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二虎与贾大愣唇枪舌剑,谈判多时,没有结果。他感到贾大愣泥腿子出身,小人得志,如一步登天,当官不像官,成不了大气候,在他治下混事,感到是一种耻辱。婉言谢绝了他的诏安。贾大愣以为他已经成功,命令某月某日,必须把队伍拉到千福镇,听候改编,扬长而去。
贾大愣刚走,姜宝元就到了,也是为了收编这支队伍而来。接谈以后,佟二虎感到姜宝元虽然年轻,说话有根有据,况且他是国民政府县长大人的公子,代表正统,代表国家。在国民政府领导下,也许会有一个好结果。就不知他们开出的条件是什么?他试探着问:
“宝元兄弟,不知县长大人今后有何打算。”
宝元意识到佟二虎可能是脚踏两只船,机遇来了,必须给他讲明政策,争取他到爹这方面来。
他笑笑说:
“大当家,我们抗日战场共过事,知道您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现在东北光复,中华民族获得新生,希望你能识大局,看长远,中国向何处去,你可要看准了。”
“是啊,中国正在处于十字路口,可能走向民主,也可能堕入战争深渊,中原逐鹿,鹿死谁手,还难以预测啊!”
“良禽择木,良臣择主,由你选择,我不急于让你表态,希望你独立思考!”
“如果投靠政府,我的兄弟应如何安排?”
“当然是成为正规军的一部分,领队呀,训练啊,还得由你负责。”
佟二虎心里有了底,心想,如果我的队伍编成正规军,政府按时发响,队伍还由我带,真是美事一桩。于是他表态说:
“宝元副官长,关于归顺国民政府,改编成正规军的事,我考虑好长时间了,本人愿意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只是细节问题,希望我派我的二当家佟亮与你方详细商量。”
宝元起身说:
“大当家,当机立断,归附国民政府,本人代表政府,表示欢迎,细节问题改日再议,告辞!”
第二天,贾大愣派员在城关区,千福镇大广场等待佟二虎的弟兄们开来,接受改编,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动静。便派人到东山寨去催促,去的人回来报告称:佟二虎拒绝接受城关区的改编。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了。
贾大愣一听,火冒三丈,大骂:
“好,你个海东青,你忘记了你是谁了,抗战时期是谁支持了你?才没被鬼子消灭,现在光复了,你想攀高枝,想当正规军,你在我的城区内,我决不允许你跳出我的手掌心!”
他亲自带区小队将海东青山寨出入口团团围住。
海东青见贾大愣动了武,命令全体戒备,并派一股兄弟,由佟亮亲自率领,从小路绕到区小队背后,将区小队反包围。海东青亲自来到寨门,大声说:
“贾大愣,你听着,人各有志,希望我们好合好散,不要难为我。”
贾大愣鸣枪示警,并大声嚷嚷说:
“如果你不改变主意,我们将要联合四个区小队攻山,到时你可不要后悔。”
海东青一听也火了,命令说:
“兄弟们,缴了这伙人的械。”
海东青的兄弟都是老绺子出身,一拥而上,把区小队三十余人前后左右包围的水泄不通。贾大愣也火了,他想到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一枪射出,正中海东青左臂,鲜血立即喷出来。贾大愣以为击中了海东青,是对绺子们的一大威慑,大喊:
“谁还敢违抗我的命令,下场跟海东青同样!”
“下场”俩字还没说完,区小队身后的绺子们冲了上来,将他的三十多人全部缴了械。贾大愣也被海东青捉住,被五花大绑,推推搡搡,捉上山寨。到了山寨,贾大愣骂不绝口:
“好,你个海东青,你敢绑架政府区长,你还要脑袋吗?”
海东青亲自为他解了绑绳,给他奉茶一杯,把被缴了的枪还给他说:
“大志区长,抗日战场我们并肩作战,现在还是国共合作时期,虽然没接受你的改编,但我们还是朋友,何必大动肝火。你打伤了我,缴你们的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大人不记小人过,望其见谅!”
命令手下把区小队枪奉还,礼送下山。贾大愣灰溜溜地回了城关区驻地千福镇。
当他得知国民政府招安代表是姜宝元时,大骂了三天三夜,击柱发誓,势不两立。
不久,他的作为被贾天平知道了,把他招去,诘问道:
“你是怎么去和海东青谈判的?”
他大言不惭地说:
“和绺子谈什么判,我是命令他们接受改编的。”
贾大伯听了,痛骂了他一顿,并请示上级,撤了他的区长职务,留职查看,以观后效。
过了几天,姜宝元和佟亮的改编的协议终于达成。一九四五年年底的一个星期天,佟二虎和佟亮率领他的兄弟,悉数开往芦州城,接受改编。佟二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保安队芦州县第二中队队长,佟亮为副队长。这支从民国初年就上山为匪的绺子,终于走下了山,成为维护地方治安的部队。
郎贵祥对儿子姜宝元的表现十分满意,对他在与佟二虎谈判;对伪军改编,整训中的突出表现进行嘉奖,特任命他为芦州县保安大队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长职务,驻守县城附近,维护治安。
贾大愣的城关区小队就驻在千福镇,距县城咫尺之遥,部队驻防结合部常常发生摩擦。贾大愣的铁哥们赵小越,伪满洲国时为日本人做事,光复后,他改换门庭,见幼年时的铁哥们贾大愣当了区长,前来投靠。开始,贾大愣不肯收留他,讨厌他的日 本狗腿子经历,但耐不住他的花言巧语,软磨硬泡,终于被他哀求的没办法,就背着贾大伯收留他为区小队队员,但不重用他。
赵小越狗改不了吃屎,当上队员后,联络他的几个铁哥们儿,耀武扬威,横行无忌,到处逛游。一个星期天,他请假回家看看,在县城评剧团看热闹,见一些演员在排练抗日战争时期的剧目《血泪仇》,其中有个演员就是县评团著名花蛋小凤春。
这一见,使他想起了一件事,他早就听说贾大愣是小凤春戏迷。他做渔民时,挣两个钱就到县城去看评剧。一旦小凤春登台,他就向台上扔钱,扔物,扔多少钱物,在所不惜。当时贾大愣是个渔民,想找小凤春,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可现在不同了,他已成了一区区长,一方的父母官。他想如果我把这件事给他办成,一定能取得他的信任,弄好了,凭我们小时候光屁股一起玩的交情,给我弄个小队长当当,再往上升升,也许升个副区长,他越想越美……
如果他按常规渠道,找个媒婆去找小凤春,当面给他介绍一下,贾大志:现任一区区长,年轻有为,抗日战场立过赫赫战功,是一名抗日英雄。美人喜英雄,也许还有可能。可赵小越采取拙劣手段,在县城里跟踪小凤春,她的家终于被赵小越侦知。他求人写了一张帖子,上写:
芦州县一区区长,为庆贺东北光复一百天,特邀请小凤春及剧团演员,于某月,某日到千福镇演出。
一天夜幕降临,他带着一个小伙伴窜进小凤春的家。她正在吃晚饭,见来人是两个当兵的,又是新面孔,忙问:
“你们是什么人?”
我们是一区区长派来的,随后把帖子递上。小凤春看过帖子问:
“你们区长是谁?”
赵小越见小凤春和颜悦色的发问,回答说:
“我们区长贾大志,抗日英雄,战功赫赫,人才出众,才貌超群。”
小凤春说:
“我们剧团演出时间表已经排满,是县公署管宣传的参谋亲自按排的,我们无暇到千福镇演出。”
赵小越一听小风春拒绝了邀请,达不到他的目的。立即翻了脸,掏出手枪来,威胁道:
“县长,宣传参谋,抗日时期,他在哪里?跑到大后方享清福去了。我们区长可是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不行,必须去演出!来请你,是客气的,马上跟我走!”
他的伙伴侯二歪,着三不着两的补充一句:
“我们区长最喜欢你小凤春演的戏,你忘了每次他都赶你的场子,给你扔好多钱,金银财宝……”
不提这事,小凤春还真忘记了,他这么一提,想起来了,是有几个渔花子戏迷。她一演戏,他们准到场,什么东西都往台上扔,有一次竟扔到台上一条二十多斤重的大鲅鱼。她不但不高兴,反而十分反感。心想,就是那个鱼花子吧,癞蛤蟆跳脚背上,不咬人隔疑人,别说他当了区长,就是当了县长,省长我也不稀罕。奴斥道:
“你们走吧!我不能赴约。”
赵小越脑怒说:
“区长叫你,你敢不去!”
“不去,就是不去,你们敢强迫不成?”
“强迫就强迫!”
手枪抵住她的后背说:
“快跟我走!”
小凤春一想,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不如表面答应,伺机逃脱,再做道理。
转怒为喜说:
“为了庆贺胜利,我就到千福镇去演出两场,二位,是不是容我拿点行头,换件衣服。”
“不许耍花招!”
小凤春进得里屋,跳窗逃出,直向县公署跑去。不一会儿,县长卫队把小凤春住宅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