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1)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惟象无形,窈窈冥冥,寂寥淡漠,不闻其声,吾强为之名,字之曰道。”
千百万年,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忆往昔三教同尊,三清并立,如今截教、阐教接连覆灭,仙神逆转,神盛仙衰,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接连隐世不出,太上老君一手创立的道教则遍布天下,出家求道之人,不可胜数。
昆仑仙山,极西之地,白虎为尊,自崛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今,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惊才绝艳之人辈出,如今掌门清玄真人更是天纵之姿,带领昆仑山在百年之内再续辉煌,在十五年之前的中原论剑之中由其他三大门派共同认定为天下道教领袖门派,昆仑山也由此步入五百年来最鼎盛时期。
此刻就在昆仑山之东百八十里处,一处树木丛生之地,斜坡一片草丛之中突然散发出阵阵金光,直将此处应得光亮,那金光微微颤动,后浪推前浪,金光愈盛,将整片天空映得金黄,绚丽无比,不少虫蛇虎豹抬眼望来,观那滔天金光心中大震,须臾间红了眼,有成千上万的毒蜂,还有狰狞凶怖的虎狼,巨蟒、人熊、飞雕、盘蛇……不论是飞的跑的,吃荤吃素的,甚至还有兔子、山鸡什么的,全部不约而同向着金光所在奔扑而来,一时间,鸡飞狗跳,蛇行鸟飞,虎奔狐突,方圆百里风起云涌,躁动不安,百兽发足,滚滚如潮。
就在这片树林之上,正有一仙人,他本是那昆仑山北斗峰掌座宁妄真,人称“空玄真人”,正架云返回昆仑山,经过这树林之时,突然见那天边金光大盛,随即百兽行迹也一反常态,不觉大惊。
“难不成,是有异宝出世?”宁妄真按落云头,心中猜测,不免激动,竟险些散去架云之法,随即急急踏云而去,百里之遥呼啸而过,定睛一看,却是那斜坡一片杂草之中金光大盛,几近极致,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金光四周,竟有无穷无尽的虫蛇虎豹,诸如虎豹狮狼之辈,前腿弯曲着地,后退直立,尾巴夹紧,嘴巴埋在沙土之中,透过沙石的过滤发出“呜呜呜”的叫声,看那动作神情,分明是在对着金光顶礼膜拜,一脸敬畏和虔诚,宁妄真惊得直接从祥云掉落,摔了一个倒栽葱,发出“砰!”的一声响,但那百兽却充耳不闻,目不转睛,只是颤颤巍巍地伏在地上。
宁妄真惊疑不定中勉强站起,也不清理道袍污物,瞠目结舌的看着眼前惊世骇俗之景,心中猜测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可以镇控百兽的法宝?这般想着,他大气不敢出,蹑手蹑脚往金光处而去,那金光似乎因为百兽的前来而黯淡了不少,至少已经无法将天穹给照亮了,走近一些后,他脚边的一只三尾灵狐斜睨了他一眼,观他竟不跪拜,勃然大怒,猛得弹跳而起,挥爪刮来,顿时阴风阵阵,宁妄真猝不及防,向后猛得一退,却踩到一块松动之石,石脱土出,宁妄真重心全无,忍不住“啊!”的一声扑地而倒,跪在地上,那三尾灵狐观他跪拜下来,这才熄了怒气,复又拜好。
宁妄真本想站起,但不知为何还是未站,干脆向着金光跪着爬去,那百兽见他跪拜,便也不再理他,他便顺利爬至最前方,那金光愈发微弱,他定了定神,轻轻伸出手拨开几株青草,定睛看去,只见那金光不知何时已消失全无,而那草丛之中竟有一婴儿,五官皆备,四肢俱全,肌肤白嫩,如同粉面,赤身裸体躺在那泥地上,双目紧闭,呼吸和缓……睡……睡着了。
宁妄真细细看着,竟看的痴了,忍不住伸手向他小脸抚去,那皮肤如白玉一般,摸着温暖平滑,宁妄真愣了许久才清醒过来,又看了那孩子几眼,伸手从衣袍上撕下一片干净布片,将那孩子裹起,这才抱着那孩子站立而起,百兽皆惊,宁妄真对着那百兽冷哼一声,凭空一抚,衣袍猎猎之中飞升而起,祥云凝结,他向着昆仑山飞身而去,架云之中也是忍不住多看那孩子一眼,心中竟有种异样的感觉,手中抱着的似乎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块璞玉,能让百兽臣服的璞玉!那百兽见他把那孩子抱走,这才徐徐散去。
不消片刻,远处一座通天雄山映入眼帘,山体一峰直入云霄,山腰处有一圈淡淡的紫气环绕,那便是掌门所在的紫气峰,宁妄真不假思索向着紫气峰顶峰而去,化作一道长虹,耳畔竟是风声呼啸,他依着雄壮的山峰垂直而上,同样插入云霄,那一道长虹,似乎将天地都连为一体,宁妄真屏气凝神冲霄数百丈之后,这才重新架起祥云,落到紫气峰上的太极气海之上,太极气海终年有无尽云雾弥漫,在这气海之上,筑有一太极台,上有一尊石雕,高有三丈六尺五寸,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周围长二丈四尺,按二十四节气,雕刻的正是昆仑山开山祖师昆仑老祖,翩若惊鸿,矫若惊龙,气贯长虹,威压千古。
宁妄真在广场上散去祥云,步行穿过云海,抬脚上殿,一名面容清秀的护殿弟子行了一礼,道:“弟子拜见掌座,请您稍后片刻,弟子进去通报一声,还望见谅。”说罢拱手一礼,阔步入殿而去,宁妄真心中虽然亟不可待,却也只能按下激动,耐心等候。
那清秀弟子入殿而去,见掌门及诸位掌座皆在列,行李后道:“禀掌门,北斗峰掌座宁妄真求见。”
大殿之上,阶级层层,排列之上,越后越高,大殿之后,墙上挂一横幅上写“道法自然”四个大字,俊秀飘逸,龙飞凤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横幅之下雕刻着一副太极图,太极图之下便是掌门清玄真人之座,左右两列分别是昆仑山五峰掌座之位,只是在那写有“北斗峰”的九华玉椅之上,却是空空如也,清玄真人见那清秀弟子走进来,便已猜出几分,如今听他亲口说出,喜不自禁道:“宁师弟说他今日午时可回,果然丝毫不差,快快请他进来。”
这时其他四峰掌座也是笑逐颜开,坐在标有“南斗峰”的九华玉椅之人,是为灵玄真人,他大喜道:“宁师兄此次去崆峒山参加他掌门更迭大会,那崆峒山新任掌门竟然出言不逊,还扬言要与宁师兄比试一番,宁师兄上三拳两脚将其打倒,可谓是大涨我昆仑山声望,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说罢一挥袖,满是笑意的眼眸中一丝阴冷稍纵即逝。
“那是那是,宁师兄何等资质,不过二百年便修为至“三花聚顶境(2)炼精化气”,普阅周天之人,也唯有掌门师兄可胜他一筹了!”说话的是“水鹤峰”的明玄真人,他亦是对宁妄真赞叹不已。
说话间,大殿中进来一人,在汉白玉砌成的地面上留下一道狭长的影子,宁妄真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疾步走入,面露惊喜之色。
而清玄真人五人早已肝胆俱裂,他们本皆站起想要说几句体面话,但当他们看到宁妄真手中的孩子后顿时五内俱焚,如同被掐住脖子的公鸭,一个个又全都震惊的瘫软在玉椅上,震惊到无反复加!
“宁……宁师弟,这……这孩子……”清玄真人胡须一阵哆嗦,话也说不利索了。
这简直是难以想象,宁妄真不过是出外一个多月,竟然连孩子都有了,难不成……是早就在外生下的私生子?今天打算和他们摊牌了!清玄真人几人脑中飞快的闪过这一系列念头,却见宁妄真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少顷,清玄真人几人才搞清楚了前因后果,不禁暗暗惊奇,明玄真人半信半疑道:“你是说,这个孩子是你在昆仑山百里外处发现的而且还有滔天的金光更有百兽朝拜?”
“这……未免有些虚假了。”灵玄真人摇摇头,一脸不信。
清玄真人观宁妄真脸色如常,不似说谎,便道:“你把那孩子拿来与我一观。”
宁妄真依言将那孩子托了上来,几名真人探头探脑,一阵嘀咕。
“这孩子白白嫩嫩,好生可爱。”明玄真人看那孩子相貌脱俗,忍不住说道。
“这孩子一直在睡觉吗?”渡云真人观那孩子紧闭双目便问道。
“却是如此。”宁妄真也很奇怪,这孩子怎么一直不醒,就连方才在扶摇直上紫气峰时都没醒,这就有些奇怪了。
清玄真人起身而来道:“既然他出生伴有金光,能令百兽臣服,定有不俗之处,且让我看看他资质如何,若他资质尚好,可收为弟子调教,若资质太差,那就下山找户人家送了吧。”这说罢已走上前来,几名真人纷纷为他让开路来,清玄真人一捋袖袍,食指中指并立点在他天门穴处,一道灵气便从天门穴入他体内,在那孩子体内飞速游荡了一圈,复又回到他指尖。
“怎么样?”空玄真人宁妄真第一个问道,心中竟是有些担心。
明玄真人几人皆是不出声,看了一眼那孩子,抬眼向清玄真人望去,心思不一。
——————
(1)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道教最高神,因而称为太上老君。住在兜率宫炼金丹,常骑青牛。
(2)三花聚顶:人花-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种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
地花-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畅通,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
天花-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境界,则金花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