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车后,披着西南方的阳光,梁晓刚走回了小街。
不巧的是,这天下午,小街停电。本来,停电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是,这一天也停电,就有点不同寻常了:当时电视连续剧《陈真》正在热播,停电也就意味着无缘一看!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贫乏的小街,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那种感觉,大概和沙漠里遇见海市蜃楼也差不多了。
匆匆吃过晚饭,梁晓刚就往阿强家门口方向走去。
刚一转弯,他就发现,阿强和小军、阿贵一起,站在屋檐下、街道南侧。
三个小伙伴都点上一支香烟后(小军一向烟酒不沾),阿强打趣道:“晓刚,后悔了吧?”
看了一眼渐渐暗下来的天空,梁晓刚说道:“是啊,没有电——”
阿贵接口道:“天也变暖了,这样的夜晚,光盖就可以了,有没有垫(电),无所谓——”
梁晓刚一时怔住了:这家伙,这种时候也还有心思说笑!难道他就不想看《陈真》?
却听小军说道:“是啊,光是盖就可以了,阿贵,你还在这儿愣着干什么,回家休息去吧。”
阿贵朝他挤了挤眼:“急什么,我想看有的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小军轻轻推了他一把:“你,你才热锅上的蚂蚁。”
缓缓吐出一口烟雾后,阿强说道:“听说,今晚上打铁厂一带发电——”
梁晓刚一听,霎时觉得眼前的夜幕淡了些: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来,还不至于完全没指望。这样想着,他扫了身边的三个小伙伴一眼,意思是要尽快赶过去。
阿贵看了小军一眼,说道:“小军,你过去看一看,要是真发电了,就回来叫我们。”
小军将头向上仰了仰,淡淡的说道:“捞了,要是发电了,我就不回来了,就直接在那儿了。”
阿贵报以淡淡一笑:“不回来?那也好,在那儿,帮我们霸位子——”
“霸位子?你也不想想看,人家才多少张板凳,你以为是电影院?”小军回应道。
“这样吧,”阿贵接过话,“等一下我到那边霸位子,你就在这儿等——”
“是啊,我在这儿等,看天;你在娜儿看电视——”小军说着,鼻子哼了一声。
大概是觉得这一番唇枪舌剑也演得差不多了,阿强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现在就过去了吧?”这样说着,右脚向东边移出半步。这,这是马上要出发的意思。
宜早不宜迟的道理,小伙伴们自然都知道,更何况这是一个不知什么时候才有电的夜晚。于是,这一行四人,迈开步子,向打铁厂方向走去。
这打铁厂,位于马路以南三四十米处,是属于供销社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大概是这样吧,考虑到停电是常有的事情,其中的某个职工,就自掏腰包,买了一台发电机。于是,这样的夜晚,这台发电机,就派上了用场。是啊,加班加点就没必要了,看点电视倒是当务之急。
路程有限,小伙伴又轻手轻脚的,五六分钟时间也就到了。
当大马路在望,左手边一片光明之时,小伙伴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来,那已经亮着电灯的屋檐下,屋檐之前(北边)的街面上,已是人头攒动了。也就是说,如果再晚来几分钟,他们将无缘一睹“陈真”的侠骨柔情。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打铁厂,大门口向南,只是,那电视机,既不摆在厂房里,也不放在厂门口。发电的这一家人,大门朝北,为了方便自己,也不曾把电视机移至自己的家门口,尽管这样一来,能够看到的人,会更多一些。和平时一样,那台黑白电视机,是摆在客厅里的。不妨直言,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客厅,载人量,终究是极为有限的!小伙伴们的暗自庆幸,大有道理。
这《陈真》,从剧情看,属于《霍元甲》的续集。说的是霍元甲逝世后,陈真带着师父的遗腹子霍东觉浪迹天涯的故事。整部剧作,精彩纷呈、悬念丛生,尤其是在与东洋武士的斗争中,洋溢着不屈不挠的家国意识、民族正气,深受国人追捧、喜爱。其搜视的盛况,用万人空巷、观影如潮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小街上这个绝大多数电视机都罢工的夜晚,那即将到来的一切,你就自己去想象吧。
这老式瓦房的客厅,最多也就三四十平方米。房间的外墙前,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摆着一台电视机。由于来得还算早,四个小伙伴尚能站在书桌前四五米远的地方。这时候,播的还是新闻,离人们所说的正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站了一阵子之后,阿强提议,最好到近一点的地方席地而坐,倒是就不至于太累,也可以看得更清楚些。考虑到地面上还颇有一丝凉意,此外还得仰着脖子看,梁晓刚就摇了摇头。阿强见状,倒也不勉强,就和阿贵、小军一起,到前面去了。
再站了一阵子,依旧是新闻,新闻之后是“喋喋不休”的广告。“陈真”还没有上场,这小小的客厅,早已是挤得水泄不通了!这还没完,那门口本已拥挤不堪,依然有人想方设法往里钻。至于那些陆续到来的人们,如果实在不能立在门口往里看,恐怕也就只能听电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