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汽车在高速路上疾驰,窗外的护栏一根根从我眼前一闪而过,我想这世间大多数事情都如这窗外的景色一般,离的越近就消失的越快,远处的山尖往往能停留的时间最长。
弯弯抱着我的手臂睡的很香,此刻她离我是如此的近,近的有些心惊肉跳,不过幸好我们都是观赏者,不在画里。回想十多年来喜欢过的姑娘们,发现她们身上多多少少有些弯弯的影子,不管是背影侧影或者是眼睛鼻子,又或者只是一个微笑,我总能找到一丝熟悉的感觉。
忽然路边闪过一个蓝色的指示牌,由于车速太快,等反应过来只看到一抹蓝色的影子,不过电闪雷鸣间恍惚看见上边大约有个“女”字,我心想那么长一串字,偏偏就看到了“女”,真特么本性难移。紧接着便感觉重心有些偏移,身子开始止不住的往****。
弯弯睁开朦胧睡眼,看了我一眼,问道,我们到哪儿了?
我看了看窗外,告诉她,已经下匝道了,马上到收费站。
哦,弯弯应了一声,然后坐起身子,开始整理有些凌乱的衣服。我说,其实你还可以再休息一下的。
她说,不用了,马上就要到了。
我往窗外瞧了瞧,青山绿草,哪有城市的影子,心里不禁有些纳闷。果然弯弯是正确的,过了收费站,弯过一个路口,密集的房屋出现在了眼前,正是应了那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多年闯荡,也算是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地皮的价格比较高,而车站的占地面积太大,因此好像所有的车站都会建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蓬安显然也不列外。说实话我对蓬安没有什么印象,甚至弯弯告诉我的时候,我还惊奇的问她在哪里赶飞机,她说,不用坐飞机。我顿时有些担心了,因为我只有一天假。然后我又问她,坐船要多久。她说不用坐船。我的担心变成了焦虑,我说,我不会游泳!她奇怪的看着我说,去蓬安和游泳有什么关系?我说,蓬安不是在海上吗?他失望的看了我一眼,说,你说的是蓬莱(注:此处为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即衢山岛)。
几分钟后,一座雄伟建筑出现在我的视线里,那建筑矗立在半山腰,高耸入云,上书两个大字——蓬安。走得近了才发现山下还一个巨大广场,上百步石阶将二者连在一起,气派的令人发指。
我忍不住叹道,这车站好气派。
弯弯白了我一眼,说,那是火车站。然后指着相反的方向说,我们在这边。
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终于看到了熟悉的汽车站,那种走投无路的感觉,突然又冒了出来。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车站旁边硕大的三个大字招牌,分别是相如宾馆、相如饭店、相如娱乐会所,意外的发现在让我感叹车站环境萧索的时候,不禁感慨,这个叫相如的真有钱,不过可惜是个暴发户,有钱无才,如果把最后一个招牌中间的娱乐去掉,那么三个名字就排比了,这样多好。
我偏过头问走在我旁边的弯弯,你什么时候来过这里?
她说,以前跟朋友来过几次。
其实这里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你看就连车牌号都还是川R打头。我指着路边一辆出租车的车牌说。
弯弯说,开始的时候我跟你一样,觉得没有什么,但后来我却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我问,为什么。
弯弯说,因为爱情。
我说,不会轻易悲伤?
弯弯大笑起来,边笑边说,难道你没有听过蓬安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爱情故事吗?
我说,没有听过,就连蓬安这个名字,也是昨天听你说的。
她说,那么你肯定也没有听过司马相如这个名字了?
我突然想到了刚刚那几个相如连锁店,于是问道,这个人很有钱吗?
弯弯说,司马相如是一个古人,这里是他的故乡。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个活字招牌。回忆了一下从小到大学过的古文,好像也有几个爱情片段,什么梁祝化蝶,什么牛郎织女,天仙配,倒也听过,但就是没有一个叫司马相如的,蔺相如是有一个,但人家是个搞外交的,跟文学不搭边。于是我问弯弯,司马相如有没有什么代表性作品。
弯弯说,你有没有听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我说,听过,唱的还不错。
弯弯忧伤的看了我一眼,说,我说的是诗句。
我说,哦,那就不知道了,我只听过这一句。
弯弯拿出手机,摆弄了两下交给我,屏幕上显示着百度百科关于蓬安的描述,我往下一划,屏幕上跳出一张图片,正是高速路上那种指路标志,上边写着“司马相如故里欢迎你”,我想起先前在路上一闪而过的蓝色指示牌,大概写的就是这几个字,至于恍惚看到的“女”字,应该是“如”的一边,粗略看了下司马相如的简介,我把手机交给了弯弯。
弯弯接过手机,说,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
我说,没有,我又不认识他,有什么好表达的。
弯弯说,你们不都是一样的吗?
我说,什么一样?
弯弯说,你们都是写书的,
我说,他是写辞赋,而我是写小说,体裁都不一样,而且我跟他比不了,他是伟人。
弯弯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反正都是写文章。
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只好打了个比方,我说,这个就好比失足妇女和杀猪匠,同样都是做皮肉生意的,你能说他们一样吗?
弯弯说,我觉得都一样,一个流泪,一个流血,指不定哪个好受些。
我说…..
我什么都没有说出来,弯弯这番精辟的言论深深刺激到了我,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已经走的太远了,我连忙赶上。等我走到弯弯身旁的时候,她正在路边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讨价还价,当我得知五块钱就可以去城里任何一个地方后,我一把拉住了弯弯,二话不说掏出了钱,生怕面前的司机大叔会反悔,然后半推半就把弯弯推上了车。
弯弯偏过头看了看我,说,为什么阻止我?
我说,弯弯,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要知道若是在南充,五块钱只能买个烧饼,在这里却能去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我们应该知足。
弯弯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都已经习惯了。
我说,这其实不怪你,我们都被这个社会污染了,丧失了本性中的淳朴,就像一只蛆宝宝,本来白白胖胖的惹人爱,可就是因为生在了粪坑里,所以就变的浑身恶臭,惹人讨厌了
弯弯嫌恶的看了我一眼,说,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这个比喻真恶心。
我想粪坑也就是看起来比较恶心,在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社会表象下又有多少比之恶心千百倍的事情正在悄然的发生着,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而已。我突然想起了以前住的地方。
那时候我刚到南充,在火车站旁边租了一个单间,尽管周围噪音有点大,但我那时没有工作,也就只能将就不能讲究了,窗户一关,影响倒也不大。除了偶尔敲错门的********外,基本上没有人来打扰我,也算了乐得其所。由于靠近火车站,人流量比较大,于是就滋生了很多违法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后台过硬,又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让整个摊贩界闻风丧胆的城管在这里并不多见,就算偶尔见到也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过来买吃的东西。在没有风的时候,整条街道都充斥着刺鼻的孜然味,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离开房间,到外面逛逛,暂时逃避一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大门口两个买烤串的商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他们从来不吃自己烤的东西,却相互烤东西给对方吃。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是在相互交流烤技,我想这两人真是大公无私,作为竞争对手他们不但没有拼个你死我活,竟然还愿意将自己的独门秘方拿出来相互交流,直到后来一个朋友一语点醒我,他说,你只看到了表面,其实他们都巴不得对方早点死。
我问,什么意思。
他说,很简单,你看他们从来不吃自己烤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吃了又有什么后果。
我说,那他们为什么要吃别人递过来的东西呢?
他说,因为他们都觉得别人的东西再怎么恶心,也要比自己的好,就算两败俱伤自己也有优势。
我摇了摇头,不敢苟同朋友的看法,说,若按你这么说,那世上就没有诚信二字了。
他说,你还是太年轻了,所谓的诚信不过是一个标榜自己的口号,若真是大家都诚信了,那还要合约干什么?大家口头承诺一下不就好了。随便说说,不要当真。
我说,不会的。
朋友什么都没有说,而我一直坚信我是对的,并且为之洋洋得意,因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出淤泥而不染。后来数次经历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才明白当年说出那三个字究竟是多么幼稚的一件事情。
因为严重挑食,我并没有亲自去品尝那些颜色看起来十分诱人的烤串。直到后来其中一名摊贩中毒身亡,几天后警察以涉嫌故意杀人罪逮捕了另外一名摊贩,我才认同了朋友的看法,我想跟他认个错,不过已经没有机会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在几个月前死在了去CD的高速路上。如果他没死,我一定会非常诚恳的跟他认个错。
突然车门打开,一个年轻小伙子坐了进来,随之而来还有一股浓浓的烟味,副驾驶位置则坐上了一个姑娘,眉清目秀。我不反对拼车,甚至我认为拼车也算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既然大家有同样的方向,那么结伴走一程又有何不可。再说,低廉的价格在那摆着,怎么说也就是五块钱的买卖,又何必追求什么价廉物美。
我闻不惯烟味,便往里挤了挤,弯弯有些不高兴,在我耳旁轻轻问道,你不会是想趁机吃我豆腐吧?
我凑到她耳旁说,你看我像是那样的人吗?
弯弯说,像。
我说,哦,然后把左手从她的腰上收了回来。
司机出租车坐上驾驶位,看了我们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发动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