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袭来,落叶飘荡。
看着手指上的古朴戒指,王宁不禁再次想起杨兰的话,随即将戒指置于掌心,果断咬破食指,将几滴鲜血涂于须弥戒之上。
白光一闪,王宁瞬间便觉得身体似乎多了些什么,细细感受,那须弥戒此刻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将自己的意念往戒指一靠,一片空间立刻出现在了自己的灵识中。
虽然就在眼前,但却看不见,好似隐藏在实际的空间之中。这片灰蒙蒙的空间,长宽不过十丈,里面静止漂浮着几样东西。几块长条形玉简、一个两尺左右小木箱、一个巴掌大的玉盒。
感受着这片略显空荡的空间,王宁试着去想象打开玉盒的情景,玉盒果然自动打开,里面整齐地摆着三瓶丹药。
王宁依法再试,那个小木箱再次打开,闪闪发光的晶石整齐地码放在箱内,顿时霞光四溢,元气弥漫,王宁不知它们是何物,但料想必定不凡,随即意念再动,箱盖自行合上。
王宁又将几块玉简依次摆开,却见上面分别书写着:《人族修行基础》、《禁阵之本》、《伏魔拳》、《轶事录》。
王宁缓缓收回意识,郑重地将须弥戒戴在手指上,感动之余,心中略微有些感伤,短短数天的相识,竟受下如此恩情,一丝彷徨过后,心中暗暗立下誓言。
又想起杨兰最后提到过的,千雪临走前留下的《祭龙诀》,心念再次一动,冥想识海,果然在自己意识中,出现了一枚龙形玉石。
王宁细细感知,却发现那龙形玉石目露流光,忽地一闪碎裂开来,王宁一惊,却发现龙玉瞬间化为阵阵青雾升腾起来,没有一丝玉石残屑。
烟腾雾绕间,王宁忽觉脑海猛地一震,一声巨吼过后,只见一条气势磅礴的青龙若隐若现,不待细观,青龙便化为各种符文图案,带着青雾直入王宁脑海深处。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段段经文,篇篇体图,王宁感受着这《祭龙诀》,只觉经文晦涩难懂,体图繁复难习,震惊之余,不禁暗叹一声,自己修行知识欠缺太多,看来只得缓缓为之了。
只是他却不知,在他沉思经文之时,周身已是青光隐现,那玉石重化作龙气,带着一丝未知的本源印记,自行附着在他的骨肉之上,不断沉寂其中。
王宁调息片刻,见暖阳当空,知道此刻已是正午,起身看了看四周的景物,顺着山坡行去。
山林寂静,偶有鸟鸣,王宁一时触景伤情,满腹忧伤,这茫茫苍山景色依旧,自己却已是茕茕孑立,形单影只。
轻叹一声,王宁振作精神,他纵身一跃,竟是四五丈高,右手攀过一根树枝,再次一翻,已在十丈开外,翻转腾跃间,不知不觉竟然已到西苍山下。
昔日的蓝草村早已埋葬大地,王宁寻觅许久,终于在一片荒芜的野草中,确定了已不复存在的蓝草村位置。
虽然从千雪的幻境中,王宁目睹了蓝草村的惨况;也从杨兰口中知道了,亲人都已身葬大地,但在王宁心底,依然存着一些缥缈希望,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在曾是祭山神的那片空地,王宁沉默许久。
他将捡来的石块堆积在一起,朝着石堆弯膝跪下,静静地磕着头,并在心中默语:“你们不是蝼蚁,你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一定会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残阳如血,最后一丝余晖落在延绵的苍山之上,天空彩霞片片,倦鸟归飞,一个孤独的身影,朝着朦胧中的苍山大步行去。
……
秋去冬来,苍郁的群山被皑皑白雪所覆盖。
一头展翅丈宽的雪鹰忽地俯冲而下,径直扑向狂奔的血兔,只一瞬间,血兔便落入利爪之中。
一击成功,雪鹰扑棱一声,缓缓落向旁边的一处巨石,正欲开始果腹。
就在这时,骤变突起,雪鹰身下的巨石猛地一颤,一道白影化过,雪鹰啪的一声被拍落在地。
那巨石一转,重重地压在雪鹰身上,石身一抖,竟化作一头白色巨虎。
没有任何停顿,白虎虎口大张,咔嚓一下将雪鹰脖颈咬断,顿时鲜血汩汩而出,瞬间染红了整个地面。
“嗷!”
一声怒吼,震得雪花纷飞,白虎脚踏鹰尸,仰天长啸,凶蛮气势显露无疑。
“喝!”
一道清脆的大喝突兀响起,与声音同时出现的,还有一道如风般的身影。
白虎惊怒地看向身后,只见一个矫健的身影一闪而至,瞬间落在了虎背之上,就在白虎还在为这人的挑衅感到狂怒之时。
“嘭”的一声,一阵剧痛刹那间自背部传遍全身,白虎只觉全身一颤,竟再难动分毫。
“幻岩虎!不错,这皮毛放石板上,应该能舒服不少!”
围着已经倒地的白虎转了一圈,王宁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取出骨刃,开始剥皮拆骨起来,折腾了一会,两具蛮兽皆处理完成,王宁扛起如小山般的战利品,大步离去。
修行的日子简单而枯燥,王宁本是好动之人,若非经过那些生死磨难,又岂会耐得住这些寂寞。
如今日这般的猎兽,在修行之前,一直被王宁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修行之后,反倒成为放松享受之举。
数月的修行,让王宁在承受着孤独的同时,亦体会到了修行的艰辛,但每次想到葬于大地的蓝草村,看到那望谷涧不绝的落水,王宁便满是斗志。
终于,在体内真元不断凝聚的修行中,王宁不断突破,身体也越发强健,感受着体内充沛的力量,王宁渐渐开始享受起修行的过程。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修行!”
年少的王宁不时想起杨兰曾发出的感慨,虽然理解并非有多深刻,但浅显的事理已经落在他的心间。
短短四个月,王宁已完成了淬骨、淬脏、淬肉身三个过程,所谓元初,指的是元气、初始,其内涵便是引元入体,打开修行的初始一环。
元初境九层,一为感气,二为引气淬骨,三为引气淬脏,四为引气淬肉身,五为引气塑任、督二脉,六为塑冲、带二脉,七为塑阴维、阳维、阴蹻、阳蹻四脉,八为塑周身十二经脉,最后便是凝练灵识,直至生成第六识突破。
元初境修行,行的是淬炼己身,目的是使肉身恢复本初状态,而最重要的,便是以真元重塑经脉,打开经脉内在的桎梏,使其能承受更多的真元。
因此,经脉的潜力,实际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修者日后能达到的高度。
也正因为经脉的重要性,为了判断经脉具有多大的潜力,世人便在无数岁月积累后,借经脉内隐现的光华来加以区分。
凡人经脉内是不存在玄光的,唯有修行之人,经脉方才有光华隐现。
而根据潜力由小至大的不同,人们便将其从低到高归为三类,一为青光流淌,其多为资质平常之人;二为红光涌现,是为中上之资;三为紫光萦绕,可谓天纵之才。
此三色光芒,涵盖人族万千血脉,虽未全,但亦不远。
但三色之外,传说中,另有一光华因罕见之极,不在三色之列,其但凡拥有者,被人称为无极之境,那便是紫金之光。
王宁此刻已步入塑脉期,从《人族修行基础》中得知,经脉的修炼,天资、功法、毅力是为三大要素,其缺一不足以成事。
对于自己的天资,王宁很有自知之明,因为杨兰、杨曦都曾提及,自己资质非常一般,也可以说是很差。
而功法,杨曦说过,初法中的塑脉篇,可赋予人体经脉无穷的潜力,是为功法之极,故被收录《极典》之中。
而毅力,这便是王宁唯一把握的因素,也是王宁挑战自己的关键。
杨兰曾说过,王宁如果要重见自己的亲人,很难,因为修为一定要超过她们。
杨兰、千雪的命能有多高,王宁不知道,也没有问,因为他知道,杨兰既然没主动说,肯定不是因为命能低,相反,一定是极高的,说出来,反倒可能会刺激到自己。
“兰姨,我一定会做到最好,一定会超过你们的。”王宁紧握双拳,咬紧牙关道。
……
“不行,还不够!”
山洞内,王宁全身绷紧,不断运转塑脉诀,他强行控制真元流动,将真元聚集于任脉之中,不断强行将真元压迫进经脉内部。
任脉内部已是青光闪烁,但王宁却看不到,只有突破至知命境,打开第六识,方才能探测自身经脉潜力。
许久之后。
“啪啪……”
仿佛听到了一阵阵经脉断裂之声,一阵锥心之痛直钻脑海,王宁顿时一颤,全身冷汗直冒。
青光闪烁本就是王宁经脉承受的极限,此刻强行而为,自是难以承受。
王宁咬着牙,不停地发出哼哼声,却依然没有停止,而他体内的真元却如破堤之水,喷涌窜入血肉之中,肌肉、皮肤瞬间承受不住,鲜血顿时疯狂渗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