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夺厚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摘自《山海经》(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混沌初开,孕育神灵,虫蛇虎豹,猴马犬鸡,更有机缘巧合,凡禽吸纳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化而为尊,或吐息烈焰,焚毁八荒,或开山裂地,翻天覆地,天地悠悠,一片动荡。
创始元灵有四徒,分别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陆压道君,四神存世万年,眼观天地有变,各临凡间,降妖伏魔,修天补地,女娲娘娘孤单的紧,便普阅周天之物,依照灵长类(3)挥土造人,凭空捏造,人类初始,即掰竹为棍,炼石为刀,天雷降下神火,凡火寄世,后天崩地裂,女娲炼石补天,又过数万年,现出炎黄部落,又有夏、商、周等王朝相继出现,直到数千年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4)之间形六界人鬼仙魔神妖,中原大地,逐渐形成了以修成天人合一境界为主旨的修仙门派,如雨后春笋,节节而起,林立中原,分别以昆仑山、崆峒山、蜀山、青城山为首的四大门派,其中昆仑山为天下正道之首,四大门派虎踞龙盘,威震天下。
域外星空,撕天裂地的域外罡风大作,横行无忌,将域外漂浮的陨石切割为齑粉,流星火雨铺天盖地,在域外虚空之中穿梭,破开星云,焚毁黑洞,两股毁天灭地般的自然之力将域外搞得动荡不止。
黑暗的太空之中,远处密密麻麻布满了星光,熠熠生辉,显得神秘而奇异,近处,虚空之中异彩连连,祥云、和光合为一体,三道巨大无比的人影显现出来,散发出漫天彻地的天元之气,竟逼得那罡风和流星火雨不得不绕路而行。
为首一人头顶圣环,身披七十二色,坐在一只苍身牛头,腹生一足的神兽之上,他两手虚托,一阵祥和之气氤氲,十件气势磅礴的法宝悬浮,从那法宝之中激射出万丈金光,没入黝黑的太空深处。
他左手一人身着八卦道袍,白须飘飘,骑着一头青牛,那青牛神俊异常,立足祥云之上,他左臂处套着金刚镯(5),手中托着一樽核桃大的炉鼎,炉鼎底部刻画着精妙的太极图,右手秉持拂尘(6),神色凝重,目不斜视。
他右手一人衣袍猎猎,气度不凡,手持玉如意,脚下踏着四柄宝剑,正是那名动天下的四宝剑(7)。
此三人正是鸿钧老祖的三个徒弟——三清!(8)此刻三人齐聚,目光皆向元始天尊手中的十大神器望去,太上老君观后微微颌首道:“十大神器,果然不同凡响,皆是足以毁天灭地之法宝,炼制成为“三十三重天丹”定能助师尊冲破桎梏。”
元始天尊二人亦是如此,皆问道:“师弟,八卦炉可有备好?”
“这边是八卦炉。”太上老君手臂微微一抬,那核桃大的八卦炉脱手而出,迎风见长,须臾间化作磨盘大小,那底部的太极图也放大数倍,那八卦炉恰巧落在阴阳二气之中,一阵虹光从八卦炉中冲起,喷涌而出,折冲宇宙,整个太极图的纹路犹如被精光描绘了一般,虹光流转,熠熠生辉,元始天尊二人见了目露喜悦,禁不住暗自点头,若说这炼丹之术,普阅周天恐怕也无人可超越这师弟了。
太上老君侯了二十四息后,猛得推掌打出八道青光符箓,那符箓无风自动,忽的燃烧而起,悬浮于八卦炉之上,随即鱼贯而入,八卦炉之中突然传出一声闷响,先前黝黑的孔窍之中火光大盛,八条上古炎龙从那八卦炉孔中探出头来,炉中腾腾焰起,烈烈火生,炽烈炎龙冲霄而起,腾空不知多少万丈,太上老君忙念了个诀,招来几条冷龙,这才遏制住那火势外涌,他急道:“二位师兄快将那法宝之精气抽离,听我号令注入八卦炉!”
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二人听了,各自取了五件法宝,以吞噬之力将那神器中的精气抽离而出,装在琉璃盏之中,只等太上老君启齿。
太上老君凭空一拈,手中便多了一物,正是那炼丹用之芭蕉扇(9),他持扇微扇,刹那间狂风大作,呼啸震天,八卦炉中之火更甚,风涨火势,火助风威,那孔窍只中铺喷涌出无尽真火,无论金木水土,即见即燃,此火在三昧真火(10)之上加入九龙神火,幽冥鬼火,地心烈火,焚天烧地,无所不能。
“震门!东皇钟!”太上老君对着乾门方位一扇,那真火忽得冲霄而起,狂风涌入,余火尾随,那震门方位竟是空缺出来,元始天尊听得一声暴喝,手掌一动,琉璃盏中激射出一道金光,不住颤动,注入八卦炉之中,顷刻之间,那真火全部内敛,奔腾咆哮的真火对着东皇钟肆意燃烧,烈火熊熊,青烟冒从巽门方位冒出,老君又喝了一声“坤门!女娲石!”说罢对着坎门扇了一扇,那坎门火势大盛,老君又对着离门一扇,立时火焰内敛敛,离冲坎位,坎补乾门,乾坤相对,灵宝天尊催动神力,那女娲石之力便注入坤门方位之中,老君连环变幻,叠加火势,或直挫其锐,相反相对,或顺流而下,以火御力,不消一盏茶时间,东皇钟、女娲石、昊天塔、轩辕剑、炼妖壶、伏羲琴、神农鼎、昆仑镜、盘古斧、崆峒印十件上古神器从各个不同方位打入八卦炉之中。灵宝天尊祭出四宝剑分镇东南西北四个阵脚,手中玉如意悬浮八卦炉之中,散发出阵阵青光,如罩子一般罩住了八卦炉,元始天尊则是运用神力,为老君挡住域外罡风和流星火雨。老君手捏法诀,掌风阵阵,或烧符炼炉,或合掌念诀,操纵真火熔炼十大神器之力。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便是十万年而过,三位天尊竟是如十万年前一般,除了老君在施法作诀,其他二人不动分毫。十万年过去,那八卦炉之火终得愈发微弱,而炉鼎中的金光却是愈发耀眼,待无尽真火彻底熄灭,悠远磅礴的上古之气呈辐射状滚滚而去,那十大神器之力,赫然已被炼成了一枚木盆大的金丹从那金丹之中激射出万道金光,老君激动得胡须乱颤,伸手去取,不料手指一碰,竟传出一股大力将他掀飞出去,元始天尊二人见状赶来,却观那金丹忽的从八卦炉中跳了出来,金光炸了几炸,竟消失不见!
老君一拍脑袋大惊道:“不好!这金丹生了灵智!十大神器之中盘古斧可穿梭太虚,这金丹定是远遁了,快追!”说罢手忙脚乱架起祥云,往那金光消逝之气飞身而去,元始天尊二人亦是大吃一惊,各架祥云,往不同方位追去。
那金丹凭空一越,直越了千百万里,直至仙界,金丹在虚空之中纵横驰骋一番,沾了不少虚空之气,金光随即愈来愈弱,不消片刻,即金光全无,那金丹猛得破裂开来,从出激射出一道金光,落入凡尘,化作一名婴儿……
——————
(1)《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灵长类:生物进化的系统分类,最高的一类为灵长类,其中最进化的是人类。
(4)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
(5)金刚镯:最早出自《西游记》,是西游记所有宝物中最强悍的宝物。乃是太上老君化身老子下凡时,炼制出的一件无上宝物。在化胡为佛后,老君将立佛功德融入金刚镯内。
(6)拂尘:俗话叫甩子,又称拂子、麈尾、云展。乃将兽毛、麻等扎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尘埃和蚊虫等。而在道教的体系里,拂尘是道场中的一种法器。
(7)四宝剑:即诛仙剑、戮仙剑、绝仙剑、陷仙剑,统称“四宝剑”,合可组成“诛仙阵”,威力无穷,变化多端。
(8)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诸天天界中最高者;也是道教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合称。
(9)芭蕉扇:神话传说中的无上宝物。昔日天地初开,昆仑山上有一株芭蕉树。在历经千万年,吸收日月阴阳后,芭蕉树上结出了两片芭蕉叶,一片至阳,一片至阴。后来,两片芭蕉叶成熟,化为了两片芭蕉扇。不久,太上老君取走了至阳的那把,冥河老祖取走了至阴的那把。冥河老祖座下有一名弟子,名唤“铁扇公主“。冥河老祖甚是喜爱,便将至阴芭蕉扇赐给了铁扇公主。
(10)三昧真火:又说是天地人三火。木中火,凡人燃木取火,是为人火。石中火,熔岩化石为火,是为地火。空中火,雷霆击空化火,是为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