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蘑菇正是菌种萌发的时候,除了交代大启叔和老张头多注意晚上掀开三角棚的两头,进行通风透气,就只有等待了。
宋静觉得古代的日子实在是闲散,作为一个小娘子,她也还不用操持家务,又不用跟哥哥一样读书进学考科举,对刺绣针线活什么的实在没有兴趣,感觉自己差不多就是个废人了。
宋戈小朋友跟在宋静屁股后面转来转去,可没有这种自觉,因为明显姐姐跟他一样无聊,他就觉得不无聊了。
好在宋静想起了昨天在宋爹面前无意竖起的有志向大旗,决定做点什么,好证实一下自己是在努力坚持的。
看了下跟在身后的宋小弟,想着小孩也是无聊,童年玩具都没几个,惨兮兮。于是决定在自家院子建个可以给小孩玩的东西。
这么一想,就觉得要弄个古代儿童游乐场是个不错的想法。
一步到位做不到,简单的,建个跷跷板还不容易吗。
当然所谓术业有专攻,自己削木板她可做不来,得找个木匠,给图纸也好,口头说明也好,托人直接做好了框架,她自己装就行了。所以她拖着弟弟,就去孙德家想问一下上次改装牛车的木匠。
没想到孙德大概了解了她想做什么后,却说:“小娘子要是只是想做个木板子,小部件什么的,倒不需要去临安找匠人,我们邻村三合村的就有一个木匠,一般的木工活也都能做的。”
宋静忙表示:“是很简单的,就主要是削个板,中间弄个架子,既然我们邻村有木匠,我就不舍近求远了。”
这样也好,到时候搬回来怎么也比从临安县搬回来方便,而且真要做游乐场,各种木工活是少不了的,近一点的木匠她来去找人也方便。
三合村不远,其实就紧挨着南河村,在宋静看来这距离跟在南河村没有什么区别。
和宋戈看风景一般晃悠着就走到了三合村,按着孙德大爷提供的信息,找到了木匠李鑫的家。
李鑫是一个40多少的男子,并不高但是看着挺健壮,他看着眼前的姐弟两,有点诧异:“你们找到我这要做木活。”
宋静直接忽略他的诧异,理直气壮地说:“没错,我们家里要做一个东西,南河村的孙德大爷说你可以做,我们就过来了。”
“家里做的东西,怎么没有大人过来,却派你们两个小孩就来了?”李鑫听到南河村的孙德倒是知道这两娃是南河村的了,两个村挨得近,向来相处得好,只是奇怪怎么是两个小孩找来。
“我们就可以说清楚要做什么,叔叔要是能做我们就先交定金给你,做好了再付全款。”宋静答道。
李鑫不怀疑了,小孩还知道定金,收货后再给全款,想必是家里大人有交代过了,“那好,你们是要做什么说来给我听听。”
宋静就细细描述了宽长的木板,厚度要厚一点,中间两端各留两孔,这个倒是很容易就弄明白了,李鑫表示简单。
跷跷板中间那个支点,宋静却是费了一番口水又在地上笔画了好一会才让李鑫明白,要怎么做。她是想着做一个中间空的架子,到时候用榫,装在木板的中间,再找一个大的石头塞进架子中间,就足够稳重了。
宋静又解释,是想做一个放在家里院子里面,给弟弟和小朋友坐着玩的。
李鑫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这个东西装起来,两头坐了人的话,就跟秤的两头一样来回晃动了。虽然不明白坐着这么晃动有什么意思。但是收了钱就要好好给人家做活了。
宋静可不知道李鑫在吐槽这个东西,她只知道后世小孩子就算只是坐在只能前后动的小马上,就乐呵呵地玩上一傍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