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玄真人愣了几息,忽的大喜道:“不得了了,不得了了,这孩子……竟然是先天生有九窍八孔!”
“先天生有九窍八孔!”一言既出,四方皆惊,六名真人全都禁不住颤抖起来,既为掌门所说,则断然无疑,那么……众人皆看向那孩子,咽了一口唾沫,气氛随着清玄真人的一句话忽的凝重起来。
有道是“凡有九窍八孔者,皆可修仙。”然凡人寻常只有七窍,莫说九窍,便是八窍也极难一见,所以修道者的第一修炼境界便是“九窍八孔境(1)”,而这孩子先天为九窍八孔,直接超越了同龄人近十年的修炼!
宁妄真心头一跳,忙把这孩子往紧搂了搂,对清玄真人道:“掌门师兄,如此万年一遇的人才被我大昆仑所得,真是可喜可贺,师弟我定呕心沥血栽培于他,假以时日,此子定是我昆仑山支柱!”宁妄真先发制人,余下几人皆目露不悦。
灵玄真人脸色一变,沉着脸道:“师兄此言差矣,如此天赋异禀之辈,万年罕见,我南斗峰气正灵纯,不论是内功神通还是丹药灵石,皆能满足与他。况且此子阳气见旺,北斗峰阴气太重,阴阳二气冲突,若是调和不得,岂不坏事?”他说罢嘿嘿一笑,言下之意就是讥讽宁妄真收了许多女子为徒。
宁妄真的脸顷刻间憋为猪肝色,却是一言不发,只是紧搂孩子。
“话岂能这般说。”明玄真人一脸凝重道“既然二位师兄争执不下,难以决断,不如改日再商议,暂时先将此子寄存我处……””
“去去去!”渡云真人一把将其退开,对清玄真人道:“掌门师兄,我万玄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如就把此子……”
玉鼎真人一把横插过来,对渡云真人的说法嗤之以鼻,道:“此和山清水秀有甚干系?你万玄峰弟子已有数百,亲传弟子也有十几人之多,最好少打此念头!”
清玄真人干咳一声,老脸微红,道:“还是把这孩子交与我来栽培引导吧。”
“什么!”正在据理力争的几个真人脸色大变,明玄真人忙道:“掌门师兄,我看还是算了吧,您日理万机,哪有功夫栽培弟子,不如还是交给我来……”
“我渡云在此发誓,定然倾尽毕生心血栽培此子……”
“你发誓又有何用?此子定然得拜我为师!”
几人各怀“鬼胎”,争执不下,正喧闹时,宁妄真怀中的那个孩子,不知何时已然睁开了眼,睁眼之间,仿佛有华光流转,精光爆射,说不出的深邃。
“孩子醒了!”渡云真人理由不通,一阵语塞,被明玄真人等说的哑口无言,正郁闷时,忽见那孩子睁开眼正瞧着他,立时便暴喝出声。
“啊!”其他几人俱是一惊,抬眼望去,见果真如此,纷纷凑上前去,七嘴八舌的吵嚷起来。
“孩子啊,我是你师父,你仔细看看。”渡云真人欣喜道。
“师弟你……”灵玄真人只恨慢了片刻,随即也道:“别听这老头胡说八道,我才是你师父。”
清玄真人被他们吵的头都大了,一拍桌奋起道:“吵什么!你们拿折天殿当什么了!这是你们闲聊吵闹的地方吗?!”毕竟是掌门,一席话出,便有浩荡的威严,其他几名真人皆安静下来,面露愧色。
清玄真人威严的扫视一圈,沉吟了片刻后道:“既然这孩子是由宁师弟带回来的,便自当由他来调教,好了好了,都散了吧。”说罢一挥袖袍,转身退入后堂。
几名真人唉声叹气中作鸟兽散,纷纷眼红宁妄真,而宁妄真本人则是眉开眼笑,架起祥云便回到了北斗峰。
昆仑山北斗峰,拔地而起冲霄千丈,高山流水,流云野鹤,一副出尘之地。宁妄真作为北斗峰掌座,虽然峰中有数百弟子,但真正由他教导栽培的弟子,仅有四个,这边是亲传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区别。
北斗峰有七大神殿,以北斗七星君(2)命名,分别为贪狼殿、巨门殿、禄存殿、文曲殿、廉贞殿、武曲殿、破军殿,此刻就在文曲殿之中,宁妄真一袭青袍,对着面前已有五岁的宁小折慢声道:“小折啊,即今日起,便是你踏上修道之路的起点,为师念你尚幼,姑且先传你吐息纳气之法,长此以往,对你日后的修炼大有裨益。”
宁小折把玩着手中的拂尘,不以为然,看样子丝毫没听宁妄真讲话。
宁小折之名,是他取之,以“宁”为姓,折天殿的“折”为尾,中间加一“小”字组之,也有刚过易折之意。
宁妄真自顾自的讲起来:“吐息之法,有一口诀,背熟此诀,依诀而行即可,为师且说与你听: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摇天柱。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顿。以侯神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口诀十二段,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宁小折“啪”得一声将那拂尘掰断,嘿嘿笑了起来,宁妄真心头随着那“啪”的一声猛得一跳,不禁叹息一声,此子虽说天资绝顶,但还是太过幼稚,也罢,再等他三年……
有道是“山中不记岁月”,转眼间三年过去,亦是文曲殿中,已有五尺九寸多长的宁小折眉目上少了些稚气,多了些灵动,他如老僧坐定,默念那口诀,只觉得体内灵气如龙行虎奔,身子逐渐发热,直消了一个时辰有余,宁小折才缓缓站起,体内灵气也平静下来。
这道家吐息之法果然成效明显,每次运转只觉得体内灵气浩浩荡荡,随即一股暖流从丹田而生,周游全身,每每运功,从不间断,倒也是神奇。
宁妄真就站在不远处看他,观他站立而起,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处之泰然道:“这吐息之法闲来练练就好,厚积薄发,倒也功效不小,现在为师来传你我北斗峰无上真经——《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简称《北斗经》(3)!”
“北斗经?”宁小折闻言不禁露出心驰神往之色,挠了挠头后,问道:“就是那个炼成之后可以移星转斗的大法?”
宁妄真微微一愣,讶然道:“你怎会知晓这些的?”
宁小折满不在乎道:“都是听师兄师姐他们说的。”
宁妄真微微颌首:“你事先了解一些,也是件好事,,此法修炼困难异常,修炼之时,必须在夜间北斗七星闪耀之时,修成之后,移星转斗,摘星拿月,堪称无所不能,你须得仔细倾听,用心修炼!”
“又是老一套……”宁小折歪着头撇撇嘴,这宁妄真传他吐息之法时也是这番说辞。
“北斗真经分七个境界,瑶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每个境界又分初中后期……”
宁小折不禁感慨道家先贤的智慧,这《北斗经》大气磅礴,精妙无比,炼至瑶光境,便可脚踏七星,依阵步法,炼至开阳境,可凭空拈物,御剑飞天,炼至玉衡境,可万物合一,一化万物,炼至天权境,可虚空踏步,缩地成寸,之后境界,因昆仑山历代掌座最高也只修炼到天权境后期,所以天玑境玄妙无人可知,就连那《北斗经》上也未曾记载。
宁妄真讲了一阵,顿觉口渴,便一挥袖袍,九本古籍落在他手上,道:“该讲的不该讲的,为师俱已说了,这几本古籍有助你修炼《北斗经》,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个月后看你成果。”说罢足下一点,轻轻腾空而起,祥云凝结,顷刻间飘远而去。
“仙人啊!”宁小折看那一手架云之法异常心痒难耐,恨不得现在便架云去翱翔一番,他叹息一声,复又奋道:“只要我修炼了这北斗经,一定就可以与师父一般厉害了!”说罢低头向那古籍看去。
这九本古籍分别是《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抱朴子》(4)、《春秋运斗枢》、《洛书》(5)、《河图宝录》、《北斗治法武威经》、《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6)、《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心经》(7)以及《云笈七签》(8)。
——————
(1)九窍八孔:《周礼·天官·疾医》:“两之以九窍之变。”郑玄注:“阳窍七,阴窍二。”九窍---即双耳、双目、双鼻、口、****和****;八孔是指虽有九窍但只能看的见八孔,因为还有一个孔被不明物体从里面堵住了。
(2)北斗七星君: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天枢)
北斗第二****巨门星君(天璇)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天玑)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权)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玉衡)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开阳)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摇光)
(3)《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简称《北斗经》,是道教名著之一,常为终南山道士所学,其中云:“家有北斗经,本命降真灵。家有北斗经,宅舍得安宁。家有北斗经,父母保长生。家有北斗经,诸厌化为尘。家有北斗经,万邪自归正。家有北斗经,营业得称情。家有北斗经,阖门自康健。家有北斗经,子孙保荣盛。家有北斗经,五路自通达。家有北斗经,众恶永消灭。家有北斗经,六畜保兴旺。家有北斗经,疾病得痊瘥。家有北斗经,财物不虚耗。家有北斗经,横事永不起。家有北斗经,长保亨利贞。
(4)《抱朴子》:抱朴子,道家典籍,作者为晋代的葛洪。抱朴是道教术语,源于《老子》的语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洛书》: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洛书与河图不同最早只有八个由三条虚实相间的直线组成的图形,分别代表乾、坤、坎、离、兑、巽、艮和震八卦,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后来又有周文王的后天八卦,文王还据此演绎出八八六十四卦。
(6)《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生真经》:撰人不祥,约出於宋元。假托元始上帝为宝上真人说玉清紫光夫人本生故事,劝人设醮持诵《九光真经》,祈求智慧福寿。
(7)《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心经》:撰人不祥,其中云:太极分高厚。轻清上禹天。人能修五道。身乃作神仙。行已三千数。时定四万年。丹台开宝笈。金口永流传。
(8)《云笈七签》:《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