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42500000151

第151章 元军谋划战术

张禧这三路人马都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到大都这个人不仅呈递奏章还负有从各方面了解情况,征求其他有智谋人士的意见。及有可能时尽力向大臣们游说:仅凭张禧现在的兵力恐有不足,应加强水军力量,争取一次消灭护卫队水军并使其难于复兴,而不是仅驱逐了事。

因为要与上层打交道,这人所携钱财最多身份最高,是由他在元军中资格颇老与人交往颇多的最亲信的手下担任。而往新野主要是从中下级军官甚至是士兵口中获取情报,所以能说会道自然熟,会喝能扯还会诱的手下成为首选,所携钱财也不用多。

而往鄂州的人需要细心,这样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到所需要的东西;或还要胆大,如亲自随商船去侦探实情;加上灵活会办事,如收买商人。这一路任务复杂又最重所以人最多,因为他们还有个任务是了解鄂州当地的情况。张禧决定最后的战备工作将在这里展开及完成,所以预先了解工匠、材料等情形也非常重要或者说是最重要的。

这三路人马派出张禧才按部就班地收拢部队,移交汛地或营地,再备了些粮草杂物才慢吞吞沿运河赶到长江边后沿长江溯流而上。这一路都是逆水虽东南风时多不算逆风逆水,可是张禧压着速度到九月底才赶到鄂州。此时郢州失陷的消息早已传遍,他也早就派人去打探过情况。

到达郢州张禧派出的人马基本上都已汇拢过来,得到的消息喜中有忧。首先是喜的方面是,忽必烈接到他的奏章也觉悟派当时派张禧水军过来既正确也有点草率,属于应急性反应,还不够慎重。

首先在陆路派不出大量兵力时,用水军分隔护卫队或将之逼退出襄阳,然后将之封锁于一偶,等灭宋大事完成后再处理的决策从战略上说是肯定正确的。且水军于征宋用处已不大,本来也想筹划它用,所以不必为耽误灭宋之战担忧什么。

从大方针说此举没有错,但从如何打好这一仗方面说还远远不够。首先是护卫队水军实力如何,其次是护卫队的火炮有没有安装到船上等问题还没搞清楚。此时郢州之失陷已经传到,火炮威力已经估算出来了,能砸垮堡楼及垛堞但比回回大炮远远不如。

话虽如此却不能说回回大炮比火炮强,反而没有火炮回回大炮是王者,可现在火炮发射距离及速度都优于回回大炮,后者太笨重移动慢没到火炮跟前就毁坏了,还怎么比威力大小。

回回大炮不行火炮研究倒是有点苗头,实际上这时代火炮虽还没有实用,但相关原理或十分原始的类似火器有点研究与应用。局限于认识不足而带来的投入不足,火器还要等元末才成规模用于战争,此刻方少云用火器狠狠教育了忽必烈,有他珠玉在前为取得武器优势他当然不惜大投入了。

比如一下子最好的铸钟工匠调来了并予以高待遇及开出重奖,其他工匠一下子调集了数百人。这是精兵强将外各种材料都是优先并超额供应,如精铜一下子就拨了十万多斤。

用铸钟工匠来铸火炮因为二者外型最接近,用铜铸造是当时铸铁还不行,只有铁锅但非常脆,这一点常识他们还是清楚的。

不过铸钟工匠铸炮只是模具、冶炼等方面熟悉,用什么样的铜铸造他们还不清楚,该铸多厚也没有一点最基本概念。不计成本与重量固然更容易造出来,但研究可以多花些钱,正式使用却还是要讲成本的。比如说后世美国人研究F35投资数百亿研究行,最后算一下二三亿一架再财大气粗也有点跪了,一门心思在减成本。

成本要考虑重量也要考虑(这二者此时有点一致性,因为铜就是钱。),太重的炮再好也要能移动才行。这样一来越省钱越轻越实用也最危险,这个界限在那里这些铸钟匠可不知道,他们之前研究什么材料声音声音脆,什么厚度或形状声音有何变化。

不过高薪、重奖、没有选择权加他们有铸造火炮的绝大部分知识,唯缺少的经验只能实践中来了。为此他们凭自己的经验设计了几种厚度及材料的方案进行小型火炮铸造与试验。因为讨论及泥模干透实在不易,至今只完成了第一次试验。

这次试验虽然只将一斤重的铁丸打到百步左右,散丸十几步能达到轻弓杀伤力。但这次试验让铸钟匠们掌握了材料及壁厚的基本经验,有此基础就可以大幅改进并投入实用。这个消息让忽必烈及元朝大臣们欣喜若狂,吃一回亏学一回乖,他们也是吃了大亏可现在有可能占大便宜了。为此忽必烈真重奖了领头工匠及参与设计的几个文人如郭守敬等。

忽必烈与元大臣为火炮研究有所成功而欢欣鼓舞,但方少云并不知道,不过若他知道你猜他会什么态度?

气馁?沮丧?担心?NO、NO、NO,方少云认为非常正常并乐观其成。或许有人说这是在说反话其实这完完全全是真话。首先这是一个挡不住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时间才找到门,现在方少云让他们见到门的位置所在可以直扑过来,挡是挡不住的,既然如此负面情绪有什么用,仅是伤害自己而已。

至于为什么乐观其成?理由是方少云生产的火炮、加火药、加使用方法、加射击技术,即使明末达到同一破坏力起码十倍成本,现在元朝等它具备实用程度少说百倍成本。这什么概念?比如美国人F22五亿美元,中国人歼20不到五百万美元,美国人造一架中国人造十架,美国人负债累累中国人军费用不完,到时美国人是继续比造飞机呢还是直接开打呢?

这不定是个好比喻,基础建立在中美这二型飞机性能差不多上,具体如何不清楚。但一架炮有许多指标非常关键,如炮的重量影响到它的机动能力与装备数量。比如说现在方少云的炮连能装备十八架七零炮,元军开发出来的铜炮肯定要重几倍,加上车辆技术差,同样数量的人能装备三架蛮恭喜了。

这仅是重量还有射速射击精度(不算射击技术这软件),射速一是准备时间速度,后世往往是先发制人后发已经发射不了啦,这时还不到这程度,但先挨炮弹终究吃亏,再加上自己才打一下人家打二三下更吃亏。

射击精度不算观瞄手段与技术、不算几何学的计算方法。就仅仅是方少云这里标准化生产,炮弹着落点散布就小;而元军那边泥模生产口径不一,影响后勤运输等外,闭气效率不一就加大散布面。大家对准一百平方米炸护卫队十中七八,元军十中一二,再乘射速、乘装备数量还怎么对轰?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指标,射程才最关键。元军有炮没有用,方少云可以在它的射程尽头虐它。在有如此多优势面前方少云为何会被必然会制造出来的东西瞎担心呢,他只担心自己的装备让元军得到,虽仿造不了让他们进步太快了。

另一个是元军大投入造火炮基本上只会削弱他们的财力,而增强不了多少战斗力。性能指标大弱,使用成本高出百倍,威胁不大,加速元军财力消耗的好事,方少云怎能不乐观其成呢?

只是火炮研究再顺利、让忽必烈再开心,一时间肯定用不上,这是个好消息中坏消息。但好消息也不少,如据乘商船侦探者报告,张禧知道了护卫队只有七十条左右五十吨以上的大船,其中大楼船十二条都停泊在襄阳一江心岛与汉江北岸的夹道中。

自三国后大楼船比较少见,主要原因大概作战效率也不高而制造周期长成本高不合算。本来张禧是不担心楼船的,因为火炮才没有轻视它,但仅有这点儿船还是好消息,汉水不宽火船乘风破浪只要数量多有敢战之士毁之不难。

火船战术在开阔水面比较困难,现在护卫队船大水浅难逃避,这是最佳的发挥之地。且只要风大而顺舵舱可以用厚木板遮蔽,不必如骑兵一样怕散丸轰击,而大铁丸因为船小又在高速运动,不比城墙上堡楼可以慢慢调整又不会移动。

获得这个好消息张禧有了三分把握,但仅有三分把握还不行,经过在大都请教各个军中元老加张禧研究襄阳及郢州二战结果,他认为回回大炮及床弩在水战中可以克制火炮或与之抗衡一二。

如郢州之战护卫队为何要先打掉床弩?其实床弩对攻城士兵杀伤力不大,但护卫队后来立起的高架却不经床弩射。同理床弩射程远,对散布的士兵杀伤力不大,却可以在箭头绑了浸透火油的布射过去烧船。只要火船与床弩放火计划完成,护卫队的船至少可以毁之大半。

这是床弩的作用,而回回大炮的作用是威力大,缺点是移动太慢,但放在船上移动速度快几倍,而砸一下能抵火炮几下。这一来攻坚有火船与床弩,痛打落水狗有回回大炮与床弩,再加接舷战破护卫队水军十之八九能成功了。

张禧将自己研究的战术及需要改造的方案及物资写成奏章快马送大都给了忽必烈,接到奏章忽必烈又召集大臣们研究。这回伯颜作为丞相以他的作战经验认为比较可行,其他大臣也从各自经验认为张禧慎重踏实,而这方案比较可行。

因为自己试验过火炮也详细了解了襄阳与郢州的战斗过程予印证,火炮的神秘感已经消除,现在他们都知道火炮与火枪仅是用火药推动弹丸打人砸物而已。

这次水战处于狭窄的汉水,敌船少而大,火攻比较理想,回回大炮与床弩与火炮比各有不足,但装船上说有近乎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夸张,但补益却是不小。如床弩虽强射远处小目标不行,而船只是大目标;回回大炮太笨重,移动速度太慢,装船上不笨也不慢了。

大臣们大多数赞同不过也有几个人认为有点小戏大做,仅多些火船足够用了。还有管财政的阿合马认为花费太大,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忽必烈还是明智的,最后决定采用张禧的方案,并尽一切力量来确保所有物资尽快到位,让张禧尽快作好准备,早日消灭护卫队水军。无知者无畏,了解火炮火枪虽消除了神秘感,但他知道护卫队现在仅是规模不大,要是让其发展起来城不经攻、兵不经打。等待元人唯有逃跑、造出差不多的武器与扼杀护卫队这三条路,而能否扼杀护卫队此战是一个关键。

同类推荐
  • 十国帝王

    十国帝王

    唐亡之后五十三年间,中原历五朝、八姓、十四帝,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他花却十年时间,读破诗书三千卷,练得沙场杀人剑。起初,他只想在乱世活下去;后来,他想要他的子民都好好活着。命运让他做皇帝,他决定做个好皇帝,结束乱世,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
  • 盛世长哥

    盛世长哥

    图书管理员李峰成功穿越,发现之不是自己的历史。成功的跑错片场,李峰该如何活下去那.....
  • 二十四史在三国

    二十四史在三国

    你有想过携带一本《二十四史》穿越至三国,里面的人物随便你怎么召唤吗?这天,冯瑞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情,他穿越到了三国,携带了一个叫做二十四史的系统,但是他却还需要慢慢解锁章节来召唤人物。且看冯瑞如何在三国事情壮大自己,成就霸业,且看《二十四史在三国》。
  • 回到南宋当皇帝

    回到南宋当皇帝

    话说,这北宋皇帝吃了败仗,只因为这皇帝贪,淫,玩。等不良嗜好导致北宋落魄,让金人占了便宜,这北宋丢了主城,没了皇帝,让南宋皇帝赵括当上了皇帝,可是一个好吃懒惰的宅男却改变了宋朝之命运。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TFBOYS之女主保卫战

    啥子,看个女配逆袭小说也能穿越!?还是过气的女主身上!?看了那么多女配逆袭的书有毛用!?系统你给我出来,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行,穿不回去,本小姐就好好陪你们玩!丫丫的,女主不发威,女配都来逆袭了,看我不把你们打回女二的位置上去!!(这篇文章字数较少,完结较早,所以……就没有所以啦~就当我懒……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 拳击(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拳击(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有职业的商业比赛。比赛的目标是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许多有关拳击的生动记载。
  • 第一万次心跳

    第一万次心跳

    乱法末世,穷途英豪的爱恨情仇。看聂镇东如何绝路厮杀,如何怒海遨游,如何逆天而上!
  • 天生术士

    天生术士

    一个天生术士命的苦命娃,遇到一个既逗逼又无良的吃货师傅,从此踏上了抓鬼、打鬼,间或跟鬼谈恋爱,总之一辈子跟鬼打交道的路;一个纯洁的山村少年,被师傅教成了一个节操碎满一地的渣渣,可偏偏还要担当什么人间大义!看似轻松、充满了喜感的人生历程,又隐藏着多少无奈与苦痛?
  • 圣微尔雅学院:恶魔公主强势来袭

    圣微尔雅学院:恶魔公主强势来袭

    惊鸿一瞥般的短暂,如夏花一样绚烂夏花.火焰,不一样的美丽确实一样的短暂,而生命亦是如此小时候的相遇,会注定两人的一生吗?爱情如同水晶令人赏心悦目,但它很容易破碎。一旦破碎了,留下的却只是伤痕。疼过了是青春,爱过了懂心碎。她是完颜皇室的公主完颜沫琳,他是慕容家族的少爷慕容影轩,却因为小时候的相遇而相爱了面对情敌的挑唆他们会终成眷属吗?敬请期待了。本大在此致谢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盛世子歌

    盛世子歌

    她本是山中无忧成长的沐子歌,为报救命之恩,她为他疗伤,却丢了她的心。他本是凡尘的不败战神百里安,为实现承诺,他护她周全,因她眷恋尘世。当他放她黯然归去,沐子歌以为他们终究走到尽头,却不曾想到他早已将聘礼送至山中,只等她归来待嫁!“沐子歌,告诉本王,心中杀不忍,却又抹不去之人你会如何处置?”“我,我不知道。”“那就把她困在身边,放在心上,永不分离。”前世篇简介“千世孤苦只换与他相遇,你可想好了?”“得之,此生无憾。不得,此生无悔。”
  • 幻想境界的崩坏旅程

    幻想境界的崩坏旅程

    颠倒妄想,如恒河沙一心不动,吾以观复
  • 赤魂刀皇

    赤魂刀皇

    我命由我不由天。重生为夺回前世所失去的不惜屠满门,杀天下。再度踏上王者巅峰。握至宝,踏虚空,渡神劫!
  • 无限之命运之理

    无限之命运之理

    这是部综合了灵魂、意识、魔法、超能力、时间悖论、精气神虚道的假无限,把魔法修真当科学写的假科幻,当神灵迷失,天仙迷情,天地迷我之时,真理又是否存在,其存在又是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