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兼有黏液,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胃。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炮姜。水煎服,每日1剂。倘兼肝郁而肠鸣腹胀,泻后痛减,伴胁痛、易怒者,可选舒肝和胃丸、逍遥丸、健脾丸等。
肾阳虚衰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晨起腹泻、腹痛、肠鸣、便急、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口淡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固肠。方用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赤石脂、五味子、肉桂、白芍、炙甘草、炮姜、诃子肉。水煎服,每日1剂。
溃疡性结肠炎常为虚实夹杂,寒热互结之证。故最好求得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的指导。近年,用灌肠疗法如锡类散、云南白药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颇佳,也便于家庭中推广应用。特别是久病脾胃已伤,不宜口服寒凉之剂,而脓血便又很严重的患者,更宜于在口服扶正之品时,给予凉血之品灌肠治疗。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要注意自我调护,轻者可适当休息,重型和暴发型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饮食以柔软、易消化、富于营养、有足够热量为原则,宜少食多餐,避免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81.中医怎样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
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是常见的大肠或小肠功能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黏液便等。约50%以上的病人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精神症状,如心慌、心悸、乏力、失眠、焦虑等。症状特点有:(1)腹痛以右下腹为多,大便前及冷食后加重,多于睡前4~5小时出现;(2)排便困难与里急也很常见,近半数患者腹部症状于排便后消失;(3)伴随症状:可伴有食管运动异常所致的胸痛、吞咽困难;胃蠕动异常而致恶心、呕吐、早饱;左季肋部和左肩部疼痛的类脾曲综合征等。
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常选用的中成药有逍遥丸、参苓白术散(丸)、舒肝丸、启脾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以及用于便秘症状的润肠丸、麻仁丸等。也可自拟专方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选介如下:
健脾缓肝汤 用于脾虚肝郁的泄泻型。临床表现为食后泄泻,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腹胀纳呆,肢冷乏力,失眠健忘,烦躁易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等。药用:焦白术、茯苓、芡实、炙甘草、炒白芍、防风、黄连、乌药、珍珠母。
滋阴润肠汤 用于阴虚血燥的便秘型。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少腹胀痛,口苦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健忘,头晕目涩,舌红少津,或舌裂、苔少、苔剥,脉细或涩等。药用:生地、玉竹、郁李仁、当归、丹皮、枳实、厚朴、木香、肉苁蓉、怀牛膝。
健脾温肾汤 用于脾肾两虚的泄泻型。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晨起即泻或食后即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月经不调,舌淡胖,苔白,脉细或弱等。
药用:党参、茯苓、焦白术、炙甘草、炮附子、芡实、补骨脂、吴茱萸、乌药、防风。
化食燥湿汤 用于饮食积滞型。临床表现为腹泻不爽,腹中胀痛,纳呆食少,嗳腐噫气,食后脘胀,舌质淡红,苔厚腻。
药用:炒苍术、茯苓、佩兰、砂仁、焦三仙、陈皮、鸡内金、黄连、木香、半夏、乌药。
82.得了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5型。本病属中医的“黄疸”、“急黄”、“疫黄”、“胁痛”、“积聚”等范畴。
有肝炎接触史的人,如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肝大或黄疸等症状,均可考虑为急性肝炎。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帮助确诊。
急性肝炎患者经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绝大多数可恢复健康。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休息。
急性肝炎患者患病早期要卧床休息,待黄疸消退、自觉症状改善后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以不感觉疲劳为度。临床治愈出院后,仍应休息1~3个月,经复查病情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但半年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②合理饮食。给予容易消化、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清淡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食欲明显下降且有呕吐者,可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严禁饮酒;③药物治疗。可口服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
中医学认为,急性肝炎黄疸型多属湿热困脾,肝失疏泄。
如脘腹闷胀,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黄,头重身困,大便溏,小便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治宜清热化湿,利胆退黄。
有黄疸可选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无黄疸可用茵陈五苓散或柴胡疏肝饮加减。常用单验方有:
(1)茵陈公英汤:茵陈100克、蒲公英50克、白糖30克。
取茵陈、蒲公英加水500毫升,煎取400毫升,加白糖30克。
每日分2~4次服。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患者。
(2)酸枣汤:酸枣50克、白糖适量。将酸枣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时,再加白糖,每日服1次,随量饮。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转氨酶高、心烦不安患者。
(3)消炎利胆茶: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毫升,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日3次,每次250克。功能清热利尿,健胃利胆。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4)泥鳅粉:活泥鳅2000克。先把活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再把它放干燥箱内烘干或焙干,研末装瓶。用法:每日3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15天为1疗程,最多不超过4个疗程。功能温中益气,解毒。适用于肝炎病人黄疸及转氨酶升高者。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心情愉快,少生闷气,勿忧郁,忌忿怒,保持外动内静。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急性期过后,量力而参加体育锻炼,饮食有节,禁食辛辣,生冷,油腻之物,戒酒。病毒性肝炎患者宜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类食物。绝对禁酒,包括禁食含有酒精的饮料、营养品及药物。重型肝炎有肝性脑病时,应低蛋白饮食,肝硬化腹水者给予高蛋白低盐饮食。
83.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成药有哪些?
可用于利胆退黄的中成药如:①黄疸茵陈冲剂,每次20克,1日2次;②茵栀黄注射液,每次2~4毫升,1日2次,肌肉注射;③片仔癀,每次0.6克,1日3次;④鸡骨草胶囊,每次4粒,1日3次;或鸡骨草肝炎冲剂,每次1袋,1日2次;⑤益肝灵片,每次2片,1日2次。⑦急肝退黄胶囊,成人1次4粒,1日3次。非湿热型黄疸者忌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一二种。
(1)博尔泰力(苦参素)注射液:水针剂,每支2毫升(0.2克/支)。3个月为1个疗程。第1个月每天0.4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第2、3个月每次0.4克,肌肉注射,隔日1次。本品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抑制胶原活动度,防治肝硬化,阻断肝细胞凋亡,保护肝细胞,调控免疫,提高白细胞等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效。
(2)猪苓多糖注射剂:能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修复。主治慢性肝炎。
(3)灭澳灵:能保肝解毒,调节免疫功能。主治急、慢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4)护肝片:能保肝、退黄、降酶,主治急、慢性肝炎。
(5)参柴颗粒:能疏肝和胃,解表散热。主治慢性肝炎及肝胃不和所致的慢性胃炎;对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此外,强力宁、甘利欣、联苯双脂、水飞蓟素、齐墩果酸片、垂盆草制剂、山豆根制剂等,均可酌情选用。
84.乙肝治疗如何选用中药?
目前治疗乙型肝炎没有一种特效药,中草药如果能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少花钱,还能见效。患者可根据不同乙肝类型,适当选用下列药物:
保肝降酶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主要适用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复升高性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常用中药有北五味子、青叶胆、女贞子、水飞蓟种子、垂盆草、山豆根等。
北五味子:能显着降低谷丙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煎服每日10~20克,捣碎后加水煎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成药联苯双脂滴丸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治疗量为片剂的1/3,常用量为每次5~10丸,每日3次。
青叶胆和女贞子:每日10~15克,捣碎后水煎服。以它为主的成药为齐墩果酸片。口服每次30~50毫克,每日3次。降低谷丙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水飞蓟种子:每日30克,水煎服;或与其他中药配制成蜜丸内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有水飞蓟素(西利马林、利胆灵)、益肝灵片。有改善肝功能、降酶及降低胆红素作用。常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损伤等。
垂盆草:每日10~3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的成药为垂盆草糖浆、冲剂和护肝片等。片剂口服每次5片,1日3次。
山豆根:每日10~15克,水煎服。以它为主的成药为肝炎灵注射液,肌注每日2~4毫升。本品降酶效果迅速,对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者也有一定的阴转作用,阴转率为37%。
保肝退黄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主要适用于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常用中药有茵陈、螃蜞菊、黄芩、田基黄等。
茵陈:每日20~3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的成药为茵栀黄注射液。此外,还有从茵陈中提出的具有利胆退黄作用的成药羟苯乙酮口服药。
螃蜞菊:每日10~3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螃蜞菊糖浆及注射液。
黄芩:每日10~15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黄芩苷片剂和针剂。既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又可降低谷丙转氨酶。
田基黄:每日10~25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田基黄注射液。
大黄:每日10~15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大黄静脉注射液。
减轻肝脏炎症的中药及其制剂甘草,每日可用6~1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是甘草甜素,商品名有强力新、加力宁、甘利欣等。猪苓及猪苓多糖注射液对肝组织炎症性损伤,也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保肝抗纤维化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主要适用于肝纤维化指征明显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如灵芝、冬虫夏草、北沙参、丹参、小柴胡汤等。
灵芝:每日1.5克,研磨后,水冲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有灵芝多糖。
冬虫夏草:每日1.0克,研末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复方鳖甲软肝片。
丹参:每日10~15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有丹参片、复方丹参注射液。
小柴胡汤:由中药柴胡、半夏、人参、黄芩、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该方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对肝硬化有控制和逆转作用。目前,已生产有小柴胡冲剂、片剂及浓缩丸。
保肝抗病毒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主要适用于乙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阳性或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常用中药有苦参、白花蛇舌草等。
苦参:每日10~2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苦参注射液、苦参碱注射液。
白花蛇舌草:每日10~30克,水煎服。以它为主药的成药为碧云砂乙肝灵。
保肝升蛋白的中草药及其制剂主要适用于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的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中成药复方乌鸡精、乌鸡白凤丸、当归丸、河车大造丸等,都对血浆白蛋白降低有疗效。还可以大枣、紫河车、阿胶、龟版胶、牡荆等组成复方,或水冲服,或制蜜丸内服。
85.肝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预防及护理?
肝硬化是指一种或多种病因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纤维组织增生及纤维板形成,最终导致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及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按病因可分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肝硬化、药物中毒性肝硬化等多种类型,其中以由慢性肝炎演变而来者居多。据统计,我国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性肝炎患者就有3000多万,许多人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炎病人一旦到了肝硬化的程度,标志着肝病进入了较为严重的阶段,必须积极治疗,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肝硬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轻微劳动,失代偿期或有并发症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腹水的病人应少食钠盐。此外,肝硬化病人应避免烟酒对肝脏的刺激。治疗可选用维生素类药及保肝药,也可选用中药以防治肝硬化。
(1)预防:首先,病因预防最重要。慢性乙肝和丙肝病人,应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于预计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有必要进一步采取肝活检等措施评价肝硬化发展的危险性,对肝活检证实存在重度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病人,不论抗病毒治疗效果如何,都必须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其次是定期体检,大多数肝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必须通过检查才能发现肝炎活动;反复肝炎活动、久治不愈的病人还必须定期做超声波检查或其他肝硬化指标检查。第三,关于药物治疗肝硬化。中医中药在抗肝纤维化、肝硬化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切不可以中药治疗替代抗病毒治疗,否则可能贻误病情。中西医结合,发挥彼此优势,不失为防治肝硬化之良策。
(2)护理:①早期肝硬化病人,要根据病情安排休息与活动。休息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之一,少活动可减少肝脏代谢分泌的负担,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②食谱多样化,其营养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低脂肪。避免有刺激性及植物性纤维多、坚硬的食物,以免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禁烟、酒,不喝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而促使病情恶化。适当限制动物脂肪,以免引起脂肪肝。
伴有腹水者,应按病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腹水严重时还应限制每日的进水量,并置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利于呼吸。
当出现高血氨时,则禁忌高蛋白饮食。每餐前、后要注意口腔卫生,用生理盐水漱口;③做好皮肤护理。水肿好发的部位是患者的臀部、外阴、下肢,可用棉垫或气圈保护,经常用热毛巾按摩,防止褥疮发生。有皮肤瘙痒者应设法止氧,防止因皮肤破损而引起感染;④遵医嘱按时按量给病人服药,有出血倾向者,应口服维生素K或肌注K1。进食过少时,应给予静脉注射或静滴葡萄糖、维生素及氯化钾等,以补充身体需要,在用利尿药时,要注意电解质的平衡。
86.治疗肝硬化有何验方及中成药?
治疗肝硬化必须立足于廉价、高效,中医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经过长期不懈的研究,中药制剂在治疗肝硬化中取得了可喜突破,现已证实,早期肝硬化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得到抑制甚至逆转。下列经验方及中药制剂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桃仁虫草散:桃仁30克,冬虫夏草3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服5克,每日2次,米汤送下。适用于正虚瘀结型肝硬化。
(2)复方鸡内金散:生鸡内金60克,西洋参30克,三七粉30克,藏红花15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5~10克,每日3次,米汤送下。适用于正虚瘀结型肝硬化。
(3)大黄地龙散:大黄、地龙、穿山甲各3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5克。主治肝脾血瘀型肝硬化。
(4)复方泽兰饮:泽兰、黑料豆、路路通、楮实子各20克,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煎服。适用于血瘀水停型肝硬化,并有利尿而减轻腹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