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香散外敷新鲜艾叶、小茴香、八角茴香以上三药共研为末,包裹于双层纱布中,置蒸锅中熏蒸10分钟,凉至适宜温度,制成直径3cm,高1cm饼状,再用麝香风湿膏封贴于神阙穴上,6小时换药1次,3日为1疗程。
(2)黄连、栀子、金银花,连翘、地龙、蝉蜕、马齿苋、秦皮各6克,黄芩、白僵蚕、炒枳壳各3克,琥珀末0.5克,浓煎至6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2次,连灌3日。
中成药疗法
(1)清开灵注射液2—4毫升,每日2—3次静脉滴注,或安宫牛黄丸口服,用于昏迷抽搐者。
(2)茵栀黄注射液10—20毫升加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连用5—7日,用于黄疸、肝脾肿大者。
(3)至宝丹用于昏迷、痰盛气粗者。
(4)紫雪丹用于高热惊厥者。
西医疗法
1.一般治疗
(1)保温或物理降温、吸氧、口腔及皮肤护理、清除感染灶,维持水、电解质、热量平衡。
(2)输新鲜血或血浆10—15毫升/千克,1—3次,对重症感染者或耐药菌败血症有明显疗效。
2.药物治疗
(1)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之后应选用敏感抗生素。
(2)对新生儿败血症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具体可参照上节“化脓性脑膜炎”药物的选择与配伍。
(3)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可依发病的时间、临床表现特点初步判断病原菌而选用抗生素。
(4)使用抗生素,剂量要足,时间要早,疗程一般10—14日,脓毒血症则需用到14日以上,耐药菌时间要更长一点;以临床症状消失,血培养阴性为停药标准。
预防与调护
1.认真开展围产期保健,严格无菌分娩,断脐后用脐带夹。
2.避免皮肤、黏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3.各种诊疗用品及暖箱等应严格消毒,避免污染。
4.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则,接触患儿前应认真洗手,有传染性者不接触和护理新生儿,易造成暴发流行的患儿应隔离治疗。
5.产科婴儿室或新生儿病室,特别是新生儿监护单位(NICU)应定期严格消毒。
6.对确认孕母有感染者,新生儿分娩后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抗生素等。
(第七节)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eonatalpurulentmenin克itis)系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其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2‰—1‰,早产儿可高达3‰,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免疫功能均存缺陷,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淋巴结发育不全,血脑屏障功能不全,进入血循环细菌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很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发现颅高压症状已属晚期,加之并发脑室膜炎,病死率高,幸存者40%—50%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其症状、体征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嗜睡、面色欠佳、哭声减弱、吮乳减少及体温不稳等与败血症相似,但病情较重。颅缝分离、前囟隆起、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出现较晚或不明显,新生儿颈肌发育很差,故常无颈强直。
2.特殊表现
(1)易激惹,突然尖叫;
(2)眼部异常如两眼无神,双目发呆,凝视远方,眼球上吊或向下呈落日眼,可有眼球震颤或斜视,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大小不等;
(3)前囟紧张,有柔韧感,饱满,隆起已非早期表现,失水时前囟平也提示颅内压增高;
(4)骨缝可进行性增宽;
(5)惊厥:可双眼睑抽动或面肌小抽如吸吮状,亦可阵发性面色改变,呼吸暂停,惊厥亦可因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引起;
(6)败血症的特殊表现:黄疸、肝大、淤点、腹胀、休克可同时出现。李司特菌脑膜炎患儿的皮肤可出现典型的红色粟粒型小丘疹,主要分布于躯干,皮疹涂片可见李司特菌。
3.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
(1)治疗过程中脑脊液检查好转,而体温持续不退或反而上升,临床症状不消失;
(2)病情好转后又出现高热、抽搐、呕吐;
(3)前囟饱满或隆起、颅缝裂开;
(4)硬脑膜下穿刺有黄色液体,细胞数增加,有时培养及涂片可以阳性。
中医验方
川芎嗪4—8毫克/千克,每日2次静脉滴注,连用7—10日,可缩短病程和减少并发症。
中医疗法
1.毒陷正虚型
多见于早产儿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正虚邪盛,其辨证论治可参阅新生儿败血症所述。
2.邪毒炽盛型
多见于足月儿脑膜炎,主要表现为正盛邪实。其辨证论治可参阅新生儿败血症所述。惟方中用药可酌加平肝熄风药(如钩藤、天麻、僵蚕),降低颅压药(如泽泻、猪苓、茯苓)。
西医疗法
1.药物治疗
临床疑似诊断为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在抽血培养后立即给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1)药物的选择与配伍
(1)病原菌不明,可联合应用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应注意肾毒性及听神经损害)。如临床诊断为化脑,可采用以下3种联合用药:
氨苄青霉素200—400毫克/(千克/日)加庆大霉素3000—5000单位/(千克/日),分2次静脉滴注;
氨苄青霉素加青霉素钠50—80单位/(千克/日),分2—4次静脉滴注;
氨苄青霉素加丁胺卡那20毫克/(千克/日),分2次肌内注射。
(2)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如金葡菌或出生3日后发病者,可用青霉素、红霉素或苯唑西林,重症或耐药性金葡菌可应用苯甲异唑青霉素,新青霉素II、万古霉素、头孢噻肟等。如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以上药物治疗1—2周无效,可改氯霉素[生后1周内25毫克/(千克/日),出生2周后50毫克/(千克/日)],应隔日查1次网织红细胞,注意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
(3)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或出生3日内者,无论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均宜首选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苷类,4—5日不见好转可加用头孢唑啉、头孢甲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等。
(4)病原菌为铜绿假单孢胞菌,首选羧苄青霉素200—400毫克/(千克/日)或妥布霉素。
(5)厌氧菌感染宜用林可霉素加氯霉素或甲硝唑。
(2)用法及疗程用药初期应根据病情、日龄、体重给予足够剂量,均以静脉滴注到炎症控制、体温正常、血培养转阴(脑脊液正常)后改用肌内注射,并维持1—2周后停药,一般败血症疗程为2—3周,化脑3—4周,有并发症时疗程延长。
(3)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对耐药性金葡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患儿经上述抗菌治疗无效或病程长、免疫低下患儿可予以上述三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各5毫克,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预防要点
1.腰椎、硬脑膜脑室内穿刺应严格消毒,预防医源性感染。
2.认真开展围产期保健,严格无菌分娩,断脐后用脐带夹。
3.避免皮肤、黏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4.各种诊疗用品及暖箱等应严格消毒,避免污染。
5.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则,接触患儿前应认真洗手,有传染性者不接触和护理新生儿,易造成暴发流行的患儿应隔离治疗。
6.产科婴儿室或新生儿病室,特别是新生儿监护单位(NICU)应定期严格消毒。
7.对确认孕母有感染者,新生儿分娩后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抗生素等。
疗效评定
1.脑脊液常规培养2次以上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头颅超声或CT检查正常为痊愈。
2.本病预后与病菌的种类、发病日龄、出生体重、机体的防御功能、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早晚及并发症有无而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出生2周内发病、出生体重<2500克者病情重,诊治晚者预后差。
3.本病病死率高达40%—60%,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占31%—56%。约50%有轻重不等的后遗症,包括有生长发育障碍、脑积水、癫痫、智能落后、瘫痪、失聪、失明、下丘脑损害等,有时可有内分泌障碍。
4.定期随访智力与体格发育情况,发现智能落后应及早干预,后遗症应根据病情矫治。
5.有智能听力障碍后遗症者在炎症控制后可做高压氧治疗,定期随访,予以早期干预。
(第八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是高危新生儿的一种肠道病,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病理上可见小肠和结肠有坏死性病变,以及肠壁囊样积气、肠穿孔等改变。腹部X线平片以肠管扩张充气、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发病与胃肠道缺血缺氧、感染、高渗喂养、高黏稠度血症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在对本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认为,由于肠道血供一过性障碍后发生缺血再灌注产生自由基的结果。亦有研究指出炎症引起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介素、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和谷胺酰胺、精氨酸酶缺乏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病是不成熟的胃肠道系统对多种损伤性因素所产生的最后相同反应。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发育未成熟,存在上述损伤性因素时就更易发病。
本病的发病率国外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1%—7.5%,其中大多数为未成熟儿。最早发病日龄为生后24小时以内,半数以上在出生后1周内发病。病死率目前介于20%—40%之间。近年来由于重视对本病的预防,发病率在减少。
临床以腹胀、呕吐和便血为主要症状,部分病例有腹泻稀便。呕吐物含胆汁或咖啡色血性液体。重症可并发肠穿孔及腹膜炎,表现体温不升、嗜睡、面色苍白、呼吸暂停、腹壁皮肤红肿,常伴有败血症及DIC。
中医验方
1.藕节煎藕节3克,人参、蜂蜜各2克,水煎为10毫升,每次2毫升,每日4次口服。
2.槐花散荆芥10克,槐花15克共炒至色黑,研末,每次0.2克,每日3次口服。
3.清肠解毒汤大黄、当归、败酱草、白芍各6克,玄明粉2克,桃仁、丹皮、红藤、地榆各5克,枳实10克,水煎服,大黄后入,玄明粉冲服,每日1剂分3次服(此为儿童量,新生儿酌减)。
4.马齿苋合剂鲜马齿苋200克,生大黄、赤芍、白芍、生地榆、槟榔各10克,蒲公英、槐花各30克。马齿苋取汁兑入煎汁中,生大黄后入,余药水煎每日1剂(此为儿童量,新生儿酌减)。
5.坏死性小肠炎方葛根、黄柏、大黄(后下)、红花、三棱、莪术,丹参各9克,黄连3克。腹痛加金铃子,延胡索;呕吐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恢复期治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各3克,丹参、当归各9克,川芎、红花各4.5克,水煎,频服(上述药量为婴幼儿及儿童量,新生儿量酌减),结合西医支持疗法。
西医疗法
1.早期持续胃肠减压。
2.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3.必要时,如有气腹、肠坏死、腹腔脓肿等,可外科手术治疗。
4.供给足够的热量及液体,可予静脉高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禁食7—14日,并用胃管持续抽吸排空胃内容物,直至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
6.选用针对肠道菌的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厌氧菌感染选用甲硝唑。
外治疗法
1.云南白药灌肠云南白药3克溶于10毫升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用3日。
2.大黄粉敷脐大黄粉3克,以醋调成糊状,敷脐,每日1次,每次12小时,2日为1疗程。
3.灌肠汤抱石莲30克,鱼腥草、旱莲草、鸭跖草、马齿苋、野麻络、六月雪各15克,生地黄、丹皮各9克,水牛角(先煎)60克,1剂浓缩300毫升,冷却后直肠滴注,1小时内滴完,一般4次即可痊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宜减量。
预防与调护
1.预防早产,预防腹泻。
2.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3.提倡母乳喂养、避免高渗喂养。
4.对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有引致胃肠道缺血缺氧因素存在的新生儿,应延迟开奶。
疗效评定
治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患儿,经禁食、抗生素等治疗7—10日以上,呕吐、腹胀消失、腹部X线平片改变恢复正常,便隐血转为阴性为治愈。需手术治疗者病死率仍较高。但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好手术指征,可以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