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朝会
当天,上官桀先跑到了霍光府上,他早通过宫里宦官说了武帝要下罪己诏了,也大体上知道了武帝和桑弘羊谈话的内容。便跑到霍光府上问个究竟,毕竟二人是亲家嘛。其实霍光虽然脸上不露出来,但心里却是比上官还急。一般来说,武帝有什么事情都会先和他商量的,但这次却只是叫了田千秋与桑弘羊,本来就让他担心,是否武帝对他起了疑心,尤其是他见了那个陶罐里枯干了的手指,一直在担心着这事儿。但又没法儿去武帝那里问。他想,武帝召来桑弘羊问LT的事儿,还属正常,但很少不找他而先找田千秋,在他眼里,田丞相本来就是个诏受笔录的活儿,只是按武帝和他商量出来的结果拟下诏书而已,但这次,连他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武帝便找了田千秋,他更觉疑惑。另外,他听宫里人说一早上赵婕妤便拾到了一只铁鹰,更是胆战心惊,这个秘密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东西落到了皇帝老儿的手里,如果他一旦调查的话,怕是对自己高度地不利。但他在上官桀面前是不能表露出来的,对着急得象个猴似的上官桀,他必须表现出来仍然能够统领一切的形象。
上官桀急切地问:“皇上为何这么急的就驳回了LT屯田的方案呢?是有谁从中做梗吗?”霍光一笑,“凡事从来会有不同意见的,也算正常。”
上官桀问:“那会是谁呢?”
霍光知道,上官桀虽然与桑弘羊经常不和,但在这事儿上双方是一致的。驻军归上官桀管,只要同意了驻军,那部队是归上官管的,他便可以又多了一分职事。但几千人的事情不大,给养却比在内地几万人还多,上官桀自然会多了很多的好处,但这好处是归桑弘羊管理的财政部门管辖的,桑大人下辖各部门的好处也不比上官更少。而且可以造成财力吃紧的气氛,桑弘羊自然可以以此为原因,扩大自己的权势。因此,霍光倒不想先说了。便想了想,说道,“听宫内的人说,是赵婕妤拿了个什么铁鹰,一早说给陛下听了,陛下才变了主意。”
上官桀道:“这不是妇人误国么?军国大事,哪里能让她多言,”
霍光喝了一口茶道:“这个我们可是管不到的了,”
上官桀愤愤地:“她老是民间疾苦的,好像天下是她的了。”
霍光听了,心里自然不快,如果某一天武帝死了,真的要是刘弗陵继了位,那赵婕妤做了临朝的太后,天下可不就是她的了吗?但又不好直说,便道:“算了,且看看皇上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吧。”
朝堂之上,高官显贵们已经列在了堂上。大堂之上,自然威严无比,文官武将黑压压地一大片。武帝让身边的宦官先读了一下田千秋拟的诏书。这便是后世有名的武帝罪己诏。武帝先说了LT的事由,后来又说了自己穷兵黜武给百姓带来的困苦,然后说了自己的反思,自己因为当年年轻,不顾民力,一味征伐,结果国困民穷,现在老了,不想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朝中大臣们听了,无人敢说什么,但都知道,这与此前武帝的风格是不一致的。武帝向下扫了一眼,封侯的人多数都是以军功封的。更是一脸的悲哀。便向这些人道,“朕知道的,你们这些人靠与匈奴作战,封侯的人居多,但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封侯的背后,有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啊,”这些人反倒不高兴起来。心想,我们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得封侯的,这时您老人家又说这个了。但没有人敢说话。
武帝道:”众位爱卿,你们倒是说说啊,”
田千秋忽然出列道:“吾皇圣心仁慈,是百姓最大的福气。”作为丞相,按照汉家制度,他是百官的统领,大家看他站了出来,自然都舒了一口气。
但霍光却不然。这等于说承认了丞相之位在百官,包括他之上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武帝对他可能有了猜疑。但他想,这时候他肯定是不合适出面去说什么的。否则,很容易不但得罪武帝,而且会成为朝中的众矢之的。
桑弘羊因为知道武帝的倾向了,但也挺身出列,“”皇上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爱情百姓财力,那当然是对百姓最大的恩德。我等确是佩服。
上官桀一听,心里不高兴了,这LT屯田的事情本来两个人是心有灵犀的,这时这老东西倒是站出来撇清了自己把那LT屯田的屎盆子扔给自己一个人了。于是也站了出来道:“桑大人说得是,而且,这不只是天下百姓,陛下替忆万兵士的生命着想,我等带兵之人也是十分的高兴,我们回去后一定传令给天下的士兵,让他们领略圣上对他们的恩泽,他们一定感到幸福的。”
武帝冷笑了一声,“哼,你们早怎么不说?这天下是民朕的,但何偿不也是你们的,你们为啥不帮着朕爱惜百姓,反而总想去拖累他们呢?”
霍光心里却想,“天下只是你的,我们只是你的管家罢了,我们当官也不过是想发财,惠及子孙而已。是你们刘家的天下谁敢分得?当年那些异姓王还不都被你太爷爷给杀光了?我们这些当官的可不敢和你分天下。”但却站出来禀道:“圣上息怒,官下平时少对陛下言及百姓的甘苦与艰难,都是臣下的过失,我等身为人臣,本该时时提醒陛下爱惜民力,体恤百姓,但我等却好大喜功,忘记了百姓的疾苦,臣等当自请处分。”
武帝看了看他,盯了他瞧了一会儿,便道:“算了,大将军,这也不怪你们,也是那李广利一味求功,结果大败投降,这厮也是罪有应得。只可惜那些跟着他战败的将士们了。唉,罪还是在朕啊,当时朕便不该听他的去打这匈奴。霍光心里不知道武帝特意提到李广利是不是有意地在试探自己,十分地忐忑。一想,自己还是不接这个茬的为好。
武帝产继续说道:“你们这些文官武将啊,哼,就知道弄权,捞钱,欺上瞒下,相互串通,心里哪里还有朕在!什么忠啊,孝啊,都是糊弄人的瞎话。”
说着,武帝把那只铁鹰掷在了堂前,又令堂前的宦官拾起来,放到盘里,在各位大人的眼前都过了一遍。
武帝一边道:“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人认得这个东西的,不求你们现在交待,只是大家遇事情时,先好好想想能不能对得起朕!”
霍光虽然镇静,但后背上还是湿了一片,但他看过之后,面无表情,倒是上官桀看了看,疑惑地向武帝道:“陛下,这个有些像匈奴人之物。”也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
今天叫你们来,就是让你们回去好好地反思一下吧,多替朕想想,多替天下的百姓想想!
下了朝回来,霍光心中极为沉重,虽然武帝没有提起他来,但这是否是另外一种征兆呢?是否武帝是为了稳住他才故意不提到他呢?当然也有可能,就是武帝还没有怀疑到他。但不管怎样,断手指和小铁鹰这两件物件对霍光来说都是非常的不吉利的事情。
正在这时,下人来报,上官桀又来了。
上官桀一进门就大声嚷道:“大将军,你这里可得出头说点儿话了,要不然,不但好像我们什么都没干,反倒好像我们都成了罪人了。”
霍光摇了摇头,“你稍安勿躁,我想现在可不是我们乱说话的时候,”
上官桀道“那就凭着我们受冤屈?”霍光道:“我们先想办法安抚住陛下才好。你也知道,他这上了年纪之后,脾气本来就不好,谁知道想起了什么事儿了,但我想他这火气可能来得也快,去得”也快,我们先哄住他,不再扩大的为好,好在,现在除了罢了LT的屯田之外,倒也还没谁倒霉,地大家倒是也没什么影响,要不就静观其变,
上官道:“谁说没有什么影响?他这罪己诏一下,大政方针可能就要变了,到时候还说不上要重用谁呢?”
霍光道:“那也未必,短时间内,他倒是也离不开我们。
上官道:“亲家公,那你说怎么办呢?”
霍光想了想道:“不如我们这样,”便向上官桀耳语了几句。
“这样行吗?”上官桀疑惑地看着霍光,霍光神秘地向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朝中便分别奏上了霍光与上官桀两个人自请处分的奏章。过了一天,又有许多的列侯也自请处分。这似乎成为了一种风气,一封奏折便如一封封检讨书一样摆到了武帝的面前。武帝看着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之前确是有些怀疑霍光背着自己做了些什么,但现在霍光等人自请处分了,自己倒还真的不好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