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600000007

第7章 图画与人生

丰子恺

我今天所要讲的,是“图画与人生”。就是图画对人有什么用处?就是做人为什么要描图画,就是图画同人生有什么关系?

这问题其实很容易解说:图画是给人看看的。人为了要看看,所以描图画。图画同人生的关系,就只是“看看”。

“看看”,好像是很不重要的一件事,其实同衣食住行四大事一样重要。这不是我在这里说大话,你只要问你自己的眼睛便知道。眼睛这件东西,实在很奇怪:看来好像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住房子,不要乘火车,其实对于衣食住行四大事,他都有份,都要干涉。人皆以为嘴巴要吃,身体要穿,人生为衣食而奔走,其实眼睛也要吃,也要穿,还有种种要求,比嘴巴和身体更难服侍呢。

所以要讲图画同人生的关系,先要知道眼睛的脾气。我们可拿眼睛来同嘴巴比较:眼睛和嘴巴,有相同的地方,有相异的地方,又有相关联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用嘴巴吃食物,可以营养肉体;我们用眼睛看美景,可以营养精神。——营养这一点是相同的。譬如看见一片美丽的风景,心里觉得愉快;看见一张美丽的图画,心里觉得欢喜。这都是营养精神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嘴巴是肉体的嘴巴,眼睛是精神的嘴巴——二者同是吸收养料的器官。

相异的地方在哪里呢?嘴巴的辨别滋味,不必练习。无论哪一个人,只要是生嘴巴的,都能知道滋味的好坏,不必请先生教。所以学校里没有“吃东西”这一项科目。反之,眼睛的辨别美丑,即眼睛的美术鉴赏力,必须经过练习,方才能够进步。所以学校里要特设“图画”这一项科目,用以训练学生的眼睛。眼睛和嘴巴的相异,就在要练习和不要练习这一点上。譬如现在有一桌好菜,都是山珍海味,请一位大艺术家和小学生同吃,他们一样地晓得好吃。反之,倘看一幅名画,请大艺术家看,他能完全懂得它的好处,请小学生看,就不能完全懂得,或者莫名其妙。可见嘴巴不要练习,而眼睛必须练习。所以嘴巴的味觉,称为“下等感觉”,眼睛的视觉,称为“高等感觉”。

相关联的地方在哪里呢?原来我们吃东西,不仅用嘴巴,同时又兼用眼睛。所以烧一碗菜,油盐酱醋要配得好吃,同时这碗菜的样子也要装得好看。倘使乱七八糟地装一下,即使滋味没有变,但是我们看了心中不快,吃起来滋味也就差一点。反转来说,食物的滋味并不很好,倘使装璜得好看,我们见了,心中先起快感,吃起来滋味也就好一点。学校里的厨房司务很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做饭菜要偷工减料,常把形式装得很好看,风吹得动的几片肉,盖在白菜面上,排成图案形。两三个铜板一斤的萝卜,切成几何形体,装在高脚碗里,看去好像一盘金钢石。学生走到饭厅,先用眼睛来吃,觉得很好。随后用嘴巴来吃,也就觉得不好。倘使厨房司务不懂得装菜的办法,各地的学校恐怕天天要闹一次饭厅呢。外国人尤其精通这个方法。洋式的糖果,作种种形式,又用五色纸、金银纸来包裹。拿这种糖请盲子吃,味道一定很平常。但请亮子吃,味道就好得多。因为眼睛帮嘴巴在那里吃,故形式好看的,滋味也就觉得好些。

眼睛不但和嘴巴相关联,又和其他一切感觉相关联。譬如衣服,原来是为了身体温暖而穿的,但同时又求其质料和形式的美观。譬如房子,原来是为了遮蔽风雨而造的,但同时又求其建筑和布置的美观。可知人生不但用眼睛吃东西,又用眼睛穿衣服,用眼睛住房子。古人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我想,这“几希”恐怕就在眼睛里头。

人因为有这样的一双眼睛,所以人的一切生活,实用之外又必讲求趣味。一切东西,好用之处求其好看。一匣自来火,一只螺旋钉,也在好用之外力求其好看。这是人类的特性。人类在很早的时代就具有这个特性。有上古,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早已懂得装饰。他们在山洞的壁上描写野兽的模样,在打猎的石刀的柄上雕刻图案的花纹,又在自己的身体上施以种种装饰,表示他们要好看;这种心理和行为发达起来,进步起来,就成为“美术”。故美术是为了眼睛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故人生的衣食住行,从表面看来好像和眼睛都没有关系,其实件件都同眼睛有关。越是文明进步的人,眼睛的要求越是大。人人都说“面包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其实人生不单要吃,又要看;不单为嘴巴,又为眼睛;不单靠面包,又靠美术。面包是肉体的食粮,美术是精神的食粮。没有了面包,人的肉体要死。没有了美术,人的精神也要死——人就同禽兽一样。

上面所说的,总而言之,人为了有眼睛,故必须有美术。现在我要继续告诉你们:一切美术,以图画为本位,所以人人应该学习图画。原来美术共有四种,即建筑、雕塑、图画和工艺。建筑就是造房子之类,雕塑就是塑造铜像之类,图画不必说明,工艺就是制造什用器具之类。这四种美术,可用两种方法来给它们分类。第一种,依照美术的形式而分类,则建筑、雕刻、工艺,在立体上表现的,叫做“立体美术”。图画,在平面上表现的,叫做“平面美术”。第二种,依照美术的用途而分类,则建筑、雕塑、工艺,大多数除了看看之外又有实用的(譬如住宅供人居住,铜像供人瞻拜,茶壶供人泡茶),叫做“实用美术”。图画,大多数只给人看看,别无实用的,叫做“欣赏美术”。这样看来,图画是平面美术,又是欣赏美术。为什么这是一切美术的本位呢?其理由有二:

第一,因为图画能在平面上作立体的表现,故兼有平面与立体效果,这是很明显的事,平面的画纸上描一只桌子,望去四只脚有远近。描一条走廊,望去有好几丈长。描一条铁路,望去有好几里远。因为图画有两种方法,能在平面上假装出立体来,其方法叫做“远近法”和“阴影法”。用了远近法,一寸长的线可以看成好几里路。用了阴影法,平面的可以看成凌空。故图画虽是平面的表现,却包括立体的研究。所以学建筑、学雕塑的人,必须先从学图画入手。美术学校里的建筑科、雕塑科,第一年的课程仍是图画,以后亦常常用图画为辅助。反之,学图画的人,就不必兼学建筑或雕塑。

第二,因为图画的欣赏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上,故图画兼有欣赏与实用的效果。譬如画一只苹果,一朵花,这些画本身原只能看看,毫无实用。但研究了苹果的色彩,可以应用在装饰图案上;研究了花瓣的线条,可以应用在磁器的形式上。所以欣赏不是无用的娱乐,乃是间接的实用。所以学校的图画课,尽管画苹果、香蕉、花瓶、茶壶等没有用处的画,但由此所得的眼睛的练习,却受用无穷。

因了这两个理由——图画在平面中包括立体,在欣赏中包括实用——所以图画是一切美术的本位。我们要有美术的修养,只要练习图画就是。但如何练习,倒是一件重要的事,要请大家注意。上面说过,图画兼有欣赏与实用两种效果。欣赏是美的,实用是真的,故图画练习必要兼顾“真”和“美”这两个条件。具体地说:譬如描一瓶花,要仔细观察花、叶、瓶的形状、大小、方向、色彩,不使描错。这是“真”的方面的功夫。同时又须巧妙地配合,巧妙地布置,使它妥贴。这是“美”的方面的功夫。换句话说,我们要把这瓶花描得像真物一样,同样又要描得美观。再换一句话说,我们要模仿花、叶、瓶的形状色彩,同时又要创造这幅画的构图。总而言之,图画兼重描写和配置,肖似和美观,模仿和创作,即兼有真和美。偏废一方面的,就不是正当的练习法。

在中国,图画观念错误的人很多。其错误就由于上述的真和美的偏废而来,故有两种。第一种偏废美的,把图画看作照相,以为描画的目的但求描得细致,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称赞一幅画好,就说“描得很像”批评一幅画坏,就说“描得不像”。这就是求真而不求美,但顾实用而不顾欣赏,是错误的。图画并非不要描得像,但像之外又要它美。没有美而只有像,顶多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这种偏废了美的错误。

第二种,偏废真的,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以为“画画儿”,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游戏,是消遣的。于是上图画课的时候,不肯出力,只思享乐。形状还描不正确,就要讲画意,颜料还不会调,就想制作品,这都是把图画看作“琴棋书画”的画的原故。原来弹琴、写字、描画,都是高深的艺术。不知哪一个古人,把“下棋”这种玩意儿凑在里头,于是琴、书、画三者都带了娱乐的、游戏的、消遣的性质,降低了它们的地位,这实在是亵渎艺术!“下棋”这一件事,原也很难;但其效用也不过像叉麻雀,消磨光阴,排遣无聊而已,不能同音乐、绘画、书法排在一起。倘使下棋可算是艺术,叉麻雀也变成艺术,学校里不妨添设一科“麻雀”了。但我国有许多人,的确把音乐、图画看成与麻雀相近的东西。这正是“琴棋书画”四个字的流弊。现代的青年,非改正这观念不可。

图画为什么和下棋、叉麻雀不同呢?就是为了图画有一种精神——图画的精神,可以陶冶我们的心。这就是拿描图画一样的真又美的精神来应用在人的生活上。怎样应用呢?我们可拿数学来作比方:数学的四则问题中,有龟鹤问题:龟鹤同住在一个笼里,一共几个头,几只脚,求龟鹤各几只?又有年龄问题:几年前父年为子年的几倍,几年后父年为子年的几倍?这种问题中所讲的事实,在人生中难得逢到。有谁高兴真个把乌龟同鹤关在一只笼子里,教人猜呢?又有谁真个要算父年为子年的几倍呢?这原不过是要借这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来训练人的头脑,使头脑精密起来。然后拿这精密的头脑来应用在人的一切生活上。我们又可拿体育来比方,体育中有跳高、跳远、掷铅球、掷铁饼等武艺。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用处。有谁常要跳高、跳远,有谁常要掷铁球、铁饼呢?这原不过是要借这武艺来训练人的体格,使体格强健起来。然后拿这强健的体格去做人生一切的事业。图画就同数学和体育一样。人生不一定要画苹果、香蕉、花瓶、茶壶。原不过要借这种研究来训练人的眼睛,使眼睛正确而又敏感,真而又美。然后拿这真和美来应用在人的物质生活上,使衣食住行都美化起来;应用在人的精神生活上,使人生趣味丰富起来。这就是所谓“艺术的陶冶”。

图画原不过是“看看”的。但因为眼睛是精神的嘴巴,美术是精神的粮食,图画是美术的本位,故“看看”这件事在人生竟有了这般重大的意义。今天在收音机旁听我讲演的人,一定大家是有一双眼睛的,请各自体验一下,看我的话有没有说错。

同类推荐
  •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三部曲之《情感本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诗心如莲

    诗心如莲

    本书是诗集,分“幻影随心”“真迹如铭”“桃林杏苑”“心香一缕”和“雨湿尘埃”等辑。
热门推荐
  • 犯错的特工

    犯错的特工

    夏国豪在国外一流的军事学院培训,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留学。那晚由于不同原因喝多了酒,两人无意之中结识犯错。五年内两人渺无音讯。五年后由于夏国豪身体原因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地方。而汤晓薇也在同一个城市可她已经是五岁孩子的妈妈了!夏国豪茫然不知世上有他们母子两的存在。后来经过惊险的各种谍战情仇,爱恨交加等....。
  • 我可能遇到一了个假世界

    我可能遇到一了个假世界

    我希望能够把我想传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也希望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另外是我对现实生活的吐槽也在其中。
  • 守护甜心之彼岸的守候

    守护甜心之彼岸的守候

    ‘听说了吗?圣夜小学的日奈森亚梦自杀了!’‘听说了,好像是为爱自杀的,听说新来的转学生把唯世大人抢走了,日奈森亚梦才会自杀的’......她们说的是真的吗?
  • 仙侠志之幽靈剑

    仙侠志之幽靈剑

    一把剑,一场灾,是野心?还是情仇?千年后的转生只为替他阻止灭世的灾难,用尽各种办法只为他恨她,只为他手中幽靈剑刺入她心口时,他是冷血的,没有对她的怜悯,更没有爱,这样也许他便能无牵无挂的活下去。
  • 仙誓盟约

    仙誓盟约

    上古水火二神大战后,共工心有不甘,撞断连接天地之柱石不周山,引发浩劫,女娲补天开辟新地盛世纪元。而我荒山逍遥小子,红尘练心侠义存呼天地间,焉天路漫漫何处寻,愿仙誓盟约不负君。
  • 学渣的逆袭史

    学渣的逆袭史

    蔚蓝的大海,经历了一番又一番的潮起潮落,而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谁人不曾经历过低谷,谁人不曾有过痛彻心扉的绝望,你有我也有,而子凡自然也有,那么就让我们看一看学渣子凡的逆袭史吧……
  • 修真图书馆

    修真图书馆

    一个普通的图书管理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上界巨头万书阁阁主的私生子,从此手握万千修行功法。想要功法吗,我这里多到数不清。从此,美女云集,耍纨绔,斗魔修,争天命。
  •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

    《西域东来》讲述的是发生在1220-1234年的故事。它以札兰丁被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掳掠到蒙古,进而被编为探马赤军灭西夏、征大金,最后驻屯于中原的经历为经,以他和两个女性的情感纠葛为纬,给我们编织了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在中亚锡尔河草原长大的少年穆斯林几经辗转,最终成了中原地区的回回人。小说通过对这批来自中亚穆斯林的生存状况、思想文化的变迁,以及他们不幸遭遇的细致入微地描写,让我们理解了这个民族激情澎湃、坚忍不拔、不轻言放弃精神的真正源泉。
  • 以我之言,许你之诺

    以我之言,许你之诺

    一个英俊挺拔,一个笑靥如花,这一幕,许妍看着看着就哭了,心想自己真的该放手了。谢谢你还在这里,谢谢你还喜欢这般愚钝的我“许妍,做我女朋友好吗?”“什么?”看着呆呆的许妍,韩一诺内心有点崩溃,他在告白哎。“韩太太,在我出国之前也是毕业之际,正好我也到了法定年龄,要不先把婚结一下吧”许妍惊恐的看着某人,结婚?这么早?不要。唉,诱骗没成功,某人只好想想其他办法了。
  • 午后的镜子

    午后的镜子

    杨森君,笔名杨迈,宁夏灵武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诗歌创作二十余年。已出版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本)、《午后的镜子》,随笔集《冥想者的塔梯》(与人合著)、《草芥之芒》。《午后的镜子》是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之一。收录了作者《十一月的山上》、《向下望去》、《观察一滴水》、《清水营湖》、《高空》、《黑山》、《桃花》、《再次来到镇北堡》、《五月十六日在磁窑堡西夏瓷窑遗》、《在东庄子草原上》、《登秦长城》、《荒芜之述》、《东塔寺院》、《中午之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