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6900000006

第6章 铠甲风波

玉华山,仁智宫。

李渊此前也曾数次到这里避暑,但这次他把全族的老少妇孺全都带到山上,祖孙三代几大家子的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同游戏,气氛和谐,美满幸福。大唐建国以来,因内外纷扰,李渊一直没找到适合的机会把全族人聚在一起沟通亲情。现在外无强敌、内政稳固,他觉得时机正好。离京前,他把朝政大权全部交给裴寂宰相,只留太子李建成在京城监国。

李渊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培养和锻炼太子驾驭全局、治理国家的能力,同时又可在团聚中巩固皇家的血脉亲情。因为他隐约感觉到皇族中潜伏着一个巨大危机,随着李氏皇权的建立,家族中的各种矛盾骤然增多,特别是嫡出的三兄弟,随着他们个人权力的增大,反而坐不到一起,各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和小山头。他认为应及时予以调节,因为皇族的人都掌握大权,可有了权就会争利,而争利必然会产生矛盾,可又不能不让他们掌权。为了解决这个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的确让这位开国君主伤透了脑筋,他想了很久,认为现在唯一的手段就是增加皇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李家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巩固了大唐江山,才能确保李氏家族永远富贵。

可上山不久,一个晴天霹雳在玉华山炸响,太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阴谋发动兵变!举报太子兵变谋反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东宫的两名侍从官王玮和韦挺。两人举报说,太子李建成利用独自在长安监国的时机,没有报经父皇和兵部批准,就私自让他们两人押送五百套新式铠甲到庆州,供都督杨文干装备兵马。依大唐法律,私运铠甲等军需物资罪同等于谋反罪。

李渊听到大太监马鸣的汇报后先是十分震怒,转而一想,又产生了一些疑惑,自己上山前已对朝政作了安排,太子名为监国实际上只是替自己在长安看管皇宫,朝政由宰相裴寂主持。再说太子手无兵权,庆州又远在数百里之外,他难道不知道,以区区庆州的数千兵马谋反怎能成功?但长安现在情况究竟怎样他也不清楚,于是他立即传旨,让太子李建成与宰相裴寂一同上山,汇报有关情况。

长安,秦王府。

杜淹急匆匆从外面赶回府内找到侄子杜如晦悄悄说,如晦,长安城门警卫今早查获了一起私运五百套铠甲大案,负责押运的是太子东宫的人。他们既无皇帝诏书、也无兵部批文,原来太子私自把这五百套新式铠甲送给自己原来的下属、庆州都督杨文干。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做点文章?

杜淹虽在李世民收复中原战役中立下战功,因为曾是王世充的******的重臣,名声不好,李世民班师后虽向朝廷推荐,但裴寂不同意委任。李世民也没办法,只好让他留在自己的秦王作幕僚。

杜如晦听后说,小叔,私运铠甲按律视同谋反,私运五百套铠甲的确是重罪。杨文干又曾是太子东宫的侍卫官,要做我们就以“太子勾结外臣谋反”为题,做篇大文章。你马上请房玄龄过来,我们仔细商量一下。

房玄龄在听完杜淹的情况介绍后,思考了一会说,如晦,秦王也到玉华山避暑去了,现在我们又联系不上,不知他是否同意我们做这篇的文章。

杜如晦说,玄龄兄,秦王何等机敏?只要我们把文章做出来了,他一看题目就明白内容了。

房玄龄说,你们认为可行,那我们就先做,但应尽快通报秦王,让他心中有数。如晦兄,我俩都是秦王府的老人,不宜直接出面,还是让杜叔具体去操办,这样我们可进退两便。

杜如晦看了看杜淹说,小叔,玄龄兄说的有道理。我们不出面,你也不能冲在前,最好是因势利导,诱劝私运铠甲的人自已上山去举报。

杜淹说,他们是太子的人,怎么会举报太子呢?

房玄龄笑着说,杜叔,你都能把枭雄窦建德糊弄的团团转,对付这两个小人物,还不是小菜一碟。

杜如晦说,小叔,侄子以为,对付这些下人,一威胁、二利诱,肯定奏效。

杜淹想了想说,此言有理,我去试试,只是不知道你这一招是否灵验?

房玄龄又说,小叔,你可能不知道。杨文干的副将叫董仁师,是秦王特意安排过去的,我们马上把这边的情况通报于他,让他在庆州那边推波助澜。如此一来,这篇文章头尾呼应起来了。

杜如晦说,这事由我俩来办。

房玄龄又对杜淹说,杜叔,此事办成了是一大功。太子倒了,秦王一定会重奖,到时候你要请我和如晦喝酒呵!

杜淹笑着说,立什么功,这八字还没见一撇呢?

房玄龄说,杜叔,请放心,杨文干一武夫耳,他如听说太子因私运铠甲给他而受牵连,报恩心切,我想一定会有所动作的。

杜如晦说,玄龄兄高见,有了他在那边稍有举动,我们这篇文章就作完了。

杜淹说,世人都说“房谋杜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长安,东宫。

李建成接到父皇让他立即上山的口谕后,估计是运送新式铠甲的事出现了意外,既后悔又害怕。因为朝廷有明确规定,铠甲等军需物资的发放和运送必须同时获得皇帝和兵部的批准,否则即为私运。作为监国的太子要调运此类物资也需报批,在没有获得批准的情况下,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也是一种违法和犯罪。

魏征闻讯后急忙赶到太子东宫,见李建成愁眉不展,便问,太子殿下,你是否准备上山面见皇上?

李建成说,魏大人,你来的正好,请替我出个主意:我是上山还是不上山?因为我怕上山后会被父皇软禁起来,甚至会废了我这个太子。

魏征斩钉截铁地说,太子殿下,你若不上山,事后必定被废。而按谕上山反而有可能保住太子之位。所以臣恳请殿下,立即上山向皇上如实说明情况,因为你不敢去就证明你心中有鬼,你说是不是?

李建成说,我上山后怎么向父皇说呢?

魏征反问道,是谁纵容太子运送新式铠甲给杨文干的?

李建成说,是齐王元吉,他知道杨文干是我东宫的人,所以他到兵部任职后去庆州时看望过杨文干,说那里兵马装备太差,让我设法帮他们改善一下。当然杨文干也向我说过,他们那里是新区,装备远不如关东兵马。你也知道,兵部是秦王在控制,杨文干曾向兵部打过报告但一直未获批准。前几天正好的有五百套新式铠甲刚生产出来准备入库,我就让王玮和韦挺先运送到庆州,准备等父皇回来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魏征听后说,太子殿下,你还记得我曾对你说过,他们会制造机会让你犯错误,现在果然应验了。另外,这是元吉给你出的糗主意,他有些话你以后也要多加注意。

李建成叹了口气说,当初我是以为元吉他是为我好,现在想想的确不大对头,父皇多次告诫过我们,皇子们不能与朝廷大臣私下来往。杨文干既已调任地方官,我也就不该多这个事。

魏征告诫说,太子殿下,你上山后千万不要再提元吉也掺和了此事,因为他也在山上,你不点破他的情况,他就会帮你说话。你只把庆州是多民族杂居的新区、京都的西南屏障的重要地位以及都督府兵马装备极差的情况,统统如实向皇上秉告,并把准备好的报批文书也带上。陛下何等英明,他一定会派人去庆州核实,待真相大白之后,别人强加到你身上的一切罪名都会不攻自破。

李建成拍了拍脑袋说,听说上山举报的人竟是王玮和韦挺,我平日对他俩不薄,他俩怎会诬陷自己的主公呢?

魏征想了一下说,殿下,不知你可发现,他俩虽忠厚老实但没有主见,又胆小怕事,不排除有人以“私运五副以上铠甲者,斩”的大唐刑律恐吓他们,再以“举报同谋者,赦”的大唐刑律诱惑他们,如果是这样,那结果很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李建成想了一会才说,魏大人,你分析的有道理,也怪我当时考虑不周,我以为五百套铠甲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数字。

魏征笑着说,太子殿下,现在朝上朝下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所以上次我说,你什么事都不要干,只是读书写字。皇上让你留京监国,你可站在裴相身后多学多看,而且只看不说。

李建成点点头说,魏大人,你说的对。你的忠心和才华让我既惭愧又敬佩,请你以后多多提醒我啊!

魏征拱手施礼说,太子殿下,全长安都知道我魏征是东宫太子的人,你是我的主公,我怎能不尽心尽责呢?请太子尽快上山。

玉华山,仁智宫。

李渊在听完太子的汇报后,没有让他立即回长安,而是把他滞留在山上。然后把一同上山的裴寂叫到内室问话,他小声问道,裴相,你在长安发现太子有什么异动没有?

裴寂如实说,没有啊,一切正常!

李渊摇着头说,这就怪了,为什么传到我耳朵里的尽是对太子不利的消息,二郎三郎天天和朕在一起,有关太子兵变谋反的事究竟是谁编造出来的呢?

裴寂说,陛下,臣以为皇上可派一得力可靠之人去庆州,实地一探究竟。

李渊点头说,朕已派宇文颖以视察水利的名义去庆州,让他实地了解一下庆州那里现在的动向。因为他是主管农业的大臣嘛,去视察名正言顺。

裴寂说,陛下果然明察秋毫,臣相信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李渊说,裴相,你暂时也不要回长安了,王玮和韦挺两人现关押在山上,朕现在让你去审,朕想知道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

裴寂说,臣领旨。

裴寂走后,李渊又分别把李世民和李元吉传来问话。他先传来李世民,李渊先让他看了看太子勾结外臣、企图兵变的有关文书后问,二郎,这件事你看如何处理为妥?

李世民谨慎地说,父皇,大哥是否有谋反之心我不好说,但杨文干是东宫的老人,也是大哥的心腹,现在又是手握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儿臣以为父皇对此应有所防备为妥。

李渊看了看李世民说,你大哥他若真的勾结杨文干发动兵变,父皇准备让你挂帅领兵去庆州平叛,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有意推辞地说,父皇,庆州乃弹丸之地,杨文干又是无名小卒,何需儿臣亲自出马。儿臣以为要防患于未然,不能等他们准备就绪了朝廷才行动,那样就被动了。儿臣建议父皇可选派一员大将三千精兵进驻庆州至长安的要冲,加以防范,若杨文干胆敢发动兵变,大军可迅速进攻,平息叛乱,维护大局稳定。

李渊试探地说,二郎,你大哥若真的参与了谋反,朕就废了他的太子名份,由你接替他作太子!

李世民一听,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说,父皇,既然您决定让儿臣前往,儿臣就立即下山领兵前往,作平叛的准备。

李渊平淡地说,好,你去吧!

李世民施礼后说,儿臣领旨。说完风一般的退了出去,李渊看着李世民急切奔走的背影,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李渊随后又传来李元吉说,三郎,你听到有关你大哥兵变谋反的事了吗?

李元吉坚定地说,听是听到了,不过儿臣不相信。父皇,你是知道的,大哥老实厚道,手上又无兵权,而他已当太子了,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儿臣以为,要说谋反只有秦王有这个可能,一是他一直想当太子,二是他手握兵权。

李渊听后一惊,他原以为自己这位花花公子只知道吃喝玩乐,没想到他也如此关注朝政。便试探地说,三郎,父皇想让你大哥在山上多住几日,让你回长安接替你大哥监国如何?

李元吉惊讶地问,父皇,你难道真要废了大哥的太子名份吗?

李渊不高兴地说,朕什么时候说要废太子了?朕让他在山上家人聚一聚,顺便再商量些事。

李元吉又说,父皇为什么不让二哥去监国呢?

李渊说,为提防杨文干兵变,朕已派你二哥率兵到庆州那边去了,所以才让你回长安监国。

李元吉马上说,父皇,秦王不去,庆州不反;秦王一去,杨文干不反也得反。

李渊有些惊诧地问,三郎,此话怎讲?

李元吉回答说,父皇,因为杨文干谋反了,二哥就为父皇废太子提供了最充足的理由,他也就能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新的太子,不知儿臣说的对不对?

李渊听后叹了口气说,朕没看出来,你元吉也长见识了,难得难得。不过此话你以后不可再对任何人说起,知道吗?你准备一下立即回长安吧!父皇就在这玉华山上,静观天下。

李元吉说,儿臣领旨谢恩。说完也象风一样退了出去。

李渊看着李元吉那瘦弱的背影,陷入到痛苦的沉思中。

庆州,都督府。

杨文干已获悉太子李建成因谋反罪被他父皇软禁在玉华山的信息,这时他才明白这次运送铠甲到庆州是秦王给太子和自己设下的一个局、布下的一个套,太子和自己竟然一下子钻了进去。他心想这次自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即使皇上不以谋反罪治罪,单凭私运铠甲的罪名,自己这个庆州都督肯定是干不成了。

杨文干原是太子东宫的警卫将官,三年前经太子推荐,到庆州任都督,也是太子府出来的第一位封疆大吏。他到庆州后努力想干一番事业,既为太子增光,也为自己建功。他一方面兴修水利,一方面整顿军务,时间不长,庆州就被他治理的风生水起,这自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嫉妒。为改善庆州武备,以防异族作乱,他曾三番五次要求兵部给庆州兵马更换武器装备,结果都如石沉大海。他知道,秦王在兵部一手遮天,元吉说不上话,最好的装备总是优先调拔给秦王在河东的嫡系部属。他为此向太子报告过,也向齐王诉过苦,然而也没起什么作用。恰逢皇帝到玉华山避暑,让太子监国,他认为机会来了,就请太子优先调拔五百套新式铠甲到庆州。谁知道竟闯下如此大祸,他深感对不起太子,也深责自己建功心切。

杨文干心想,太子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这次私自调拨铠甲到庆州也是在帮助自己,现在太子遇到如此大麻烦自己岂能袖手旁观?自己要勇敢地站出来为太子洗刷罪名,可现在自己就是满身是嘴恐怕也说不清,唯有以死明志。当他接到副将董仁师的报告,说皇上派宇文颖到庆州视察水利,他马上明白,宇文颖名义上是奉旨来视察水利,实际是奉皇帝密旨到庆州明察暗访的钦差大臣,于是热情将宇文颖接到都督府,并安排了接风酒宴。

宇文颖到庆州已有数日,经过实地观察,凭经验他知道杨文干并无谋反行为,他心想,自己是皇上钦点的钦差,本应如实向皇上汇报视察的实情,可现实是,自己要讲真话就得付出一生的代价。

宇文颖离开玉华山前,秦王李世民特意请他过去谈话,告诫他到庆州后要先向杨文干的副将董仁师了解情况,同时要仔细观察,务必替皇上查出太子与杨文干谋反的蛛丝马迹。宇文颖深知太子与秦王的矛盾已不可调和,秦王想借此事罪及太子并取而代之,而董仁师又是秦王的老下属,肯定会按秦王的意思行事。太子虽然名为储君,但远没有秦王在朝廷里的势力大,自己夹在皇帝、太子和秦王三种力量之中,不论怎么做都要得罪一方,而自己是谁也得罪不起。他下山时就知道,自己这次到庆州核查谋反之事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酒宴之后,杨文干留下宇文颖,两人进行了一番密谈。

杨文干说,宇文大人,你现是钦差,而我虽为都督不过东宫一卫士耳。我们过去交往不多,但希望今天能与宇文大人坦诚相见。

宇文颖说,杨都督,我们同朝为官,本应如此。本官虽到庆州不过数日,但已领略到庆州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之景,杨大人不为愧为大唐之能臣。

杨文干说,宇文大人,说来惭愧,如再给我有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一定能把庆州治理的更好。

宇文颖说,这个我相信。

杨文干很快换了话题,急切地问,宇文大人,我想冒昧地问一句,皇上会废掉太子吗?他现在怎样?

宇文颖如实回答说,杨都督,皇上会不会废太子,我真的不知道。太子已从长安到了玉华山,目前一切正常,平安无事。

杨文干悲壮地说,宇文大人,文干有一事相求!

宇文颖说,杨都督,你请说。

杨文干这时站起来,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给宇文颖说,宇文大人,我写了一封谢罪表,想请宇大人转呈皇上。

宇文颖接过信封说,请杨都督放心,文颖一定转呈。

杨文干站起来向宇文颖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宇文大人!

宇文颖离开庆州后急忙返回长安,路上一直在考虑回去后如何分别向皇上和秦王交差。离开庆州的第二天,他就遇到扼守庆州到长安关口的秦王率领的平叛大军。他见无法回避,只得先去元帅大营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他说通报说,宇文大人,你是否知道,杨文干已于昨天夜里在都督府畏罪自杀了。

宇文颖听后先是一惊,同时也长长的松一口气说,秦王殿下,臣在路上,还不知道。

李世民冷峻地说,杨文干的副将董仁师很快就会将他的首级送到长安去,本王以为,从大局计、从长远计,我们应这样回秉我父皇,即杨文干阴谋兵变属实,但谋反未遂,已被忠于朝廷的副将董仁师率兵斩杀。不知宇文大人是否有异议?

宇文颖听后一惊,他心里明白,自己如果不遵从秦王的意见,自己不但回不了长安,而且立即会人头落地。杨文干也会因此再增加一个罪名,即暗杀朝廷探查官员。宇文颖想到这里不觉一阵头皮发麻,胆战心惊地说,秦王,微臣无异议。

李世民上前拍着宇文颖的肩头说,宇文大人,你果然是个明白人。他用手指了指文案说,房玄龄已撰好战表,请宇文大人与本王共同署名,呈报我父皇。

宇文颖缓缓抬头看了看像鹰一样盯着自己的李世民,屈服地说,秦王,臣尊令。说完上前低头在战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李世民高兴地大声说,宇文大人,你也是平叛功臣,本王要为你向父皇请功。突然小声问,你离庆州时,杨文干是否有请你转呈我父皇的奏表?

宇文颖闻言,无奈地从怀中将杨文干的遗书递给李世民说,秦王,杨文干是有一封奏表在我这里,但臣以为他可能有同样的文书通过交通驿站送至玉华山。

李世民接过信哈哈大笑说,宇文大人,请你放心,现在连任何一张小纸片也飞不出庆州!你去休息吧!

在宇文颖离开大帐后,李世民这才揭开杨文干的信封,抽出里面的遗书认真阅读着,当看到杨文干在信中的“臣决定以死向皇上谢罪,以还太子清白、洗罪臣冤屈”一句时,感慨地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本王没想到他东宫里竟也有如此杀身成仁忠臣,难得啊、难得!接着顺手把信和信封扔到正吐着火舌的地炉中,转眼间,信与信封一同化为灰烬。

玉华山,仁智宫。

裴寂在审完王玮和韦挺之后立即向李渊作了汇报,李渊听后半天没有说话。

原来王玮和韦挺接到太子李建成的命令后,押运五百套铠甲刚出长安城就被城门警卫发现并抓获。杜淹从秦王府赶到城门岗亭后,就把俩带到一旁威胁说,你们知道大唐律对“私运军械罪”是如何处份的吗?

王玮和韦挺两摇了摇头说,我们不知道。

杜淹把大唐律文本弟给他俩后说,你们自己看吧,私运军械罪”等同谋反,杀无赦。你们虽是太子东宫的人,但按大唐律,你俩都是死罪。

王玮和韦挺对唐律的条文多少也知道一些,经杜淹这么一说也害怕了起来,韦挺忙解释说,这批铠甲我们是奉太子之命押送去庆州的,与我俩无关。

杜淹开导说,自古虽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太子毕竟是太子,皇上与太子有父子亲情,皇上怎么会惩处分太子呢?你俩这次只能当一回替罪羊,替太子顶罪而被斩首示众,家属也都会充军流放。

王玮悲哀地说,杜大人,我们是冤枉的啊!我俩现在该怎么办为好?

杜淹进一步诱导说,你俩如不想死,有一条生路你们可以走,但不知道你俩愿意不愿意?

杜淹帮助李世民攻克洛阳为大唐立下大功,现在是秦王府的高级幕僚王玮和韦挺是知道的,于是说,还请杜大人指点!

杜淹说,指点说不上,但现在你们上玉华山,主动向在那里避暑的皇上举报,说太子与杨文干企图谋反,这样你俩不但不会因私运铠甲受到惩处,甚至还会因此立功,受到皇帝的特别嘉奖。

王玮和韦挺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疑惑地问,杜大人,太子没有谋反啊,我们举报不成了诬告了吗?

杜淹笑着说,你俩太老实,你们想想,太子不谋反私运这么多铠甲给杨文干做什么?他们是在做准备工作,将来里应外合,伺机篡权夺位。再说太子谋反怎么会告诉你俩,告诉了你俩你们还敢帮他运吗?你们说我讲的对不对?

王玮和韦挺两人听后觉得也有道理,为难地说,我们也不认识玉华山的路啊!

杜淹说,只要你俩愿意举报,我可以送你俩上山去。现在秦王也在山上,他一定会帮你俩说话的。

王玮和韦挺只得点头说,我们愿意上山!

于是,杜淹带着王玮和韦挺,和城门警卫们一起带着铠甲一同上了玉华山。

李渊接过裴寂的审查报告刚看了一眼,这时太监马鸣送来李世民的战表,李渊放下报告先看战表,阅后递给裴寂说,裴相,二郎在奏报中说杨文干兵变未遂、已被副将斩杀。朕猜测他可能是不愿牵扯到太子而自杀的。

裴寂说,皇上圣明。

李渊苦笑了一下说,裴相,朕那里圣明,有时也糊涂很啊!你看这件事朕该怎样处置呢?

裴寂仿佛早就想好了似的说,陛下,臣以为此事以低调处置为妥。因为很可能是杜淹、王玮和韦挺这些小人在太子与秦王之间搬弄是非,嫁祸他人。臣以为可把杜淹、王玮和韦挺三人依律各流放三千里,以示惩戒。

李渊叹气说,子不孝,父之过。是朕教子无方,朕有愧于李氏祖先啊!这些奸伶小人都是替他们的主子出谋划策,可他们的主子又都是朕的儿子,朕真想把他们一起都流放三千里外,否则长安永远也不会长久安宁。

裴寂说,陛下,也许只是这些小人在自作聪明!

李渊说,当愿如此吧!裴相,你下山回长安去吧,朝政离不开你呵。朕的心真的累了。

裴寂说,臣遵旨。

同类推荐
  • 极品混乱时代

    极品混乱时代

    重生在了一个混乱的世界,成为了大明朝胡惟庸的独子,还认识了不少比人民币都出名的猛人。赵云:此人乃吾之兄长。许褚:此人是俺的小舅子。曹操:生子当如胡狗少。周瑜:既生瑜何生言。宋徽宗:这孙子比朕还不着调。唐伯虎:他才是真正的流氓。司马光:我是砸缸的,不是让梨的!自我介绍:本人胡言,字苟少,江湖人称胡狗少!
  • 三国之猎头系统

    三国之猎头系统

    宅男胡理带着一款猎头系统回到三国,本来胸无大志的他在系统的抹杀威胁下,无奈走上争霸之路,收名臣、集名将、揽美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田丰、陈宫、贾诩是我的,赵云、黄忠、张辽、高顺是我的,甄宓、大乔、小乔也是我的,蔡文姬、貂婵、邹氏、吴苋这些人妻也不能放过,西域风情、东瀛文化咱也得领略一番,有机会得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去。
  • 三国武林群侠传

    三国武林群侠传

    二十年前天心集团挖出了一台神秘的上古机器,这台拥有史前文明的机器可以让玩家自由穿越虚拟时空。萧羽凡,天心集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策划总监;楚狂歌,天心集团天赋最高的程序工程师。一台揭开上古神仙失踪之谜的神秘机器,野心勃勃的楚狂歌妄图长生不老,一统天下。萧羽凡意外卷入神秘的三国世界,只是这个三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武侠高手乱入?萧峰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到底谁更厉害?金庸和古龙小说谁的武侠人物武功更高?吕布能否捍卫三国第一猛将的位置?是楚狂歌一统天下,而是萧羽凡力挽狂澜与即倒?更多精彩,尽在《煞血三国》
  • 三国之绝代战将

    三国之绝代战将

    小说内容: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扮演着一个战神式的人物,这是命运的安排的喜剧,还是后天养成的悲剧......讨论群:113845405
  • 遥远先声

    遥远先声

    我啊……只是想学好一些东西,为了那遥不可及又如此难耐吸引着我的事物,即使飞蛾扑火,但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是唯一的啊!
热门推荐
  • 伟大使命之力挽狂澜

    伟大使命之力挽狂澜

    2049年,在中国成为超级大国之际,四名中国特种作战队员被选中执行一项重大任务,要求乘坐国家刚发明出来的“时间传输器”穿越到全面抗战爆发的地方——宛平城,拉起一支强大的抗日队伍,凭一己之力彻底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并且凭借超时代的科技知识让新中国更早地富强起来,恢复大唐帝国般的盛世,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山河破碎,国已不国,他们能不负众望,突破重重困难,完成这项历史重任吗?答案就在里面!
  • 系统君,拽霸天下

    系统君,拽霸天下

    一句话,我懦弱过,害怕过,死亡过,重生,系统,能力,我受到的一切痛苦,定百倍奉还
  • 校园之云生忆翼

    校园之云生忆翼

    叶云忆,A高新生,档案不详。楼翼轩,A高校草,档案不详。柳心语,云忆好友,柳叶世交。叶翊瑄,云忆大哥,沉默寡言。刘婕雨,B高校花,爱玩胡闹。叶晓郉,云忆二哥,花花公子。
  • 通灵记

    通灵记

    灵者,灵魂也。人,生而有天地人三魂。以肉体凡胎修炼灵魂,即为通灵。修天魂,可得窥天道;修地魂,能堪破生死;而人魂为天地所赐,乃万物之显。且看穿越而来的林易安在这异世之中要如何挣扎求存吧!
  • 秩序者之独挑大梁

    秩序者之独挑大梁

    一个神秘的组织,它率属于国家,但国家又不会承认它的存在,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所作出的贡献。当通缉犯人出现的时候,第一个接到抓捕任务的是他们,当神秘事件发生,第一个接到探索任务的是他们。他们的武器精良,他们的人员配备齐全,杀人无数,在染血的道路上,就算死了,顶多只会得到一句,请走好。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都是孤儿,无牵无挂。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存在,但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总得要有人要承担。承担失败,承担流血,承担那觉的不可避免的死亡。他们就是秩序者。以暴制暴!
  • 幽能传输

    幽能传输

    酝酿了很久,关于科幻的一部小说,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从5000亿年前写起,一颗对地陨石落在了荒芜的地球上,5000亿年后,人类发现了这块陨石,解读了来自外星系的文明,由此开启了人类星际之旅。其中伴随了战争,进化,文明演变。人类也遭受到了毁灭。但是通过人类坚强,坚毅不屈不挠的革命,重新解读了人类的未来。以王琪,老杨,李杰,23号。卡拉,等任务,展开的会社历史背景,来探究未来世界,宇宙空间,星系之旅等等。希望大家喜欢。
  • 黑莲焚天

    黑莲焚天

    一代人杰,被好友背叛,饮恨而死,他却没想到自己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转世成为重阳大陆的傻子公子。他无意间做到了修来世,更获得神秘黑莲的福报,在重阳大陆上开始了一段妖孽崛起之途。
  • 魔法道士

    魔法道士

    一次意外之后,古老东方的真人来到了充斥着魔法和武斗的异世界,并在这里播下了一颗修真的种子,后事究竟会如何发展呢?让我们跟着异世少年的脚步,走一段奇异的旅程。人可以没有性格,但不能没有原则。或许是出于自身的原因,我要写的主角,便是一个没有性格的人。其实,没有性格也是一种性格,当涉及到他的原则时,他一样会变得强硬、一样会为之付出一切。正所谓“误学书剑,薄游人间”,让我们跟着主角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
  • 武装神探

    武装神探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侦探”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字眼,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合法的“杀人执照”;他们,拥有绝对的武装力量;他们,被称为武装侦探。
  • 机械女仆

    机械女仆

    某宅男某天闲极无聊出门散步,在江边拣了个昏迷不醒的漂亮女孩回家,醒来后女孩竟然自称是来自未来世界的智能女仆机器人,认定他是自己的主人,要为他当牛做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