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怎么也没想到,颜泉明将治国、稳定安西的策略如此娓娓道来,在圣贤思想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解说,让李亨有种茅塞顿开之意。
颜泉明呢,也不是无的放矢。在太宗朝确立的天可汗制度,使得唐朝可以利用诸番之间的矛盾互相制衡,令其为自己守卫边疆,减少军事上的开支,唐朝的声望也愈发隆重,震慑宵小。
奈何到了如今,玄宗喜好边功,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有效,安西边帅们为了获取圣宠,丝毫不顾及西方越来越逼近的大食,作威作福,挑起争端。这个情况在高仙芝荣登安西节度使后,更加猖獗。
天宝九年,高仙芝垂涎于地处丝绸之路上的石国的财富,诬告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无蕃臣礼,领兵前去讨伐。真心拥护唐朝,对唐朝毕恭毕敬并且拥有李隆基御赐免罪铁券的那俱车鼻施不明其意,想与高仙芝约和。高仙芝罔顾信义,假意同意派遣使者将那俱车鼻施带到长安解释,然后趁乘其不备,出兵掩袭,俘虏石国部众。随后高仙芝纵兵杀掠,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在返回路上,高仙芝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
石国是昭武九姓国之一,其余八国为康国、安国、曹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这几个国家都以昭武为氏,以国为姓,同宗同源。突骑施则是西突厥的一支,是唐朝抵抗大食国入侵的重要力量,是唐朝坚定盟友之一。
石国与突骑施无缘无故被唐军攻打,自然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唐军因此大肆镇压,被害者除石国的老弱之外,多为在石国贸易的昭武九姓的胡商。高仙芝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意味着什么,反而在向朝廷报功的奏折里加了一项破九国胡的功劳。
经过这件事,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昭武诸胡。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恒罗斯之战,两万汉郎回到安西的不过千人。
如果高仙芝可以秉公,继续拉拢诸胡对抗大食国,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也不会动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高仙芝为大唐立下大功,又立下大过,最终因为谗言与封常清被赐死在潼关可谓时也命也!
当然,颜泉明现在人言微轻,也只能对着太子李亨感慨而已。李亨虽然是大唐储君,却不敢对国事发表一丁点意见,只是从颜泉明的话语中了解到颜泉明确有其才,也察觉到颜泉明对自己没有丝毫隐瞒,面对自己试探性的招揽,不是若即若离,顾左右而言他。
对于这些,李亨已经很满意了。这些月来,李亨已经隐隐约约猜到天子李隆基提拔重用颜杲卿的用意,无论如何,颜泉明作为颜杲卿的长子,自己不宜和对方扯上太多的关系,否则,落在天子眼里,又是一桩事端。
“泉明真乃国之栋梁,父皇还是慧眼识人,不改当初。泉明临行前,可有诗词赠我,我也好夸耀于诸王?就像《竹石》那样的?”李亨笑着跳开了话题,一脸期待地看着颜泉明。李亨相信,颜泉明应该明白自己的心意。
颜泉明想了想,轻声说道:“那我就送殿下一首诗名曰浪淘沙,诗曰: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李亨轻声念着,一脸的平静,平静中掺杂着一丝失落与愤愤不平。
颜泉明知道,这是太子第一次在自己面前透露心意,忍不住说道:“守得云开见明月,殿下是大唐的储君,心系天下万民,当多保重!”
李亨察觉到自己的失态,以大笑掩饰心头的落寞,道:“这是自然,泉明,你身为我大唐的臣子,我也没什么好送的,便送你几件武器,盼你为我大唐建功立业!”
说完,李亨大声对外面说道:“鱼朝恩!”
很快,一个胖乎乎一脸狡黠的宦官走了进来,躬身对李亨行礼,李亨指着颜泉明对对方说道:“这位是圣人御封的词圣颜泉明,不日将前往安西为我大唐戍守边疆,你带他去寡人的库房里,给他挑选几件趁手的武器,记住,必须是最好的,哪怕搬空了我的库房也不打紧。”
“谢太子殿下!”在外人面前,颜泉明赶忙谢恩。
“老奴领旨!”鱼朝恩恭恭敬敬地行礼,对颜泉明做了个手势,说道:“公子,请!”
颜泉明再向李亨作揖,后退几步,转身离去。李亨不知道在想什么,一会叹气,一会摇头,良久才对身后的屏风说道:“先生,此子如何?”
一名与颜泉明年纪相仿的青年走了出来,一身青色道服,轻声道:“此子非池中之物!殿下若能得其助力,幸甚,幸甚!”
“先生之才,当胜过此子,若我能得先生之助,再有此子作为外援,何愁天下不定!”李亨慨叹了一句,良久又道:“先生还是不愿助我乎?”
“贫道志不在此,强留不得!”青年微笑着拒绝。
李亨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也罢,若是有朝一日先生愿意出仕,我必扫榻相迎!”
已经离开正厅的颜泉明自然不知道发生在正厅里的对话,他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鱼朝恩,这个日后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专权一时的宦官。
历史关于他的记载最早是在天宝末年,当时鱼朝恩进入内侍省,做刚入流的小官,没想到,鱼朝恩还有在太子府效力的经历,怪不得日后可以得李亨信任、重用。至于另外一个大宦官,日后做到宰相的李辅国,颜泉明也不知道对方身在何方,如果可以见到,机会合适的话,颜泉明不介意结果了对方。历史已经证明,李辅国吃里扒外,实足的奸佞,祸害大唐的,少不了他一个。李亨的死,一半的责任要算在李辅国身上。
在琳琅满目的太子武库,颜泉明只挑选了五套兵械甲胄,自己、南霁云、雷万春、马燧各一套,一套备用。
就在颜泉明不亦乐乎挑着兵械甲胄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CD,杨钊面临着一场有生以来最大的生死危机。
看着眼前的两个七尺大汉,杨钊哆哆嗦嗦,一边飞快地思忖最近得罪了谁,一边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地说道:“两位英雄怕是认错人了吧!小的老实本分,从未与人结怨啊!”
“你是杨钊,是也不是?”雷万春虎目圆睁,厉声说道。
“你的父亲叫杨珣,祖父叫杨志谦,是也不是?”南霁云冷冷地看着杨钊,也没有好语气。
“你曾任新都尉,喜欢喝酒赌博,是也不是?”雷万春又道。
“我们跟踪了你好些天,你不承认也没有用!”南霁云看杨钊想要开口解释,漫不经心地说道。
杨钊斗大的汗珠扑簌簌往下落,毫无疑问,对方已经摸清楚了自己的底细,显然是有备而来。自己身处的地方太过僻静,呼救也没有用,反而容易激起对方的凶性。
一面暗暗责怪自己不该贪图美色出城去勾搭城郊的妇人给对方可乘之机,一面强迫自己的镇定,杨钊皮笑肉不笑地讨好道:“两位英雄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们杨家世代忠良。若是英雄江湖落难缺钱花,我家中倒还有百十贯钱,不如两位英雄随我进城?”
杨钊觉得,自己哭穷不会有作用,不如夸大自己的家财,利诱对方,只要进了城,那回旋的余地就大了。
但杨钊显然失算了,南霁云、雷万春都不是为财而来。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两人先是在CD附近的新都了解杨钊的事迹、人品,又去CD暗中观察杨钊的生活轨迹,因为这一切都是在暗中进行,所以耽搁了不少时间。不过,两人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证实了颜泉明梦中所见句句属实,若是要杨钊这般人掌握大权,朝廷怕是又要阻塞圣听。
雷万春摇了摇头,冷冰冰地说道:“下辈子投胎,选个好人家。”说着便向前想要结果了杨钊。
“等等!等等!英雄饶命啊!我愿用万贯钱财换我的性命,你们一定不知道,我和鲜于仲通交好,是章仇兼琼的座上客,只要你们给我三天,不,一天时间,我一定拿出万贯家财,人生在世,不就求一个利吗?!”杨钊连连叩首,苦苦哀求。
“多说无益,怪只怪你姓杨!”雷万春上前一步,直接钳住了杨钊的脖子,将事先准备的毒药喂食给对方。
杨钊垂死挣扎,双腿用力地踢着,但面对雷万春、南霁云两人合力,他的挣扎没有丝毫用处。杨钊只觉得,自己的精神在一点点涣散,临死前的唯一一个念头就是那个老道果真是个骗子,说自己有朝一日会位极人臣,执宰天下,现在倒好,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白白花了那百十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