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八月,薛举病死。大唐的群臣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然而他的儿子薛仁果继位,继续与大唐开战。皇上不得已又派秦王为元帅攻打薛仁果。得知秦王再次出征的消息,我不知为何又想到他那日独自一人站在太液池边的情景。
薛仁果不除,始终是大唐的一患。然而突厥却在边境蠢蠢欲动,使得大唐处在新的危急中。
这日杨嫔来到甘露殿中,她高梳云鬓,一支金丝攒珠步摇,随着她款款而来摆动着,今日她穿着真红描金云纹绉纱裙,显得高贵典雅,倒是万贵妃只穿了绛紫色的常服,发髻只别了一支绛红芍药绢花。正应了她此时的愁容。
“贵妃,您为何如此愁眉不展呢?”
“不过是因为战事吃紧,皇上发愁。前方秦王正在舍身打仗,如若突厥再进犯,岂不是腹背守敌?”
杨嫔道:“贵妃,您平日见多识广,怎忘了有句话叫做‘英雄难过美人关’?”
“哦?何解?”
“贵妃,我这两日倒经常想起我表姐义成公主。”杨嫔并未往下说,低头转动了一下腕上的玉镯。她的指甲涂着丹蔻,看起来鲜红欲滴,充满诱惑。
万贵妃眼睛一亮,顿有所悟“妹妹的意思是……和亲?”
“对,通过和亲换取边界的平安,我大唐就可专心对付薛仁果了。”杨嫔抬起手遮着嘴唇,微微一笑。
“妹妹果然聪颖。”
“不过是偶然想起表姐,心中思念无法排解,才来说与姐姐听的。”
“妹妹此法虽妙,可是我皇室贵胄中又有哪个公主愿意下嫁?”
“说是和亲,未必就要位公主,只要姿色过人、聪颖,即使是宫女也可以呀!”
“想必妹妹已经有了人选?”万贵妃点点头,身子倾向杨嫔这边,急待她的回答。
杨嫔笑了笑,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上写了个“阴”字。
万贵妃恍然大悟,她不动神色的用绢子将那水渍抹掉,“妹妹,真是蕙质兰心。果然是不错的人选。”
万贵妃摸着额有道,“近日,我头疼不已,杨嫔请回。来人,送杨嫔,再命人去告诉皇上,请他今晚来我这里用膳。”
杨嫔连忙站起,躬身道:“贵妃凤体微恙,贱妾就不多打扰了,告辞。”
万贵妃点点头。
晚上,皇上与万贵妃一起进膳,皇上并未多吃,万贵妃看着皇上食欲不佳,道:“皇上,我知您为前方战事忧心,可您也要保重龙体。世民此次出征必然大捷。”
皇上道:“我知世民此次志在必得,只是突厥蛮横,我怕赶走豺狼,又来了虎呀!”
万贵妃将沏好的茶递与皇上,“皇上,我近日想起了义成公主……”
皇上正在低头饮茶,听到此将茶杯放下,他微笑道,“贵妃,你接着说。”
万贵妃笑了笑,“其实突厥蛮人不过是要些财宝与美色而已。”
皇上紧皱的眉头亦舒展,“贵妃,你的意思是和亲。”
万贵妃点点头。
“如此甚好,如若和亲,倒的确不费我大唐一兵一卒就可安抚突厥,只是……”皇上面露难色,“这人选嘛,还需甄选。”说道此,皇上又双眉紧锁。
万贵妃将双手抚平皇上紧锁的眉头,“皇上,不必忧愁,我连人选都已选好。”
“噢?说来与朕听听。”
“可看张婕妤身边的侍**丽颖可好?她可是聪颖过人,又有过人之姿?”
皇上点点头,“果然是不错的人选,朕甚欣喜。爱妃,今日朕就留在你这里了。”
万贵妃大喜,连忙施礼。
而我并不知道灾难已向我降临。
这日午后,我独自一人待在房间,却进来一人,正是李成。
李成神色有些慌张,我还从未见过他如此表情。于是连忙倒了一杯水,李成并未接过,说道:“刚刚得知,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说与你听,皇上要选一名女子送与始毕可汗。”说完他注视着我,表情极其复杂。
我隐隐从李成的神色中,看出些端倪,心中一惊,手上一软,险些将手中的茶碗打翻。
李成一把扶住我,我满眼含泪,“是我吗?你说的那名女子是我吗?”
李成眼中充满痛苦,道:“丽颖,你不要太着急,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我已打听是杨嫔的主意,想是杨嫔嫉妒张婕妤,才想起用你来打击她。我只知道在张婕妤身边,你会过得好些,却不知皇宫处处凶险。我应该早些……”
李成还在自责自己,我却慢慢镇静下来,“李成,你何必自责?左右不过死。”我说的毅然决然。
李成焦急的拉着我的双手,道:“现在还没有到最糟的时候,你切莫做傻事,情况虽然紧急万分,如今回旋的余地就只能找到比你更合适的人了。”
我极力使自己镇静,道:“突厥远在千里,有谁愿意远赴他乡,终身与父母不得见?”我话音未落,却听门外有人说道:“我愿意。”
门推开了,推门而入的是冬梅。
冬梅看了李成一眼,刚要施礼,却被李成扶住。李成上前,我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却见冬梅看着他,点点头。
“丽颖,我愿意去。”
“这怎么行?”我努力回想着,史书中的记载,在这年的九月,李渊的确送了一名女妓给始毕可汗。但是对于这名女妓姓甚名谁却只字未提。这名女妓到了突厥后,始毕可汗果然退兵,解决了初唐的外患,使皇上可以全力平定中原。
“冬梅,始毕可汗贪恋女色,你在那里哪里会得到真爱?况且突厥民风彪悍,不是我们汉人女子所能承受的。”我想到始毕可汗在武德二年二月(619年),就会死去,那么到时冬梅会如何?难道让她向牲口一样转给下一位可汗吗?想到此我心中一阵难过。
“不!冬梅,我们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我扶着冬梅的肩膀,摇着头说道。
“我怕到时来不及了,皇上圣旨一下就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冬梅焦急的说道。
冬梅向李成施一礼,道:“多谢李大哥救命之恩,将我二人从苦海救出,还请……”冬梅看了我一眼,接着说道,“还请大哥善待丽颖。”
李成向她点点头,“冬梅,你放心,我觉不辜负她。”
冬梅却将我与李成推出。说道:“还请大哥替我安排。”
我使劲敲着门,冬梅却早已将门关的死死的。
李成见我如此,忙将我拉开。他不知吩咐了谁,把我领到一间小屋中,我坐在那屋中只能哭泣,却丝毫没有任何办法。此刻,我所知道的大大小小小的史书,都记载了这件事情,但是唯独没有这名女子的名字。她会是谁?我甚至想,也许不是冬梅,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不知过了多久,我隐约听到远处传来女子的歌声,“山之高,月出小……”那歌声婉转,悠扬,让人听得似毛孔具已张开的舒坦。我心中一惊,连忙打开房门,顾不得门口挡我的人,向那歌声的方向奔去。
沉香亭中,只见一女子穿着紫色的薄雾羽纱裙,犹如一团雾气笼罩,在那紫雾中,那女子身姿婀娜,打扮的明艳动人。用白色轻纱遮住颜面,隔着距离我看的不太真切。我细听却确定那是冬梅无疑。我从来都没有发现冬梅也会有如此惊艳的一面。我怎么忘了她是乐女,自然通晓音律。
穿着明黄衣服的正是皇上,旁边一名女子,她穿着大红坠地石榴裙,我已看出她是张婕妤无疑。
我的眼睛湿润了,冬梅是要替我去了突厥。与其用千言万语去劝说皇上换人,不如让皇上亲眼见见替换的人,不是更直截了当。这果然是聪明的办法。在这宫中,冬梅屡次救我,我怎么能让她去和亲。
想到此,我正欲冲出,却被一人拉住,他的手紧紧攒住我的手,我已经感觉他手的温度,也许因为紧张,他的手湿润,与我的手一样浸满了汗水。
我回头望去,正是李成。
李成向我使了个眼色,摇摇头。我知他是让我不可轻举妄动。李成不动声色:“如若此时你出去,就白费了冬梅的一片苦心。”
我望向沉香亭,满眼含泪。这是我教冬梅的宋代女词人张玉娘的《山之高》中的一段。“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没想到聪颖的冬梅竟然将它做了曲,只听她的歌声宛转悠扬,从那沉香亭中飘荡开来,连周围的宫人也都摒住呼吸被这歌声吸引而驻足不前。冬梅果然是万宝常的高徒,那旋律十分清新淡雅,不合世俗的口味。而如今,却证明万宝常的音乐果然不同凡响。
我眼睁睁的看着冬梅将那首曲子唱完,我终于明白什么叫“余音绕梁”了。
歌声唱罢,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少顷,皇上率先鼓起掌来。“好好,这是哪家的歌女,唱的如此好。”
只见冬梅向皇上拜去,“奴婢乃是的宫女冬梅。”
“冬梅?”皇上看了一眼冬梅,“你就是张婕妤身边的宫女冬梅吗?”
“正是奴婢!”
皇上在张婕妤的脸上摸了一下,“婕妤不知还有多少惊喜给朕?你的身边藏龙卧虎呀!”
张婕妤却向皇上怀中坐去,娇滴滴的说道:“皇上可觉冬梅如何?”
“不错,让朕想到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
“那么,皇上可觉得冬梅能否担当大任,去突厥和亲。”张婕妤适时的问道。
“哦?”皇上有些疑虑的看着冬梅。
冬梅却向皇上叩首,“皇上,冬梅愿去突厥和亲。祝我大唐千秋万代,人民永享太平。”
皇上抚掌道,“好!朕恩准了。一切陪嫁优渥。”
“谢皇上。”
皇上高兴地说:“天其假我此胡,以成王业也。”也就是说,这一次利用“女妓”的和亲成就了李渊的帝业。
大唐王朝的建立,如果没有冬梅,没有她的“献身精神”,李氏的帝业也不会如此顺利。
皇上金口玉言,一切都不可逆转了。我突然有种孤独感,今后在这皇宫,我该如何?数月前,我二人还在沉香亭中憧憬着美好的爱情,如今,冬梅却将自己的爱情葬送于此。
我嘤嘤哭泣,李成在一边安慰我,一边道“冬梅果然是个奇女子,她的确办成了。”
“今后,我就没有任何依靠了。”
“怎么会?”李成将我揽入怀中,“你还有我,我说了只要你愿意。”
我抬起头看着李成,李成向我点点头,似在等我的回答。
我望向沉香亭中的冬梅,大漠茫茫,春风不度玉门关。从此我与冬梅将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何日才得以相见。
皇上极其重视此次和亲,亲派襄武公李琛和太常卿郑元踌送冬梅和亲。
我向张婕妤恳求,让我送冬梅一程,秋日,天高地远,无限苍凉。出了长安城外城,我无法再送行。冬梅将一个荷包交予我,那荷包用针线缝制,想是年代久远经常被人摩挲,连颜色也有些褪了 冬梅将那荷包及其郑重的放在我手里。
“丽颖,这是我唯一的珍贵之物,当年,我就带着这个荷包被卖了。这是我娘亲为我缝制的。日后如有机会帮我找寻哥哥,此物就是相认的信物。”
我连将荷包交还她,“冬梅,这是你与亲人唯一相认之物,对你来说意义重大,你可以留个念想,怎可交予我?”
她将荷包塞在我手中,眼中已有泪痕,“丽颖,我此去突厥,恐怕再无机会回到中原,我是没有机会找到哥哥了。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相认之物,就拜托你了。”
我只好将那荷包郑重收好。
冬梅看着我又道,“丽颖,我将远行,今后只有你一人,那李大哥是可托付之人。”
我见冬梅目光灼灼,眼中颇有不舍,又似有千言万语要说,我知她对李成的心意,也许冬梅正是为了李成,才要替我去和亲的。
彼时送行准备了美酒,我举杯与冬梅话别,泪如雨下,相见容易别时难。我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我终有再见的一日。”
说完,和着那泪水我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