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559年到公元前540年这20年里,既发生了影响整个春秋格局的晋楚弭兵,又出现了各个诸侯国内部的动荡和叛乱,有些君主被驱逐,有的甚至被大臣弑杀,而且大部分的中原诸侯国都被牵连,没有几家过上安稳日子。那么这些内乱都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分别有了什么样的结局呢?)
好不容易盼到晋国楚国两个庞然大物准备平息干戈,和平发展。各个国家从君主到百姓,尤其是那些夹在他们中间受夹板气的诸侯们,总算出了口气,以为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没想到国外休战,国内起火,就在晋楚弭兵前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卫,晋,齐,鲁,郑,楚等大多数诸侯国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政变和内乱。看这个意思,一致对外的矛盾消除之后,中国人窝里斗的老毛病又开始了。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情况,我们挑几个看看热闹。
第一个出事的是卫国。公元前559年,卫献公心血来潮,请大臣孙林父和宁殖去他家吃饭。两位大臣自然高高兴兴的来了,结果在他家大厅等了一天也没见着人,但也不好意思找人去打扰自己的上司啊。最后当他们俩都快饿晕的时候,才发现卫献公忙着打鸟,把他俩给忘了。卫献公看到他们之后还不忘请他们来打鸟,吃饭的事情只字没提,而且卫献公接见他们时,也很没礼貌。孙林父很不高兴,回家憋了一阵子消消气。可是他的气刚刚消了,卫献公又在一次宴会上把他儿子羞辱了一番。这下孙林父彻底怒了,于是带上自己的人就攻打王宫,愣是把卫献公赶到了齐国,自己扶植了卫殇公作为卫国新的国君。
在孙林父追逐卫献公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卫献公在逃跑过程中,自己的随从都走散了,只剩下一位武士公孙丁给他当司机,拉着车带着他往齐国跑。孙林父一看也没必要太兴师动众,就派出师徒两个杀手,师傅庾公差和徒弟尹公佗去追杀卫献公。可是问题在于,公孙丁是庾公差的师傅,这个事情就有点复杂了。当两人逐渐追上卫献公时,尹公佗在驾车,并反复催促庾公差射箭干掉卫献公。庾公差无奈连射两箭,都射中了卫献公坐的车的左右车辕,把卫献公吓得够呛。公孙丁头都不回,说:“老大您放心,他们如果想射你早就射中了,毕竟庾公差是我徒弟,他要给我这个老师一个面子。”尹公佗一看自己的师傅下不去手,于是就说,“那我自己来,公孙丁是你师傅,不是我师傅,我可以下手。这样既不会违背孙林父命令,又给了老师面子。”于是尹公佗扔下庾公差自己向前追。当公孙丁发现是尹公佗一个人追上来的时候,知道这次不会留情了。于是他把驾车的任务交给卫献公,自己弯弓搭箭,趁着尹公佗还没有放箭的时候,一箭射中尹公佗的左臂,并且告诉他:“这一箭是师公我给你的警告,你要是再追,可就不是射胳膊了。”于是尹公佗知趣的离开,公孙丁则带着卫献公逃到了齐国。
十一年之后,齐庄公吃了雄心豹子胆差点把晋国都城占了,气的晋平公集合全世界兵力要荡平齐国,但是齐庄公被崔杼所杀,这事就算了。但是齐国使者就给中原老大晋国提出来一个问题,你说这卫献公老在我们齐国待着也不是个事儿,您老大出面调停一下,让他回去算了。晋平公就答应了,卫献公也很快回到了卫国,在边界找了个地方先住下。那位十一年前跟孙林父一起受辱的大臣宁殖在五年前已经去世,他在临终之时后悔赶走卫献公,于是嘱托自己的儿子宁喜将来找机会迎回卫献公。正好现在机会来了,于是卫献公就在宁喜的帮助下,讨伐孙林父。当时孙林父正在自己的封地呢,卫献公就攻下了孙林父在国都的府邸,并且杀了卫殇公。孙林父一看不好,立刻带着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晋国,并且将自己在卫国的封地献给了晋平公。没想到卫献公为了报仇真是六亲不认,竟然攻打那些孙林父送给晋国的城池。这下晋平公生气了,找人把卫献公抓到晋国,让他好好闭门思过。在低头认错以及承认晋国的老大地位永远不得侵犯之后,卫献公终于得以释放回国,当个国君能够当出三起三落的感觉也真不容易。而那个帮他复辟的宁喜也没有好下场,最后竟然被卫献公找个机会弄死了。于是,那个时代卫国内外对卫献公都是一片的批评声,当然卫国这样的小国家出点事情也无所谓,不影响大局。
那么影响大局的有哪些呢?齐国肯定是其中一个,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牛逼到敢攻打晋国并深入晋境,做出了让楚国人都叹为观止的大手笔的齐庄公的故事。前面说了,他把晋国得罪大发了,但是天命不错,晋平公在反击时遇到瓢泼大雨,加上楚康王的及时相助,齐庄公终于松了口气。这哥们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武力,一个是美色。前者还好办,齐庄公养了一群武士跟在他身边,平时当保镖,一到打仗时拿出来杀人,估计打晋国那一仗这帮人没少出力。后者也正常,那个君王不是三妻四妾。但是齐庄公看上了人家权臣崔杼的媳妇(也不知道那姐姐有啥功力,她本来就是个寡妇,嫁给崔杼时已经算是二婚),而崔杼应该说是齐庄公的恩人。早在齐灵公时代,齐庄公虽然是大子,但是地位不牢固,崔杼就让齐庄公在自己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跑东跑西最后帮齐庄公拿到了齐国国君的位子。但是齐庄公在崔杼家住的那几天,竟然跟人家老婆好上了。国君给自己带了绿帽子,崔杼就已经受不了了。但是更加荒唐的是,齐庄公还在跑去崔杼家跟人家媳妇幽会之后,把崔杼的帽子顺手拿走,还带着上了朝。崔杼如果再能忍下去那就不正常了,于是在公元前548年的一天称病不上朝。齐庄公则下班来看他,一看崔杼竟然没在家,就轻车熟路的朝着崔杼媳妇的房间走去。没想到一开门,房间里面都是崔杼布置的武士,齐庄公没能逃脱,被当场砍死。而他身边的那群保镖们,也在崔杼家门外被乱箭射死。
崔杼弑杀齐庄公之后,为了消除后患,他要把那些齐庄公身边的支持者和亲信也要杀光,很多人也就逃离了齐国。只有一位大臣带着自己的家臣静静的站在崔杼家门外看着这一切,家臣们劝他逃走,他说:“我又没有犯错误,国君也没有逃亡,我为啥要跑。”家臣说那您要不要追随先君而死,他说:“如果君主为社稷而死,我必然追随他到地下,可是先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死,我为何要追随他呢?”后来崔杼的家门打开之后,他跑到齐庄公尸体上大哭一阵后,平淡的离开了。有人劝崔杼杀了他,崔杼没有同意,因为他在齐国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位大臣是个矮子,名字叫做晏婴,后人也叫他晏子。
虽然在今天看来,崔杼杀齐庄公还是很有理由的,对方做的有点过分了。可是在当时,尤其是史官来看,这可是大事,而且是大逆不道的大事。于是太史令在史册中记载:“崔杼弑其君!”崔杼让他改,他不改,崔杼就杀了他,让他儿子来做太史令。他儿子继续写:“崔杼弑其君!”又被崔杼杀了,然后让他弟弟来,得到的结果还是“崔杼弑其君!”这下崔杼彻底傻眼了,因为太史令是世袭的,再杀了他齐国就没了太史令了。齐国太史令秉笔直书的故事还被编入了小学语文课本,来宣扬他们敢说真话,不畏强权的精神。崔杼拥立齐庄公的弟弟为新的齐国国君,后世称为齐景公,自己和庆封担任左右国相,把持齐国大权。
仅仅过了两年,崔杼的儿子们因为争夺家业的问题而窝里反,要找自己的老爹崔杼要说法。庆封被自己的家臣,同时也是怜惜齐庄公的人所忽悠,出兵消灭了崔杼一家,导致崔杼最后上吊自杀,这一位弑君权臣的结局也跟齐庄公一样的凄惨。随后,庆封一家也在家臣卢蒲弊等人的算计下,在齐景公祭祀的时候被全部诛杀。年轻的齐景公一上台就见识了这一系列的血雨腥风,但是这一系列的动荡也使得齐国政权真正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当然,此时在他身边帮助他的,还有我们熟悉的晏婴,以及后来代齐的田氏家族,这一切也为齐国中兴埋下了伏笔。
卫国和齐国的折腾从晋楚弭兵之前就开始了,而郑国作为晋楚弭兵最大的受益国,之前一直战战兢兢,除了公子騑为了国家倒向问题先弑杀郑僖公,后被倒晋派所杀之外,总体还算比较团结。但是晋楚停战之后,郑国似乎终于能够腾出手来解决一下国内矛盾了。郑国的政府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是个三元化的政体,有国君,当国和执政三位。晋楚弭兵之时,国君郑简公正在慢慢长大,那年估计十四岁左右;当国是公孙舍之,他在公子騑被杀后接替他担任了这个职位;执政是良霄,曾经在萧鱼之盟中代表郑国去跟楚国正式摊牌,郑国不跟你楚国玩了,以后我们就是晋国的小弟,结果楚共王大怒,于是良霄就在楚国的监狱里过了两年,直到楚共王去世后才被放回郑国。
弭兵会盟两年后,公孙舍之去世,其子罕虎子承父业,开始跟良霄以及之前提到的子产一起辅佐郑简公,在这难得的和平局势下治理郑国。可是良霄却迟迟咽不下当年出使楚国蹲了两年号子的那口气,由于当时自己的出使楚国跟当今郑国另一位大臣驷带的父亲有关系,而此时驷带的辅佐人是大臣公孙黑,于是良霄总是想找机会报复驷带和公孙黑。后来良霄强行要求公孙黑出使楚国,公孙黑死活不答应,两个人就公开对着干了起来,史称“良驷之争”。最后郑简公和罕虎和了半天稀泥,两家甚至还结盟,虽然表面上平息干戈,但私下还是水火不容。良霄自己在家开了个酒吧,通宵喝酒消愁,喝多了第二天还经常跑去威胁公孙黑,弄的朝堂上乌烟瘴气。没想到公孙黑更是个狠人,带兵趁夜对良霄发动突然袭击,烧了良霄全家,当然也包括他的酒吧,良霄只是被几个家丁保护着逃亡。
打架的算是分出了胜负,周围看热闹的也要表个态了。当国罕虎觉得良霄有点咎由自取,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掺和到良驷之争中来。子产迟迟没有表态,家臣就劝他,现在罕氏和驷氏势力这么强,我们要不要投奔他们。没想到子产表示谁也不投靠,持中立态度,还找人帮良霄的家人收尸,最后自己带着人要离开新郑。罕虎一看子产对良霄家的死人都这么有礼,断定这是个非常有仁德的人才,于是亲自追上子产,并且许诺他的安全,诚恳的邀请他回来一起治国。逃亡在外的良霄一看罕虎没有参与到那场对良家的军事行动,误以为罕虎会支持自己,于是派人秘密联系城内的那些支持者,趁夜杀回了新郑。但是良霄毕竟势单力孤,加上错误的判断了罕虎的态度,被驷带和公孙黑联手灭掉,良霄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子产一看良霄被杀,自己穿上丧服跑到刑场上为良霄哭丧,并且找人厚葬良霄。驷带实在看不下去了,要求罕虎杀掉子产。罕虎斥责他们:“礼,是一个国家的支柱,我们不能杀死有礼之人。”
良霄一族被消灭之后,罕虎任命子产为郑国的执政。开始子产还想推脱,但是在罕虎的一再坚持下,子产最终还是当上了郑国的执政。这一颗春秋时期闪亮的明星终于在中天正位,他将在未来20年中使得郑国在内政外交等方面彻底摆脱了之前摇摆受气的尴尬局面,并深深的影响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一颗璀璨的明星也在东方的天空闪闪发光,他就是辅佐齐景公实现齐国中兴的名相晏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