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300000031

第31章 生活中的大智慧(3)

一天,该婆罗门碰到了提婆,他马上拔出剑来,刺向提婆。提婆躲闪不及,五脏六腑都被他挖了出来,扔到了地上。提婆说:“这是我过去造下的孽,今天还报了,跟你无关。”说完之后,便溘然长逝了。对于提婆的死,众人非常惋惜,但是提婆却对自己的死无怨无悔,原谅了婆罗门的鲁莽行为。

每个人都会遇到伤害自己的人,这种伤害可能是有心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些事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再计较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如放宽自己的心胸,原谅对方的行为。如果自己受到了伤害,就时时刻刻想着要讨回来,想再进行报复,这样冤冤相报,将永无宁时。而且怀着报复心理生活的人,只会越来越痛苦,甚至永远也无法从这种伤痛中走出来。佛之所以要人学会慈悲,就是为了使人们自己解脱。所以,当你宽恕一个人的时候,所解放的不只是他人,也包括自己。

在古代,当人们想杀一头熊的时候,就会在一碗蜂蜜的上方吊一根沉重的木头。当熊想吃蜂蜜的时候,就必须先推开木头,而木头被推开之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便会来回荡,然后就打到熊了。于是熊就会再次用力地推开木头,而木头则会更猛烈地撞击熊。如此来回往复,到最后熊就会被木头撞死。

内心放不开怨恨的人就如这头熊,执著于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到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如来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在生活中要学会宽恕,这样自己就不必为无谓的事情烦恼,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是他人一些伤害,当自己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人的时候,或许会获得暂时的快乐,但是之后呢?在报复了他人之后,有些人非但不能获得心理的解脱,反而还会陷入比之前更大的痛苦之中,甚至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如果报复不能减轻自己的痛苦,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宽恕了。当你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点了一个点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看到的都是那个黑点,但是为什么看不到大片的空白呢?因为人都是自私的,只是这么一小点的伤害便会记在心里,却没有足够的心胸容纳这一点。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放下心中的仇恨,不原谅他人,又如何获得内心的自由与解脱呢?宽恕他人的错误就是善待自己。宽恕是一种美德,宽恕减轻了对方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升华。佛说:“如果一个人的快乐,是希望从别人身上去获得,那会比一个乞丐沿门乞讨还要痛苦。”要想得到快乐,首先就要使自己的心灵获得自由;要想使心灵获得自由,就要放下一切仇恨,宽恕他人。

8.能承受别人的嘲笑,是一种雅量

人的一生会遭遇各种的不如意,面对他人的嘲讽与讥笑,是选择失去一时的理智与对方针锋相对,还是表现出云淡风轻,让对方无所适从?世人常说,雅量能纳百川,不如放弃无谓的抵抗,对嘲笑一笑了之。佛之所以能够摆脱俗世的眼光,就在于他们有面对嘲笑的雅量。

有容乃大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守端大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一天他骑着驴子过桥的时候,不料驴子的脚却陷进了桥的裂缝之中,他就被摔下了驴背。谁知他却没有大骂驴子,反而忽然感悟,吟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守端大师很喜欢这首诗,便牢牢地背了下来。

一日,他去拜访方会大师。方会大师问他:“你的师父过桥的时候突然跌下了驴背而顿时开悟了,我听说他还作了一首很奇妙的诗,你还记得吗?”

守端大师便不假思索地将整首诗背了下来,等他背完之后,方会大师笑了一阵,却转身走了。守端愕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大师,问他昨天为什么笑。方会大师问:“你昨天见到那个为了驱邪而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守端如实回答。

方会大师说:“你连他们的一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后吓了一跳,然后说:“师父是什么意思?”

方会大师说:“他们喜欢人家笑,而你却是怕人家笑。”

守端听了,当场就顿悟了。

俗语有云: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宽广无比,就是因为其容纳了百川之流。人也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不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而是面对他人刻薄的时候进行反驳,那么这样的人只会给他人一种度量极小的感觉。不管他人说的是对是错,是好是坏,都应该有一定的雅量,是对的、好的就虚心接受,是错的、坏的就只当是耳边风,说说也就过去了,不必因此而大动干戈。人生路漫漫,会经历众多的不如意,如果他人的嘲笑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最终只会整日消沉。假若能够承受住他人的嘲笑,退一步海阔天空,将会逐渐向成功迈进。能承受别人的嘲笑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坚忍的表现。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能够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佛经有云:“心包太虚。”只要一个人有足够的雅量,便可拥有三千世界;反之,就会失去很多。如果自己不能承受他人的一次嘲笑,那么将来必定会遭受更多人的挑剔和攻击。人如果不能忍受一时之痛,那么将来所承受的痛苦则是长久的。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他人的嘲笑,就要看“忍辱”的功夫有多深。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吕蒙正任职参知政事之时,有一次要入朝面圣,其中一人指着他说:“这小子还配当参知政事?”吕蒙正的同僚气得要查清对方是何许人也,却被吕蒙正制止了。他说:“一旦知道他的姓名,就一辈子忘不了,所以不如不知道,不知道对我有什么坏处呢?”当听到他人的嘲讽与非议时,一定要有雅量,学会忍耐,因为就当时的状况来说,辩解是徒劳并且苍白无力的。不如不计前嫌,做到坦荡豁然,气量宏大。

在现代这样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中,与他人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当他人咄咄逼人的时候,一定要有雅量,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则该让就让,做到息事宁人,能忍自安;反之,要是与对方较真,不忍一时之气,很有可能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即使自己占据了上风,也会给他人留下小气、冲动的印象,这样只会造成人人敬而远之的局面。只有心有雅量,才能宽以待人,才能宠辱不惊,才能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云淡风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己也是一样,他人的嘲笑和讽刺对自己来说或许是一种帮助,因为可以让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完善。所以用雅量宽容那些对自己不友好的人,做到拥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胸襟,以及“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气度。

9.少欲则心静,心静则智开

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内心清净了,自然会获得与他人不一样的感受。心静,能够看到他人所不能看到的,感受到他人所不能感受到的。佛语有云:心静自安身,欲魔自消。心静是一种境界,能够做到此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一旦做到心静,便可开悟。

心静者,大智者

有一个和尚每天的工作就是念经打坐,他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便下山还俗去了。过了一个月,因为耐不住尘世的口舌之争,便又上山了。在山上没有一个月,又因耐不住寂寞还俗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上山来了。如此三番,寺院里的老僧人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信佛了,脱去袈裟;也不必认真地去做俗人,就在寺院与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和尚听了师父的话,又还俗去了,在寺院与尘世之间的凉亭处开设了一个茶店,并且还娶了一个小娘子。

和尚的心不静,如何能够立地成佛?所以最后只能去做一些半路子的事情。这是一个充满欲望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而不断追求,实现之后,欲望就越发之大,直到最后被欲望所支配,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每天被欲望所折磨,以致出现各种心理疾病。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人心似水,风起则动,假若心如止水,便可参透人生。保持内心的清静,无欲无求,面对外界的诱惑能够泰然处之,宠辱不惊,这样静气自然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

老子主张的是“守静笃”也就是说无论世间的万物如何变化,如何一起运动,只要静观其往复,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庄子主张“物我两忘”,意思是说想要达到内心的清静,就要忘记外物和自己的存在。这两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用自己的言行向人们证明了保持心静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想要保持内心的绝对宁静是不可能的,因为面对外界的变化,谁的心也不可能如一潭死水一样,不起任何波澜。但是不管身体和心情随着外界有何种变化,始终不要忘记人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心静。心静者的心如同古井无波,一镜心湖昭然于天地,澄清于尘世。但凡自古圣贤智者乐水,其处世为人之道无不如水睿智,似水禅明。唐朝的司马永桢:“静则生辉,动则生昏。”人的欲望和浮躁就是因为内心不静。

54岁的时候,诸葛亮在写给自己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一生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自己儿子的要求和劝诫。这句话也告诉世人,心不静则理不清,理不清则事不明,最后必将会陷入迷茫之中。所以说,心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寡欲则心静,心静则智开。身静是末,心静则是本,如若本末倒置,将迷茫无所得。

同类推荐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金开诚、杜永刚编著的《中国禅学》禅学对佛学教义的把握并非义学式 的,而是具有藉教悟宗的特点,参禅者开悟时称其感受为“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这成为禅师悟感的典型表述。在禅学看来,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的感受,只是禅悟的某个阶段的境界,其最高境界仍要求视山为山、 视水为水。《中国禅学》讲述中国禅学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了传统文化思 想之中,并对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静心·舍得·放下之舍得

    太虚法师致力于佛教改革,提倡人间佛教,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1927年,出国巡回讲学,遍历英、德、法、荷、比、美等国家,弘扬佛法。在巴黎首建世界佛学院,开创了中国僧人跨越欧美弘传佛教的先河。法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虽出家为僧,但救世济民之心让人感佩,是一位侠骨热肠的高僧。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白骨精升仙记

    白骨精升仙记

    现代女白领穿成了真的白骨精,复杂的身世,身后庞大各系势力的牵绊,谁终是她牵手问仙的良人?
  • 丧尸之城:丧尸哥哥你别跑

    丧尸之城:丧尸哥哥你别跑

    什么!世界爆发丧尸病毒。全人类危难之中,大3的黄江南一行人,开启了丧尸之城的生存之旅。中途,收妹纸、砍丧尸、遇帅哥、玩套路、好,狂拽酷炫屌集于一身。哎?丧尸哥哥你怎么跑了,留下来陪我玩会儿呗!想跑没门!!
  • 鹿晗:伴我走过的那些时光

    鹿晗:伴我走过的那些时光

    高二,对于一个贵族学院来说,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高二一班来了个完美(?)的校草,他的到来,会给女主的人生带来多大的转变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 樱云之凌

    樱云之凌

    夏樱云回眸一笑,露出甜蜜的微笑,倾国倾城,“咔嚓”凌墨遥拿着相机,记下了在这个世界上,他最爱的人,她走过来,墨遥搂着她,向着夕阳走去……
  • 美人似毒

    美人似毒

    前世,她呕心沥血为夫君赢得君临天下,而最终,却抵不过美人的几句枕边情风,惨死夫君手中!重生一世,她终于明白,男人的恩宠是浮云,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主宰命运!嫡母佛口蛇心?扯烂你伪善的面孔,送你上黄泉!嫡姐阴谋诡谲?巧施连环妙计,撕破你虚伪嘴脸!狠毒情郎在现?灭你春秋大梦,除你一生希望!看她一身锦缎裙裳斗嫡母、灭姨娘、除恶姐、惩渣男、乱朝纲!但,千算万算,却算漏了一个男人,站住,谁允许你走进我心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品异能系统

    绝品异能系统

    由热爱英雄联盟而突发奇想写作的一本幻想小说,希望大家喜欢。
  • TFBOYS我们的十年w

    TFBOYS我们的十年w

    爱情文和三只在一起的文看多了吧~来看看萌萌的粉丝文吧~属于我们的十年~我会一直陪你十年一直待在你身边。TFBOYS也许你从来不曾认识过我,可我为了你的那一句谢谢,我们都愿意守护你十年。因为,你是我的信仰。我的荣光。
  • 不死人丶死灵守护者

    不死人丶死灵守护者

    有一种人生下来既是寂寞的,他们拥有长生,称为不死人,他们也是从普通人诞生出来的,李星星就是他们其中一员,但她也不一样,因为她是死灵守护者,守护那些非自然死去的人们,但她天生既是引祸体。
  • 电竞之传奇教练

    电竞之传奇教练

    操作不行?我们来加加体力。运气不行?脸黑暴击打不出来?抽不出SSR?我们来加加魅力。对大局观的掌握不行?记牌记不住?我们来加加智力。在孟清看来,即使你是个傻子或瘸子。只要跟着我,我也能让其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