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老年肥胖中年以后的人容易发胖,这往往是衰老的先兆。中老年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是中年以后身体热量消耗逐渐减少。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引起肥胖。妇女在绝经期后内分泌功能减退,新陈代谢率降低,加上生活条件改善,体力活动减少等也易致肥胖。中老年人肥胖者,其脂肪多沉积于腹部,出现“向心性肥胖”,易并发冠心病、高血压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危害肥胖者的健康,缩短人的寿命。中老年人常饮啤酒者容易发胖,不常运动者容易发胖。所以,中老年人要注意运动锻炼和进行一定量的体力活动,注意控制自己的进食量,以七分饱为宜,以避免超重和肥胖症的发生。
8.肥胖症中医如何分类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人过关系密切。与人活动减少及脾胃功能盛衰,痰浊血瘀有关。还与内伤七情,脏腑功能失调、湿浊内停、痰浊有关。
1989年我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中医肥胖症分型标准,将肥胖症分为五个证型。
1.脾虚湿阻型患者表现为肥胖,水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舌苔薄腻,舌质淡红,脉沉细。
2.胃热湿阻型患者表现为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大便秘结,肢体沉重,口渴喜饮,舌苔腻微黄,舌质红,脉滑细数。
3.肝郁气滞型患者表现为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月经不调,闭经,失眠,多梦,舌苦自或薄腻,舌质暗红,脉细弦。
4.脾肾阳虚型患者表现为肥胖,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脉沉细无力,舌苔白,舌质淡红。
5.阴虚内热型患者表现为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舌苔薄,舌尖红,脉细数微弦。
9.肥胖症临床表现为何种形式
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基本临床表现是体形肥胖。继发性肥胖症的患者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表现男女各不相同。女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例如下腹部、臀、大腿部位。这种肥胖称为梨型肥胖。男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这种肥胖又叫苹果型肥胖。一般来讲,苹果型肥胖体型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性大于梨型体型肥胖者。
新生儿超重(超过3.5千克)且其母患有肥胖症者,极易发生肥胖症。儿童发育期,妇女妊娠期及哺乳后、绝经期,男人40岁之后,往往体重增加,出现肥胖。女人肥胖,以腹部、臀部、胸部及四肢为主;男人肥胖,以颈部、躯干、腹部、胸部及四肢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20%,一般可无自觉症状。根据肥胖者的体重情况,可以将肥胖症分为三种。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1%—50%;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
中、重度肥胖者上楼时气促,易劳累,多汗怕热,呼吸短促,下肢轻度浮肿,因大腹便便而弯腰穿袜困难。腰、腿因负重常发生增生性关节炎。臀外侧、大腿内侧及上、下腹部的皮肤可见紫纹。由于行动不便,动则气短,故常常喜坐、卧而少动,甚至酣睡,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促进肥胖的发展。
肥胖者食欲常常持续旺盛,善饥,多食,便秘,腹胀,好吃零食,喜食糕点、糖果等甜食。有的肥胖者当不及时进食时可有心悸、手颤、出汗等症状。重度肥胖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出现潮式呼吸(或间歇呼吸),脉速快,甚至出现紫绀、浮肿、嗜睡、昏睡或神志不清等。
肥胖与疾病关系十分密切。肥胖可并发一些疾病,一些疾病可有肥胖症状。肥胖症患者的寿命比正常体重者明显缩短。
肥胖症的常见并发症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肾脏病、妇科病、关节病、胆囊炎、胆石症、性功能障碍等。
10.临床如何诊断肥胖症
目前,肥胖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或分布异常。诊断的基本条件是:(1)体重大于标准体重20%为肥胖。分度:大于20%为轻度肥胖,大于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2)体重指数(BMI)≥25为肥胖。分度:I度肥胖BMI为25.0—29.9,II度肥胖BMI≥30。
诊断肥胖症常用的几项指标:
(1)理想体重(也叫标准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或等于身高(cm)减100后再乘以0.9(男性)或0.85(女性)。测得的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者为肥胖,超过理想体重10%但不到20%者为超重。
(2)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正常BMI为18.5—24.9;≥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前期;30.0—34.9为I度肥胖(中度);35.0—39.9为II度肥胖(重度);≥40.0为III度肥胖(极严重)。
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了亚洲成年人BMI正常范围为18.5—22.9;<18.5为体重过低;≥23为超重;23—24.9为肥胖前期;25—29.9为I度肥胖;≥30为II度肥胖。
(3)腰臀比(WHR)
分别测量肋骨下缘至骼前上棘之间的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算出其比值。正常成人WHR男性<0.90,女性<0.85,超过此值为中央性肥胖。
(4)体重与腰围的比
一般来说,多余的脂肪,男性多沉积在腹部,女性主要沉积在臀部、腿部。因此,可测定腰围来估计男性是否肥胖,其标准是体重(千克)数不超过腰围(厘米)数,否则即是发胖。
(5)“捏指法”
女性肥胖除直接观察臀以下部位的丰满膨隆的程度外,可用“捏指法”测量,即用拇、食两指相距3厘米左右捏起皮褶,其皮褶厚度即为该处皮下脂肪厚度,若超过2.5厘米,即属肥胖。
肥胖症患者应该进行的实验室检查肥胖症患者应该进行以下检查:(1)血脂测定,测一下血胆固醇和三酸甘油。(2)血糖测定。(3)血浆胰岛素基础值及血浆皮质醇基础值测定。(4)B超检查肝、胆。
11.什么是肥胖症的鉴别诊断
在确定肥胖后应鉴别是单纯性肥胖或者是继发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有其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有特殊外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多毛和男性化。库欣综合征患者其肥胖呈向心性肥胖,并同时有满月面、高血压、痤疮、皮肤紫纹等临床表现。
(1)肥胖与过体重。肥胖是指由于脂肪在体内合成增加导致体重增加,而过体重是指由于肌肉组织的增加所引起的体重增加,如举重运动员、拳击运动员等大都为过体重,并非是脂肪过剩,皮下脂肪厚度并未增加,且无病态表现。
(2)皮质醇增多症肥胖。早期轻症的皮质醇增多症与单纯性肥胖极为相似,其区别点主要是肥胖的向心性非均衡性分布的特征和副性征的表现,皮肤紫纹较粗且颜色较深。血皮质醇测定有助于鉴别。
(3)水、钠潴留性肥胖。本病的特征是以水、钠潴留为主要病理表现,故肥胖具有水湿下注的特性,主要分布在腿部、臀部、腹部,且傍晚或劳累后可呈现明显的下肢浮肿;休息或平卧后减轻,与单纯性肥胖有异。该病以中年及更年期妇女较为多见,男性较少,也可供鉴别。
12.肥胖症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肥胖的防治需要人们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意志薄弱的人常以失败而告终。在人们下决心同肥胖作坚决斗争之前,必须充分认识肥胖的各种危害。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讲,或是从生理、心理、经济、社会角度来看,肥胖的危害都是很大的。
从健康角度讲,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证实肥胖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大敌,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后,随着体重的增加,死亡率明显升高。肥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温床,胖点没啥的观点是极其危险的。作者对中年(35—60岁)干部的人体脂肪含量与血脂、血压及某些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体脂肪含量与血清三酸甘油、血压等为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载脂蛋白—AI为显著负相关;肥胖与人体脂肪含量正常者的血清三酰甘油、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血压有显著性差异;肥胖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胆囊炎、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
从社会角度讲,肥胖的人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开始时,社会交往活动减少,体重逐渐增加,而越胖越遭到社会的排斥,青少年特别容易成为这一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从经济角度讲,肥胖的人职业受到种种限制,经济收入必受影响。肥胖所致疾病及工作减少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
从心理角度讲,肥胖常常同怪癖的个性有关,尤其是肥胖的姑娘,多有自卑、消极、敏感等个性。这种性格对其影响往往是终身的。
虽然寿命的长短并不代表生命质量的高低,但长寿仍是评价生命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发达和人群健康状况好的反映。所以,在探究疾病对于健康影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疾病对于寿命的影响。
人的寿命(指自然寿命,即寿命的极限值)究竟有多长,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问题。著名的法国生物学家巴风根据人的寿命与某些哺乳类动物的寿命有共同发展规律的理论(自然寿命为生长发育期的5—7倍)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该能达到100—154岁。有些学者根据哺乳类动物的最高寿命与它们性成熟的关系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00—150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人的实际寿命不能达到其自然寿命呢?是疾病。
在人类为防老抗衰、延年益寿而努力之时,肥胖症对寿命的严重威胁尚未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医生着急,患者不急,这与多数情况下肥胖不是人们的直接死亡原因有关。但是,肥胖所引起的诸多疾病使老年人的长寿理想破灭。中年人过早夭折的事实,却有力地证明了肥胖是人类健康长寿的最危险因素之一。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45岁以上体重超过10%的人每增加0.5公斤,寿命相应减少29天。英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是,肥胖者比体重正常者减寿3.6—15.1岁。
美国保险公司的资料表明,近十年来,前10位主要死亡原因中有5种疾病与肥胖密切相关,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肝硬化、癌等。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就占41%,而心脑血管病与肥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卫生发展情况统计报告公布,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病因的首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现代医学研究揭示,身体肥胖的人要比体重正常的人寿命短5—20岁。例如,一个35岁的男性,如果他的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他将少活4.7岁;超过20%,少活9.08岁。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体重正常者的5倍。在40—50岁以后死于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中,肥胖症患者比体重正常者高出1倍。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肥胖者比体重正常的人高出3倍。很多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在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糖尿病、肝硬化、阑尾炎、胆结石等疾病,肥胖者死亡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03—3.83倍。其中,糖尿病肥胖者死亡率是体重正常者的6倍,肝硬化肥胖死亡率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
在同一年龄组中,死亡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高。有人将不同肥胖程度者与体重正常者的死亡率进行了比较.
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正常体重,那么冠心病的发病率可下降25%,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可下降35%。如果这些疾病得到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可望提高6—8年。由此可见,减轻体重和预防肥胖对健康长寿何等重要。
从肥胖一开始,就在酝酿着许多疾病,从无到有,从轻到重,从隐性到显性,逐步明显,逐步发展。这些疾病大多数是人们常说的“富贵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脂肪肝、胆结石及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白内障、结肠癌和直肠癌等。对于严重肥胖的病人来说,能直接导致生命危险的则是肺心综合征。
肥胖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使人体形肥胖、行动不便、使人产生自卑感等心理障碍,而且容易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胆石症、脂肪肝等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寿命,成为人类21世纪的杀手,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
据有关报道,肥胖者要比体重正常的人寿命缩短5—20岁,尽管肥胖并不是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肥胖引发出来的许多重要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等却直接影响到肥胖者的健康和寿命。因此,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者说肥胖易并发的疾病人们应当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民谚云:“一胖生百病”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13.肥胖与高脂血症有什么关系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胆固醇或三酸甘油超过了正常范围。一般来讲,血浆中总胆固醇(TC)浓度超过5.7mmol/L(220mg/dl)和(或)三酸甘油(TG)浓度超过1.5—1.69mmol/L(130—150mg/dl),并且排除继发性原因时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症患者的脂肪代谢特点是: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肥胖者多合并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合成大量三酰甘油,产生内源性高脂血症。肥胖者的脂肪、肌肉、肝细胞等胰岛素受体数量降低而对胰岛素不敏感,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所以,肥胖症患者容易并发生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等疾病。运动疗法加饮食疗法可以使体重减轻、高脂血症好转。
14.肥胖与高血压有什么关系
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经两次核实,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第1级、2级、3级。
肥胖症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增高,并且肥胖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发生率呈正比。当人体超重在10%以下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0.3%,当超重在30%—50%时,高血压发生率可高达56%。肥胖并发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1)肥胖症患者人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使得小动脉的外周阻力增大,心脏负担加重而致小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3)肥胖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会进一步增加循环血量,从而加重高血压。(3)遗传因素也起一定作用。
对于肥胖症患者并发的高血压,减轻体重是防止发生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肥胖者,经低热量饮食控制体重后高血压也可以自行缓解。
15.肥胖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