珏儿他们出了门,先穿过几条街到张妈妈那儿,敲开门,刚好是张妈妈在收拾后院就来的开的门,看到他俩,有些惊讶:“吴家小哥,你们怎么来了,莫不是又有什么好东西要卖给我们。快进来,外面冷呢。”张妈妈跟他们熟了,也没有以前那么严肃,说话也随意些。
珏儿和四哥跟张妈妈问了好,关了院门,就没再往里走,拉着张妈妈道:“张妈妈,我们就不进去了。我们是带了些鱼干送给张妈妈尝尝鲜的。”珏儿说着就从四哥的背篓里拿了一包鱼干来,递给张妈妈,又说道:“阿娘说,之前张妈妈一直照顾我们生意,帮了大忙让我们度过难关,还有张妈妈还送了娘些衣物,让我们不被冻着,我们都记着呢。这大雪天的,也没有什么蔬菜了,就拿些我们夏天晒的鱼干来,让张妈妈换换口味罢了。”
张妈妈拉着他们往厨房走道:“你们有心了,我们主子吃了你们的那些鱼汤好着呢,把小主子也养得好,我们也要感激你们给说的法子呢。”
到了厨房,张妈妈对里面忙活的一个丫头耳语了几句,又吩咐她把这鱼干收来,就把鱼干递给了她,然后又对珏儿他们说:“就不知这鱼干有什么好的吃法。”
“我们家里没有多少油,也舍不得多费油,就加少许油炒着吃。但我听有位老人说过,年景好的时候,有些人家就用鸡和面粉加些调料和了浆,再一条一条裹了鱼干炸了吃,听说是香脆可口呢。”珏儿道。
“好,我就照你这法子试试,只是若是我们吃上了瘾,就不知你们还有没有,到时再卖些给我们才好。”张妈妈笑着说道。
“张妈妈,我家里还有一些,张妈妈若要,到时候知会一声,我们再送来就是。”珏儿说道。
“那今天下这么大的雪,你们进城,不会光是为我们送这些鱼干吧。”张妈妈说道。
“今天我们是顺道来的。在市场那边有个温阿婆,她认我娘作她的干闺女了,她之前是开豆腐坊的。现在是农闲,也没有什么蔬菜,我娘就想把这个豆腐坊开起来,打发我们今天来打探牲口的事,我想着有段时间没有来张妈妈这儿了,就想来看看张妈妈。”珏儿说道。
“你们要开豆腐坊,这倒是个好买卖,这大冬天的,也没有新鲜的蔬菜,到时候我们一定去捧场。只是这牲口,这喂养的人家也不多,可能这要大户人家的庄上才有。而且这价格估计也不低。”张妈妈道。
“那张妈妈了不了解这牲口的行情呢?,我们在市场都没有看到有卖牛马驴的”四哥道。
“现在这年景不好,好多人都吃不饱,哪还有余粮去养那些牲口的。我也经常到市场上,也没有看到有卖的,我想只有到大户人家去问问。”张妈妈道。
“是呀,谢谢张妈妈,我们再去问问,反正这大雪天的,我们也做不了什么事,多跑跑也没有什么坏处。”珏儿说道。
“谢什么,我这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冤枉你们还跑一趟。”张妈妈道。
“哪有呢,张妈妈可给我们指了方向了,我们感谢张妈妈还来不及呢。再加上我们就算打听到了,我们家也不一定买得起呢。”珏儿道。
“就是就是。”四哥也咐和道。
说了会话,珏儿和四哥就要告辞离开,张妈妈用他们之前包鱼干的那块布包了一包点心,里面还用纸包了一包干果塞给他们,珏儿也高兴地接了,谢过张妈妈后就走出了院子。
到了市场上,看到郑屠夫在摆摊,就往他的摊子走,跟他打了招呼,拿了一包鱼干给郑屠夫,就说了自家想买头牲口,问郑屠夫收猪的时候可听说那里有的卖。郑屠夫告诉他们,一般的庄子上大都就只有牛猪鸡鸭之类的,像马驴这类牲口就比较少,他也不知道哪里有毛驴的,下回去收猪的时候,他会帮着打听。珏儿和四哥就谢过他,打算离开。
郑屠夫还了他们的布巾又拿了两根猪大骨给他们,人情往来,珏儿不好拒绝他的好意,也就高兴的收下。
他们辞了郑屠夫,就往米行去,见了钱掌柜,把鱼干给了他,又跟打听那牲口的事,钱掌柜听了后,笑眯眯的对他们说,他知道以前他们陈老爷的一个庄子上就有,不过具体情况他得问陈老爷才知道,让他们过两天再来,到时候就知道了。
有了眉目,珏儿和四哥很是高兴,向钱掌柜买了一升白面,用那块布巾包着,谢过钱掌柜,就往温阿婆那里走。
温阿婆看到他们回来,很是高兴,然后马上摆饭,珏儿和四哥原想着服侍阿爷吃了他们再吃,阿婆说阿爷已经吃了,喝了药已经睡下了,让他们自己吃。珏儿和四哥边吃饭,边把有些眉目的事给阿婆说了,等过两天他们再进城来看看。
饭后,珏儿帮着把碗筷洗了,然后把一根猪大骨拿给阿婆,让他们炖萝卜吃,珏儿四哥和阿婆又到后院去看了一趟,那些房客在没在,估计都上工去了,看着这些屋子都井井有条,也就放心。
珏儿和四哥看了一圈,帮着阿婆收拾了下院子,之后辞了阿婆就要回家,阿婆有些舍不得,让他们跟连氏说,让他们在城里陪着阿婆多住几天,送他们到门口,看着他们走远才回屋。
四哥背着小背篓,珏儿跟在后面,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往家走,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他们也没有感到害怕。
到了家,连氏来接过四哥的背篓,把里面的东西看了一遍,把猪大骨递给大姐,让她拿去炖萝卜汤,又把那包点心和干果拿出来给大家尝尝新,又把余下的钱拿给连氏收着。
珏儿和四哥休息了一阵子,吃过晚饭,大家都闲下来,珏儿和四哥就把今天的情况都细细给大家说了一遍,听说有了些眉目,大家都很期待。
两天后,珏儿和四哥又进城,直接到钱掌柜那儿问情况,结果钱掌柜直接带他们去后院,在一这棚子里拴着一头毛驴,说是陈老爷听了他们的事后,就送来的,说是直接送给他们,这陈老爷还真是雷厉风行,这么快就弄了一头毛驴来,而且这毛驴差不多就长成的样子,长得还很肥壮。
珏儿拒绝了,道:“陈老爷的心意,我们心领了,可是这礼太贵重,我们真不能收。麻烦掌柜大叔跟陈老爷说一下,我们谢谢陈老爷的美意。”
“哈哈,都让我们老爷给说中了,他说你们准是不收,就让我跟你们说几句话:‘你们之前的那笔买卖让我也小赚了一笔,这也是你们能收得起,要不就收你们十两银子吧,让你们也安心。’两位小哥,我们老爷都这么说了,你们就收下吧,这是这驴买卖的契书,我们老爷也办好了,你们拿好啊,这可不能辜负我们老爷的一片心意啊。”钱掌柜说着就把一份契书递给珏儿。
“掌柜大叔,今天我们来可没有带钱啊,我们去拿了钱再来。”珏儿道。
“我们信得过你们,今天你们就先把这毛驴牵了去,改天再把这银子送来就成,店里就我跟小伙计两个人,这还得照顾它呢,你们牵了去,我们也少一柱事,反正这驴已经是你们的了。”钱掌柜说着又把契书递给珏儿,珏儿跟四哥相视一下,就把这契书收下,跟钱掌柜说好,过几天把钱送过来,钱掌柜还把那两袋饲料一并送与他们,放在驴背上让它驮着,他们就牵着毛驴回阿婆那里。他们把毛驴栓好,就让四哥回去跟连氏说,取五两银子来,到时跟阿婆借五贯,把这钱付了再说,珏儿留下来,让阿婆把做豆腐的家什都找出来,都清洗打理出来。
午后,四哥和连氏匆匆忙忙赶来,又跟阿婆借了六贯钱,珏儿、四哥和连氏三人去了米行,连氏问清楚了原故,听到确实只要十两银子,这才放心,付了钱,又买了一贯钱的黄豆,差不多有两斗,三人搬了回来,连氏高兴极了,虽然有外债,他们却完全拥有一头毛驴了。