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甘楞散:药用煅瓦楞子、甘草各等分,共研细末,饭前20分钟开水冲服,1日3次。
71.调治消化性溃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还应注意几点:
(1)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情绪不良、精神紧张可增加胃酸的分泌,影响胃肠道黏膜的血液营养供应,易致消化道溃疡出血。
(2)饮食要有规律,不要嗜食零食。暴饮暴食或无规律饮食,可影响胃肠黏膜的修复。
(3)注意戒烟限酒。
(4)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窦炎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胃窦炎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有慢性胃窦炎存在。所以,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溃疡,均需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才可能根治。许多中药如槟榔等有抑杀幽门螺旋杆菌作用。
(5)防止滥用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都可引发溃疡病,其中以阿司匹林尤甚。此外,气候改变也是诱发溃疡病的因素之一,秋冬与冬春之交为消化性溃疡的高发时期。因而,要顺应气候,适寒温,慎起居。
72.中医怎样治疗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系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甚至在静止期无任何表现,但在临床上,患者常常以胃脘胀闷、疼痛、嗳气、吞酸、嘈杂或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而求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纤维胃镜所见和病理活检来确定。
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多见虚实相兼或虚多实少之证。初病在气,久病见阴虚络瘀或虚寒兼瘀者为多。在治疗上,一要补虚扶正,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加胃黏膜细胞保护因子的释放,调整胃肠功能;二要活血和络,改善胃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细胞吸收;三要清热解毒,防止癌变,对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者,可适当选用白花蛇舌草、莪术、半枝莲、龙葵等;四要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寒热虚实因人而治。
如为肝胃不和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胀痛或痛串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治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白术、茯苓、香附、醋玄胡、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黄连、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如为脾胃虚弱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痞满,纳呆少食,便清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沉细。治当益气,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杭芍、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如为脾胃湿热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胀痛,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脉紧。治当清化畅中,通降胃气。方用温胆汤加减:薏苡仁、苍术、茯苓、鸡内金、藿香、佩兰、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陈皮、干姜、枳壳、连翘。水煎服,每日1剂。如为胃阴不足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或弦细。治当养阴益胃。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北沙参、玉竹、白芍、全瓜蒌、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川楝子、醋玄胡、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如为胃络瘀血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胃疼日久不愈,大便潜血阳性或黑血便。舌质暗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当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丹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香附、玄胡、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砂仁。水煎服,每日1剂。
73.有哪些中成药可治慢性胃炎?
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有很多,常用者有以下这些。
三九胃泰冲剂或胶囊:适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养胃冲剂: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
温胃舒胶囊: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疼痛、胀气、嗳气,食欲不振等。
舒肝和胃丸:适宜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
74.慢性胃炎如何预防与护理?
慢性胃炎的预防与护理特别重要。主要是平时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积极治疗急性胃炎及其他疾病;避免药物损伤胃黏膜,有刺激损伤胃黏膜作用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注意饮食调养,强调“五宜”,做到宜嚼、宜节、宜洁、宜细、宜清淡。
因本病往往有反复发作、迁延缠绵、病程较长之特点,应劝告病人治疗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即使治愈后,每年也要定期复查,以减少该病复发。
75.中医如何治痢疾?
痢疾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最高。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大便次数多(有的每天可达几十次),肛门灼热坠痛为主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中医把细菌性痢疾称为“湿热痢”,认为是暑季湿热熏蒸,人易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使腑气壅阻,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而成。并早就认识到了它的传染性。
痢疾的治疗主要是选用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化湿的方药。轻症可用新鲜马齿苋或新鲜地锦草250克,洗净,再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左右,取出捣烂绞汁,每天分3次冲服,连用3~5天;或在金银花、马齿苋、地锦草、铁苋菜、辣蓼、白头翁、苦参、凤尾草、车前草等草药中,任选3味,各用30克(鲜草加倍)组成药方,煎服,每日1剂,连用3~5天。
症状较重的病人,可选用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5克、甘草5克,水煎服;若下痢脓血,红冻多白冻少者,宜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黄柏10克、黄连5克、秦皮10克,水煎服。在运用上列两方时,应酌选调气行血之品,如木香、槟榔、枳实、当归、杭芍、大黄等。成药多选香连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木香槟榔丸或枳实导滞丸亦可选用。
还有一种散发性的湿热痢,发病较缓,临床症状比菌痢轻,大便次数不太多,但粪便量多有恶臭,颜色像豆瓣酱样的暗红色。大便化验往往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这便是阿米巴痢疾。阿米巴痢疾可内服白头翁汤或用白头翁汤剂作保留灌肠,另用鸦胆子20粒,去壳取肉,用桂圆肉包裹或装入空心胶囊中,早晚各吞服10粒,连服3~5天。
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如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转成慢性痢疾。大多是虚证。治疗应改用调理脾胃的法则,适当配用清热解毒方药。
在痢疾流行季节,如见到突然发高烧,面部气色不好,呕吐嗜睡的病人,尤其是小儿,即使无腹泻或脓血便,也应考虑是否“疫毒痢”(中毒性菌痢)。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免病情恶化。得了痢疾,要熟悉对预后判断的知识。一般来说,能食者病情较轻,不能食者病情较重;泻下物有粪便者轻,仅脓血无粪便则重;病时出现气短,呃逆,唇如涂朱,发热不止,口舌糜烂者,均属重症;若下痢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或纯下血性大便,或如屋漏水,则说明病情危重。及时发现重症、危重症痢疾病人,应尽快送医院隔离治疗。
痢疾患者的家庭及个人预防措施,强调“四要”、“三不要”。“四要”是指:要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得了痢疾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不要”是指: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要随地大便;不要喝生水。
76.如何防治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西医所谓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以及因其他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均属本病范畴。
便秘的发生,除大肠本身功能失职外,凡脾、胃、肾、肺诸脏的功能紊乱,均能引起肠道气机失调,传导失常而形成便秘。如: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化燥伤津;或由于热病后期,余热留恋,津液不足,肠道失濡润,大便干结,难以排出而成实热便秘。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导无力,血虚则肠道失润,均可致肠道干枯,排便困难而成虚证便秘。
治疗便秘,首先要分辨虚实。燥热、气滞不行为实,气血不足、阴亏、冷秘为虚。治疗时应针对其传导失常,津液不足或不行,采用调理气机,滋润肠道之法。在辨证论治时不可专用通下,否则津液愈伤,复下复结。故金元名医李东垣有言:
“治秘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若为肠胃积热便秘,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者,治宜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加减:大黄、枳实、厚朴、火麻仁、杏仁、白蜜、芍药、生地、玄参、麦冬、甘草。
水煎服,每日1剂。
若为气虚便秘,主要临床表现为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需努挣方出,挣得汗出短气,便后乏力,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者,宜补气润肠,健脾升阳。方用黄芪汤加减:黄芪、火麻仁、白蜜、太子参、白术、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若为血虚便秘,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脉细。宜养血润肠。常用润肠丸加减: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玄参、何首乌、枸杞子、黄芪、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治便秘的中成药有:麻子仁丸,适用于大便干结,多日不解,小便黄赤,面红身热,口渴心烦之证。润肠片:适用于大便干结,面色萎黄,头晕心慌,唇甲淡白之血虚便秘。所有中成药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77.便秘患者如何加强自我调护?
有习惯性便秘的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便干量少者,适当多食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燥火之食。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腹肌锻炼,避免久坐少动。应保持心情舒畅,戒忧思恼怒。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其次,要养成生活规律,养成每日一次的排便习惯。养成早餐后定时排便习惯,可加强胃-肠反射。适当增加运动(如散步、打拳),加强横膈肌和腹肌的锻炼,可增强肠胃的蠕动功能,有助于排便。
再者,要注意饮食调理。每晨空腹饮一杯冷盐水有通便作用,但有高血压、肾炎和心衰的老人,可用冷的甜牛奶代替。
汽水、啤酒等含二氧化碳的饮料,麻油、牛奶等富含脂肪酸的食物,味酸的杨梅、菠萝等含多量有机酸的水果,粗粮(荞麦、糙米)、蔬菜(萝卜、土豆)、海藻等含多量植物纤维的食物,乳糖、蜂蜜等含糖量多的食物,都对结肠壁有化学性或机械性刺激作用,能促进肠蠕动,促进粪便下排。
78.有哪些简易方法可治疗便秘?
下列食疗方治疗便秘亦有良效:
(1)苹果醋:苹果1000克,洗净晾干后,切成小块;冰糖400克,加水用文火煮化;酒曲一个,碾碎。将苹果、冰糖水、酒曲混合装入干净的小缸内密封。两周后打开搅拌10分钟,使空气进入,再过两周,即成。每日可饮用30~50毫升。苹果醋不但有根除便秘的作用,还能抑制黑斑粉刺类皮肤病,有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作用。
(2)决明子茶:决明子15~30克,微炒后,每日泡茶饮用。
(3)番泻叶茶:番泻叶5克,沸水冲泡,当茶饮。
(4)麻子苏子粥:苏子10克,麻子仁10克,研细,加入粳米100克,熬粥食用,晨起空腹食用。
(5)郁李仁粥:郁李仁10克,捣烂,水研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食时加蜂蜜10克。
(6)仙人粥:首乌30克,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大枣3~5枚,煮粥食。
此外,自我按摩对防治便秘有积极作用。方法是:排便时从盲肠经横结肠向降结肠作“の”字形按摩,有助于顺利排便。此方还可在床上进行,方法是:排空小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掌根部紧贴腹壁,左手叠在右手背上,双手用力,按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方向循环按摩。手法从轻到重,每2秒按摩一圈,一般到100次左右可出现便意。
79.中医如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症候群,指持续性的上腹部不适,如:食后脘腹胀满、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等,经过胃镜,钡餐胃肠造影,肝、胆、胰B超和各项化验检查均无异常器质性病变,且定期随诊一个时期仍无异常发现,方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往往是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常分为以下4型:
脾胃虚弱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食后脘腹胀满,或饥不欲食,食量少,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白苔白腻,脉弱。治宜健脾益气、理气降逆,方选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紫苏梗,旋覆花(布包)、焦三仙。水煎服,每日1剂。
肝郁气滞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食不甘味,口苦而干,厌食、呃逆、嗳气、食后脘腹饱胀,胁肋胀痛,或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舒或灼痛,舌红苔浊,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理气降逆,方用四逆散加味:甘草、白芍、枳实、柴胡、玄胡、郁金、麦芽、鸡内金。水煎服,每日1剂。
寒伤脾胃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冷痛,食后饱胀不适,食积不化,食后恶心或呕吐清水痰涎,喜热饮,口和不渴,或伴恶寒、身痛楚,舌淡苔白腻,脉浮紧。治宜温中散寒、和中消食。方用香苏散加味:制香附、紫苏梗、陈皮、甘草、连翘、白术、厚朴、神曲、麦芽。方中可酌加吴茱萸、干姜等中药。
水煎服,每日1剂。
寒湿困阻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食后饱胀,食滞不化,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口淡黏腻,头身重、身躯酸楚不适,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或弦滑。治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味: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焦三仙。水煎服,每日1剂。
食物积滞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矢气腐臭,舌红苔浊腻或腐腻,脉滑。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方用保和丸加味:山楂、半夏、神曲、陈皮、茯苓、连翘、白术、枳实、莱菔子。水煎服,每日1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除采用适当药物治疗外,还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平衡,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食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及咖啡、巧克力、土豆、红薯和酸性食物。少食多餐,忌烟戒酒。
80.中医如何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本病患者以20~40岁居多。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此病病情容易反复,很多病人病程较长,重型病人可出现发热、身痛、消瘦、贫血、衰弱等症。有上述症状的病人,通过医生检查,在排除了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克隆病、结肠癌、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患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
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证型有:
大肠湿热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泻而不爽,小便黄赤或伴发热、口渴,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导滞,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黄柏、黄连、黄芩、大黄、槟榔、当归、木香、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香连丸,每次3~6克(浓缩丸每次6~12丸),1日3次,温开水送服;或枳实导滞丸,每次6~9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
寒湿凝滞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腹痛,里急后重,苔白腻,舌质淡,脉滑或濡。治宜温化寒湿。方用胃苓汤加减:苍术、白术、厚朴、陈皮、桂枝、茯苓、炮姜、木香。水煎服,每日1剂。成药可选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