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决定要派自己的勘探人员,方少云问起文天祥在江西的形势。对形势赵时赏三人介绍并不详细,仅对目前状态也就是占领的州、县、府作了介绍。至于形势分析竟说李恒因北方叛乱调走部分兵力攻势已颓,义军已经恢复力量,只待这些武器运到反攻胜利可期。
对他们自欺欺人的大话方少云只是一笑而已,他虽不知道历史上文天祥这时间差不多已经大败,之后收拾残军欲再起失败了不久被捕。因为方少云搅动北方叛乱大了许多,时间长了几倍,加护卫队消灭了几万元军,李恒手下军队调走多了些物资更缺乏些才取守势。
而这样的形势仅是忽必烈担心北方混乱扩大,让南方军队消停下来待命,不是南方元军完全无力进攻。现在北方昔里吉叛乱已经平定,那拉颜力量虽存甚至是还有增加但号召力不大,偏处一偶忽必烈不必全力对付。因此南方攻势在元军队调动与休整、物资准备充分后必将继续,目标当然是之前的庞然大物----南宋残余势力。
这是不言而喻的,南宋虽残死但之前躯体大,恢复过来后再打死困难。而现在已经有些恢复之势,忽必烈不抓紧将之打死难道任其活过来对抗。
见三人如此乐观方少云只能暗暗长叹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好,为不管怎样也是盟友着想,他忍不住将元军马上会恢复攻势相告。不料三人并不同意这分析,才让他失去了全部实情相告的兴趣。连外面形势也不去了解,只盯着鼻子底下盲目乐观完全是精神胜利法么。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么?还是得民心者天下?或者是儒家思想学习的优越感?方少云对赵时赏们的乐观情绪实在好笑又哀悯甚至是忿怒。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群读了儒家经典,自诩自然肩负引导者责任的精英领导下,在丛林法则世界里一次次失败。
对此他不是相关研究者说不上多少真知灼见,更没什么兴趣去辩论,于是干脆写了条子让叶允升陪他们直接去仓库看货议价。
另外这些东西并非都在荆州,之前为出售给宋朝廷与那拉颜在飞鱼岛那里建了仓库和整理、维修工场。现在因这二项任务完成了,此后缴获与替换下的东西分散在各地需要调来。他当然知道这个情况,于是下令将各地的相关物资都运至荆州集中。
不过整理、维修工场早已因完成任务而解散了,他也不准备集中这些分在各个岗位的工人来干这个事,反正破旧些只要便宜赵时赏他们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毕竟武器装备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东西。
果然赵时赏三人见到武器装备眼睛直放光,纸甲(宋军的)、皮甲、铁甲;长弓、短弓、各种弩;长刀长枪及腰刀盾牌加各种旗帜与帐篷(因护卫队统一装备,缴获品基本上只是积压物)等等。这些东西实在太杂乱,制式上有宋军的也有元军的,而且仅弓的类型就有二三十种,有些还有点残缺,但它们太便宜了啊。
这武器装备有钱不定能买到原料,如牛皮、牛角、牛筋、硬羽、好铁、好胶等都不是想要就有的东西。而且是有了原料也得有会干的工匠,有了工匠也得有时间。现在如山的东西堆着据他们了解到的消息所有物资运来至少能装备近二万精锐军队,散乱混杂不便编入正规军队的武器也不少于这个数。
这个数量太骇人了,文天祥现有手下义军十余万,手上有一件武器者只有一半多,而其中不少人其实就是一竹竿矛枪,手拿农具者不少。至于甲盔齐全者只有各将领身边多者一二百,少者数十人而已,所以这些武器将使整个义军''鸟枪换炮''了。
看到铁甲也在出售物资里赵时赏等三人既激动又不解,这玩意很难制造又乃是保命神器,难道护卫队的军官们不装备?卖掉了不眼红?特别是卖得如此便宜不生气?
冷兵器作战时力大为王,穿得动重盔甲拿得动重兵器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也行。因这原因三人对方少云连盔甲也低价出售真不理解,他们偶见街上巡逻及联盟与护卫队总部警卫的士兵穿的只是纸甲。经他们暗暗打听知道护卫队全穿这样的纸甲,虽然这纸甲比宋军纸甲厚重一些,有凸出方棱结构看样子比宋军的纸甲强许多,但他们仍然想不出为何军官也不装备铁甲。
由于各地运送武器要几天时间才能到达,赵时赏三人除了与接待他们的人打交道外,也在新荆州闲逛打发时间或也是了解这里的情形。
这新荆州如护卫队的崛起一样让他们看不懂,整洁宽敞的商业区与整齐清洁的住宅区,街道上有行道树,住宅区有绿化地,还没有城墙守护一切都是新奇的体验。不带偏见的话,这新荆州比城墙环卫的生活环境确实好了许多,就是没有城墙又让人不托心。
对联盟的认识赵时赏他们三人大概也知道些,主要还是从孙启章这个陈宜中身边的红人加主要谋士,过去的竹山县尉口中所知。按孙启章所言联盟乃是一个方氏家族土豪搞起来的,后来才有几个秀才参与,乘着宋元大战偷偷摸摸抢占了不少宋统治区,打败了不大防备的一些元军。
按其说法华夏自治联盟乃是乱世时占地为王豪强扯的大旗,连枭雄也算不上。至于护卫队实际上战斗力不强人数不多,乃是偷偷摸摸、投机取巧、侥幸取胜。
这形象可不大好,而赵时赏加文天祥他们这些宋官员对此基本上也是认同的。不管怎样联盟夺占的主要是宋统治区,军事上的胜利乃是宋元大战之际取得的。该是忽必烈无力派精锐大兵,而领军将领又是骄傲自大至使失利,也就是说护卫队胜仗不硬当。
这话雾里看花还是顺理成章的,因这原因文天祥手下道德偏执者是不愿意、不主张来求助的。还是文天祥认为现在形势很好,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除了这联盟没地方搞到大批低价军备。而且其之前已经向朝廷提供过大批低价武器装备,可见还是顾全大局的,这话说服了大家才有此行。
文天祥这话虽说服众人,但联盟乃是狡猾土豪所创,护卫队乃是取巧获胜的形象仍然未改。赵时赏三人心里也是一样的想法只是因对武器装备或路境熟悉,受文丞相所差遣才过来。
到达荆州后三人担心差遣能否完成,一时间顾不上看荆州的变化,打听联盟首领的情况与护卫队的虚实。因早有这种成见加莫名其妙或者源远流长的优越感,见到接待他们乃是一个少年才差点儿怒不可遏。等正式看到武器装备不管数量、价格、质量大为满意时才冷静又空闲下来,既为自己的成见惭愧,又对了解联盟首领详情护卫队虚实产生强烈欲望。
护卫队虚实如兵力规模、武器装备详情不可能打听到的,至于护卫队战斗力,他们见到的警卫营执勤时穿纸甲背带刺刀的火枪,武器装备威力防御力不明。仅观察到他们巡逻时一个小队人步伐一致,站岗时目不斜视就知道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这样的军人他们没有见到过,本以为该是最理想皇家羽林军除了旗帜华丽鲜明表面不错外,那种精悍自信坚定的精神面貌却是远远不如。见到这些士兵三人才觉得他们的义军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而关于护卫队的战绩还真可能是他们硬碰硬打出来的。
对护卫队难于了解对联盟治理能力可从普通市民与城市管理方式上进行,为此三人乘闲在荆州闲逛与许多人闲谈。从接待他们的人口中知道荆州在一年前元军占领时不少人差点儿冻饿而死,现在比战前日子还好过的话三人怎么也不敢相信。与不少市民交谈,去他们家里看了后,才知道这真是事实。
回头再看街道平整宽阔整洁,上下水布置合理,绿化不少无不显示联盟对城市设计管理,对民生治理比宋朝廷高明,而这状况让他们既希冀又落寞及暗暗恐惧。
之所以他们的感情如此复杂乃是所有的人民过上富足生活不就是儒家思想的希望吗?而他们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及民生的管理者却做不到这些不亦有愧。但联盟做到这一切也伤害了许多大户的利益,而他们正是大户的一分子,对这样的均富天然有些抗拒感。屁股决定脑袋啊!
知道护卫队并不是浪得虚名,联盟政治治理虽然异类,但其不是莽撞蛮干而是有其完整与深刻思想体系让三人吃惊不己,不过在另一个秘密面前这些实在不算什么。
武器装备最远处在七八百里之外,运到荆州少说也要十天左右,随着时间延长三人了解到联盟更多秘密。特别是从联盟工作人员口中知道,联盟与护卫队的发展完全是因为少主天才英明、料事如神、战无不胜才真正惊傻了。
其实这也不是秘密,不说护卫队与联盟干部,大多数普通人也知道,通过原竹山宋官员及其他一些人相关信息也向外传出过。只因联盟的消息本不受人重视,关于方少云的部分常当作其父为儿子接班造势,被''智者''过滤或有意无意''疏忽''了,因而三人重新发现这个秘密才会吃惊。
这个秘密确实惊人,历史上所言甘罗十三为丞相乃是了不起的天才,其实只仅是有些口才及看到某一二件事的利益所在。而六七岁就带领族人避祸深山,才几年创起这么强大势力,岂是甘罗可比。另外若这些事是真的那完全是一个英明之主,会开创一个时代的节奏啊!别人暴发户之子坑爹多,而其父完全是因儿子才有今日,也怪不得父亲不出来招儿子处理自己这些人的事。
获悉这秘密赵时赏心里有点活动,本来以为这联盟首领只是暂时运气好不值得看重,那知这少年如此杰出优秀如说动他大宋会少一个潜在对手而多添几分复兴把握。为这个念头等各处武器运输差不多完成,他借口就武器价格、运输方式与交款细节求见方少云再作确定。
这事为什么说是借口乃是方少云已经指定了叶允升负责一切事务,本来双方协商叶允升完全可以决定。而赵时尝再三要求见方少云再作最后决定,叶允升被缠得没有办法只能向方少云汇报。
方少云最近也没大事急办,既然对方要求不管感官好不好还是见一面,于是二人再次坐在了小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