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新野虽然稳妥一些但忽必烈有点心气不顺,于是他让各大臣回去想想有没有更好办法。另外是不是给塔出多少派一些兵力增援,防备护卫队北窜而来。这话也有道理,众人答应考虑向新野等地调派兵力,不让护卫队钻空子。
这时代通讯太慢,忽必烈君臣商议时事情早发生彻底改变,所以他们的议论仍然是空对空,商量半天全都是自说自话一点用也没有。次日忽必烈再接到塔出的奏章心里莫名一悸,拆开一看完大喊一声:''贼子敢尔,我与你誓不罢休!''
此次召集来的大臣没有敢说马上剿灭护卫队的了,因为没有十万军队还真没希望,于是都建议在新野及附近数县驻兵以防其北来。另组织几支骑兵队若其北上,不与交战专袭其后路,逼其退兵。
对这样的建议忽必烈觉得比较实用让大臣们去筹划了,只是这样的计划仅是暂时稳固一下颓势,对真正解决护卫队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时他想到伯颜带着投降的宋皇室及皇家珍宝回大都,于是令人让伯颜先行一步速入宫商议此事。
在等伯颜期间忽必烈一直担心再收到襄阳来的坏消息,不过除了塔出之死倒没有。其实这也能理解,护卫队抓了一万多俘虏加如此多财物要消化,还有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一般要秋天才再开战的,这中间有一二个月缓冲倒正好筹划。
伯颜一到达大都即来见忽必烈,双方见面忽必烈将此事前因后果及塔出作战过程叙述了一遍。伯颜听完又看了塔出三封信后说:''塔出虽有莽撞之嫌但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兵器的话,此战最多伤亡重一点,但护卫队的怪阵必破,而护卫队必灭,因此伤亡大一点也没什么。''
''现在要么水军与其作战胜之他后路不保必退,如此只要水军先封锁汉江与长江再说。但水军不胜只能与他先求和,或封他一个爵位,若他肯接受几个十几个县的食邑对大元也不算什么。不过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打探护卫队火器的秘密,也要造出来,有这兵器大元会扩展更多疆土。''
''至于现在去灭他不说灭宋半途而废,就是军队调动也要不短时间。还有我们内部不稳,这二者比消灭护卫队更重要,毕竟护卫队还弱小,仗着又是我们暂时没有的火器。只要我们的火器与他们差不多,那就是他们原形毕露之时,到时对护卫队如何办还不是看您的旨意了。''
伯颜的一席话忽必烈觉得非常有理,有暂时措施、有长期计划、还有坏事变好事的设计。于是决定按他的办法来,先调回张禧的水军与之一战后再看情况执行那一个计划。
张禧的军队远在襄阳千里之外,从传令到逆水回到襄阳附近的汉江水面至少该有二个月吧,因而襄阳这边暂无战事。对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慢节奏方少云也是无法改变的,因为知道暂时不可能有元军过来他准备先调一个旅回方家谷。这个旅与三旅主要是协助教导营,训练从新占领区召集来的加襄阳地区召集到的六千青壮。
这又是一个战斗缓冲期,这些人将与原六县之地及方家谷区召集到的人组建六十个新兵连。半年后将重新整编部队,到时除教导营升格为旅外,主要是每个旅暂时不配后勤营的话将编制二个骡马化的快速重装营,三个普通步兵营及一个炮兵营,总兵力在三千五左右。
之所以将旅的兵力扩大到这样的程度而不是增加旅的数量,乃是方少云觉得现在是大兵团作战期间,不是分散攻城略地,旅级兵力太少难于担负战役任务。一般协同作战会临时指定负责人,如此做终究有指挥不灵、协调困难的问题,暂时还是加强旅级力量比较好。
在发布这个命令前方少云召来在江边巴巴等待作战机会的方水根,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向他们告知了自己的想法。大的方针是水民的一旅留在襄阳,一是威摄元军可以用军训方式去附近地区溜达溜达。但主要任务守卫城堡及将襄阳城、樊城及能拆的一切都拆了运过江去。
水根的二旅仍然驻扎在原地,一是协助守备营守卫新占领区;二是万一元军大举过来协助水民作战;三是建设新区的道路;四是在秋收前向汉江下游再占领二到四个县,为下一步计划打好基础。
水军二个大队已经扩大不少,这飞鱼岛造船基地主要是造大船,这是为下一步计划准备的。而现在元军肯定不会死心,调水军过来作战想用水军优势至少将我们驱回汉江南岸是必然之举,所以要多训练水战作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三旅、四旅协助教导营训练新兵员,三个月后先扩编,整训三月后一二旅与教导营同时扩编。再训练三月就是下一步计划启动之期。这期间三个水军大队要装备完成及进行一定的扩编,至于扩编规模则看造船能力。
此次扩编后连水军护卫队将有一万七八军千主力军,原守备军加表现好的原邓州新签元军及襄阳军民中挑选一部分人至少可编成一万以上守备军,编制二十多个守备营。而守备营随时可调入主力部队充当后勤营。另外还会有一些新兵连,数量要看二旅这次新占地区大小、人口众寡。
另外襄阳这边的工匠要调查一下,方家谷区有需要优先送去,其次找个江心岛建个工业基地。有了这个基地今后大部分非军工产品就可以就地解决,减少运输量。因为堵河水流季节性变化较大,虽不是季节性河流但运输能力局限大,今后军工产品运输量会越来越大,要提前作好准备。
这个会议参加者是人人兴奋,事业是欣欣向荣、手下兵是越来越多谁不开心,唯展伯远虽然更兴奋却有不同意见。实话说他在来襄阳路上一直到现在还有点晕晕乎乎,来的路上他不看好能占领襄阳,结果是护卫队轻而易举就拿下来了。他跟在方少云身边见护卫队夜行军几乎百步难辨、过护城河羊皮筏浮桥、听音木桶、登城便梯等等不禁感叹这打仗还真是要靠技术啊。
之后见方少云拆城墙建城堡群觉得这办法确实可行,守不了襄阳守一小块岸滩恶心你也好。及知元军将有四万多来剿他以为城堡已建成方少云肯定会回军避战的,面对十倍以上敌军项羽、李成孝再世也难敌的。当方少云开会说他决定掂一掂元军份量他是想反对的,因此阵依托城堡群为屏障不算太冒险而没有提出来。
此后二战前一场一开始他看得心惊肉跳,心里有点埋怨方少云弄险,有了好武器也不该如此诱敌戏敌,弄得对方恼羞成怒,这样多的骑兵冲过来速度快呀!杀不胜杀冲到面前就麻烦了。其实他白担心了,炮台前面是蜜蜂窝似的陷马坑,V字内有深沟加陷马坑,元军怎可能冲杀到护卫队士兵面前、万一有幸冲到沟边用弓箭与枪对射输赢之数还要说吗?
看到火炮轰击下元军再难寸进,而尸体不是铺满而是叠满地面展伯远知道已经胜了,而且是超级大胜。这原因是炮火足以抵挡骑兵,方少云弄这噱头就是没有太多炮才将他们引进一处来消灭。
对方少云连续作战晨袭元军的计划展伯远是赞同的,落水狗打打无所谓。虽然四千对三万不成比例,但元军惊魂未定,估计只能在营中白挨揍了。那知火箭一出元军更加恐惧,塔出一伤只能败逃,这次战果竟然超过白天激战。
此战一胜他以为方少云会调来兵力乘胜前进,不料休息几天方少云拿出这个计划让他有点想不通。之前明明很冒险他却干了,现在明明是个好机会他却没有顺势而为。若是搞得好这次占数十个县是小意思啊。因他想不通会议一结束就去找了方少云。
方少云见展伯远一脸便秘便知道他的意思,问:''想不通?''
见展伯远欲张口方少云一挥手说:''不是你一个人想不通,只不过他们听惯了我的安排而已。你肯定是想说乘此良机打下数十个县也是小意思,这话对。但我们要用多少兵力去守呢?或许你会说征兵训练,但此地残破而恢复不易,这数十县暂时不是我们的果实而是我们的负担。''
''且夺了这块地盘元军肯定会来反复争夺,我们的武器与弹药都消耗在这里耽误其他地方发展的时间,这你认为是合算还是不合算?比如我们现在先去夺这两江中间的地方,这些地方虽然山多人少,但基本上未经战乱也没有人来争夺。''
''若下一步扩张计划完成,只要有百万人口、只要有一年时间,我们就可以扩编出五万以上野战军来,你说这二者比较你选那一条?''
''或许你可能会说二者并行不悖,这样说也有点道理,但前提是我们的军工生产能力有限、生产原料储量更加有限。消耗大了对真正的大战略反而产生延误,如此乃是拣了芝麻扔了西瓜。还有我们咄咄逼人,可能将元逼得无路可走而与我们拚命更加不妙不是。''
展伯远听到这一席话才明白方少云不是没有考虑过乘虚而入的可能性,而是从大局出发不占小便宜。而自己恰恰只看到小便宜,甚至是想凭一万多人打到元大都去,现在才知道自己有点想当然了。因为即使一万多护卫队能敌二十万元军一路消耗也难持久的。考虑到自己的不足他提出留下先协助水民,看到他的转变方少云很高兴地同意了。
就在方少云安排好一切准备离开前他接到父亲一个消息说吴铁口有密信,因为密码本在家里,他让父亲译了送过来。如此做是因为回到方家谷要好几天,信号传达只要一二小时,现在新占领区信号台早建设好了,吴铁口久未来信若事紧急等回去耽误时间。
等吴铁口的信一传到方少云一看急是不算急,重要倒是也重要。吴铁口的信首先庆祝他夺占襄阳,也为他老眼不昏花而自得几句。少许闲话后他的正事是告诉方少云那个蒙人千户经他挑拨决定参加蒙人内部叛乱,已经联络上相关人了。
但叛乱方缺少兵器千户也只能干着急,听到襄阳大捷他才想到这事,为千户出谋画策说可以代为说项。这是通由千户特派人的快信,他之后先到襄阳,最好双方在襄阳会面以节省时间。
吴铁口要来方少云当然只能推迟行程,让二旅先行了,他没事先常在造船基地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