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300000073

第73章 (1)

清晨。

萧丽还在床上躺着,已就任丹象县委书记的杭东辉就起床了。

两人结婚后,仍住在县府招待所里。

萧丽见杭东辉忙忙碌碌的样子,疑惑地问:“起得那么早,干吗去?”

“去接个人,我还没通知其他部门。”

“上面要来人?”萧丽问:“是市里,还是省里?”

“都不是。”杭东辉边打领带边说:“是丹象籍的一位军人在老山对越作战中被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最近随英模报告团来甬城,报告团领导让他来丹象探亲,市委和军分区均来电要求我们做好接待工作。”

“他叫什么名字?”萧丽惊觉地问。

“对了,他跟你是同乡,也是海港乡人。”杭东辉仿佛才想起似的说:

“你肯定认识他,他叫黎敏。”

“是他?”萧丽也不管赤裸着身子,连忙跳下床来,急促地问:“他什么时候来?”

“听说已到家了,我们去家里接他,今天你如没要紧的事可一起去,一方面代表你们团县委,一方面也好给我们带路。”

萧丽边穿衣服边说:“这样吧,东辉,我看你们都不要去了,不妨让我一个人去。黎敏与我同村,我们是同学,也是要好的朋友,我知道他自从参军去部队后,这是第一次回家,你们不要去添乱了,让他好好在家呆些日子吧。”

“可是,这次县里准备接他来作报告,这也是上面领导所要求的。”

“会议定在什么时候?”

“今晚或者明天。”

“明天下午吧,今晚让他在家里住一夜,等明天我会让他准时来县里的。”

杭东辉略一思索,说:“这样也行,你就代表县委县府团县委以及武装部去见他吧。已好久没去家了,你也在家里住一夜好了。明天上午十点前,你和他必须到县委,下午我们就请他作报告。通知我就这样发下去了。”

“好的,明天我们一定准时到。”

萧丽离开县城到家乡时已是八九点钟了,她连家也没回,就径直来到了黎敏家里。大门开着,她一眼就瞥见黎敏身穿军便衣,正弯腰在院子一边的花园里拔草。

萧丽悄悄地走过去,站在黎敏的身后激动地凝望着,不禁思绪万千。

黎敏,这个与自己一道长大的亲爱的伙伴,果真没辜负她的期望,如今荣归故里,不仅他扬眉吐气,她也感到心花怒放。她一直没忘记当初柔红绝情于黎敏时她立下的誓言:一定要让黎敏找一个比柔红更美更好的姑娘作爱人。

现在不用说也知道,实现这个愿望已有了基础。虽然后来从鲁成君那儿知道柔红并没什么过错,但这一念头从此根深蒂固地占据了她的心间,为此也改变了她的人生与婚姻。

萧丽知道,如果当初她不这样想,坦然接受黎敏去部队时向她表露的感情,那么她就不会和鲁成君恋爱,就不会与鲁成君发生性关系,同时更不会与杭东辉结婚,也就不会因这事使鲁成君为仇恨她而抛弃仕途,两人多年的情谊从此付之东流,成了仇人。无疑,任何人不会再动摇与夺走她对黎敏的爱,可是她没有。

此刻,面对分别多年的情人,望着他虎背熊腰的背影,萧丽的心头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感情,只觉得鼻子酸酸的,眼眶渐渐地潮湿,禁不住就要流下泪来。

来这里之前,萧丽之所以没让杭东辉和其他人来,一方面确是想让黎敏在家乡多待些日子,黎敏在故乡已没亲人,这次来过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来。另一方面,分别这么多年了,萧丽很想能单独与黎敏相处一些时间。她早就预料到,在见到黎敏的一刹那她会控制不住感情,萧丽不想让别人察觉她对黎敏的那些隐秘的情感。

黎敏细心地清理着花园里已呈枯萎的野草,没有发觉萧丽站在身后。

昨天到家时,黎敏委实吃了一惊。虽然婉君已告诉过他,鲁成君和萧丽替他造了房子,但他压根儿没有想到他们会不惜钱财把房子造得那么豪华,不仅打了围墙造了大门,还修了小花园,这叫他怎么感谢他们才好呢?

知道黎敏回家,婉君母亲忙前忙后,说不出的高兴。她早就把黎敏当成了自己的女婿,虽然婉君未能一道来,但当知道两人不久前见过面,相约以后探亲时回故乡结婚,她一直惦念着的心这才放下来。今天早晨,婉君母亲让黎敏吃过早饭后,就提着篮子去了街上,想买一些好吃的海鲜让黎敏尝尝。

黎敏把摆在一边的野草收拢在一起,准备搂到围墙外扔掉,转身时忽然发现萧丽泪眼朦胧地站在一旁,他不禁愣住了,许久才如梦方醒般叫道:“萧丽,是你?你什么时候来的?”

“刚到。”萧丽抑制了一下自己的感情,伸过手去说:“来,把草递给我。”

“不用,我自己来。”黎敏把草扔掉后,来到萧丽身边问:“你知道我在家?”

“知道。”萧丽笑了笑说:“我是代表县委县府团县委武装部专程来拜访你的,原准备来很多人,但被我回绝了。”

“发生什么事了?他们来看我干吗?”黎敏迷惑地问:“他们又怎么知道我探家了?”

“市委和军分区来了电话,要我们做好接待工作,并邀请你去县里作报告。”

“这怎么能行?我只不过路过家门口来家看看,马上就要走的。”

“听报告的通知已发下去了,定在明天下午,我看你已是推卸不掉了。谁让你成了英雄呢,英雄回故乡,父老乡亲理该欢迎你嘛。”

“我必须请示上级。”

“不用了,欢迎你正是上面的意思。”

黎敏沉默下来,心想那些人虽有点强人所难,但也是一片真情,他无法拂去家乡人民的好意。好在带队首长给了他三天时间。

黎敏无奈地说:“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说的,只好去呗。”他在井台边洗了洗手,指了指房子说:“萧丽,你和成君是怎么想出来给我造房子的,这搞得我多么被动。”

提起造房子,萧丽不禁笑了。

“哦,这事是这样的,那年为了安置从道人山小岛搬迁过来的渔民,乡里让我负责建造房子。竣工后,工地上还有许多材料剩余,乡里处理时,我和成君就把这些材料买了下来。那年台风在我们这儿登陆,你的老房子已飘飘欲坠,于是我们就拿这些材料给你造了房子。”

“造这样一幢房子肯定需花费不少的钱,这可让我怎么偿还你们呢?”

“谁要你偿还啦?再说也没花费多少钱,那材料由于是处理的,价格很低廉,泥工与木匠都是帮忙的,不用付工钱。”说到这里,萧丽想起那年婉君从军校放寒假回来,她和鲁成君跟她开的玩笑,说把这幢房子送给她和黎敏作结婚礼物,不禁问道:“黎敏,你和婉君的关系怎样了?那年婉君来信说你和她一道来家,为啥到时候一个也没来。”

黎敏搪塞道:“那年由于有事也就没来了。”

“不是吧,听戎建华说,他在甬城碰见过婉君,婉君告诉他你在舟山,你俩为什么到了甬城也不来家?”

提起戎建华,黎敏连忙问:“萧丽,戎建华现在干吗?他在部队还是已退伍了?”

“听他父亲说已复员,现在深圳工作。”

“具体地址知道吗?”

“不太清楚。”

黎敏招呼萧丽进屋问:“萧丽,你和成君已结婚了吧?他在乡政府干得好好的怎么跑到上海搞建筑去了?”黎敏回想起昨天晚上,当街坊邻居来看他,他询问萧丽母亲和婉君母亲关于萧丽和鲁成君两人的情况时,两位母亲吞吞吐吐的样子一直挂在他心上。由于当时人多,他无法细问,这会儿见萧丽在眼前,他就禁不住问道。

萧丽难堪地沉默了一会,迟疑地说:“我已结婚了,但不是跟他。至于他辞职我曾劝说过,但没用。不过他去上海的选择也许是对的,他现在已是大老板,至少在我们丹象县已是个名人。”

黎敏心中有太多的疑问需要澄清,正要张口询问时,婉君母亲已从街上买菜回来。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婉君母亲正是如此,她怕黎敏一个人寂寞,也没去家就径直拐了过来。当她走进屋去见萧丽也在,笑逐颜开的脸上顿时没有了笑容。

“黎敏,走,去家里帮婶洗菜去。”婉君母亲显然想拆开黎敏和萧丽呆在一起,自从萧丽和鲁成君断绝关系跟杭东辉结婚,抱孙心切的婉君母亲像鲁成君一样从此对萧丽耿耿于怀。

“行。”黎敏欣然答应道,对萧丽说:“走,萧丽,我们一起去。”

萧丽望了望拉长着脸的婉君母亲,迟疑了一下,说:“不了,你去吧,我还没去过家里,我想去一下。”

“也好,不过别忘了,中午过来一道在婶家吃饭。”黎敏叮咛道。

萧丽勉强地笑了笑说:“我就在家里吃一点,不过来了。”

“为什么?”黎敏望了望萧丽,又瞅了瞅婉君母亲,见两人尴尬的样子,他才多少有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的心忽地沉重起来,对萧丽说:“你去吧,吃了饭后我会去找你的。”

在去婉君家的路上,黎敏问:“婶,听婉君说,成君和萧丽就要结婚了,为什么到头来会是这个样子——”

—萧丽跟别人结婚了呢?

婉君母亲愤愤不平地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婶真没想到萧丽会是这样一个人,地位提高后,她就看不起我家成君,另攀高枝去了。我家成君等了她这么多年,想不到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你说她缺德不缺德?”

“萧丽跟谁结婚了?”

“是县里的一位领导,成君一气之下,连乡干部也不当了,就跑到上海去了。”

事情果真像婉君母亲所说的那样,萧丽太不应该了,黎敏心想。但他认为萧丽不至于这样,她一定有什么难言的苦衷。

“那成君现在成家了吗?”

“还没有,不过已定亲了,是一位上海姑娘。”婉君母亲喜悦中夹带着失落,“你和婉君在部队上不能经常来家,成君如今讨了个上海姑娘当老婆,以后也难得回家,只是苦了我和他爹两老头。”

“不会的,探家时我和婉君都会来看你们的,当我们成亲安家后,也会接你们去我们那儿的。”黎敏连忙安慰道。

到家后,黎敏挽起手袖就要帮忙洗菜,婉君母亲忙拦住他说:“婶哪能叫你动手呢?刚才婶是不想让你跟那个狐狸精萧丽呆在一起,故意喊你来我家的。”

回想起刚才的情景,黎敏忽地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说:“婶,你真有心计,但萧丽毕竟是晚辈,纵然有错,你老量大福大,也该原谅他,不要再记恨她了。况且成君也不错,成了大老板,还讨了个上海姑娘当老婆。你知道,乡下人能有几个讨得了挑剔的上海姑娘?你儿子还不是给咱乡下人争了光?

婶,看在我面上,不要再跟萧丽计较了好吗?”

婉君母亲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其实我们在心里也是记着她的,当初要不是她让成君去乡里跑外勤,成君也许现在还在开拖拉机,不会有那么出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凡事不该斤斤计较。”

“对,婶,你说得真对,那么说你已原谅萧丽了?”

同类推荐
  • 毕竟我是太阳

    毕竟我是太阳

    林梦雅是一位开学初一的学生,她本当的美好学校却岁间灰飞烟灭。学习的压力,同学的交往,人情的处理让她不得不改变自己,适应这个风气败坏的校园
  • 甜心丫头:恶魔校草追爱记

    甜心丫头:恶魔校草追爱记

    因为一场无厘头的“车祸”,苏小鱼认识了祈夜高中的冰山校草凌子夜。传闻凌子夜冷酷、高傲、嗜血、残忍,根本不近女色。殊不知,凌子夜已有宠到入骨的独家小甜心。某日,小甜心打包好行李,颇有离家出走的架势。还没踏出门,却被某高冷压在身下。“啊喂!你想干嘛?”“我想,等生米都煮成了熟饭,看你怎么跑!”“……”『觉得冷的时候,有我拥抱你。』
  • 记:那两年四季

    记:那两年四季

    十年前,属于他们的回忆,十年前,心痛的回忆,回忆起往事,才发觉,原来曾经也有过那么放肆的青春,他们也有如此难忘的记忆,年少轻狂,初中三年,他们不依不弃,初中十年后,他们各奔东西……
  • 两意三心

    两意三心

    最新版见《博弈爱》。最新版见《博弈爱》。最新版见《博弈爱》。
  • 逝爱心辰

    逝爱心辰

    记得我吗,嗬,那个傻瓜,第一见你的夜晚满天星辰,正如你星辰般的身影,又终逝去,不见,不想,不忆,不得心安。。。。。。再见,无心再爱。
热门推荐
  • 探索发现炎帝陵

    探索发现炎帝陵

    本书作者用缜密的手法揭示了1994年在山西高平发现的炎帝陵,是探索中华远祖征服自然、创造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
  • 缠婚总裁:染指娇妻深深爱

    缠婚总裁:染指娇妻深深爱

    一朝落难,我被他所救。为了抓住他这把有钱有势又有权的保护伞,我只能咽下屈辱,做了他的地下情人。相伴四年,我弥足深陷。为了不惹来他的怒火,我依旧答应,在他结婚之时,乖乖消失。可是……为什么明明说好了再不相见,他还总是缠上来?凭什么离开他之后,他可以绯闻不断,我苏念白却再也不能找男人?然,面对我的怒火,司少臻却只是邪魅一笑,道:你被我伺候的叼了,其他男人满足不了你。同样的,我用你也用习惯了。换别的女人,过敏……我:司少臻你个……
  • 脸色

    脸色

    小说以机关传达室守门人为视点,通过机关人形形色色的脸色,窥视谁得意走红,谁失宠去势,别有一番意味。如果要多此一举给《脸色》定一个什么调子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世情小说,其中除了官场人事外,还有一些篇什是关于世俗人情的。
  • 湘子如鸢

    湘子如鸢

    爱情因为有你在。未来是怎样的,我不在乎,我只在乎你是否还在
  • 林夕天下

    林夕天下

    一场大火,改变了她的人,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心。一场大火,让她此次走上不归路。一场大火,终究物是人非。“我要的是这天下,你也能给我吗?!”“我,才是武林第一人!”她风云朝堂,为何又笑傲江湖。她,究竟命归何处。
  • EXO之元气少女

    EXO之元气少女

    女主角陈黎恩,是陈家大小姐。陈家是全国五大国企之一,她的爷爷是黑道五堂会之一的老大,女主角参加黑道成为黑道女王,利用自己学习元武道的优势进行训练,最后成为黑道中的佼佼者。各位男主是exo,男主们准备好了吗?
  • 不意到云天

    不意到云天

    某个雨夜,王静瑄在自己的房间里,听着《反方向的钟》,看着大学时代的日记本,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 最后一杯提拉米苏

    最后一杯提拉米苏

    心动,可以很简单。十六岁的浅笑,只是因为黎幼时人群中的一句话,记忆了这个男孩十年。而黎幼时,十年来对浅笑的误解和期待,最终两人重遇走到了一起。可是,对青梅竹马苏米的失踪背负着罪恶感的幼时,同样对苏米耿耿于怀的卓越港,离开了十年突然出现的苏米,这一切爱恨纠缠的背后,让浅笑发现了一切全源于自己……原来谁都不是无辜的,面对这样捉弄人的现实,虽然心痛却没有谁可以嗔怪,最后,他们能否挣脱牢笼找回初心?是不是无论有些什么样的罪恶和苦难,相爱的人最终会在一起?
  • 华人大亨

    华人大亨

    这是1982年的香港,他来,他见,他征服是他传奇一生最好的概括!亚洲股灾,十亿美金救市;进军好莱坞,令无数华尔街财团高呼“狼来了”;他说,财富于我,只是帮更多人实现价值的数字而已。没事写几本小说,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玩音乐,成为全球音乐风格趋势的风向标;拍电影,屡获全球重要奖项,他只想告诉全世界,有一种电影叫香港;他缔造的商业帝国日进亿金,全球社交网络因他而生,他是全球财经传媒一致盛赞称赞的商界领袖。且看“叶黎组合”如何醉枕香江,玩转财富,成就传奇!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