄,竹树环合众的小村庄;那炊烟,正袅袅升腾在绿树翠竹的上方,接着又缓缓飘向半空中、空中。与炊烟一起升起的,还有水牛“哞——”的一声长叫。
牧歌,田园牧歌,诗情画意中的田园牧歌。或许,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过度诗化了她,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她挥汗如雨饱经风霜的一面。然而,如果只看到她汗水与泪水相交织的一面,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就太消沉了,甚至也对不起上苍的赐予与眷顾。哦,许多事情,既然回避、逃避不了,那就坦然去面对吧。分田到户了,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友爱、热情互助的精神,依然是那样的绚丽动人。对于那些独门独户难以做到的事情,人们可以通过帮工、换工的方式,一一渡过难关。古道热肠,始终是存在的。田间劳作,诚然是辛苦的;然而,正因为体会到劳动的艰难,你,你才会——“啪——啪——”,塑料拖鞋击打在脚后跟上的声音,掺入了梁晓刚柳絮纷飞般的思绪之中。
梁晓刚抬眼看时,原来是杨卫东正朝自己所在的方向走来。
从门前的石凳上站起身来,梁晓刚微笑着目送着对方走进。
“二公子,忙点什么呢?”没等梁晓刚开口,杨卫东已是“先发制人”了。
梁晓刚淡淡一笑:“没什么,随便坐一下。哦,上街啊?”
“是啊,到街上走一趟,帮你阿婶看一下米粉摊,顺便买点菜回来——”杨卫东这样说着,点上了一支烟。
“今晚,今晚喝起了?”
“喝,是要喝几口的,生活好过了嘛。哦,再过十多天就打二苗了,二公子,到时要请你出马哟——”说着,杨卫东缓缓吐出一口烟。
梁晓刚微微一笑:“只怕,只怕我帮不上什么忙,到时就变成白吃白喝了。”
“只要你去,吃点喝点算什么?哦,放心吧,水早就晒干了,不会有蚂蟥了——”
梁晓刚自然听得出,这位杨叔叔又在拿蚂蝗事件来打趣自己。略作思忖后,他微笑道:“蚂蝗?蚂蟥算什么?我正想找它们呢。”
“你,你找蚂蝗干什么?”杨卫东不解的问道。
“捉到它们后,炒一碟蚂蝗肉——”
“好,蚂蝗肉上桌的时候,我第一个动筷条——”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说着,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看看一支烟快要抽完,杨卫东说道:“以后再说吧,我先到街上去——”
“好吧,你忙先,再过半个小时,我也要挑水煮饭了。”梁晓刚顺势说道。
目送杨卫东走后,梁晓刚由于还有“半小时”,于是也就坐回石凳上。
街道对面的瓦片,瓦片上的阳光,阳光里的轻尘,没必要再看了:那一大片思绪,早就收回心底了。此时此刻,梁晓刚的左手边,正放着一薄一厚的两本书。
那薄的,是连环画《杜十娘》;厚的呢,是一本《新华字典》。
这个秋日午后,他为什么要看这两本书呢,你猜得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