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舌形异常,主要包括老嫩舌、胖大舌、瘦薄舌、芒刺舌、裂纹舌和齿痕舌几种。
望舌态是指舌的动态的异常,临床常见的有痿软舌、强硬舌、歪斜舌、颤动舌、吐弄舌和短缩舌六种。
望苔质主要包括望苔质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真假等方面。舌苔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者,称为薄苔,又称见底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者,称为厚苔,又称不见底苔。根据舌苔的厚薄主要可以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的浅深。
正常舌象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是指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薄白苔是指舌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的、干湿适中的白苔。
对舌象的综合分析判断,可以判断邪正盛衰,区别病邪性质,辨别病位浅深,估计病情轻重和病势进退。
邪正盛衰是舌质和舌苔多方面情况的综合。如舌质淡红,柔软灵活,苔薄白而润,说明正气充足,气血运行正常,津液未伤;若舌色淡白,舌干苔燥,说明气血两虚,津液已伤;而舌苔有根,说明胃气充足;若舌苔无根或光剥无苔,说明胃气衰败。
28.什么是中医的八纲辨证?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以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中医学认为,表里是反映病位浅深的两个纲领,寒热是反映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阴阳是反映疾病类别的两个纲领。临床可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金阳光”新农村丛书疾病现阶段的阴阳类别、病变部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以指导进一步辨证及治疗。其中又以阴阳为八纲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类别的两个纲领。疾病的证候虽然复杂多样,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别,阴阳二纲可统括表里、虚实、寒热六纲,即表、热、实证属阳证,里、虚、寒证属阴证。阴阳本身的病变,除代表一定类别的证候之外,其狭义的阴阳失衡,往往是指阴虚证、阳虚证、亡阴证、亡阳证这四类证候,即所谓阴阳虚损证候。
29.什么是中医的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在充分认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病人的当前症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等病理本质的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因为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按藏象学说整体观,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透过五脏辨证,就可以反映疾病的性状、病位及程度。
30.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对预防和祛除疾病、保持和恢复健康等防治手段和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确立具体治疗方法的可靠依据,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预防、治疗、养生都必须遵循的准则。中医治则一般可归纳为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气血、三因治宜五个方面。
31.为什么说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本”与“标”是相对而言的一对矛盾范畴,它常用以说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以及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先后关系。“标”、“本”在不同的场合,其内涵不同,如从邪正关系而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病位内外来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疾病先后来分,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
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有本,有主有次,因而在治疗上也就有轻重之分。一般应论“本”为主,即“缓则治本”,或兼顾其“标”,或“急则治标”。若标本均急,则应标本同治。
32.如何扶正与祛邪?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基本可以视为邪正斗争的过程。所谓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补药),并配合适当的营养、精神调摄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治疗,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以达到战胜邪气,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祛邪,就是使用祛除邪气的药物,或应用针灸、手术等各种治疗方法,祛除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扶正与祛邪,相互为用,相辅相成。因此,正确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是治疗疾病的关键所在。临床根据正邪双方消长盛衰情况,区别主次、缓急,正确运用扶正祛邪法。扶正与祛邪基本原则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33.何谓“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是在各种基本治则指导下的一种知常达变的治疗原则。
34.什么是中医治疗的八法?
中医治法丰富多彩,概要地可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汗法 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者也可应用。
(2)吐法 是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咽喉痰涎壅阻、顽痰停滞胸膈、宿食留滞胃脘、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等。现临床很少用。
(3)下法 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大便或积水,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实热、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从下而出,以解除疾病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病证。由于积滞有寒热,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夹杂,故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
(4)和法 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和解者,是指和解表里之意,专用于治疗在半表半里的证候,适用于疟疾、肝脾不和、肠胃不和、伤寒邪在少阳、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常用的和法又有和解少阳、开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
(5)温法 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使寒邪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由于寒邪所在部位不同,寒邪与阳虚的程度不同,因而温法中又有温中散寒、温暖肝肾、回阳救逆之区分。其他尚有温肺化痰、温胃降逆、温肾纳气、温中行气、温血活血、温阳止血、温里解表等。
(6)清法 是通过清除火热之邪,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里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甚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清法又分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以及清脏腑热的不同。
(7)消法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的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症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等。
(8)补法 是通过补养的方法,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归于平衡。适用于各种虚证。虚证的气、血、阴、阳之虚及心、肝、脾、肺、肾等脏之虚,故补法又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肝、补脾、补肺、补肾等,但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补法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
以上八法,根据临床病证的具体情况,可单用、亦可两法或多法互相配合使用,总之以病情需要为原则。如表证兼里证者,常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俱急、内外壅实者,就应表里双解,汗下并用。又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证,单以温法或清法皆不适宜,又当温清二法合用。因此,临床时会出现消补并用、攻补兼施、汗补并用、和下兼施等多种治法,当随证施药。具体治法是对具体病证施行的具体治疗方法。
35.怎样煎好中药?
煎药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病的效果。中药汤剂是中医各科临床最常用的一种剂型,常常需要病人自己煎煮。
因此需要人们自己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煎药用具的选择,最好选择陶瓷器皿中的沙锅、沙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且导热均匀,保温性能好。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煎药,忌用铁锅、铝制品器具等金属器皿。因金属元素容易与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使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时的用水也有考究。水质必须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
要掌握煎药的火候。煎药的火候,一般均宜先武后文(武火即大火,文火即小火),也就是说开始用大火煎药,煎沸后改用小火煎煮。
要把握好煎药的时间。煎煮时间的计算,是以药物煮沸后开始计时的。一般可分为三类:芳香类药物宜煮沸10~15分钟;一般药物宜煮沸20~30分钟;滋补类、坚实的药材及有毒药物宜煮沸40~60分钟,煎煮时间的确定,要根据药性而定。掌握好煎煮时间的目的,既要避免因煎煮时间过久而药性挥发,又要防止有效成分未能充分溶出而降低疗效。
煎药的具体操作方法,先将药物放入洗净的容器内,加入冷水,水以淹没药物3厘米左右(二、三煎水稍少),浸泡约1小时,置炉上先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煮。煎煮过程中既要防止药汁外溢,又要防止火候过小,中途要将药物上下翻动,使药汁充分溶出。如果不小心将药物煮糊,则应当弃去,切勿加水再煎煮。
36.特殊药物应如何煎煮?
煎煮中药时,除了掌握好煎药器具、用水火候及时间外,还要注意入药方法。一般药物可以同时入煎,但部分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不同,有时还需作特殊处理,甚至同一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其性能与临床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根据治疗要求和药性不同,为了保存某些药效成分和尽量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量,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而采取的特殊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先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川乌、附子等药因其毒烈性经久煎可以降低,也宜先煎。制川乌、制附片也应先煎半小时再入其他药同煎,以确保用药安全。
后下:如薄荷、白豆蒄、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包煎:如蒲黄、海金沙等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漂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极细,又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另煎: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
烊化:如阿胶等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既浪费药材,又容易熬煎,宜另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对服。
冲服: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
37.如何掌握最佳的服药方法?
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受到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服药的多少及服药的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清晨空腹时服 因胃及十二指肠内均无食物,所服药物可避免与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驱虫药、攻下药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且可避免晚间频频起床影响睡眠。
饭前服 胃中亦空虚。滋补药及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
饭后服 胃中存有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故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用,以利充分发挥药效。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疗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药,急性病则不拘时服。
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
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呕吐病人服药宜少量频服。少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
家庭中用药时,服药的冷热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特别是辛温发汗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需温覆取汗。至于治热病所用寒药,如热在胃肠,患者欲冷饮者可凉服;如热在其他脏腑,患者不欲冷饮者,寒药仍以温服为宜。
此外,对于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
38.感冒可分为几种?
感冒是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种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不适、畏寒、头痛、流泪、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声嘶、呼吸不畅、咳嗽、脉浮为主要特征。病情有轻、有重,轻者一般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如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亦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流行性感冒”。
感冒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之广,个体重复发病率之高,是其他任何疾病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一般成人每年患2~3次,儿童和年轻人患病次数高2~3倍。由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均可自愈,但婴幼儿、老年患者及素有宿疾的病人,其病情兼夹复杂,易出现合并症。
同为感冒,在临床上有证型的不同,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夏令暑湿之邪亦可杂感为病,因此,中医临床分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与暑湿感冒之分,治疗之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定位在肺卫,风邪为长。治疗上祛风解表、宣发肃降是基本原则。
39.中医如何治疗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为发烧怕冷、头痛、咽喉发痒、周身不适、咳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川芎、柴胡、前胡、桔梗、人参、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可酌选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解热感冒片、感冒退烧片、参苏感冒片、感冒软胶囊、伤风停胶囊、伤风感冒冲剂、杏苏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等。
40.中医如何治疗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为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咽喉肿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微黄、舌尖红赤、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牛蒡子、杏仁、桔梗、甘草、荆芥穗、豆豉、竹叶、芦根、薄荷(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