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43100000004

第4章 采参的规矩 上

菊花的洗三礼后,李孝义留下了前两天刚放山回来的好哥们杨大力和田喜贵。

他照顾着媳妇白氏吃了鸡蛋面以后,就出来与二人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聊着天。今年去放山,杨大力和田喜贵都小赚了一笔,心情不错。三人慢慢喝着,酒兴渐起,谈兴也愈加高涨。

杨大力去年就跟着把头进过山,知道得多,只听他说:“咱这老白山是棒槌的老家,棒槌可厚了。什么六匹叶、灯台子有的是,怎么也挖不净,抠不绝。

听老辈人说棒槌也是个大国,也有个王呢!这‘参王’长得像小枕头那么大,有胳膊有腿的和人一样,最值钱啦!他管着所有的棒槌不许到别的山上去。这‘参王’派头很大,有好多大山参围着他,给他当‘护卫’。虽然人们都这么说,可谁也没逮着他。

据说,在好几辈子以前,也说不清是哪一年了,有个叫林三的小伙子,他从小就跟他爹种地。这一年进山里来挖参,走在路上遇见个姓王的,叫王二,家里开了个小杂货铺,三倒腾两倒腾砸了锅,没办法,来放山。放了十好几天也没开眼,米快吃光了,下不去山了。林三看王二挺可怜的,就说:‘我这有米,咱们俩一块再放几天吧!’

他俩在山里转悠了两天,也没开眼,这天晌午,他俩做好饭还没吃,就听林子里有人喊:‘救命啊!救命!’

王二和林三奔过去,一看,一只老虎追着一个人。王二吓的三魂走窍、六神离体,钻进倒木底下,连大气都不敢出。林三拔出腿叉子,就冲着老虎奔过去,老虎扑过来,林三往地下一躺,老虎正好在他身顶上,林三照着老虎肚子就是一家伙,老虎‘嗷’的一声,一溜烟地跑了。

救下的这人姓赵,叫赵大,是个穷秀才的儿子。三个人一合计,就插草为香,拜了把子,结为兄弟,他们对天发誓说:‘有难同受,有福同享,要像亲兄弟一样。谁要起坏心,就出不了老白山。’

他们三个一心去找那个‘参王’。

挖参可不易啊!那份苦劲就别提了。白天满山转,钻树空子,爬大砬子,脚磨得大泡套小泡,身上刮的新伤压着旧伤。下晚儿黑还得打小宿儿,挨蚊子咬。

就这样,结义的哥仨儿走了十好几天,别说棒槌王啊,就是巴掌子也没看见。林三背的那点小米子也快没了。

赵大有点不愿意再干了,他说道:‘咱们可真倒霉,连个影儿也没见,不如回去吧?’王二也泄了气,说:‘咱没这个福,何必遭这份罪呢?’

林三可没泄气,劝他俩说:‘咱们进老白山干山利落(那些没挖到参,没钱回家的,只好在深山当冬狗子,干些与挖参无关的活计,这些活计统称叫‘山利落’。冬狗子=无钱回家在山上越冬的挖参人。正常的挖参人,只在春到秋季挖参,第二年再来,俗语叫‘放山’。)为的是啥?不是为了活命嘛,要能找个大山货,卖几吊子,也好换个吃穿。'赵大、王二一听到钱,就来了劲头。

这天下晚儿,他们住在一条小河边,煮了点野菜吃,就睡了。林三心里有事儿睡不着,就掏出小烟袋想抽烟,冷丁一抬头,看见南山通红一片,林三的头发梢往起直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那片光亮,大气不敢出。只见那片火光越来越近,原来是一片红灯笼,中间那个有三盆那么大,通红通红的,四外边是好几十个像碗那么大的,红里透黄,再外边就是好几百个像小碟那么大的,是黄色的。这片灯笼一直走到东山根儿下就不见了。

林三觉得是个怪事儿,哪来这么些灯笼,自个儿还会走?他冷丁想起老人说,老山货要是白天让人或山牲口惊动着,下晚儿就偷偷搬家。他想,这八成就是。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三就把饭做好了,吆喝他俩起来吃了,就上了东山根儿。找了好一阵,嗬!好大一片棒槌,足有三四百苗,全是六匹叶,顶着红籽,越往当间越红,最当间那苗顶着三盆那么大个红榔头,连秆都是红的。等挖出来一看,像个小枕头那么大,有胳膊有腿的,眼睛还直眨巴,正是人参王。

下山的时候,林三乐的嘴都闭不上了,心里甜滋滋的寻思:这下子可好了,三个人都有好日子过了。赵大也在思量:要是少一个人多好,能多分不少呢!也能买个官做。王二心里也合计:要是我自个儿的就能开个大买卖,发个大财了。他俩起了坏心,一合计,就把林三推到石砬子底下去了。

剩下王二和赵大,他们两个又走了两天,快出山了,前面不远就是一个小屯子。赵大又生了坏心眼儿,对王二说:‘兄弟,你到前面小屯子去打点酒,弄点肉,趁着没人咱们在山上痛痛快快地喝两盅。’

王二一寻思,乐呵呵地就去了,赵大偷偷把腿叉子插在袖筒里。

王二刚一回来,赵大就大声吵吵:‘哎呀,林三怎么跟你来了!’王二吓得赶紧回头看,赵大上去就是一叉子,正好插在后心窝。

王二死了,赵大乐得一蹦八个高,抽风似地说:‘哈哈,这回我赵大,不,我赵大爷,该享福啦,买官,买房子,买地……’他一手抱着人参王,一手拿起酒瓶子,一扬脖‘咕嘟咕嘟’,一下喝个溜溜光。刚把瓶子放下,肚子就像刀绞似的痛,鼻口蹿血,伸了两下腿见阎王了。原来王二也起了黑心,在酒里下了毒药。

林三只觉得忽忽悠悠一下子什么也不知道了。等他醒过来,就觉着全身像针扎一样疼,睁眼一看,自己躺在一座小草房里。有一个老头,庄稼人的打扮,手里拄着根索拨棍,把一碗人参汤端给林三。林三喝了,哪也不疼了,和好人一样,林三忙问:‘老爷爷,你贵姓?’老人点点头,笑呵呵地说:‘家住莱阳本姓孙。’

林三一听,知道遇到老把头了,赶快趴下磕头。老人把林三扶起来,说:‘别啦,咱们都是穷人。’

林三觉得身上不疼了,便着急去找他的两个结拜哥哥,好一块回家。起来刚要走,老把头叹了口气说:‘好心眼的小伙子,你回去看看就明白了。’

老人掐了一片参叶,叫林三踩在脚底下,闭上眼睛,林三只听耳边风声直响。等风住了,林三睁眼一看,已经出山了。他刚想抬腿往前走,看见自己脚下放着个大棒槌包子,还有个空酒瓶子,旁边躺着赵大和王二。赵大脸上像个紫茄子,鼻孔眼里还挂着血,王二的后心窝还插着赵大用的那把腿叉子。

林三什么都明白了,他叹了口气,背着大山参,下山了。

自打那以后,棒槌再也没王了,也就乱了套,满山都是,不光咱老白山有,别的地方也有啦。”

杨大力讲完后,三人又是一阵的唏嘘议论。

田喜贵借着酒意,也忍不住卖弄说:“山参一般生长在阴湿而腐殖质较多的针阔混交杂木林中雾气较重的地方。山参种子还必须由棒槌鸟(人参鸟)吞食消化后,才能经粪便传播生长,否则很难成活。山参素有‘药王’之称,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之功效,‘久服益身延年’。几千年来,有的山参已经有了人的形状,即所谓有头(根状茎,俗称芦头、雁脖芦)、有体(主根)、有肩(根的上部)、有腿(例根)、有须(须根),这样的极品山参极其难得,简直可遇而不可求!”

三人打小儿光腚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铁哥儿们,发小儿。杨大力和田喜贵随着帮伙一起进山挖参,不过是为了挣口饭吃,是为了养家糊口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一个不小心,小命儿就有可能丢在茫茫的深山老林之中。所以此次二人能平安顺利的回来,还挣了些钱,李孝义是真心为二人高兴的。也想趁机与两个好兄弟好好聚一聚,说说话,聊一聊。

而且李孝义也存下了心思,来年开春也想跟着进山挣些钱。媳妇儿生产时,家中大半的积蓄都花了出去。如今她在做月子,都说女人生孩子容易亏气血,月子里得好好养。可家中现在仅有的一点银钱花光后,就只剩下今年两亩地的出息了。往年指着这点粮食兴许还能将就,可今年他闺女出生了,以后总不能还叫闺女跟着他们吃苦吧?所以来年他也想随帮伙进山,去挣些钱回来。

这些帮伙,没有相熟的人介绍根本就进不去。谁会愿意凭白多一个人进来,多分走一份儿钱呢?

所以在进山前,他必须得抓紧时间,好好了解一下放山的规矩。以免人数太多时,因为啥也不懂而被人刷下来。结果,他不问不知道,一问,规矩还真不少!

“放山”就是挖参,山里人俗称“挖棒槌”。挖参通常在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后、白露前,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份到九月份之间。山里人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次称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明榔头市、花公鸡市、红榔头市、扫帚头市、黄落伞市,直到下枯霜为止。

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因为走进深山老林,就是同残酷的大自然作斗争,人多为伴,也好防止遇上野兽袭击或中途迷失方向(嘛哒山)。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人们把这种独自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拉帮”一般都是三、五、七单数人结伙,叫“单去双归”,人参也顶一个人,预示会采到参。有了帮伙,就要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所谓“把头”就是这伙人当中的头儿。能当上“把头”的人绝非一般,首先他要对山林、道路十分熟悉,具有丰富的山里经验,如果迷了路,他能很快的把人领出来;其次,“把头”还要说话算数,有威信,是大伙的信赖者和统领者,还要具备丰富的挖参经验,通晓山里山规;第三,“把头”还要知道山参大体生长的位置,通晓山参的习性和山参出土的大概方位。

每个“把头”都有很多规矩,进山选好的黄道吉日头一、两天,“把头”要领大伙拜山神爷“老把头”,据说山神爷“老把头”姓孙名良,山东莱阳人,只身来到东北放山,迷了路,又冷又饿,最后死在了山里。死后的他灵魂不散,变成了山神爷“老把头”,专门保佑进山挖参的穷苦人。这类祭祀,往往是在用木板或石头搭成的山神爷庙前进行,也可去拜祭参祖参母的“灵参祠”,有钱的买香、买纸烧,没钱的也可以蒿草为香,席地叩拜。每到这时,“把头”率大家一同跪下,面朝小庙,他说一句,大家跟着学一句:“山神爷老把头/给俺开开眼吧/发财以后/供奉您山神爷老把头到永远/”。说完这些话之后,有鸡杀鸡,有鸭杀鸭,在山神庙前和山神爷一起大吃一顿,第二天,“把头”就领着大伙入山了。

入山前采参人要提前准备好带进山的东西。采参人放山的工具有索拨棍、扦子(鹿骨制作)、刀子、红线、大钱(铜钱一对)、开山斧和小锯等;饮食用具有锅、碗、盐、油、勺子、背筐和小米等。放山人的身体素质要好才行,因为进山要背六、七十斤的物品,除了上面说的那些,还要背上皮袄、皮裤,虽说是夏天,可老白山的夜晚仍然很冷,尤其是下雨天,没有皮袄、皮裤,人会冻僵的。

放山人进山要选黄道吉日,一般为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进山后第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祭拜山神爷老把头。用三块石头(两竖一横)搭成“老爷府”(山神老把头庙),在老爷府前插上三根细树枝代香,跪拜祈求山神爷老把头保佑。这是挖参这行特有的规矩。因为深山老林气候变化无常,野兽时常出没,为了保证挖参顺利,供奉山神是件最大的事。然后在太阳落山前,然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搭地戗子(窝棚),以备居住。用软树皮绑粗木杆子支三角架,苫桦树皮防雨,里面铺上干草和狍子皮,作为放山人临时的家。

晚间要在窝棚前点火堆,驱赶蚊虫,防止野兽,去潮气暖身和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烧的柴禾要顺着摆放,一般由把头点火,以示尊重。放山人每天从这里出发去不同的山林挖参。

千百年来,上山打猎、挖参、采药的年年不断,在老白山上留下不少窝棚、马架子、地窨子。有些常来常往者,甚至在山上盖起了像模像样的房子,清一色的圆木,连皮都不剥,有的枝丫处还带着绿叶。房间里用具一应俱全,缸里有米,梁上有肉。采参者进得屋来,别问有没有人,只管吃,只管住。临走时,在灶坑里抓把灰撒在门口就行,主人就知道来过客人了。

照山里的规矩,晚上想找地方住宿,清亮亮地喊一声:“有亮子吗?”如果有人回:“房上瓦,台烘着!”那就是受到邀请了,尽可去住。这是山里惯用的黑话。还有的问话是:“有点灯的地方吗?”回答是:“有一间正房,炕已经烧热了,正等你来住呢。”

搭好窝棚后,开火吃第一顿饭,这顿饭名曰“开山饭”。开饭之前,“把头”要手端饭盆,拜奉八方,嘴里还要喊:“山神爷老把头,开饭喽!吃饭喽!”等等。吃完“开山饭”,就等于正式入山了,入山后,还要选出一位专门留下来做饭的“火头军”。

在山里,对做饭的人要求很严,如放山人不回来,做饭人绝不能先吃第一口饭;晚上放山人回来前,要在门口“打火堆”。打火堆的目的有三:一是熏小咬、蚊子;二是窝棚里潮气大,驱潮气取暖;三是用火光吓跑野兽,使野兽不敢接近;四是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打火堆时,木头要顺着放,取其“顺当”之意。

入山后的第一天早饭,“把头”还要提醒大家互相敬一敬,把饭放在火堆上燎一燎,分撒在四面八方,意思是用饭引来豺狼狗子,豺狼狗子嗅到这里有人味,就会围着火堆撒泡尿。(传说豺狼狗子是山神爷的狗,是山中的“神犬”,掌管着森林的野兽,它撒尿的地方,任何野兽都不敢靠近,也就不会伤人了)。

在进山前,所有进山的人要站在一起,齐声呐喊,目的是为了惊走野兽,也叫“晃山”。上山后,首先要选择山参生长的大体位置,有一首高句丽《放参歌》这样写道:“正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向寻/”。这首高句丽《放参歌》所描写的,正是山参所生长的大体位置,也是山参经常出现和生长的地方,所以,要去这样的地方找山参。

放山人在山林中搜寻人参叫“压山”。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打目草。压山前由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观山景”是把头根据多年放山经验,对山形山势和树木草头仔细观察,判断哪里会长人参。有时候把头或者其他人会根据晚上做的梦来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确有许多放山人根据梦境找到人参的经历。

放山人每人手里都有一根小木棍,叫“索拨棍”,也有叫“索宝棍”的,是用青芥子幼树制成的,实际上,这根木棍是找参时拨拉草用的。就是这根棍子,讲究也很多:一是拿在手里时不许抬高超过人体;二是不能扒皮;三是不能随便用它打动植物,杀生;四是休息时要立在身旁,不准超过一步远;五是放完山,棍子要放在山上,不许带回窝棚。

放山时不许说话,回到窝棚后才能说话,但必须说吉利话,把抽烟叫“拿火”;把休息叫“拿堆”;把蛇叫“金镏子”、“钱串子”,更不许打死;把吃饭叫“拿饭”。另外,“把头”安排什么事,别人不可过问,只有执行。当放完山,下山回家时,同样要供奉山神爷老把头,不管你入山后挖没挖到参,都要供拜。

放山人在山上,不管遇见什么人,都要留吃、留宿,如果胡子、土匪来了,还得打点“小相”(给点油盐或吃的)。

同类推荐
  • 甄嬛传之叙花列

    甄嬛传之叙花列

    紫禁城内,佳人似锦,似花,朝开夕落。八月二十,正是选秀之日。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四四方方的天空,又究竟框住并改变了多少女子的一生与心?但愿得你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穿越之医者仁馨

    穿越之医者仁馨

    性格火爆的小医生白仁馨穿越了。穿越之后她成了南齐太医院院判的嫡女。只是还有一个天天看她不顺眼的继母还有所谓嫡妹……她过五关,斩六将,却还是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中。那个利用她的冷面王爷,你,好意思么?
  •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少年的你,回眸一笑,只一个眼神,便注定今生我要为你沦陷。少年的一次见面,让她深深地记住了他,而一个人的到来,让她懵懂的心,被自己误会了。
  •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远去的时空近了爱

    她,穿越古代历经二十三年,只为唤醒前世的约定。命运多次转变,她始终没能与他相守,他们相约来世。古代?现代?上官璟?穆程璟?她该何去何从?在古代他们是深爱她的优秀男子,却把自己的爱掩埋在心底深处,只因了解她心中的爱!而她对他们的爱却毫无察觉,是有意还是无意?在现代她依然处处发光,主导着她喜欢的一切,面对他的爱,她的等待到底有没有结果?
  • 养个小妾做妃子

    养个小妾做妃子

    她身为最腹黑的卧底,深入虎穴,却命丧黄泉。她尊贵无比,却也愚蠢无比,是非不分,变成痴呆,受尽侮辱。一朝重生,潋滟无比。王朝纷争,云波诡谲,风起云涌。看她如何搞定薄情皇上,争斗后宫,站在权势之巅,俯瞰苍生。
热门推荐
  • 高冷男神欺上身:试爱3天3夜

    高冷男神欺上身:试爱3天3夜

    离婚后,他成了她的小姨夫,却夜夜“压迫”她这个“外甥女”……她怒:“想给你上的女人多了去,为什么偏偏找我!”他指了指下面一脸认真:“女人不少,可是它却只为你而硬,乖,放松点,我快被你夹断了……”【有点虐,不定期更新,慎入!】
  • 我最美好的回忆

    我最美好的回忆

    “夏安!”……每当方渠大声叫着他的名字,夏安就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等到时光一天天老去,再次呼唤他的名字,却是永远也见不到他了………方渠,一个在爱情里迷糊的小女孩。夏安,一个倔强,始终不肯放弃的少年…………
  • 时间没有等我

    时间没有等我

    进化了一万年的人类成为了宇宙的霸主,18星系就是人类的游乐场,居住区。活了一万年的夏阳要如何面对?
  • 一绝英世

    一绝英世

    奇怪的人出现在奇怪的客栈,金黄的衣衫,赤红色的头发又多又乱。走起路来如同僵尸。手上的武器——金圈竟可碎石破金……
  • 蝴蝶之年

    蝴蝶之年

    小孩子时的童趣,青春年少的那些事,随着时间的改变,事变人变。。。。。你一定会在书中找到曾经的自己,做的很多事。。看了,你也想起自己的过去,是那么的青涩。
  • 鬼王传说

    鬼王传说

    如果您喜欢本书就请多多的推荐给您的朋友,多多的收藏和点击!加入不灭门,及时了解《鬼王传说》的最新动向!群号为89260063传说上古修真时期,天下共分为三界,即人,魔,鬼三界!三界中以人界的实力最为强大,其次是魔界!最次是那鬼界!但是人魔两界万万没有想到鬼界中竟然会出现这么一位至尊强者!本书精彩的演绎了那位鬼界王者是怎样从一个弱冠少年到一个至尊王者的传奇一生!
  • 同心物语

    同心物语

    唐玄本事一个富家公子,却因一场意外卷入修行纷争。是意外、还是必然,是重生还、是惊天大布局。看唐玄如何力挽狂澜,揭开修行界种种迷局,不断逆势而为,求证天道。
  • 重生之全职特工

    重生之全职特工

    “李清风,编号为006,华夏三A级别特工,国际A级危险人物。”“M国中情局称其为不会失败的男人。”“Y国皇家护卫队称其为冷血的战争机器。”“E国克格勃称其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华夏人。”“岛国自卫队称其为来自地狱的男人。”
  • 浮玉印

    浮玉印

    酒干不尽人易事,桌前浮玉惊风云。讲述‘飞鹰传人’苏子言以绝世武功和出众谋略征服江湖,援宋抗金的故事,可这一切都是为了一段长达十年的复仇计划。当计划成功,他回头望去,做的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最后,他发现自己身边,只有一具具坟墓在他面前,他后悔了。可再也回不去了。如风烟柳沙吹去,往事成忆却难义。
  • 困龙锁

    困龙锁

    卧龙出世,世间生灵涂炭。横行的丧尸,可怖的实验室,食人的血婴……世界陷入了无尽的混沌。巨龙的枷锁,又能否制止住这场人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