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梅花继续和娘顶嘴:“难看就难看嘛,吃个饭咋舒服咋坐,难道还非要坐的端端正正的?家里又没来客,讲究那么多干啥嘛。”
王翠花见她就是不听话,索性张大嘴巴吃饭去了。心想,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后进了人家门还是这样自已受着去。
饭后娘俩洗了锅碗,把没吃完的饺子放在橱柜里,围着火盆小坐了片刻,然后就忙着摘菜,切菜做下午饭。
白志钢拿着年前从街上买的红纸到上头村里找人写对联去了,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用毛笔写的对联提前贴好,吃饭前先要放鞭炮,谁家的鞭炮声先响,说明谁家已经开始吃饭。哪家的饭吃的越早,说明哪家人积极,勤快,手脚麻利会过日子。
十二点多,白志钢把托人写的对联拿回家,让梅花烫了一铁勺浆糊先把它贴上去,然后就急着帮忙炒菜。
小米饭已经蒸熟了,放了白糖的油炸糯米方块,油糕,红薯都已在锅里蒸着了。几样菜炒好之后,就可以吃饭了。
这时,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村子里炸响,紧接着又是一阵。
听到响声,白志钢就说:“哎呀呀!紧赶慢赶还是没赶到人家前面去。你看看人家都要吃饭了,梅花你还愣着干啥?快烧火啊。”
梅花只好拼了命的拉着风箱,结果锅底下的灰全被风箱给吹的飞了出来。
最后这盘菜出了锅就可以吃饭了,王翠花正在把蒸好的饭和其它吃的一样一样往上房端。
火红的太阳照在房顶上,融化的雪水正在一滴一滴往下掉。没有一丝风,院子里的核桃树静静的站在那里,尽情的沐浴在阳光里像是睡着了似的纹丝不动。
就连大黄牛也懒洋洋的眯着眼睛,那模样真是有多舒坦有多舒坦。从笼里跑出来的大公鸡扯着脖子悠闲自在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终于把菜炒好的白志钢让梅花把暖在炕上的炮拿出来挂在打核桃用的长木杆上,拿着洋火点着了,等着它响完,然后才放下木杆回上房吃饭。
去年这个时候,叶家的鞭炮足足响了好长时间,那阵仗真是要多气派有多气派。村里有的人还端着碗大老远跑到他家门口来看,可今年,却静悄悄的,真是让人好不习惯。
这年头能吃上肉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少得可怜,但毕竟在这八九个菜里,有那么一点荤腥,所以,即便只是小半盘他们就很开心了。
就在这时,鞭炮声陆续响了起来,坐在屋里都能闻见呛人的硝烟味。平时没有这么多的菜,梅花反而吃的很多,此时瞅着这一桌子甜的咸的,酸的辣的,不知咋回事,他竟然没了味口。于是匆匆吃了两小碗饭,就搁下碗往外走。
王翠花立马叫住她问:“大过年的,你就吃了这么一点啊?又要到哪里去呀?大年初三之后才能到别人家里去耍,这是老规矩。”
梅花只好愣在院门口,撅着嘴瞅着通往村里的路。分明听见有碎娃(小孩)呜里哇啦的欢叫声,可就是不敢挪脚。
每年这个时候,闲着无事的娃娃们最喜欢耍的就是丢钱窝(给紧靠着墙的地方挖一个核桃大小的,拇指深的土坑,给土坑前画一个书页大小的长方形,然后把一分,二分,五分,一块的硬币往里面扔,扔进去就算赢)。一听到村里娃的喊叫声,梅花就心痒痒。
这一天是辛苦了一年的人们用丰盛的饭菜犒劳自己的一天,也是辞旧迎新的一天,于是全家人坐在一起海吃海喝,谈天说地,划拳取乐,很是热闹。无奈白家人少,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该说的话说完了,就不知道该干啥好。
饭后,梅花依旧帮忙收拾了碗筷,然后静静的坐在火盆旁边烤着火想着心事。去年她还和栋栋端着碗坐在一起吃饭呢,而今年没了他,心里就多了一些失落与孤寂。
规矩是人定的,也不是不可以打破。说是大年初三前不能去别人家里,可大家还不是吃了饭闲着没事到处跑。三五个围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喝喝酒,吹吹牛,转眼天也就黑了。
爱耍的娃娃们把没有炸响的炮拾起来蹲在地上用洋火点,因此就算天已经黑了,可村里还会时不时的响起鞭炮声。
纸糊的红灯笼挂在门两边,站在院门口远远朝村里望去,这里一片红光,那里一片红光,风一吹晃呀晃的,看上去分外喜庆。
这天晚上不能睡,必须一直熬夜到天亮,否则会变成王八。这也是老规矩,其实也没人相信,一直打牌打到一二点,实在扛不住还不得倒头睡觉。
梅花跟在娘后面到村里转了一圈,无非是坐在一起说说闲话,吃吃别人家的油果,讲讲来年的心愿和打算,除此似乎别无其它。晚上尤其冷,九点多的时候,她们就一起回来了。烤了会火,洗了手脚坐在炕上也不知干啥好。
快十二点时,白志钢打完牌回来,她们已经睡着了。他就取了一串鞭炮摸黑响完,结果把她们给吵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