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泉明与李白相谈甚欢,两人从古今兴衰聊到风流人物,从稗官野史聊到天下大势,从诗赋聊到骈文,从书法聊到碑文,内容无有不包,无有不含。
喝到兴致处,李白一手执杯一手舞剑,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颜泉明则或高歌,或拍案,乐在其中。
如此过了三天,元日也到了。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家家户户饮屠苏酒,天宝四年悄然而至。
元日过后,两人结伴前往曲阜,游石门山,拜访李白挚友——名士张叔明。三人坐而论道,纵酒酣歌,好不快活。
然而,十里搭凉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因为颜泉明有心参加今年的进士考试,颜泉明与李白只能在此话别。
李白执着颜泉明的手,动情道:“贤弟此去,当知世事艰难,愚兄无以为礼,且送贤弟三首诗,以壮其行!诗名《行路难》。”
“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颜泉明安静地听着,《行路难》三首诗,自己熟知的是第一首,没想到后两首寓意比第一首更深。李白是在告诫自己,如今的局势,自己想要谋取高位改变朝廷危局,可谓步步惊心,行路难,多歧路,一着不慎,便是万丈深渊。就算自己功成名就,也不能贪恋权势,急流勇退,方是明哲保身之道。甚至,功名皆浮云,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当然,自己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李白唯有祝福。
颜泉明在山风的吹拂下,瘦削的身体更显提拔,再三回味李白的《行路难》后,终于睁开眼,一脸自信地对李白说道:“太白兄的心意愚弟谨记在心。泉明且以一首诗回赠太白兄,诗名《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李白细细回味着颜泉明的竹石,眉宇间闪过一丝喜色,老怀大慰道:“老子有言,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贤弟能有此心智,胜过愚兄远矣!”
颜泉明连忙摆手,道:“太白兄其才胜过泉明百倍,只是太白兄志不在此,且夫世以成败论人物,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李白也不争辩,只是笑而不语,良久方道:“贤弟,珍重!”
颜泉明缓慢而坚决地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回首道:“太白兄,珍重!来日再会之时,必当一醉方休!”
颜泉明一边驭马前行,一边高声吟唱着前些日子李白写的《侠客行》,诗曰:“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颜泉明渐行渐远,其声愈发缥缈,而风雪愈急,徒留停在原地的李白。张叔明施施然出现在李白身后,意味深长地问道:“太白兄,此子可是吾道中人?”
李白回眸一笑,回道:“不入尘世,安能看破尘世?不登高山,安能一览众山?他还年轻,未来无可知,不过,行路难,多歧路,远方的路实在不好走啊!”
张叔明点了点头,笑道:“能说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子前途不可限量,纵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也可与吾辈悠游江湖,吾道不孤也!”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叔明弟,还不献上美酒,与我共谋一醉?”李白酒意又起,打起了张叔明藏酒的主意。
“正有此意!今日不醉不休!”张叔明倒也大方,拉着李白的手,径直往草庐而去。
颜泉明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在天宝四年一月的最后一天抵达长安。因为太过匆忙,颜泉明在繁华的洛阳也只停驻了半天,走马观花看了一圈。
之所以这么着急赶回长安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一者自己父亲颜杲卿在本月上书朝廷请求试行两税法,虽然有朝中一些清流推动,但究竟结果会如何,不得而知;二者就是唐朝士子要考进士科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像是自己,作为生徒,先要通过院校选拔,再通过朝廷组织的会考,成绩优秀者才能参加进士考试。如果是乡贡,则要经过县、州两级考试。
这些考试大致在秋天举行,号曰“秋荐”。能够通过“秋荐”的和一些誉满天下得到高官举荐的士子便是有资格参加最后进士考试的“贡举人”。每年的十一月一日,贡举人由户部引导,朝见天子,此为朝集。朝集之后便是办理报名和审查手续,若无问题,则在本年十一二月到来年一二月之间举行考试,具体时间并无定数,就像天宝三年,时间便定在了十二月。
从州县、学院考试算起,每年参加进士考试的士子不下万人,但真正可以鱼跃龙门的寥寥无几,少到什么程度?少到每年只有二十余人。
即使如此,进士想要当官也不是一件易事。按照殿试的名次,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除了一甲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其余二甲、三甲进士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长达三年的吏部选官考试。
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书法道美;四曰制,文理优长。”而这些所谓的标准,显然因人而异。简单来说,如果你不能找到赏识自己的人,即使考取了进士,想要做官也是痴心妄想。
这也是为何李白在知道颜泉明想要报名考取进士后慨叹“行路难,多歧路”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