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厌食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厌恶进食,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脾胃病证。主因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失健而引起。本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夏季暑湿当令,可使症状加重。患儿除食欲不振外,其他症状不明显,预后良好。但病程长者,可造成气血化生不足,抵抗力差,容易罹患他病,甚则转为疳证。现代研究证实小儿厌食多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尤其是与锌元素缺乏关系密切。
其症状与体征表现在:
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或可有嗳气、恶心、脘腹胀满、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并且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
中医验方
1.焦三仙各12克,大黄9克,金钱草30克,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
2.健运思食方生黄芪、白术、白茯苓、木瓜各6克,石斛、谷芽各5克,神曲3克,冰糖8克,水煎,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3.化疳消积汤川朴、槟榔、陈皮各4克,鸡内金、薏苡仁、淮山药各9克,神曲、炒麦芽、茯苓、枳壳、山楂各6克。有蛔虫腹痛者,加乌梅4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9克,水煎,每日1剂,频服。配合7号针头直刺双侧四缝穴2—3毫米,并挤出少许组织液,每周1次,1周为1疗程。
4.健脾开胃散饭锅巴、面锅巴各150克,淮山药15克,莲子、薏苡仁,白术各10克,山楂、麦芽、建曲各9克,砂仁6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5日为1疗程。
5.小儿厌食方白术4—6克,大枣3枚,神曲、扁豆、麦芽各10克,陈皮,香附,莱菔子各6克。口干便秘者,加大黄2克(后下);气虚者,加太子参8克;阴虚者,加乌梅5克,白芍6克,每日1剂,3日为1疗程。
6.厌食去瘀汤赤芍、桃仁、连翘各6克,川芎、红花、甘草各3克,川军2克,山楂8克。此为3—6岁小儿剂量,可随年龄增减剂量。每日1剂,煎2次,混合成100毫升,分3次饭前1小时口服。
外治疗法
1.刺四缝取四缝穴,用三棱针点刺,放出白色黏液。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敷贴
(1)大黄、大白、白蔻仁、三仙、高良姜、陈皮研碎过筛,加凡士林调成敷脐膏敷脐,每次8—12小时,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用于厌食症。
(2)炒神曲、炒麦芽、焦山楂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共研末,加淀粉1—3克,用开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患儿脐上,绷带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不愈者,隔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适用于厌食症。
(3)穿山甲、鳖甲、鸡内金、使君子、槟榔、麝香、枳壳、甘草、红榆虫粉加蓖麻油调和制成黄豆大药丸为化食丹。敷脐,每3天换一次,2次为一疗程。用于积伤脾之厌食。
(4)佩戴中药香袋:将藿香、苍术、砂仁、冰片、茯苓、薄荷、陈皮研细末,装入布袋,白天佩戴在胸前,夜里放在枕边。10天换药一次。
中成药疗法
1.参苓白术丸每服3粒,每日2次。适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厌食。
2.健儿消食口服液每服10毫升,每日2次。适用于厌食兼见食积者。
3.小儿胃宝每服4粒,每日2次。适用于脾运失健兼见食积之厌食。
药膳疗法
1.韭菜籽面饼将韭菜籽9克研末,调入面粉制成饼、蒸熟食用,每日3剂,连用3—5日,有健脾益胃之功。
2.番茄汁将番茄1000克洗净,开水泡过去皮,用干净纱布绞汁,每次50—100毫升饮食,日3—4次,有健脾开胃之功。
3.萝卜馅饼鲜萝卜250克切丝,加瘦猪肉100克剁馅,再加葱、姜等少许及各种调料拌馅,面粉适量和成面团,做成馅饼油锅中烙熟后食用,有行气、开胃、消食之功。
4.消食导滞饼炒二丑、酒炒川军,炒莱菔子,焦山楂、鸡内金各30克,研末过筛,加芝麻、红糖适量,白面0.5千克,加水和面,烙焦饼30克/张。<3岁患儿每次食1张;3—6岁每次2张,6—10岁每次3张,10—15岁每次4张,每日3次,1周为1疗程。
5.肥儿饼党参、云苓、厚朴、苍术、陈皮、甘草、焦山楂、焦麦芽、槟榔各15克,鸡蛋5个,白糖50克,面粉300克。将上药研末过筛与面粉加水和面,再将鸡蛋、白糖加温水少许,加苏打粉少量,再加入面团中和匀,使面团较硬,分为20个,压成薄饼,文火烙15分钟,3—5岁患儿每次食1个,最多2个,每日2次,饭前食,3—5周见效。
推拿治疗
1.先补脾经、大肠、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揉一窝风、合谷各50次,推三关300次;揉中脘50次,揉丹田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捏遍。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2.先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各50次,推四横纹100次,运内八卦50次,清天河水100次,分推腕阴阳30次,捏挤神阙以微红为度,捏遍。适用于痰湿困脾证。
3.先清脾经、大肠各200次,揉板门、推四横纹各100次,逆运内八卦、揉合谷各5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枢100次,摩腹5分钟,最后自下而上捏遍。适用于乳食积滞证。
4.点穴配捏脊治疗:患儿俯卧,脊背放平,拇、食指自患儿长强穴向上捏拿至大椎穴,要求将皮下脂肪层捏起,随推随捏随搓。第2遍起在肾俞、脾俞、胃俞部位加重法,连捏10次,然后再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捏数次。医者捏脊后选取双内关、双足三里、天枢、中脘、气海、肾俞等穴,用右手拇纹面按压上述有效点。
5.清补脾土,清大肠,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揉擦肩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厌食属饮食积滞型;补脾土,揉板门,清肝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运内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捏脊,揉擦肩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型。
西医疗法
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必要时可给服硫酸锌10毫克,每日1—2次。对于检查血锌低下者,可每日用硫酸锌2—3毫克/千克,疗程1—3个月。
预防与调护
1.正确喂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2.可用食疗方法,予以健脾开胃之食物。
3.注意精神调理,让小儿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增进食欲。
(第二节)呕吐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以致食物经口而出为其主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证。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失和致肝气犯胃或跌仆惊吓等因素,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调,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发病无年龄和季节限制,但夏秋季节易于罹患。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呕吐可见于西医的许多疾病,常是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和某些急腹症如肠梗阻、肠套叠的症状,临床必须注意鉴别。以上疾病引起呕吐者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此外小儿哺乳后,乳汁自口角溢出者,称为“溢乳”、“漾乳”,多为乳哺过量或过急所致,为喂养方法不当,并非病态。
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吐物酸馊或清稀痰液。可伴腹痛、大便不调等。
呕吐严重者可并发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炒焦米或锅巴手掌大小一块,煎服或焙焦研末姜汤送下。适于伤食呕吐。
2.黄芩、竹茹各9克,水煎频服。适于胃热呕吐。
3.青、陈皮各4.5克,干姜3克,水煎服。适于肝气犯胃的呕吐。
4.红糖两匙,将姜汁一匙,炖温服。适于胃寒呕吐。
外治疗法
1.大黄、胡椒、枯矾,共捣烂,炒热敷脐。
2.吴茱萸、盐,共研细末,与葱、姜共捣烂,敷脐上,以艾灸之,每次10壮,每日1次。
推拿治疗
1.寒吐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宫,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
2.热吐清胃,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挤揉天突,推下七脊骨。
3.食吐清板门,逆运内八卦,清补脾土,分腹阴阳揉小天心,摩腹(顺时针方向)。
西医疗法
1.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
2.药物治疗
(1)吐重者肌注氯丙嗪,每次0.5—1毫克,/千克,或灭吐灵(胃复安)每次0.15—0.3毫克/千克。
(2)轻症口服胃复安,6个月—2岁为每日5—7.5毫克,2—7岁为每日7.5—10毫克,7—14岁为每日10—15毫克,均分2—3次服(小婴儿慎用)。
(3)口服吗叮啉混悬剂或吗叮啉片。
3.有脱水者,可先注射以上药物后,静脉滴入10%GS液与生理盐水各半的混合液,按50—80毫升/千克在6—8小时内滴完。有尿后按剩余液体的0.3%加入氯化钾。如脱水在中度或以上,或并有酸碱中毒者,按小儿液体疗法补液。
预防与调护
1.给药时药液不要太热,服药宜缓,可采用少量多次服法。
2.呕吐时宜令患儿侧卧,避免吐物呛入气管。并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
3.哺乳不宜过急,以防吞进空气。哺乳后,可抱正身体,轻拍背部,使吸入空气得以排出。
4.注意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饱,食物宜新鲜、清洁。不要过食辛辣、炙烤和肥腻的食物。
5.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呕吐特点及伴有症状,及时排除急腹症、中枢感染性疾病等急性病。
(第三节)积滞
积滞是由于小儿内伤乳食,停积脾胃,积而不化;气滞不行引起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又有“食积”、“食滞”、“乳滞”等病名,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症相似。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发病率略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婴幼儿多见。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本病预后一般较好,个别患儿可因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进一步损伤脾胃,影响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形体日渐赢瘦,可转化成疳证。
其症状与体征表现如下: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满,口气臭秽,嗳气酸腐,呕吐酸馊,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大便稀,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睡卧不宁,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一般无并发症。个别患儿病情严重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身体日渐消瘦,形成营养不良症。
外治疗法
1.高良姜2克,槟榔4克,共研细末,黄酒调糊,敷脐中,纱布覆盖固定,每日1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2.芒硝3克,胡椒粉0.5克,研细粉拌匀,放于脐中,外盖塑料纸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积滞实证。
中成药疗法
1.保和丸每服6—9克,每日2次。用于伤食所致积滞。
2.四磨汤口服每服10毫升,每日2次。用于积滞内停,气滞腹满者。
3.枳实导滞丸每服6—9克,每日2次。用于积滞较重,郁而化热者。
4.启脾丸每服1丸,每日2次。用于脾虚夹积证。
推拿治疗
1.清补脾土,清大肠,揉板门,掐四横纹,摩腹,揉中脘,按揉足三里,揉擦肩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厌食属饮食积滞型;补脾土,揉板门,清肝经,捏脊,揉擦肩井,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适用于厌食属脾胃虚弱型。
2.先清脾经、大肠各200次,揉板门、推四横纹各100次,逆运内八封、揉合谷各5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枢100次,摩腹5分钟,最后自上而上捏遍。适用于乳食积滞证。
3.先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各50次,推四横纹100次,运内八封50次,清天河水100次,分推腕阴阳30次,担挤神阙以微红为度,捏遍。适用于痰湿困脾证。
4.先补脾经、大肠、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揉一窝风、合谷、各50次,推三关300次;揉中脘50次,揉丹田5分钟,按揉足三里50次;捏遍。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西医疗法
可选用酵母片、胃蛋白酶片、乳酶生片等治疗。
预防与调护
1.控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应易消化并含丰富营养。
2.添加辅食要注意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使婴儿逐步适应。
3.有呕吐者,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痛时,可揉摩脐部。
4.保持大便通畅,若发现有积滞,应暂时控制饮食,治疗后饮食要逐步恢复。
(第四节)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肠系膜套入临近的肠腔内。临床上主要表现突然发作的肠绞痛、血便、呕吐、上腹部肿块。本病类似中医的“肠结”、“腹痛”。腹部B超可见套叠部位显示同心圆或环靶状肿块图像;或空气灌肠X线透视下可见杯口状阴影。临床表现如下:
1.该病多见于男孩,以4—10个月婴儿为多。
2.发作6—12小时后,多数小儿出现果酱样黏液血便或直肠指检发现血便。右上腹可触及一腊肠样、光滑的可移动的肿块。
3.早期全身状况尚好,晚期可有腹膜炎体征,甚而严重脱水、高热、昏迷及休克。慢性者多见于年长儿,仅有阵发性腹痛,可触及上腹部横行肿块。
4.突然发作性的剧烈肠绞痛,婴幼儿哭闹不安伴屈膝缩腹、面色苍白、出汗、拒食,持续数分钟缓解,后安静入睡,间歇10—20分钟后再次发作,伴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晚期可为粪便。
中医验方
1.黄芪9克,党参6克,白术3克,陈皮1.5克,半夏0.6克,升麻1克,木香1克,制香附1.5克,当归3克,桃仁1克,甘草1克,每日1剂,水煎服。
2.散寒行瘀汤当归尾、醋炒五灵脂各6克,小茴香、红花、青皮、延胡索各4.5克,广木香2.4克,官桂1.8克,没药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柴胡承气汤熟军、炒枳壳、淡黄芩各10克,元明粉10克(冲服),柴胡、青木香、川朴、甘草各5克,酒元胡、姜半夏各6克,川连2克,水煎,每日1剂。先吞服八宝红灵丹1个,再口服本煎剂,每日1次。
4.丑牛黄菜汤牵牛粉6克,大黄、砂仁、黄连各3克,陈皮、厚朴、枳实各4克,木香、甘草各2克,莱菔子、白芍各8克,蜂蜜30克。腹胀已减,痛势已止去牵牛粉,蜂蜜,加藿香3克,法半夏5克,以上诸药水煎,兑蜂蜜口服,每日1剂。
推拿治疗
清脾胃、清大肠、摩腹(逆时针)症状缓解后改用外劳宫、八卦,清补大肠,平肝。
(第五节)腹泻病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小儿常见病。临床上以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包括感染性(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腹泻病和非感染性腹泻病(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本病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更为多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腹泻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将本病纳入泄泻范畴,认为其发病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功能失常所致。主要病变均在脾胃,致病的基本因素为湿与滞。本病轻症一般预后良好,处理及时,常很快痊愈;重症起病急骤,泻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若久泻迁延不愈,可转为疳证或慢脾风。
其症状与体征表现如下:
1.本病病程长短不一,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和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