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中,时间总是过的不经意。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阿畏睁开了双眼,映入眼帘的是烛灵从隔壁房间中透过来的昏黄光芒。借助着淡淡的光亮,他深吸一口气后便离开了床。
一声声钟声从远处传来,不多不少,刚好五下。这也是自懂事以来,阿畏每日起床的时间,从未有过变化。
将放在角落里备用的火把点燃,插在石柱上,他便开始准备两人的早饭。早饭很简单,一碗肉汤以及两块肉干。在自己吃完之后,他轻轻唤醒老人,小心翼翼地喂老人吃完,便准备出门去。
这时,钟声再次传来,较之刚才,多了一下。
那是自烛灵塔传来的钟声,钟声清扬,却无处不至。只要有烛灵的地方,人们都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也是巨人族能够在黑暗中休养生息的重要环节。
以前的这个时候,他都会去聚居地中的演武场进行修炼。只是一年前族人们不再允许他进入演武场,他便将以前去烛灵塔的时间调换了过来。
烛灵塔,是巨人族的圣地。虽以塔为命,实则是一棵高不知几何的参天巨树。
它神奇异常,主根位于巨人族中央王庭之外,同时也在幽州其他四域有着支脉,分别由镇守四方的王者进行守护。
这原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世间怎么会有如此高大、占地如此之广的树存在呢?而且一树分五处生长,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传说,烛灵便是在那棵树上诞生的。
它生而有灵,在这黑暗的环境中和巨人族相伴相生。但不管怎样,总有部分烛灵没有伴生者。在没有伴生者的情况下,它们不能烛灵塔,只能靠着吸收烛灵塔散发出来的灵气才能得以存活,直到巫神将它们赐予获得认可的族人。
而已经获得伴生者的烛灵,在烛灵塔附近吸收天地灵气的速度也比在其他地方快很多。与之伴生的族人也同样如此,是以平时会有大量的族人去烛灵塔下修炼。
阿畏没有自己的伴生烛灵,他去烛灵塔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将爷爷的烛灵带去那里吸收灵气。老人的烛灵和他本人一样已经很是衰弱,在其他地方吸收灵气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在烛灵塔下吸收灵气的速度。
所以,为了能够缓解老人腿伤带来的痛楚,他每日都会将老人的烛灵带去那里,希望能够吸收更多天地灵气。尽管,烛灵塔离他们居住的地方距离很远,他也每日必去。
在他没有获得更高阶的伴生烛灵,或者能够根治老人的腿伤之前,他能够为老人做的就只有这件事情了。
但是,少年心中也会充斥着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得到一个高阶烛灵,那会变成什么样呢?
老人的腿伤应该可以完全根治,自己也应该会变成一个备受族人尊敬的族人吧?
但是,这个期许是否能够实现?
他不知道,也不敢想。
……
……
跟老人告别,点燃两只火把,确保石屋中有着足够的光之后,阿畏急匆匆地朝着烛灵塔跑去。
黑暗没有边际。
烛灵散发出来的昏黄灯光在黑暗中犹如一团即将熄灭的火焰,只能照亮周围不远的距离。随着阿畏的奔跑,留下一条短暂的轨迹。
外人是无法想象巨人族的生存环境,但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早已习惯了与黑暗为伴。
记得第一次到演武场时,长老们就告诉前去修行的小伙伴:唯有在黑暗中成长的巨人,才可以撑起一片天地。
阿畏深以为然。
因为,这句话不仅仅长老们说过,巫神也说过。
而巫神说的,就必定会是正确的。
……
……
当黑暗中开始出现其他光芒的时候,阿畏停了下来。前方就是幽州西域族人的聚居地,也是阿畏自第一次族试失败后搬出来的地方。
他停在路上,朝着那里看了一阵之后。叹了口气,朝着另一条路跑去。
自从族试失败,从聚居地搬出来后,阿畏便很少到那里了。他并不在乎族人们的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但是他害怕激怒众人导致被迫离开老人,所以也只能默默承受。
这两年的时间,他经历了许多,自然也想通了很多道理。
除了每日再此驻足时的一声叹息,他什么都没有做。
……
……
绕过聚居地,再次走了许久,阿畏终于到了目的地。
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高不见顶的参天巨树,在漫天散落的光芒中,它犹如神明,施予它忠实的子民以希望,以永生。
在树木的周围,一团团闪烁着微光的光团漂浮着,它们忽上忽下,将周围照得绚丽异常,犹如白昼。那是没有择主的烛灵,漂浮在空中,等待着适合它的伴生者。
这是阿畏能看到的最绚丽的色彩以及最耀眼的光芒。那里像是一片天空,在天空中漂浮的,是一朵朵不同颜色的云彩。
云彩,是有颜色的吗?
他没有看过云彩,自然不知道。但就算是有,也不及这般漂亮吧。
看着天空中漂浮着的烛灵,阿畏忍不住咽了几下口水。
来烛灵塔修炼的族人很多,阿畏选了一个离得较远的地方坐下。无需他有什么动作,老人的烛灵自动飘到了空中,自主地开始吸收天地灵气。
一缕缕淡淡的光芒朝着烛灵聚拢,可以看到烛灵表面的昏黄光晕正在慢慢变得明亮。但是阿畏并不是怎么高兴。随着老人身体状况的恶化,他的伴生烛灵也愈加衰弱了,只有在烛灵塔附近,才能够快速地吸收天地灵气。
更为严重的是,老人的白烛灵能够吸纳的灵气越来越少,不说彻底根治老人的腿伤,就算是进一步地缓解痛楚都不可能。更不要说,以天地灵气改变老人的体质了。
想着老人最后的时光,将在床上度过,阿畏就忍不住地伤心。
他想要改变这一切,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阿畏咬了咬牙,也开始修炼起来。
自从第一次来到烛灵塔,阿畏便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能够感受到周围充斥着极为精纯的能量,它们慢慢地渗透进他的身体,随着体内的血脉流遍全身。所过之处,全身的血脉都会沸腾起来,但很快又会平静下去
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血脉之中什么东西正在慢慢觉醒,却又稍纵即逝。
阿畏觉得这种情况似乎与自己无法激活体内的血脉有关,但是他说不清其中的关系,又不知该向谁询问。本想着在通过族试后,正式修炼时向长老们请教,没想到在第一次族试就以失败告终。在那之后,他更是投问无门,只能将疑问憋在心中。
但是,每日他都会尝试着引灵气入体,不断地体会那种沸腾与平静的感觉,希望能对自己激活血脉起到作用。
身心平静,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世界上只剩下他自己,还有他的身体。身体好像是一个容器,在容器外面,有着丝丝缕缕看不清却又可以清晰感知的能量。
它们慢慢地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和血脉接触的瞬间,血脉开始沸腾起来。血液如同滔滔喷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而就在同时,一股强大隐晦的力量会从四面八方涌来,如清风拂面,很快整个湖面就会变得平静异常。
如此往复,不知几何。
……
……
阿畏睁开了双眼,老人的烛灵已经停在了他的胸口。淡淡的光芒散出,已不再之前的昏黄可比。
他站起身来,准备回家替老人治腿,迎面却走来几个人,将他拦住。
“哟,这不是我们炼体境界无敌的阿畏吗?怎么了?都现在了还需要用你爷爷那个快死去的烛灵才能出行吗?哈哈……”一个穿着金色锦袍的少年说道,但除了一身锦袍之外,更让人瞩目的,是他头顶散发出缕缕金光的金色烛灵。
“你们也别这么说,阿畏不也是没有办法吗?谁叫人通不过族试,得不到巫神祈福呢?”另一个人看了阿畏一眼这么说道。在他的头顶,也有一个金色烛灵,散着金光。
看着走到面前的几人,阿畏皱了邹眉头,没有说话。
穿着金色华服的叫做巫明,另一个说话的叫做盘育。另外两人是他的随从,叫做盘鑫、盘思。他们都是同年和阿畏进入演武场修炼伙伴,在前年族试后进入了巨灵院中开始了正式修行。
说起二人,他们的身份都不简单。盘育是当今巨人族天王盘胤的后代,而巫明,则是巫神一族的后代。
天王盘胤,镇守中央王庭,执掌四方。在皇者不出的巨人族中,他就是最强者。
巫神,则是巨人族的守护之神,是巨人族中唯一能够与烛灵塔沟通的人,或者神。他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影响每个族人的命运,因为他掌控者烛灵的分配。
他们之所以来到阿畏居住的西部,是因为巫神曾经下达的一个命令。
在巨人族中有一条制度:每个王族子弟在族试前就必须到其他王者的领地进行修行。为了起到示范作用,巫神一族自然也包含其中。
至于他们找阿畏麻烦的原因,则是因为阿畏在炼体时表现出来的超强天赋。
一年学会抬山、震石、惊云三式,将九天崩修炼到第三层境界,拥有着千斤之力,这在巨人族中算是天赋极高。相比之下,巫明和盘育,修炼一年,也才修炼到第二层,只能算是资质上等。
这样的差距让平时都在恭维与奉承之中的巫明和盘育异常不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另一种想法。如果阿畏能够继续强势下去,二人自然不敢有所表现。但是命运偏偏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如今还在炼体境界停留。
昔日需要仰望的人突然比自己更加不堪,除了快意之外,他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嫉妒的宣泄。这种情绪,在阿畏第一次族试失败之时,他们便毫无顾忌地表现了出来。
今天,他们本是打算来此修行,不曾想在烛灵塔边缘处居然发现了许久不见的阿畏,以他们的性格,自然不会放过如此机会。
“阿畏,少爷问你话呢?你聋了?”盘鑫指着阿畏喝到,脸上的轻蔑神色表露无遗。
“算了,我们走吧。就算炼体境界无敌又怎么样,最终也只能是个废物。”盘育说完便和巫明哈哈大笑,朝着烛灵塔走去。
盘鑫则是蔑视地看了一眼阿畏,吐了口口水,紧紧地跟了上去。
自始至终,阿畏都没有说一句话话。他捏了捏拳头,朝着烛灵塔的方向看了一眼。万千烛灵散发的光芒照得天地一片光明。
只有这样的极尽绚烂,才能够在这片黑暗之中照亮自己脚下的土地吧。
他深吸一口气,朝着背离光明的方向上路,在黑暗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