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护卫队的成长性强,阿奇马所说财政困难虽确实是存在的,忽必烈因有清醒认识,所以决定先全力打败护卫队水军。有这决定张禧在鄂州获得了大量工匠、材料、武器及金钱,还有当地官府的支持。
秋收开始了但差不多该来的元水军仍然没有露面,这让方少云有点不解。一是元不会轻易认输,二是已经计划好的事什么大意外才能改变它。自己虽不清楚历史但大概还是有点记忆的,这阶段又没有什么大起义之类的事发生,若因征日那完全是元贪得无厌,而不是日本惹上门。
为了此事方少云让人去新野了解元军可有无大的军事行动。新野现在成了败军收留地,塔出死后大多数州的骑兵先后因各州有事调回去了。不过受损不大的邓州元军反而又调了些步兵过来,这个原因是邓州地近乃首当其冲,守新野也是守邓州,毕竟这里有塔出的残部及郢州的败兵可以抱团取暖。
于新野情形忽必烈也清楚,不过他正在等待水军一战结果才能处理这里的事。只要襄阳一恢复即便是那里城墙拆尽肯定会派兵筑个土城也要守卫在那里,反之新野将成为前线一个重要据点重新安排兵力。而现在他不愿派兵过来,也不想收拾烂摊子,以免想到难受。
因为驻新野军队多而杂乱,又没有统一主将,各自在城外立营地而没什么人管,除邓州军营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因败军中军官多并有钱,新野的街市出现了畸形繁荣,特别饭店是开一家兴一家,连方家谷的酒也在这里大卖。
喝酒吹牛加确实有一定的消息来源,这里成了护卫队侦察员常设的一个点,不过方少云让留意的水师却没有听人提到过,或者仍然是旧消息及泛泛而谈的说什么水师能打败护卫队后怎么怎么。
对打探不到什么方少云也是无奈,这时代消息传递慢,又是一支移动中的军队更不容易了解。为此他心想这船必需是水路而来,又必需经过鄂州不如派出快舟快马水陆二路前出去侦察一下。至于有无通知时间料想长途奔波临战前在鄂州或武汉三镇修整几天也应该,至少也要补充一下。
除了派出这二路人前面侦察,还有就是勤向商人商船打听消息。虽说是商船不定比军队速度快,但也有可能有所意外发生。而一支万余人的水军浩浩荡荡不可能封锁消息,瞒不过人的。
这个指令刚发出给水民、水根未到半天,水根回复水陆二路侦察小组已经派出,因担心马力不足还准备设二三个隐蔽接力站。船只挑了水军在荆门前出预警队,速度最快的哨船,仍由水军的人驾驶。
这个消息传到未久水民回复眼下仅有一条商船到襄阳,就是之前来襄阳路上遇见的贩私盐船。向他们一询问私盐商人诉苦说半路遇见元一支大水军,怕受敲诈不敢超越。等他们在鄂州停靠才乘夜色悄悄溜上前,就这样耽误了二三天时间事小,烦闷与担心才是大事。
盐商郁闷而方少云却开心,一支千里之外的军队要了解它的行踪不大可能,因为你即便是派人跟踪也没什么办法将消息传递回来。
或者说飞鸽传书呀,这方少云真够笨的。方少云不够聪明绝顶可也不笨,他在闲时常回忆前世各种方法。如通讯上有无线电、电报电话及已经成为传说的信鸽。这些方法无线电别说门连缝也没有,只是记下了一些他知道的原理之类。电话自动交换机当然如无线电一个等级地难,人工交换台不复杂,只有电报最简单些。
不过电报虽简单是需要的技术三者中最简单,就算如此技术上他没有精力更不具备条件去研究外就大量的电线及沿途建设规模大而无法延伸到敌占区已不必急忙去干。就目前而言电报还不如灯光信号台实用,唯有节省大量日常人力一条也该在自己有大块统治区,及有实力及技术成熟后才能建设。
至于信鸽有的小说中描述神乎其神,犹如自动智能小飞机,可惜鸽子送信只是回巢本能。野鸽子即便是驯养成功,品质超过后世长期培养的雨点,背一大笼鸽子搞跟踪也太夸张了吧!
花大价钱当然也能搞一点自己的秘密快速通信系统,如日二百里。但代价大、危险性大、稳妥性差、使用率低而方少云从未考虑过,比如他发展到现在也仅是这时对张禧的行踪有些判定。而这判定不是对水战不自信,而是对接下来工作的安排有些影响。
此时三、四旅将扩编,荆门、房州等地正要开展合作化与股份制,张禧来水战后变数不大可以确定下面各项事务按计划进行,张禧不来或元军另有布置则多少要有些调整。元水军虽不可能在汉水占到便宜,但刀不快悬着总是危险,于夺占武汉三镇也是个不确定因素,为此方少云才比较着急知道张禧行踪,以此判断他的行动或任务会不会发生变化。
知道张禧到达鄂州方少云放心不少,这时代长途行军时间误差本大,于水军于张禧更甚。这个原因是张禧的部队可能分散太开,集中时间比较长。再一则水军行动速度比陆军依赖大自然几倍以上,顺风顺水一日夜抵陆地行军十日不止,逆风逆水或许比陆地行军更慢几分。
这还是正常情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言太夸张点,但'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是有几分真实的。知道张禧到达鄂州方少云判断元军目的不变放心了,至于为何比预判时间迟到许久他以为自己计算太过理想化,因而没有生疑。
获得张禧的消息方少云欲召回水陆二路侦察小组,再一想就当作一次训练也好。再说元军在汉江已没有了大基地,进汉水一路到襄阳六七百里只会一径向前,而时间也要几天。这支军队肯定会在长江处如鄂州休整一下再进来,让他们侦察个具体日子也好。
等了四天第一份情报送到,方少云一看是说元水军在鄂州一片宽大而荒无人烟的江滩停泊也不奇怪。之后每日一报,但报告的都是元水军在立水寨清理岸滩,这让方少云担心元军计划有变,如果此支水军在夺占武汉三镇及之后占据二江之地会有不少麻烦或不确定因素。
只是方少云虽担心却没有更改计划的打算,之所以敌可能变他不变乃是他的水军还弱小,加攻占武汉三镇计划还有段时间,还可以静坐等待一段时间。另一个他也不相信忽必烈会轻易放弃,在灭宋前放任自己发展。
随后的情报慢慢印证了他的预判,大量的工匠、木头、材料、物资陆续运到外,还有大量的小快船从各处弄来。因为有望远镜侦察员可以在远处山头清楚看到元军所到的物资是什么,连船只改进的细节也能看清楚。而张禧不知道很远的地方有人盯着他的水寨而且看得非常清楚,自以为哨探放到三里之外很保密。
随着元军对船只的改造及所到的物资,方少云明白了张禧的打算。这时他很庆幸自己侦察小组派出及时,不然左等右等心焦不说,等元水军近了才发现他们的企图再想调整战术终究会手忙脚乱一些。
此时情况已经明朗,方少云让水民、水根、展伯远等加水军一些营级干部回来,又召集了方家谷营级以上干部及参谋部的所有人如叶允升也参加了,开了一个战术研讨会。这个战术研讨会就是按现在护卫队与张禧水军的力量,将在汉水大战的设想。
会上几大块拼一起的黑板上画了汉江地形图,再列了二军的兵力数量与构成,另外是双方的武器装备的数量及可能的战术。方少云将这些数字及情况介绍后,亡让众人自由讨论,可以上台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与台下人互相辨论。
因为护卫队还没有打过水战,水军也仅是操舟、列阵、炮击等训练,怎样打水仗还真不清楚,只有拥有火炮而产生的强大自信心。现在方少云要他们研究战术,很多人认为靠火炮一路碾压过去不就行了。
虽然元军这次安装了回回大炮及床弩,但床弩对大船杀伤力有限,回回大炮力量虽强,大船挨几下也有点吃不消的,但作用距离近发射速度慢是死穴。至于火船被炮一轰能接近不多,而护卫队的船也不大怕火烧他们的设想中也是打败元水军问题全无,而想全歼它出了不少点子众人一驳斥成为空想。
方少云成竹在胸只是让众人讨论了三天后各写总结,他这次让大家讨论虽有群策群力的意思,主要还是一次另类教育课。今后水陆二军要配合作战,看看众人中这个意识怎么样,即使这时不开窍经过这次大讨论及战后总结让他们有这个认识会更强烈些。
三天的讨论对方少云整个计划补益有限,然而某些细节方面却也是有些仍然是有所益处。如护卫队的船本来不怕火船,撞过来打不沉因火一大船上的人只能跳水,到时撑开撞开就行,而在汉水护卫队的船大难于回旋。到时四周都都是火船不好办,有人提议用拒马方式。
这事方少云之前觉得仅用火炮可以解决,少量火船引燃自己的船烧起来不可能。有人提议用水上拦马觉得这办法不错,打仗侥幸心理要不得,之前有点疏忽,现在有了办法当然要用。还有人提议用稻草编席混泥浆灭火的办法也很好,价廉物美,方少云准备试试效果。
这次会议一开完各人开始各回岗位,据侦察员传来情报张禧的水军虽未出发,但改装船只之类工作已经在收尾,粮油柴之类正在装进船只,马上就可以出发了,而且是时间也到了十月下旬估计应该行动了。加上情报有二天滞后期,方少云下令各参战部队进入预备阵地。
发布命令未久果然元水军出动消息已经送到,一看出发日期是二天前夜间。因为夜里无法观察也没有想到张禧会有此举,水路的船被落在后面。陆路无法跟踪这是在沙洋能观察到这支水军前,水陆二路侦察小组发现不妥连夜接近侦察后,一起发出的最后一个情报。
对这封情报方少云既满意又不满意,这个时间差没什么好办法解决,但麻痹思想要不得。这是个经验教训暂时还无时间去理会,等这一战之后总结一下对护卫队也是个成熟过程。
不过张禧此举不管赶时间还是什么,谨慎从事的性子不错。可惜他为元人卖命又残杀过太多汉人,方少云再惜才也不会放过他的,千方百计招降并委以重任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